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德经应用智慧道德经应用智慧 老子的人生智慧 下 老子的人生智慧 下 第一章第一章 老子的政治智慧老子的政治智慧 老子论无为老子论无为 第一节第一节 老子提出老子提出 无为无为 概念概念 现在我们讲老子的智慧的第四讲 就是讲讲老子的政治智慧 我们上一讲讲了老子的哲学智慧 关于老子的哲学我们上一节谈到 自然无为 道常无为 那么道常无为也就是天道的无为 落实到无 为 按照老子天道自然的思想 这种天道无为要落实到人道上 人 道也要效法天道 就是说人道也要无为 这才符合天道的基本性质 所以无为这样一个概念就成为老子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除了前面我们讲的 道 就是 无为 了 应该说老子著书立 说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或者主要的动机就在于发挥这个 无为 的 思想 他建立起的道论 他的形上学 也都是要突出无为思想 为 这个无为思想制造一个理论的根本 所以老子完整的思想体系实际 上最主要的内容就是道论和无为论 那么他的道论 我们上一讲从他形上学的角度 本体论的角度 谈老子哲学的道的主要的内容 那么我们这一讲主要是把 道 落 实到人 那么人也无为 而且无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主要是针对统 治者说的 就是社会的上层 管理者 统治者 当时当然都是春秋 末期的各国的君主 所以他的无为论主要的目的 实际上是涉及到 社会政治领域在上的统治者 管理者如何实施他的各项的政治措施 和管理 那么老子就是把无为纳入到他的道的无为的基础之上 那么我们说老子 第一个在中国思想史上提出了无为的概念和 思想 这也成为老子政治哲学的一个精髓 对后来影响非常大 而 且应该说里面也充满了一种政治智慧 所以我们这一讲叫做老子政 治智慧 第二节第二节 老子的政治观点老子的政治观点 大家知道老子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谈到政治 谈到政府 他把时 代 世代 政府分成了四个等级 在 老子 第十七章讲的这一段 话叫 太上 不知有之 其次是 亲而誉之 其次 畏之 其次 侮之 就是说 太上 就是最好的时代或者最好的政府 太 就是最的意思 最好的 太上 上就好了 最好的时代或最 好的政府 那么是不知有之 下面的老百姓不知道这个政府 不知 道领导人是谁 这是最自然的 那么说明在上的统治者对老百姓并 没有过多地干预 所以老百姓也不必要和在上的产生一种什么样的 一种联系 所以它叫做 太上 不知有之 那么次一等的政府 次一等的世代叫 亲而誉之 那就不是 不知有之 了 而是知道有而且还亲而誉之 和他靠得很近 亲 切他而且赞誉他 亲而誉之 当然这个境界就不如太上那个境 界了 那么还有第三类 第三类叫做畏之 第三类就是老百姓对政 府 对掌权的人感到很害怕 畏 畏惧 是不是 那么还有第四层 的政府叫侮之 侮辱的侮 那么就是老百姓在下的人开始对政府表 示不满 开始用话来侮辱他 表示上下的这种关系的一种矛盾的激 化 那么老子这样一个说法说明什么问题呢 他认为最好的时代 最好的政府是 不知有之 是不是 这个 不知有之 实际上我 们讲的就是无论在上的还是在下的都是任其自然 任其自然遵从事 物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 不主张甚至反对权力或者政府对老百姓 的一种人为的干扰甚至实施一种压迫暴政等等 那么如何来避免这 个问题呢 老子认为一定要顺任自身情况的发展 要让老百姓自己 管理自己 自己化育自己 所以就提出一个命题 我们刚才提到在 老子 第三十七章讲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 说 侯王如果能够遵守 道常无为而不为 的这样一个原则 那么万物 将自化 万物就将自生 自长 自化 自我化育 不是通过政府 上层的干预而变化的 而是自然的 自我的一种成长 一种化育 他认为这是一个最好的状态 那么在上的 他所遵循的原则实际上就从道来的 道常无为而 无不为 是不是 这个道就是自然之道 它本身就是无为的 所以 人道效法天道 效法常道也要无为 所以侯王一定要持守这样一种 无为 老子认为这样天下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理 这也是把顺任自然 的无为之道从形而上的境界落实到政治层面 构成老子的政治论 而且 老子 这五千言我们说他的一个宗旨 他的宗旨在更高层 次上 实际上强调的就是无为 老子的书 八十一章 五千言 其中有三分之二的章节都涉及 到无为的概念 无为的思想 所以无为的概念是仅次于道的概念 那么在老子的书里 在老子的思想里 道的概念和无为的概念实际 上是一致的 道的本质就是无为 所以自然界无为 那么人类社会 特别是人类社会政治也要无为 所以和无为相对的有为就变成了老 子所反对的内容 和无为相对的那个有为 老子反对有为主张无为 那么这样就有一个问题 什么叫有为 现在提倡年轻人要有为 要 大有作为 是不是 还不要一般的有为 要大有作为 那么老子为 什么反对有为 这不是消极吗 这就是我们对 老子 的理解 有 的时候不是很好的把它理解透 那么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针对统 治者 管理者发的 那么在这里老子讲的无为应该说是指统治者的 一种不按照自然的本来面目的去为 这就叫有为 就不按自然本来 面目去做 有为这个词在老子的书里就变成了统治者的强制妄为 胡作非为 肆意声张自己的欲意 欲念 欲望 把自己的意念强加 给下面的等这样一些作为 特别要注意老子所反对的有为是这样的 有为 甚至导致一种腐败 一种堕落 那么老子看到有为之政的这种祸害 在老子的时代应该说已经 很严重了 否则老子不会提出这样一个概念 无为的概念 所以他 呼吁 在他的书里讲 要以正治国 以奇用兵 以无事取天下 以 正治国 正就是正奇 正和奇的关系 要用一个正规的方法来治理 国家 这个实际上有现在的规范的意思 用一种规范的正规的方法 来治理国家 但是用兵打仗就是要用奇了 以奇来治兵 奇就是非 正规的 出奇的方法来用兵打仗 那么如何治理天下呢 以无事取 天下 取 就是治理的意思 就是以无事的这样的态度 就是不 搅扰人民这样一个方法来治理天下 老子认为这是治国的一个最重 要的一个原则 以无事取天下 不要那么多事 政府 管理者今 天一个事明天一个事 那么造得老百姓无所措手足是不是 不要多 事 要少事 不要扰民是不是 老子又说 我为什么知道是这样呢 他提出了一个根据 他说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天下的忌讳越多 这也忌讳那也忌 讳 那么老百姓就越来越贫穷 忌讳越多老百姓越贫穷 天下多忌 讳而民弥贫 他还说 人多利器 国家滋昏 大家知道利器就是 锋利的武器 在这里利器是指统治者的治国的一些得力的武器 暗 指像统治者的权谋 法术 人治 礼法 统治者都是拿这些东西作 为国家的利器来治理天下 那么老子认为利器越多 那么国家滋昏 滋 就是增长的意思 滋长 利器越多国家就越昏暗 忌讳越多 老百姓越贫穷 权谋法术越多国家就越昏暗 人多伎巧 奇物滋起 不仅是忌讳利器还有一个伎巧 这里我们所讲的人天下多忌讳而人 弥贫 人多利器 国家滋昏人多伎巧 奇物滋起 那些邪恶的 那 些稀奇古怪的事物就多起来了 法令滋彰 法令也森严 那么盗贼 多有 法令越森严盗贼越多 是不是 在这段话里看到这样的一个现象 民和人两个称谓 所以这里 讲的人不是讲的老百姓 很多人读 老子 的时候容易在这个地方 有问题 人多利器 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 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 盗贼多有 讲的都是统治者 下层的人都叫做民 就是天下多忌 讳而民迷贫 所以读 老子 大家特别要注意 老子 里的人和民 是有区别 所以 老子的无为不是对一般人讲的 主要对的是统治 者讲的 是他的政治论 当然我们说这样一种无为的理论再延伸再把它扩充那就是社会 上的每一个人实际上都应该有这样的无为思想 那只是一个延伸 那么在 老子 的原本里面讲的人 讲的无为 主要是针对统治者 说的 所以说完这些话以后他就引圣人的话说 故圣人曰 这是道 家眼目中的圣人了 而不是儒家讲的圣人 所以 圣人说我无为而 民自化 我能做到无为那么老百姓就能自化 自我地化育 我好静 而民自正 我喜好安静那么老百姓也就自然地端正 我无事 而民 自富 我无事 我不是那么多事那么老百姓就自然地富裕 我无欲 而民自朴 我没有过多的那些欲望 那么老百姓就自然地走向一种 朴实的 朴素的这样一种生活 所以这句话里面讲四个 我 我 无为 我好静 我无事 我无欲 这四个无这四个我相对应的下面 都是民 民自化 民自正 民自富 民自朴 是不是 很显然老子 的政治智慧当中的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指在上的要无为 要无为 这个无为相对于老子所批评的有为 那么他的有为就是多利器 多 伎巧 多忌讳 法令滋彰这都是属于老子所批评的那个有为的范畴 所以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什么叫有为 我们现在说我们青年人要大有 作为 要有为 不是这个有为 我们不要读错了 老子 老子不 是反对有为 他反对的是不按照道的这种自然去为 那么不按照道 的这种自然无为的原则去做 那么你的为就变成了违背自然规律 违背社会规律而出现的一种胡作非为和胡作妄为 那么这样的妄为 这样的胡作非为给人民带来的当然就是一种 祸害 而在老子的眼里统治者恰恰就是在很多问题上都是这样有为 的 那么他越有为在下面的那就越糟糕 越遭殃 是不是 所以 老子讲 比如说老百姓饥饿 民之饥 以其上食税之多 是以饥 老百姓为什么饥饿 就是因为在上的统治者食税之多 食就是饮 食的食 有吞噬的意思 在上的统治者吞吃老百姓的税赋 是不是 不是把税赋拿来用在老百姓身上 那么这些重税 这些赋敛收来以 后供给统治者享用 造成民间老百姓的疾苦 所以叫 民之饥 以 其上 食税之多 是以饥 因此产生饥饿 民之难治 以其上之 有为 说老百姓所以很难于治理 非常的困难 不是出这事就是出 那事 民之难治 原因是什么 以其上之有为 这是因为统治者太 有为了 我刚才已经讲了什么叫有为 太有为了 太贪婪了 太腐 败了 甚至吞吃诸税 就造成社会的难以治理 所以它叫民之难治 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所以难治 不仅难治民之轻死 这老百姓 甚至都轻死 不那么看重死亡了 有的人就可以滋事了 闹事了 不怕法律制裁了 这叫民之轻死 怎么造成的 以其上求生之厚 这是因为统治者在上的 是他们的上面求生之厚 什么叫求生之厚 追求这种奉养太多 奢侈 奢厚 奢华 厚 就是多 求生的那 个欲望 求生那些东西太厚了 太多了 是以轻死 所以老百姓才 不看重生命 所以我们说老子对老百姓的 对民间下层的这些苦难是了解得 很清楚 原因找得也很清楚 这个原因就是统治者的有为 在上的 禁忌太多 忌讳太多 百姓手足无措 法令森严 把老百姓捆得动 弹不得 严刑峻法 暴虐的政治再加上重税的搜刮 弄得老百姓民 不聊生 因此 民之轻死 老子的书里面还有一句话 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 老百 姓不怕死 都是用的民不是用人 民之轻死 那么用死亡来威吓他 就威吓不住他了 他根本不在乎了 是不是 所以 应该说整个道 家受老子的影响 道家不是避世也不是逃世 道家是非常关心政治 他和儒家关心的角度不同 我们说儒家很多都站在当权者的立场来 考虑 那么道家是站在一个在野的这样一个立场来考虑 所以他更 多地可以看到下层百姓的民间的疾苦 比如 老子 在第五十三章讲到说 大道甚夷 而人好径 大家看又用人而不是用民 说大道非常的平坦 但是统治者却好走 小路 好径 径 就是小路 大道甚夷 大道非常的平坦结果不 走 专门走那个小路 而好径 径 就是走捷径 是吧 那么这 个里面引申出一个什么问题呢 径 不是正路叫径 邪路 有光 明大道不走 专门走歪门邪道 甚至他讲 朝甚除 田甚芜 朝甚除 就是朝廷 宫殿搞得非常干净 但是田园却非常的荒芜 农业 田园老百姓的庄稼都非常的荒芜 这是一个对比 统治者住 的和老百姓田园的这样一个对比 朝甚除 田甚芜 仓甚虚 服文 采 田园荒芜当然就打不下粮食 那么就造成仓库特别的空虚 仓 甚虚 仓禀空虚 那么 朝甚除 它引申为朝政的腐败 政治的腐 败弄得农田荒芜国库空虚 但是那些统治者仍然服文采 带利剑 厌饮食 那些统治者佩戴着锋利的宝剑 穿着带色彩的衣服 服文 采 带利剑 吃够了各式各样的山珍海味都感到厌烦了 厌饮食 财货有余 他们占据了很多的社会资源财富 都很多有余啊 所以 老子给他一个结论这些人都是什么人 都是盗竽 财货有余是谓盗 竽 第三节第三节 道家主张的道家主张的 无为无为 竽 就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像笙一样吹竽 道竽 竽 古代乐 章奏起的时候往往是吹竽的先吹起竽来带领这个乐章进行 所以盗 竽就是强盗头子 他们这样一种生活方式那实际上是聚敛 腐败 贪污 最后他们实际上成为掠夺百姓财富的强盗的头子 非道也哉 老子讲这些人非道 非道就是无道 无道就是没有老子这个道 我 们讲无道昏君 什么叫无道 就是没有老子这样一个道 非道 我 们说这些东西都构成 老子 政治论里面的对社会的一种批判 所 以受老子的影响整个道家是对社会保持了一种批判的态度 所以在 中国文化发展当中儒道两家一正一反相互地补充 我们把它叫儒道 互补 儒家讲有为 儒家讲的有为不是老子批判的有为 当然后来 道家批判儒家的时候把儒家的一些作为也当作有为来批判 也是有 合理的地方的 因为儒家讲的有为有的时候也不是完全正确的有为 但是我们说儒道两家一个最大的区别 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儒家 讲有为道家讲无为 所以我们青年人年轻的时候多学点儒家有好处 要有为 由于我们对 老子 对道家无为理解得不是太到位 所 以包括社会上对道家的无为好像青年人不要学道家 一学道家就无 为了 无为是什么 不干事 那就大错特错了 道家的无为就是不要过多的干预 违背自然的规律 不要违背 老百姓的生活的这些常规去搅扰老百姓 去干扰老百姓 任何相反 的作为都是老子反对的有为 那么这里面包括统治者的享乐 求生 之厚 有为 不好径 多事 多欲 这都是有为的范围 多事 多 欲 事太多 在我们现实社会当中实际都有这个现象 没事找事是 不是 这就叫有为 所以在老子书里对统治者的批评 比如 老子 讲说统治者这 些人太贪图享受了 甚至五色 五音 五味都刺伤了他们的感官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看各种各样的颜色 美色 搞得他们都盲了 五色令人目盲 还是人 他没有说 五 色令民目盲 是不是 五音 各种各样的音乐 好听的音乐 他们 也都听够了 所以五音使他们的耳朵听觉都产生了问题 整天钟鼓 馔磬是不是 那么整天地吃喝玩乐叫五味使人口爽 各种各样的宴 会吃腻了 他们口都吃不出味道来了 口爽 就是口伤 驰骋畋 猎使人心发狂 有的就是走马游玩 打猎 畋猎 驰骋 在猎场上 驰骋畋猎 使他的心都发狂了 那么在老子看来这些东西都是欲望造成的 不是我无欲而民自 朴 而是我多欲 多欲怎么办 多欲就造成在下的老百姓失去这种 朴素 朴实的这样一种常态 而同样去追求耳目感官的快乐 所以 老子反对单纯为了耳目感官的快乐而破坏了这样一种无为的这样一 种秩序 所以他讲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据此取彼 就在这一 章 12 章里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 畋猎令人心发狂 故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那么道家所主 张的圣人吃饱了肚皮就应该满足 为腹 不要为你那个目 也就是 去掉你的欲望 这不是有些人讲的老子主张为腹不为目 吃饱肚皮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有人过去就这么批评过老子 老子在这里讲的 是人 统治者去贪图享乐 是对统治者的一个批判 不是在那里愚 民 老百姓还没有这种条件能做到五色 五音 五味 驰骋畋猎是 不是 所以这样看来我们说老子讲的无为都是针对当时统治者不足 以有所作为 却偏要枉自作为 结果给人民带来的是灾难 所以胡 适在他的 中国哲学史大纲 里面表彰老子 我们上一节谈到了 他讲 老子讲的道成为中国哲学之祖 那么老子讲无为他也有一个 议论 胡适说 老子 的无为主义依我看来是对当时政府不配有为 却偏要有为 根本就不配干涉却偏要干涉 所以弄得老百姓叫民弥 贫 是在这个情况下老子提出无为的 呼吁无为的 那么做到了无为实际上就是做到社会之间上下的这种和谐 统 治者和老百姓的和谐 人和人之间的和谐 所以治理一个大国就要 像烹小鱼那样无为 他在六十章里讲 治大国 若烹小鲜 治理 一个大国要像煎小鱼一样 不要颠来倒去地煎 要无为 所以 以 道莅天下 其鬼不神 如果 以道来莅天下 莅是莅临的莅 把道 天下人能够走这个道 那么其鬼不神 那么那些鬼都没有神 灵 如果 道 占统治地位 那么我们说的那个鬼 鬼怪就不起作 用了 不神 神是动词 不神就是不起作用 以道莅天下鬼神都起 不了作用 非奇鬼而不神 并不是鬼神不起作用而是说奇神不伤人 是说他起的作用他不能伤害人伤害不了人 还是说鬼神起不了作用 非奇神不伤人 不是鬼神不能害人而是圣人亦不伤人 圣人 不仅 鬼神不伤害人那么连圣人也不伤害人 夫两不相伤 人鬼两不相伤 故德交归焉 所以道德的德 交归就是相互的 相安无事 反映了 老子的一个理想 什么理想 人神相安无事 那么这里的鬼 以道 莅天下其鬼不神说的鬼 我们说是指那个鬼神的鬼吗 指的都是人 间为非作歹的这些贪官污吏和这些有为的君主 他们不能把道不以 道莅天下 那么他们的这种破坏的作用那就很大 那么以道莅天下 他们的破坏作用就起不了作用 就我们现在讲的社会正气压倒了邪 气 那么即使鬼怪 贪官污吏也起不了作用 怕的就是在贪官污吏 这种污染下整个的社会都在走向一种堕落和腐败 所以老子主张的 是两不相伤 所以提出来爱国治民要做到无为 爱民治国 能无为乎 说治国治民能不能做到无为 这是非常关键的 为无为 则无不 治 做到了无为 那么就无不治 无不治什么都能治理好 以无 为为为 以无为的态度来为叫为无为 用无为的态度来做事那么天 下的事就没有做不好的 这叫 为无为 则无不治 这也叫做道 常无为而无不为 我们以前对这句话又有曲解 说道常无为而无不 为 老子讲无为目的是为了无不为 把无为解释成什么都干无所不 为 那失去了老子的本意了 在这里的无不为指的是只要你做到无 为就可以把所有的事情做好 它是一个正面的价值判断 而不是全 称的所有的事 有人批评老子就是一个伪君子 讲无为 无为的目 的什么都做 背地里什么都干 这完全离开老子的本意曲解了老子 所以他的无不为 我们说什么叫无不为 就是在无为指导下的为 就是前面讲的 为无为 则无不治 所以我们对 老子 读 老子 最容易引起误解的就这样的 一些话 比如还有一段话 也是第三章 为无为 则无不治 是以圣人之治 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要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 志 强其骨 大家这句话好像都知道 圣人之治 圣人治理 国家要怎么治理 要虚其心 要实其腹 要弱其志 要强其骨 四 肢发达头脑简单 是不是这个意思 虚心 心要虚 肚子要吃饱 然后你的思想你的心志要弱 你的骨骼要强 大家对这段话的理解 就是对老子的原意有违背的地方 应该怎么理解呢 虚心弱志 都是老子道家一贯强调的 一个人不要有那种诈伪的心志 绝辩 弃诈 那种诈伪之心 算计之心 内在的盘算计较 老子把这种 东西都叫做志 所以这个东西要少 要去掉那种诈伪的心志 争斗 的欲念 这叫 虚其心 弱其志 不是把好的志向弱掉 我有很 好的志向道家还反对吗 我立志要得道 那道家能反对吗 所以 弱其志 这个 志 就是诈伪之心 那些巧智 小聪明 所以要 使民无知无欲这个无知就是没有这种巧智 机巧之心 大家把它叫 机心 机械的机 有机心者纯白不备 有机械之心 这个机械之心 就是诈伪之心 就是投机取巧之心 所以这里的无知是指这个东西 这个无知实际上就是没有那种智巧 常使民无知 无欲就是这个意思 老百姓没有这样一个心了 那么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那些自作聪明的人就不敢为所欲为了 所 以我们对这段话对这一章的理解非常的关键 不是老子这种愚民的 政策 这是老子一贯的主张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目的是为了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所以我们对老子的 读 老 子 读佛教都容易出现这个问题 不是老子主张什么都不做 暗地 里什么都来 因此有人讲老子就是阴谋家 包括很著名的学者以前 都是这么批判老子的 老子是典型的阴谋家 我们现在老板办班有 的经常还讲点 鬼谷子 讲点三十六计 所以我不太主张讲这些 东西 这是道家所反对的 当然我们作为一个文化去了解还是可以 的 那是阴谋家 阴谋两个字不是我们现在的贬义 野心家 阴谋 家 它的一个中性的 阴谋家就是背地里谋划的家 背地里 阴 这叫阴谋家 像张良 黄石公 古代兵家的一派有谋略的这样一个 阴术 在里头 那些东西和 孙子兵法 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东 西 我们 孙子兵法 它是一个大战略思想 那是光明磊落的一个 战略思想 谁都可以知道的 而 鬼谷子 三十六计它出现的时 代也很晚 那也不是姜太公的也不是周公的 那都是后来委托的 所以这涉及到我们对 老子 整个对无为说的一个看法 无为它 是一种处世的原则 处世的一种态度 处世的一种方法 不是什么 都不做 所以老子的这样一个思想我们说对道家的思想影响非常大 对中国的政治影响也非常大 第四节第四节 无为无为 对企业管理的启示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老子的无为说对我们企业家对我们管理者实际上都有启示的意 义 那么一个启示就是说不要蛮干 所以后来的黄老学派对老子的 无为说有一个非常好的说明 大家所以引起误解因为在老子书里 老子 只有五千个字 不是每条都解释得清清楚楚 所以给大家 后来的人诠释的余地就很大了 那么历史上过了老子以后出现了黄 老学派 对老子的无为论就做了一个发展 那么这个发展讲得非常 好 什么叫无为 比如说 淮南子 大家知道汉代出了一本 淮 南子 这本书是道家的著作 里面讲到所谓无为者 什么叫无为 所谓无为者 不先物为也 不先于物而为 我所谓无为是不先 物为也 不先于客观事物 客观事物还没展现出来就为了 你脑袋 就要先入为主了 就出了主观成见了 这个不行 大家反对这个东 西 所谓无不为者 什么叫做无不为者 什么叫无不为 因 物之所为也 因物 因 就是根据因顺 凭借客观事物 根据 客观事物的发展去做事就叫无不为 所以叫 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 也 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 所谓无治者叫无治无不治 无治并不是什么都不治 所谓无治者是什么 不易自然也 不易 自然 不改变自然的本来的面貌叫不易自然 所谓 无不治者因物 之相然也 要根据事物的发展 根据事物的发展所表现出来的这 些规律使它们相互地交流 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来相然 按照客观 的规律来办 这就叫所谓无治无不治 那么把这样一个思想我们说 这是对老子无为说的一个最明显的一个认识 什么叫无为 不先物 为 因物之所为 无为就是因物之所为 就是舍己而以物为法 舍 掉自己的主观成见而以客观事物为法 这样才叫无为 那么把 无为 再扩大一点 他说我所谓无为者 还有一句话 叫 私志不得入公道 个人的那个志 个人那个私志 个人的想 法不能入公道 不能干预大众的生活 嗜欲 个人的嗜欲不得 枉 正术 个人的那些嗜好 欲求不能干扰 歪曲正确的原则和政策 这就叫无为 无为者 我所谓的无为者 私志不得入公道 嗜欲 不得枉正术 由此我们说老子的道家的无为论 我们应该把它理 解成就是一句话 按照自然的本来面目 按照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去做而不把自己的主观成见 主观的意见强加给客观的规律 我们 1958 年大跃进实际上就是没有做到无为 没有尊重客观的规律 老 子的无为论表现在政治上实际上又回到他的哲学智慧是讲的客观规 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这一讲就讲到这 谢谢 第二章第二章 老子的人生智慧老子的人生智慧 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经道德经 的动机与目的的动机与目的 第五讲 讲讲老子的人生智慧 刚才我们讲了他的哲学智慧 政治智慧 老子的 道德经 这部著作最突出的应该说还有我们每 一个人从老子书里面所要吸取的属于人生方面的这些智慧 刚才我 谈到了说老子的 道德经 的写作的一个主要的动机和目的都反映 了诸子想矫正时弊 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兼并战争 社会急剧变动 的这样的社会里面 诸子百家都各自出自己的主意 叫做 救弊补 偏 救弊扶偏 提出自己的主张 所以他的 道德经 五千言 虽然简练 但是他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些原理 一些原则 刚才我都谈到了当他对统治者讲话的时候 比如他讲无为 那 么无为的内容实际上包含得非常的广 如果老子 道德经 这五千 言概括来讲就是一个道 一个德 这个 德 实际就是无为的内容 道德经 道德 二论 道论德论 德实际上就落实到人了 那 么无为 我们下面要讲的老子的人生的智慧 我们可以把他对在上 的统治者 对帝王所希望的那些东西在道家的发展史上都变成了每 一个人的生活当中所不能缺的 比如说无为 在上的统治者当然要 无为 那我们每一个人是不是也要有这种无为的态度呢 我已经讲 到了什么叫无为 要有无为的态度去做任何事情 这样我们就可以 避免失败 就是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做 就像 淮南子 黄 老学派对道家老子无为的一个新的解释那样 私志不得入公道 嗜 欲不得枉正术 一个从理论上讲 所谓无为 就是 舍己而以物为 法 舍掉自己的主观成见而以客观外物的 客观的规律为法 为 原则 为依据 所以道家反对的是人的这种主观的意志 主观的 那么人如果忽视了客观世界 那么他的主观就要膨胀 主观意志一 膨胀 那当然是作为管理者 在上的人他的危害是最大的 用儒家 的话说 一言可以丧邦 一言可以兴邦 一句话就可以丧失国 家 一句话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兴旺 所以对于国家的统治者 管理 者 实际诸子百家他的目的都是想起这样一个作用 让国家治理得 更好 出各种各样的主意 第二节第二节 老子老子 道德经道德经 里蕴含的命题里蕴含的命题 那我们把他的思想扩大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 那么从 道德 经 里面 从老子的思想里面能得到什么样的智慧呢 这就是我们 说老子的人生的智慧 他生活的智慧 他生存的智慧 都可以这样 讲 或者我们也可以把这个看作是道家的这种一个行为的一个理想 一个理想的行为 或者是道家的这种道德行为 因为这个内容非常 的广阔 我想就几个命题来谈谈老子的这种人生智慧 那么我想讲 这么几个命题 第一个命题 老子叫做 见素抱朴 也就是所谓的素朴 那么 道家把人的这种素朴归结为人的自然之性 大家知道儒家把人性归 结为善 孟子讲人性善 后来这种人性善的理论成为儒家的人性理 论的一个主流 那么道家的人性理论 我们说主要是他的人性也是 自然论 叫做人性自然论 这个自然就是不加人为的 不加人为修 饰和雕琢的那样一个原初的朴素朴实的素朴的这样一个真性 最真 实的性 就是自然的 老子把他叫见素抱朴 这句话出现在第十九 章 实际上也是 老子 思想里面 特别是关于人生智慧当中的一 个很重要的命题 第十九章 老子 讲要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 民 复孝慈 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 讲了 三绝三弃 他要弃绝的 这些东西在我们看来都是儒家所强调的圣人 圣智 就是后来孟子 讲的仁 义 礼 智 信 那么在老子看来儒家讲的东西是挺好 但是被有些人把他歪曲了 有圣智理法 有人就打着圣智理法的旗 号搞出假的圣智理法 怎么办 要把这些假的仁义理法 要把他弃 绝 叫绝圣弃智 绝圣弃智了老百姓才能有百倍的利益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 那么老百姓才能真正地恢复到那种自然的父慈子孝 而 不是虚伪的装出来的孝慈 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 把那些巧力 那 些小聪明 那些小的技巧绝弃了 那么 社会上的大盗 盗贼就会减 少 在这里提倡 巧力 他在那儿提倡 巧力 这创造一个宝物 那创造一个宝玩 珍贵它 这样社会上就引起盗贼 老子认为消除 盗贼的一个办法就从根本上不要去提倡巧力 我们现在社会比如说 提倡一种歌星包装 那么下边就也包装 包装成风 那么最后就导 致一种假的 把一个假的东西包成真的 所以老子看到了这个问题 所以叫做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 说此三者 这三个东西 圣智 仁义 巧利 此三 者以为文不足 把这三者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东西那是不行的 文 以为文不足 这个文就是礼乐制度 礼法 文就是一种制度 把这 三者作为一种制度老子认为是不足的 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 一定还要有所属 还要去寻找到别的这种作为社会的一种制度的一 个根据的东西那就是 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要见素抱朴 要表 现出每一个人的这种自然的 真朴 直朴 像没有雕琢的那个木头 那叫朴 没有上了颜色的那个丝织品 那个素 那叫素 素是一种 白的丝织品 没有上任何颜色 没有绘任何图画 所以是素的 朴 的素的没经过认为雕琢的 没有受过这种人为污染的这叫朴素 提 倡人们要回到这种朴素的素朴的这样一个真性这样一个本性上来 那么老子应该说在很多地方 这成为 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成为他无为说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这也是我们所看到的老子的人生 智慧当中所提倡的一种东西 一个人要有这样的东西 不能太浮华 浮华的反面就是素朴 素朴的反面就是浮华 妖艳浮华 所以我们 每一个人 实际上儒家也讲这个东西 这是一个命题 人生智慧的 一大命题 见素抱朴 下面还连着一个 少私寡欲 第二个命题我把它概括为叫 知足不辱 知足不辱 说人不 能不知足 人不能贪得无厌 所以在 老子 第四十四章里面就提 出了几个问号 名与身孰亲 名和身 名就是名声 名声和 身体 这个身体实际上就是生命 你为了追求名声有时候牺牲掉你 的身体了 为了名声牺牲生命了 所以老子提出来名和身谁更亲切 对于你来说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 追求名声和生命谁对你是更亲切 的 这叫 名于身孰亲 第二问 身与货孰多 你的身体你的生命和你所追求的那个 财货谁更重要 身与货孰多 多就是重要的意思 第三问 得与亡 孰病 第三问 得到名声得到财富和失去生命失去身体 这两 者让你选择你选择哪个 谁病 这个得失 厉害你怎么考虑的 是 为了名声财财货牺牲生命呢 得而失掉生命 亡就是失掉生命 得 就是得到你所追求的物欲 名声财货 得与亡孰病 老子提出这三 个问题实际上就是针对人生所免不了的对名 利 财 货的这种欲 望的追求 那么有的人为了得到名声 为的得到财货甚至丢掉了性 命 所以老子提出这三个问号 第四十四章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下面讲 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甚爱 过多的追求 过 多的这种私爱 这叫甚爱 一定是造成很大的耗费 巨大的浪费 甚爱必大费 也就是说你爱的越多你追求的越多 包括名声 利禄 财货 追求得越多付出的代价越大 这就叫做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 厚亡 储藏的越多积累得越多丢失得越多 所以作为一个人 人生 的智慧当中不能这样做 要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才可以长久 要知足 要知道满足 知足了 知道满足了就不会受到侮辱叫知 足不辱 知道有所停止就不会有危险叫知止不殆 只有这样才可以 长久 这个长久是什么 人生才能长久 不是昙花一现 那么这就是说人生当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你能不能 面对世 界的这种各种各样的诱惑能够保持自己的一个保持一个自我 那么 再用老子的话说就是知足不辱 不知足 你要遭到各种各样的耻辱 甚至关进监狱 甚至丢掉性命 这不是人生的一个大问题吗 所以 老子讲说 祸莫大于不知足 老子 四十六章讲 叫天下有道 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 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 欲得 什么意思 这本来是对统治者说的 天下有道 天下如果 有道 君主治理天下治理得很好天下太平 那么却走马以粪 把那 个马卸下来去粪田 去从事农业生产 天下无道呢 天下无道战争 连绵 这样马都被征用来去打仗 所以就连连母马都被拉到了战场 上 这叫戎马 戎 就是武装的马 战马 战马生于郊 战马 有好多解释 其中一种解释是那个战马生马驹 都是不得以都是在 战争当中产生了马驹 当然还有别的解释 所以在老子看来这就是 一种不知足 这就是为了去夺取邻国的财富 人口而发动战争 处 理不好引起大祸 所以叫祸莫大于不知足 不知足能引起最大的祸 患 最大的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 有的时候人不觉得 实际 上慢慢的这种不知足就一步一步地把你引导到产生巨大的祸患 这 叫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咎也是错误 罪过 错误 都在于不知足 欲 得 贪得无厌 咎莫大于欲得 贪得无厌就要给你带来祸咎 所以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 要知道满足知道停止 这样实际上那是 真正的满足 要知道满足 知道停止不能使你的欲望 你的贪得没 有边际 无边无际 那就不能长久 这叫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 以长久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人生才能长久 我们可以把这个看 作是老子对人生的一个告诫 要知足不要贪得 我想这是第二个重 要的命题 第三个大家最熟悉的就是 上善若水 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 命题 那么在老子 道德经 里面 我们说他都是用比喻来喻道 有的时候用水来喻道 而且认为水实际上最接近道的就是水 为什 么 就是水能滋润万物而又不和万物争地盘 争利益 因为水是往 下流的 因此老子提出 上善若水 上善的人就跟水一样 善 有 好的品德的人 上善的人就像水一样 因为水善于滋润万物利万物 而不争 水还一个特点 它 处众人之所恶 他往往处在大家不 愿意处的那样的位置上 大家不愿意处的低下的地方 但是水可以 处 这叫它处在众人之所恶 众人厌恶的地方 什么地方 就是下 面的地方 所以水是最接近于道的 那么这是老子用水来喻道 所 以一个人的一生当中能不能做到像水那样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呢 这也是老子人生智慧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不仅 上善若水 一个人还要特别注意要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居善地 什么叫居善地 要选择一个好的地方来居住 善于选择居处 叫居善地 这也是人生智慧当中的一个内容 要善 于选择居处 心地也要像深渊那样宽广 那样沉静叫心善渊 人的 胸襟 人的胸怀 人的心胸要善于保持得像 渊 那样像深远那样 沉静 那样深厚 那样宽广 与善仁 与善仁就是待人要善于真诚 的这种相待 与善仁 还有一个叫言善信 说话要善于讲信用 政 善治 为政要善于治理 事善能 做事情要讲究效率 动善 时 你的行为总要把握时机 叫动善时 所以这章里面讲到这七 个善字实际上讲的都是人生哲学 人生的哲学 居善地 心 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七个 善 然后讲到 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 争 做到了水这样的接近于道 那么水和万物都不争 人也要像 水那样只有不争那么天下就真正的没人和你争了 以不争为争 所 以这里面也有一个怎么正确理解老子的不争知足和不争的事项 比 如有人提出来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竞争的时代 竞争成为一个常态 那么老子讲不争是不是不让我们竞争啊 这里当然还有一个对 老 子 的理解的问题 在这里老子讲不争 前提是像水那样 一个人 要做到像水那样 水它利万物它又往下流 他所谓的不争这里所谓 的不争实际上就有一点点像儒家讲的 儒家讲的叫 富与贵是人之 所欲也 富且贵 既富有又高贵那都是人人想得到的 富且贵 是人之所欲也 但不以其道得之不为也 孔子 论语 里讲 虽然 富贵大家都想得到 但是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他这君子是不为的 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贵这是非道的这是不合理的 所以老子讲 不争也是这样的 不能不顾别人的利益在那里争先恐后地去争 要 有一种退让的精神 谦虚的精神 合理的态度去争 以这样的态度 也就是以无为的态度去争 那么天下莫能与之争 反倒天下没人能 和你争 这样理解 我们这样来理解就把老子的前后的思想统一在 一起了 所以这里面这七个善字 我们讲一连说了七个善字 那么 都是属于老子的这种人生智慧的内容 我们能做到一个善就不简单 了 比如他讲 动善时 道家也强调掌握时机 你的一举一动 你的行为不能违背这个时 所以要动善时 这也是儒家也强调时的 问题 周易 里也大讲这个时的问题 讲卦 周易 的卦本质 上就是时 卦者时也 爻者是适时之用者也 所以中国的儒道两家 中国的古典哲学实际上强调这个时的重要性那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在这里老子讲 动善时 实际就是讲人的行为要不能失去时机 要 符合时局 要符合时机 符合这个时代的发展 这叫 动善时 这是第三个命题 第四个命题叫 知雄守雌 就是老子提倡的守雌的思想 守 雌 为什么要守雌 因为雌的东西 母性的东西在老子看来它是一 个柔性的东西 柔性的 不是像雄性的东西它是一个锋芒毕露的 个性张扬的 这样的人总是生机浅薄 不能持久 没有韧性 所以 老子 第二十八章讲 知其雄 守其雌 为天下溪 就是了解 什么是凶强 但是我甘愿持守他的柔弱 雌 就是柔弱 那么做 天下的溪水 知其雄 守其雌 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就要常德不离 复归于婴儿 做天下的溪水那么常德 恒常的德就在你身上了 就 不离这个常德了 要复归于婴儿 像婴儿那样柔弱 像婴儿那样雌 柔 不争 所以这个 雌 字包含的内容有柔 有静 有处下 有 不争 说到底还是一个无为 尽管知道什么是强 凶强的 但是我 要甘居这个雌弱 雌柔 做天下的溪谷 做天下的溪谷那么常德就 不离复归于婴儿 这是知雄守雌的第一层含义 第二层含义 知其雄 守其雌 知其白 守其辱 为天下谷 这个 辱 就是黑的意思 黑和白相对 雌和雄相对 那么 知 其白 守其黑 明知什么是光明的什么是洁净的 白 但我宁守 持守这个辱 就这个黑 污垢 这样是可以做天下的溪谷 还是谷 知其白 守其辱 为天下谷 做天下的谷 恒德乃足 复归 于朴 常德 正常的德 恒常的德 就能充足 所以老子讲的 知雄守雌 知白守辱 所强调的就是要居下 要不争 要守静 要守柔 柔 静 雌 不争 那么都是属于无为的范畴 所以这个 知其雄 守其雌 这么一个问题也构成老子人生哲学的一个很重 要的内容 那么这 雌 也有母性的意思 就是我们前面第六章讲 的 谷神不死 是谓玄牝 的问题 所以我们看到老子所提倡的这 些人生哲学的这些最基本的原则都和母性联系在一起 守静 守柔 不争 知足 居下 都和母性有联系 所以我们有人说老子的人生 哲学更多的是强调了一种母性的哲学 要像母亲 天下的母亲那样 有一种生命的这种韧性 弹性 这是第四个命题就叫 知雄守雌 第五个命题叫 挫锐解纷 在 老子 第九章里讲了这个问 题 叫 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 持而盈之 持守他使他盈满不如 快快地停止 持而盈之 不如赶快地停止 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 揣 就是锻铁叫揣 打铁锻造 把一个金属烧红了在铁锤下打 把他打出尖儿来这叫 揣而锐之 锐 使它尖锐 铁匠把这个东 西打得越尖锐那么他越容易折断 所以它叫 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 不能永远保持它的锋芒 他的锋芒遇到一种东西可能就折掉了就卷 刃了 越尖锐 越锋刃的东西越容易遇到这个问题 与其揣而锐之不如使它不要锐之 因为它不能长保这种锋利 第三句话 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 这黄金宝玉装满了你的房屋 金玉满堂 但你能最终的把它守住吗 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 没有 人能一生 两生 三生把满屋的金银财宝把它保存住 这叫 金玉 满堂 莫之能守 所以叫 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 富贵了但是 骄横 那么实际上自己给自己留下灾祸 自遗其咎 应该怎么做呢 功成身退 功遂身退 天之道也 事情成功了那么你就要退下 来这是天道自然 不能违背天道自然 不能贪恋禄位 贪恋禄位实 际上就是不能长保的事情你总要退下来 老子讲的很有道理 这一 点对中国的政治也很有影响 历史上有很多人按照老子的做法就没 有把 祸 引上身 很多人为了贪恋禄位总是最后被杀了头 得到 不好的名声 所以这里面所谓的挫锐解纷就是把锋芒挫掉 把纷争 化解叫 挫其锐 解其纷 叫 揣锐解纷 这就是 老子 五十 六章的原文 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 同其尘 是谓玄同 什么叫玄同 玄妙的同一 是一个非常玄妙的同一 一个最高的境 界一个同一的境界 什么叫 同一 的境界 一定要把你的锐利 锐角把它挫掉 挫掉尖锐 化解纷争叫解其纷 和光同尘 调和你 的光芒 不要把你的光搞得那么刺眼 和其光 你的光不要搞 得那么耀眼 要调和 说明一个人在大家的在群众当中不要把自己 搞得太特殊了 太扎眼了 所以叫要和光 要和其光 使光彩更调 和 甚至把自己等同于尘垢 在尘垢里面混同于尘垢 这叫和光同 尘 这就叫玄同 达到玄同的一个最高的境界就消除了我的个体的一个蒙蔽 顾 蔽 化除一切封闭 隔阂 超越世俗的偏狭和人文关系的局限性 带着一种宽阔的胸怀和无所偏爱的这样一个心境去对待一切人和一 切物 我想挫锐解纷是老子人生哲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看法 那么也 有人批评老子这样一个思想实际上就是一个所谓的叫不出头 怕枪 打出头鸟 棱角也磨光 锋利也没有 实际上是消极的 那我们如 果了解老子的整个的思想 体系 特点 我们就不能这样看 他这 个挫锐解纷实际上强调的就是在现实生活里一个人不能有太锋利的 棱角 那是伤人的 儒家也不主张这样 儒家讲中庸也不讲一个人太带刺 说话伤 人做事也伤人这就不行 这就是要把棱角磨掉 把纷争化解才能够 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我想这也是老子的人生哲学 人生智慧的一 个重要的内容 实际上现实社会里有很多这样的教训 把自己搞得 很突出 锋芒毕露的这样的一个人他不会长久 这是我想第五个重 要的命题叫 挫锐解纷 第六个命题叫 守柔曰强 就是我们老子最重视的柔的问题 有的一般叫 老子贵柔 把 老子贵柔 提到一个老子哲学的一 个最主要的特点 比如说 杨朱贵生 墨子贵兼 孔子贵 公 列子贵虚 关尹贵清 老聃贵柔 就是柔弱生 刚强 这叫 守柔曰强 也叫 柔弱胜刚强 那么这点也是老子 人生哲学 人生智慧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七十八章还用水来比喻 说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 天下没有比水更 柔弱的了 但是攻击坚强的没有比水更能胜任的了 叫 天下莫柔 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 说 柔之胜刚 弱之胜强 天下 莫不知莫能行 天下都知道这个道理 但没有一个人去实行它 这就不能成大器 老子说 受国之垢 是谓社稷主 能够承受 国家的尘垢的 能够承受国家的屈辱的 这才能做国家的主人 社 稷主 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 能够承受国家的灾难 你能承担下来 不详和灾祸 才能做天下的王 实际上讲的都是柔弱胜刚强 能够 承受屈辱承受灾祸承担的这种精神那么才是老子提倡的这种道德人 格 这是道家的标准 所以老子从考察自然界的一些情况也得出这 样一个看法 第七十六章有句话叫 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 说人活着 的时候都是很柔弱的 那么到人死了的时候他就坚强了 人死了变 成一具僵尸了 僵尸僵硬了 那就是坚强了 所以你是做坚强的还 是做柔弱的呢 柔弱就是生坚强就是死 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 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 自然界的草木也一 样 草木生长的时候它很柔弱 大家看杨柳 茂草随风摇摆很柔弱 所以风也吹不断它 所以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那么其死也枯槁 草木死亡的时候它就枯萎了 所以老子从人生的柔弱到死亡的坚强 从草木的生长的柔弱到枯槁的这种坚强得出一个结论 坚强者死之 徒 坚强的东西是属于死亡一类的 越坚强越容易死亡 柔弱者生 之徒 而柔弱的却是生的一类 徒 就是类 坚强者属于死亡的 一类柔弱者属于生存的一类 所以这里面这个人生哲学的含义 一 个人的人生要保持一种力量 一种内在的韧性的力量 一种柔弱的 力量 要太坚强了就容易死亡 所以他叫 故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 军队太强大了就要走向反面 兵强则灭 就要灭亡 树木太坚 硬了 木强 那么就要折毁 所以归根结底这种强大的东西最后要 居下 柔弱的东西反要居上 为什么 因为柔弱的东西充满了一种 内在的新生的生命力 它富有生命力 而坚强的东西它已经在走向 死亡 就是我们上一节谈到的 老子 讲的反者道之动的问题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 柔 弱是道的最重要的表现 所以人生要保持柔弱 不能自以为自己很 坚强 所以在老子看来真正的强是 守柔曰强 能保持住这种柔 弱使它不过头 不转化 这才叫真正的强 所以老子有一句话叫 勇于敢则杀 勇于不敢则活 勇于敢 就是现在我们说勇敢 勇敢就要被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垃圾焚烧发电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畜牧水产养殖机械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卫生健康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16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Human-VEGFA-mRNA-生命科学试剂-MCE
- HIV-1-IN-83-生命科学试剂-MCE
- 广州铁路安全大数据培训课件
- 2025江苏苏州市相城区教育系统招聘教师3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移动应用开发合同的注意事项
- 2025年春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分行校园招聘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临街快餐门面租赁合同5篇
- GB/T 20969.1-2021特殊环境条件高原机械第1部分:高原对内燃动力机械的要求
- GB/T 10125-2021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 GB 7231-2003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 医疗机构财政电子票据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 吸附及吸附过程课件
- 食品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二年级奥数《走迷宫》
- 管道施工安全检查表
- 云南省雨露计划改革试点资金补助申请表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雨的四季》课件(定稿;校级公开课)
- 项目试运行上线确认单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