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2 古代汉语 四 古代汉语 四 练习题一练习题一 一 一 填空题填空题 1 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 汉 著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 十表 八 三十 和七十列传 现在最通行的是 三家注 本 集解 索隐 正义 2 据王力的研究 上古音中声母有 个 韵部有 个 3 音韵学上的术语 五音 七音 是根据 划分出来的 4 反切的原则是 5 吕氏春秋 是战国末年秦相国 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 原书分为 十二 六 八 全书现存共一百六十篇 因为书中有 后人也叫这部书为 吕览 6 据王力研究 上古 30 韵部按韵尾的不同 分为三种 分别是 7 反切的原则是 8 吕氏春秋 是战国末年秦相国 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 原书分为 十二 六 八 全书现存共一百六十篇 因为书中有 后人也叫这部书为 吕览 9 据王力研究 上古 30 韵部按韵尾的不同 分为三种 分别是 10 吕氏春秋 是 秦相国 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 原书分为 十 二 六 八 全书现存共一百六十篇 因为书中有 后人也叫这部书为 11 据王力的研究 上古音中声母有 个 韵部有 个 12 音韵学上的术语 五音 七音 是根据 划分出来的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1 吕氏春秋 是什么时候秦相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 A 战国末年 B 春秋末年 C 战国初年 D 春秋初年 2 下面不属于现在最通行的所谓 史记 三家注本 的是 2 12 A 南朝宋裴骃集解 B 唐司马贞索隐 C 唐张守节正义 D 唐孔颖达注疏 3 音韵学上的术语 五音 七音 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 A 发音方法 B 发音规则 C 发音部位 D 发音理论 4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者 中存在的特殊语法现象是 A 使动用法 B 意动用法 C 名词用作状语 D 名词作动词 5 下列加点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A 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 B 吾将曵尾于塗中 C 奏刀騞然 莫不中音 D 木之中绳 而輮以为轮 6 对 夫离法者罪 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离通罹 B 取指被举用 C 文学指古代文学名著 D 罪当理解为意念上的被动 7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中 省 的词义是 检查 节约 省略 D 采纳 8 外内称恶 以待强敌 中 称 的意义是 A 称许 B 称作 C 量 D 行 9 据王力的研究 上古音中声母 韵部各有多少个 A 28 30 B 30 32 C 30 28 D 32 30 10 反切的基本原则是 A 上字取声 下字取韵和调 B 上字取韵和调 下字取声 C 上字取声和调 下字取韵 D 上字取韵 下字取声和调 三 概念题三 概念题 1 阴声韵 2 古无舌上音 3 貌 之貌 4 读如 5 拗救 6 阳声韵 7 五音 8 貌 之貌 9 正义 10 黏 对 11 入声韵 12 叠韵 13 七音 14 浊音 15 孤平 16 阴声韵 17 声纽 18 貌 之貌 19 对转 20 拗救 21 读为 22 古无轻唇音 23 字母 3 12 24 黏 对 25 清音 四 释义题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文中义 四 释义题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文中义 1 蘭槐之根是为芷 其渐之滫 君子不近 庶人不服 2 是境内之民 其言谈者必轨于法 3 子夏之晋 过卫 有读史记者 4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5 坚甲厉兵以备难 而美薦绅之饰 6 今井陉之道 车不得方轨 7 动作者归之于功 为勇者尽之于军 8 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羽 羽不用 9 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 而求社稷之福 必不几矣 10 超五帝侔三王者 必此法也 11 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 12 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 报而罪之 13 外内称恶 以待强敌 14 是故事强 则以外权市官于内 15 其质非不美也 所渐者然也 16 夫乐 天地之精也 得失之节也 17 斩敌者受赏 而高慈惠之行 18 超五帝侔三王者 必此法也 19 鲁人从君战 三战三北 20 诸将效首虏 休 毕贺 21 夫离法者罪 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4 12 22 犯禁者诛 而群侠以私剑养 23 则举国而委 效玺而请兵矣 24 是故事强 则以外权市官于内 25 则游说之士孰不为用矰缴之说 26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27 言战者多 被甲者少矣 28 军皆殊死战 不可败 29 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 而求致社稷之福 必不几矣 30 其商工之民 修治苦窳之器 聚沸靡之财 31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 止舍 夜半传发 32 故狗似玃 玃似母猴 33 草木畴生 禽兽群焉 34 子夏之晋 过卫 有读史记者 35 动作者归之于功 为勇者尽之于军 36 食时信往 不为具食 37 吟而不言 不如瘖聋之指麾也 38 蘭槐之根是为芷 其渐之滫 君子不近 庶人不服 39 学不可以已 40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41 其质非不美也 所渐者然也 42 夫乐 天地之精也 得失之节也 43 子夏之晋 过卫 有读史记者 44 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 报而罪之 45 于是灌夫被甲持戟 募军中壮士所善願从者数十人 及出壁门 莫敢前 46 至使人有功当爵者 印刓敝 忍不能予 47 动作者归之于功 为勇者尽之于军 48 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羽 羽不用 5 12 49 则举国而委 效玺而请兵矣 50 是故事强 则以外权市官于内 五 归纳题五 归纳题 1 1 按王力先生的关于上古音系三十韵部说 指出下列各字的归部情况 按王力先生的关于上古音系三十韵部说 指出下列各字的归部情况 识 握 择 扬 枝 烝 赐 淡 文 芝 终 慎 择 职 芝 冬 文 拯 识 枝 2 2 归纳题 按王力先生的三十韵部说 归纳题 按王力先生的三十韵部说 诸诸 属鱼部 属鱼部 管管 属于元部 属于元部 暗暗 属于侵部 属于侵部 那么属于那么属于 侵侵 部 那么下列各字各属于什么韵部 部 那么下列各字各属于什么韵部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1 三十六字母代表了哪一时代的声母系统 其全浊声母都是那些 2 写出七言律诗首句入韵的平起式的格律形式 3 先秦古声母研究的成就中对上古唇音和舌音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并举例说明 4 写出七言律诗首句不入韵的仄起式的格律形式 5 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了什么年代的声母系统 在三十六字母中 按照发音方法所分的 全清字母的代表汉字有哪些 6 写出七言律诗首句不入韵的平起式的格律形式 7 三十六字母代表了哪一时代的声母系统 其次清声母都是那些 8 写出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的仄起式的格律形式 9 论述上古音系中唇音和舌音的研究成果 并举例说明 10 写出五言律诗首句入韵的平起式的格律形式 六 阅读题 阅读下文 并按要求回答问题六 阅读题 阅读下文 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管仲夷吾者 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 常欺鲍叔 鲍 叔终善遇之 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 公子 纠死 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得用 任政于齐 齐桓公以霸 九合诸侯 一匡天 下 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 吾始用时 尝与鲍叔贾 分财利多自与 鲍叔不以我为贪 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鲍叔不以我为愚 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 逐于君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 鲍叔不以我为怯 知我有老 母也 公子纠败 召忽死之 吾幽囚受辱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 6 12 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鲍子也 1 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8 分 2 找出文中的被动句 并翻译成现代语体 8 分 3 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体 4 分 邹与鲁閧 穆公问曰 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 而民莫之死也 诛之 则不可胜诛 不诛 则疾视长上之死不救 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 凶年饑岁 君之民 老弱转 乎沟壑 壮者散而之四方者 几千人矣 而君之仓廪实 府库充 有司莫以告 是上慢而 残下也 曾子曰 戒之 戒之 出乎尔者 反乎尔者也 夫民 今而后得反之也 君无忧焉 君行仁政 斯民亲其上 死其长矣 1 解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 8 分 2 将文中的用通假字写出的否定副词选出 并注出它的意义 4 分 3 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曾子寝疾 病 乐正子春坐于床下 曾元 曾申坐于足 童子隅坐而执烛 童子曰 华而睆 hu n 光泽的样子 大夫之箦与 子春曰 止 曾子闻之瞿然 曰 呼 曰 华而睆 大夫之箦与 曾子曰 然 斯季孙之赐也 我未之能易也 无 起 易箦 曾元曰 夫子之病亟矣 不可以变 幸而至于旦 请敬易之 曾子曰 尔之爱我也 不如彼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 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吾何求哉 吾得正而 毙焉 斯已矣 举杖而易之 反席 未安而没 1 将文中的判断句选出 并译成现代语体 6 分 2 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8 分 3 选出名词作壮语的句子 2 分 4 选出带补语的句子 4 分 楚王问田鸠曰 墨子者 显学也 其身体则可 其言多而不变 何也 曰 昔秦伯嫁其女 于晋公子 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 至晋 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 此可谓善嫁妾 而未可 谓善嫁女也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为木蘭之柜 薰以桂椒 缀以珠玉 饰以玫瑰 辑以翡翠 郑 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 未可谓善鬻珠也 今世之谈也 皆道辩说文辞之言 人主揽 其文而忘其用 墨子之说 传先王之道 论圣人之言 以宣告人 若辩其辞 则恐人怀其文 忘其 用 直以文害用也 此与楚人鬻珠 秦伯嫁女同类 故其言多不辞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8 分 2 指出文中的判断句 并译成现代语体 6 分 3 指出文中的通假字 说明其相对应的本字 并解释意义 6 分 六 将下列文字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 将下列文字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7 12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 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 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 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 不相泣者几希矣 古代汉语 四 练习题二古代汉语 四 练习题二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现在最通行的 史记 三家注 本是 集解 索隐 正义 2 宋人 36 字母中发音部位是舌音的 而且属于全清的字母是 属于全浊的是 3 据王力研究 上古 30 韵部按照韵尾的不同 可分为三种 分别是 4 近体诗押的是 韵 共包括 韵部 5 吕氏春秋 是战国末年秦相国 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 原书分为 十二 六 八 全书现存共一百六十篇 因为书中有 后人也叫这部书为 吕览 6 现在最通行的 史记 注本是 三家注 本 其中包括 集解 索 隐 正义 7 反切的原则是 8 吕氏春秋 是 秦相国 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 原书分为 十 二本纪 六论 八览 全书现存共 篇 因为书中有八览 后人也叫这部书为 9 据王力的研究 上古音中声母有 个 韵部有 个 8 12 10 近体诗押韵要依照 韵 该韵共分 部 11 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 汉 著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 十表 八 三十 和七十列传 现在最通行的是 三家注 本 集解 索隐 正义 12 据王力研究 上古 30 韵部按韵尾不同 可分为三种 分别是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1 吕氏春秋 是什么时候秦相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 A 战国末年 B 春秋末年 C 战国初年 D 春秋初年 2 下面不属于现在最通行的所谓 史记 三家注本 的是 A 南朝宋裴骃集解 B 唐司马贞索隐 C 唐张守节正义 D 唐孔颖达注疏 3 音韵学上的术语 五音 七音 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 A 发音方法 B 发音规则 C 发音部位 D 发音理论 4 近体诗押韵要依照 韵 该韵共分 部 A 平水 206 B 诗韵 206 C 平水 106 D 广韵 106 5 据王力研究 上古 30 韵部按韵尾不同 可分为三种 下面不属于的是 A 阴声韵 B 阳声韵 C 入声韵 D 平声韵 6 对 夫离法者罪 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离通罹 B 取指被举用 C 文学指古代文学名著 D 罪当理解为意念上的被动 7 吟而不言 不如瘖聋之指麾也 中 瘖聋 是 一个复音词 一个叠音词 两个单音词 D 偏义复词 8 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例的通史 A 编年体 B 语录体 C 纪传体 D 国别体 9 据王力的研究 上古音中声母 韵部各有多少个 A 28 30 B 30 32 C 30 28 D 32 30 10 反切的基本原则是 A 上字取声 下字取韵和调 B 上字取韵和调 下字取声 C 上字取声和调 下字取韵 D 上字取韵 下字取声和调 三 概念题三 概念题 1 义疏 2 古无轻唇音 3 韵部 9 12 4 黏 5 七音 6 阳声韵 7 七音 8 义疏 9 韵部 10 孤平 11 阴声韵 12 双声 13 五音 14 清音 15 拗救 16 七音 17 浊音 18 貌 之貌 19 如字 20 对 21 反切 22 对转 23 字母 24 黏 对 25 韵部 四 释义题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文中义 四 释义题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文中义 1 仲尼以为孝 举而上之 2 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 而求致社稷之福 必不几矣 3 斩敌者受赏 而高慈惠之行 4 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 5 夫乐 天地之精也 得失之节也 6 子夏之晋 过卫 有读史记者 7 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 报而罪之 8 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羽 羽不用 9 则举国而委 效玺而请兵矣 10 鲁人从君战 三战三北 11 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 10 12 12 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 报而罪之 13 子夏之晋 过卫 有读史记者 14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15 坚甲厉兵以备难 而美薦绅之饰 16 今井陉之道 车不得方轨 17 是故事强 则以外权市官于内 18 其质非不美也 所渐者然也 19 夫乐 天地之精也 得失之节也 20 诸将效首虏 休 毕贺 21 夫离法者罪 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22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 止舍 夜半传发 23 则举国而委 效玺而请兵矣 24 是故事强 则以外权市官于内 25 是境内之民 其言谈者必轨于法 26 动作者归之于功 为勇者尽之于军 27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28 军皆殊死战 不可败 29 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 而求致社稷之福 必不几矣 30 其商工之民 修治苦窳之器 聚沸靡之财 31 至使人有功当爵者 印刓敝 忍不能予 32 故狗似玃 玃似母猴 33 夫离法者罪 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34 子夏之晋 过卫 有读史记者 35 动作者归之于功 为勇者尽之于军 36 食时信往 不为具食 11 12 37 其商工之民 修治苦窳之器 聚沸靡之财 38 蘭槐之根是为芷 其渐之滫 君子不近 庶人不服 39 学不可以已 40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1 是境内之民 其言谈者必轨于法 42 超五帝侔三王者 必此法也 43 坚甲厉兵以备难 而美薦绅之饰 44 其质非不美也 所渐者然也 45 夫乐 天地之精也 得失之节也 46 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 报而罪之 47 动作者归之于功 为勇者尽之于军 48 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羽 羽不用 49 则举国而委 效玺而请兵矣 50 是故事强 则以外权市官于内 四 归纳题 按王力先生的关于上古音系三十韵部说 指出下列各字的归部情况 四 归纳题 按王力先生的关于上古音系三十韵部说 指出下列各字的归部情况 慎 择 谈 识 之 拯 锡 淡 真 芝 择 乐 指 识 之 铎 文 握 冬 歧 终 择 真 药 之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1 论述上古音系中唇音和舌音的研究成果 并举例说明 2 写出七言律诗首句入韵的仄起式的格律形式 3 先秦古声母研究的成就中 古无轻唇音 和 古无舌上音 的研究成果指什么 并举例 说明 4 写出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的仄起式的格律形式 5 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了什么年代的声母系统 在三十六字母中 按照发音方法所分的 12 12 全浊字母的代表汉字有哪些 6 写出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的平起式的格律形式 7 和三十六字母比较 清人钱大昕曾提出上古声母的唇音和舌音的什么特点 8 下列诗篇是否格律诗 为什么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王维 山居秋暝 9 论述上古音系中唇音和舌音的研究成果 并举例说明 10 写出五言律诗最常见的格律形式 六 将下列文字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 将下列文字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平公射鴳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 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 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乃趣赦之 2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婚姻破裂后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执行合同
- 离婚协议书申请与婚后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权协议书
- 工业园区租赁合同与物业管理规定差异处理协议
- 离婚子女抚养费支付及子女未来教育基金协议书
- 地方志点校合同7篇
- 教育机构线下校区2025年扩建项目教育行业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研究报告
- 政策引导下的纤维产业标准化-洞察及研究
- 人工智能在软件测试中的伦理责任与管理-洞察及研究
- 企业文化对薪酬感知影响-洞察及研究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
- 占道施工申请书怎么写范文
- 医院耗材SPD解决方案(技术方案)
- 室内工装施工方案
- 护理投诉案例分析医学课件
- 四川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样表)
-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中国哲学史教案
- 云计算技术及应用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辽宁省房屋面积测量与计算细则修订稿
-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集
- GB/T 6365-2006表面活性剂游离碱度或游离酸度的测定滴定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