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 1 了解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 2 理解导致自然灾害损失出现 时空差异的原因 3 能结合实例 分析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自主学习 1 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一方面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对自然 环境破坏的加剧 各种自然灾害的成灾强度日趋严重 另一方面 同一强度的自然灾害所 造成的损失在时间和空间上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 2 确定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 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基本指标包括受灾人口 受灾面积 各种受灾体破坏数量与损毁程度 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等方面 自然灾害损失程度各种指 标的表示形式 一是绝对数量 二是相对数量 3 灾害的相对损失与绝对损失 总体来说 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 绝对损失严重 相对损失较低 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相对损失较大 对同一强度的自然灾害而言 地区经济越发达 造成的绝对损失和相对损失 就越大吗 提示 自然灾害的绝对损失与相对损失是不一样的 地区经济越发达 虽然灾害的绝 对损失严重 但由于经济总量高 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 所以灾害对该地区造成的相对损 失较低 核心归纳 1 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评价指标 基本指标表现形式及其含义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受灾人口 受灾面 积 各种受灾体的 绝对损失 受灾人口 受灾面积 经济损失的合计数 人口和城镇密集 经济发达 社会财富密度高的地区绝对损 2 失高 反之则低 破坏数量与损毁程 度 灾害造成的经 济损失等 相对损失 受灾人口 受灾面积 经济损失分别与总人 口 耕地面积 国内 生产总值的比 人口密集 城市和经济发达地 区 由于人口多 经济总量高 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 相对损 失低 反之则高 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分析 强度相当的同种灾害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 其损害程度可能大不相同 如 跟踪训练 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 正常 值之比 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 有灾害的强度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 读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率 等值线 局部示意图 完成 1 2 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灾害损失率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 b 因为经济发达 甲地区损失率最大 c 乙地区损失率较大 其原因之一是抗灾能力差 d 丙地区损失率较小 其原因是灾害种类单一 强度小 2 据图推测 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自然灾害损失率最接近下图中的 3 解析 第 1 题 根据灾害损失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 可知损失率并不是从沿海向内陆 逐渐增大 甲地因为经济发达 抗灾能力强 损失率较低 乙地区位于过渡地带 灾情严 重且防灾减灾能力较弱 丙地区灾害较少 经济密集度低 但是灾害种类并不单一 有气 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第 2 题 由上海到周边地区经济密集度逐渐递减 防灾减灾能力逐渐 减弱 所以损失率逐渐上升 答案 1 c 2 c 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与空间差异 自主学习 1 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 1 在不同的时段 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不同 2 从近 40 年的情况看 世界范围的重大自然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 1 造成世界范围的重大自然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人口的快速增长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 世界经济发展水平 总体在提高 2 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 1 表现 从世界范围看 亚洲和非洲受自然灾害的危害较为严重 2 自然灾害种类的地域差异 地区主要灾种 欧洲以洪水和地震影响的人数最多 造成的人员伤亡也最多 北美洲热浪 风暴 热带气旋 洪水和地震等灾害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南美洲洪水是对社会和经济破坏最严重的灾害 其次是干旱 地震和流行病 东亚 重大自然灾害种类较多 而以洪水 热带气旋 地震 滑坡等造成的损失较 大 4 南亚 经常发生人员伤亡惨重的重大灾害 洪水 热带气旋和流行病是主要灾害种 类 东南亚和大 洋洲 洪水 地震 滑坡和干旱是造成人员伤亡较严重的灾害 其次是火山喷发和 流行病 海啸等 西亚和北非洪水和地震对社会和经济的破坏最严重 西非和东非干旱和流行病的危害最严重 南部非洲 热带气旋 洪水和干旱是破坏巨大的灾害种类 而流行病 洪水 干旱和热 带气旋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为惨重 2 对非洲和亚洲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自然灾害有何差异 提示 在非洲 以干旱和流行病的危害最为严重 而在亚洲 以热带气旋 洪水 干 旱 地震和滑坡造成的损失较大 3 从灾害的分布上看 主要集中在哪两个地带 提示 环太平洋沿岸灾害带和 20 n 50 n 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 4 受自然灾害影响人数最多的是哪两个大洲 为什么 提示 亚洲和非洲 一方面是由于亚洲和非洲面积大 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率和成灾强 度高 另一方面是由于亚洲和非洲人口数量大 而且经济发展水平低 抗灾减灾的能力弱 核心归纳 1 世界重大自然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的原因分析 自然灾害既是一种自然现象 又是一种社会现象 自然灾害的损失必然随社会的发展 而变化 具体分析如下 2 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 1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环境特点 灾害类型多发区环境特点 热带气旋北美洲 东亚 南亚 南部非洲中低纬度大陆东部沿海 洪水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东亚 南亚 东 南亚 大洋洲 南部非洲 西亚 北非 季风气候区以及受热带气旋影响大 的地区等 干旱南美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季风气候区以及热带草原气候区等 5 地震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东亚 东南亚 大洋洲 西亚 北非 板块交界处 地壳活动频繁 滑坡东亚 东南亚 大洋洲 南美洲 山区地势起伏大 以及地壳活动活 跃地区 或者暴雨集中地区 流行病非洲 东南亚 南亚 南美洲 纬度较低 气温较高的热带 亚热 带地区 2 亚洲 非洲受自然灾害危害严重的原因 亚洲和非洲的自然灾害严重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两大洲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 切相关 亚 洲非 洲 自 然 环 境 面积辽阔 地形复杂 地势起伏大 使得气 候类型多样 纬度地带分异和垂直分异明显 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各类自然灾害 的发生频率很高 干燥地区面积广大 南北回归线穿越 大陆 受副高和信风控制 终年炎热 干燥 北非地区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 大的沙漠 社 会 经 济 主要分布着发展中国家 经济相对落后 医 疗卫生事业不够完善 使得疫病流行 损失 严重 人口激增 生态破坏严重 经济落后 防灾意识淡薄 自救能力差 根据自然灾害成因和各地环境特点分析自然灾害种类的空间差异 受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 自然灾害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 征 因此 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都有一定的环境特点 学习时 结合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各 地环境的特点 可以更好地掌握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 例如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运 动比较活跃的地带 而板块交界处 地壳活动频繁 因此是地震的主要分布区 再如 季 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因而旱涝灾害多发 跟踪训练 读全球自然灾害灾情的区域分布 1985 1999 年 表 回答 1 3 题 区域非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全球 地震 2 67011 51027 900 127 020 320180 169 600 风暴 1 25018 14055059 8101 46044081 650 死亡人数 人 洪水 15 810 3 6704 480 222 780 1 8003 290 251 830 6 其他 2 6603 6102 61019 4804 32049033 170 合计 22 390 36 93035 540 429 090 7 9004 400 536 250 地震 13 1568 044 9 1 419 4 114 250 6 2 210 2 风暴 12 9 1 826 8 6 4555 2354 122 8 2 778 2 洪水 19 5375 441 3 1 926 9 412 366 0 2 841 4 其他 22 7624 116 5196 4243 225 4 1 128 3 经济损失 亿美元 合计 68 2 3 394 3 109 1 4 097 9 1 123 8 164 8 8 958 1 1 从世界各大洲看 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最为严重的是 a 亚洲 b 北美洲 c 南美洲 d 非洲 2 从灾害种类看 造成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a 地震 b 风暴 c 洪水 d 泥石流 3 北美洲和南美洲因灾害死亡的人数差不多 而经济损失北美洲是南美洲的 31 倍多 这是因为 a 南美洲的防灾能力强 b 南美洲政府的高度重视 c 经济密集度北美洲远远高于南美洲 d 地貌特点悬殊 解析 第 1 题 由表中灾情分布可知 按各大洲 经济损失最多的是 4 097 9 亿美元 为亚洲 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429 090 人 还是亚洲 因此选 a 第 2 题 按灾害种类 经 济损失最多为 2 841 4 亿美元 为洪水 死亡人数最多为 251 830 人 还是洪水 因此选 c 第 3 题 自然灾害的损失受经济发展水平 防灾抗灾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联系世界地 理相关知识 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 1 a 2 c 3 c 对点练一 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7 读 1985 1999 年富裕国家和贫困国家灾害损失比较柱状图 回答 1 2 题 1 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基本指标包括 受灾人口 灾区气候 受灾面积 各种受灾体的破坏数量与损毁程度 灾 区地形 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a b c d 2 下列关于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的快速增长是造成自然灾害成灾强度日趋严重的原因之一 b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程度没有影响 c 同一强度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相同的 d 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的地方 灾害程度一定相同 解析 第 1 题 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基本指标有受灾人口 受灾面积 各种受灾体的 破坏数量与损毁程度 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等 第 2 题 b c d 三个选项说法都太绝对 答案 1 c 2 a 对点练二 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与空间差异 根据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 对灾害的敏感度 与贫困程度 人口数 国内稳定程度和对 农业依赖程度有关 对灾害的应对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来反映一个国家的气候变化脆弱 性指数 下表表示部分国家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情况 171 个国家参与排名 据此回 答 3 4 题 国家孟加拉国印度马达加斯加尼泊尔莫桑比克 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 12345 国家瑞典爱尔兰冰岛芬兰挪威 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 167168169170171 3 从表中可知 印度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靠前 这与印度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 有关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下列极端天气在印度出现频率最高的可能是 a 台风天气 b 干热天气 8 c 寒潮天气 d 暴雨天气 4 瑞典 爱尔兰 冰岛 芬兰 挪威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是 a 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极端天气较少 b 纬度较高 气温变化较小 c 人口稀疏和经济落后 对灾害的敏感度较低 d 经济和技术较发达 对灾害的应对能力较强 解析 第 3 题 印度纬度较低 属热带季风气候 洪水 干旱 热带气旋等是其主要 灾害种类 第 4 题 瑞典 爱尔兰 冰岛 芬兰 挪威的经济和技术发达 对灾害的应对 能力较强 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靠后 答案 3 b 4 d 5 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时间差异 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然灾害的损失随时间的发展而逐渐减少 b 自然灾害的绝对损失在增加 相对损失在减少 c 随着经济的发展 自然灾害的次数在不断地减少 d 自然灾害造成的相对损失越来越大 人员伤亡越来越多 解析 选 b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自然灾害造成的绝对损失越来越大 但 相对损失越来越小 人员伤亡越来越少 基础巩固 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 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 差异 据此完成 1 2 题 1 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灾害强度的差异 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 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a b c d 2 下列不属于确定自然灾害损失程度指标的是 a 受灾人口 b 受灾面积 c 经济损失 d 海拔高度 解析 第 1 题 灾情是由致灾因子的强度 受灾体的特性共同决定的 灾害强度越大 则灾情越严重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对防灾减灾投入越大 则抗灾能力越强 从而大大降 低灾害的相对损失 第 2 题 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指标有受灾人口 受灾面积 各种受灾 9 体的破坏数量和损毁程度 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等 答案 1 d 2 d 3 我国东部地区农业灾情特别严重的原因是 耕地集中 人口众多 灾种集中 农作物播种面积广 a b c d 解析 选 c 我国东部地区发展农业历史悠久 以种植业为主 农作物播种面积比较 大 农业受灾体脆弱 受洪涝 干旱 冷冻 风雹等的影响 灾情严重 4 20 世纪后期 非洲成为因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大洲 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灾害的种类多 强度大 b 人口密度大 人口数量多 c 经济发展水平低 抗灾减灾能力弱 d 城市化水平高 解析 选 c 非洲由于经济落后 经济总量小 抗灾减灾的能力弱 因而当自然灾害 发生时 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 5 经常遭受地震 火山威胁的国家有 a 中国 日本 澳大利亚 b 日本 美国 巴西 c 日本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d 墨西哥 智利 印度 解析 选 c 只有 c 项中三个国家都位于板地交界处的地震带上 6 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 成灾面积 绝收面积 减产面积 经济损失 等 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干旱 洪涝 地震 风暴潮 a b c d 解析 选 a 灾情指标中包括受灾面积 成灾面积 绝收面积 减产面积等几项 主 要指农作物受到的损失 因此该灾害应是洪涝和干旱 7 有关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干旱在非洲和西亚十分突出 10 b 台风经常给东北太平洋沿岸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c 亚洲是全球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大洲 d 欧洲以洪水和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最多 解析 选 b 由于全球地理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 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也相应存 在较大差异 干旱主要发生在非洲和西亚 尤其是非洲 因干旱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十分 严重 台风主要生成于温度在 26 6 以上的广阔的热带洋面上 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而太平洋的水温西部受暖流影响 温度高于受寒流影响的东部 因此台风经常出现在西北 太平洋的夏秋季节 亚洲是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大洲 占全球的 38 欧洲受洪水和地 震灾害影响大 人员伤亡最多 8 下图是世界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柱状统计图 据图回答问题 1 描述 1950 2001 年自然灾害损失的发展趋势并说明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 2 从图中可以看出 不同的年份 灾害损失差异很大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 要减轻灾害损失 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图中反映的是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回答此类问题时要明确 灾害强 度越大 灾害的次数越多 经济损失越大 反之 危害程度越低 经济发展水平高 若防 灾 抗灾能力弱 则危害程度重 经济发展水平低 若防灾 抗灾能力强 则危害程度轻 答案 1 灾害损失越来越重 1995 年后有下降的趋势 不断加重的原因可能是 重大灾害发生次数增多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后期下降的原 因可能是 重大灾害次数减少 防灾 抗灾能力提高 2 不同年份重大灾害发生的次数不同 3 遵循自然规律 避免人地关系恶化 研究灾害发生规律 及早预报 提高防 灾 抗灾能力等 能力提升 读 1950 2010 年世界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分类统计表 回答 1 2 题 分类 1950 1959 年 1960 1969 年 1970 1979 年 1980 1989 年 1990 1999 年 2000 2010 年 气象 131629447283 11 类 非气 象类 71118191720 1 由表中数据可知 全球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变化趋势是 a 保持不变 b 增长变慢 c 逐年上升 d 逐步减少 2 气象类和非气象类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 主要表现在 a 气象类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加速增长 而非气象类近 40 年变化相对较小 b 气象类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变化不大 而非气象类在逐渐减少 c 气象类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在增长 但增长速度变缓 而非气象类基本不变 d 气象类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稳中有升 但增长幅度不大 而非气象类加速增长 解析 通过分析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 可推知自然灾害特别是气象类自然灾害的发生 频率在逐年上升 非气象类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波动上升 但变化幅度较小 答案 1 c 2 a 全球自然灾害在空间上的带状分布现象 称为自然灾害带 全球最大的两大自然灾害 带是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和北纬 20 50 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 据此回答 3 4 题 3 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内易发的自然灾害有 火山 地震 台风 海啸 风暴潮 洪涝 病害 鼠害 a b c d 4 环球自然灾害带内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包括 干旱 洪涝 台风和地震 山地地质灾害 蝗灾和虫灾 a b c d 解析 第 3 题 根据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的环境特征推知易发生的灾害是火山 地震 台风 海啸 洪涝 风暴潮等 故 a 项正确 第 4 题 蝗灾和虫灾不是环球自然灾害带多 发的自然灾害 答案 3 a 4 a 读我国自然灾害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分布图 回答 5 6 题 12 5 甲地区成为双最高值区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壳运动活跃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b 石漠化面积广大 工业化水平高 c 水旱灾害频发 经济发展水平高 d 气候干旱 城市化水平高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成正比 b 自然环境过渡地带致灾指数较高 c 乙地为最低值区 生态环境良好 d 丙地成灾指数高 不适宜农业发展 解析 第 5 题 从图中可看出甲地区是我国的江淮地区 涵盖了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 游地区 水旱灾害频发 人口密集 工农业发达 因此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较高 第 6 题 乙地区为青藏高原 无人区面积广大 故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均低 丙地区为我国东北平 原 发展农业的条件优越 自然环境的过渡地带自然要素的变化大 致灾指数高 答案 5 c 6 b 7 关于自然灾害空间分布规律性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院感试题及答案【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高级电子商务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甘肃省叉车司机N1考试理论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修理工(中级)安全生产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一)
- 2024年注册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北京市密云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 房屋买卖中介合同
- 培智大小课件
- DBJ15-101-201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大数据技术导论 课件 第8章 大数据安全
- 2025至2030中国萤石市场供给前景预测及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完工清账协议书格式模板
- 小学生地质科普课件
- 私募股权融资流程与风险管理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二同步经典题精炼之有机物的合成(解答题)
- 《活在课堂里》读书分享
- 《突破式沟通技巧》培训课件:高效沟通赋能成长
- TLYCY 3071-2024 森林草原防火无人机监测技术规范
- 《急诊科患者气道管理》课件
-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英语单词表(完整版)
- 合伙人股权激励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