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合同是否成立的案例关于合同是否成立的案例 hc360 慧聪网 2004 05 17 09 35 08 案例 案例 1989 年 4 月 4 日 香港 C 公司向我 F 公司在港的代理商 S 公司发来出售鱼粉的实盘 并 规定于当天下午 5 时前答复有效 该实盘主要内容是 秘鲁或智利鱼粉 数量 10 000 公 吨 溢短装 5 价格条款 C F 上海 价格每公吨 483 美元 交货期 1989 年 5 6 月 信用证付款 还有索赔以及其他条件等 当天 S 公司与我在北京的 F 公司联系后 将 F 公司的意见以传真转告 C 公司 要求 C 公司将价格每公吨 483 美元减至当时国际市场价每 公吨 480 美元 同时对索赔条款提出了修改意见 并随附 F 公司提议的中国惯用的索赔条 款 并明确指出 以上两点如同意 请速知 并可签约 4 月 5 日 香港 C 公司与 F 公 司直接通过电话协商 双方各作了让步 F 公司同意接受每公吨 483 美元的价格 但坚持 修改索赔条款 即 货到 45 天内 经中国商检机构检验后 如发现问题 在此期限内提 出索赔 结果 C 公司也同意了对这一条款的修改 至此 双方口头上达成了一致意见 4 月 7 日 C 公司在给 F 公司的电传中 重申了实盘的主要内容和双方电话协商的结果 同日 F 公司回电传给 C 公司 并告知由 F 公司的部门经理某先生在广交会期间直接与 C 公司签署合同 4 月 22 日 香港 C 公司副总裁来广交会会见了 F 公司部门经理 并交给他 C 公司已签 了字的合同文本 该经理表示要审阅后再签字 四天后 4 月 26 日 当 C 公司派人去取该合同时 F 公司的部门经理仍未签字 C 公 司副总裁随即指示该被派去的人将 F 公司仍未签字的合同索回 5 月 2 日 C 公司致电传给 F 公司 重申了双方 4 月 7 日来往电传的内容 并谈了在广 交会期间双方接触的情况 声称要对 F 公司不执行合同 未按合同条款规定开出信用证所 造成 C 公司的损失提出索赔要求 除非 F 公司在 24 小时内保证履行其义务 5 月 3 日 F 公司在给 C 公司发传真称 该公司部门经理某先生 4 月 22 日在接到合同文 本时明确表示 须对合同条款作完善补充后 我方才能签字 在买卖双方未签约之前 不存在买方开信用证问题 并对 C 公司于 4 月 26 日将合同索回 F 公司认为 C 公司 已改 变主意 不需要完善合同条款而作撤约处理 没有必要等我签字生效 并明确表示根本不 存在要承担责任问题 5 月 5 日 C 公司致电传给 F 公司 辩称 该公司索回合同不表示撤约 双方之间有约束 力的合同仍然存在 重申要对所受损失保留索赔的权利 5 月 6 日 F 公司作了如下答复 1 买方确认卖方递的报价 数量并不等于一笔买卖最 终完成 这是国际贸易的惯例 2 4 月 22 日 我方明确提出要完善 补充鱼粉合同条款 时 你方只是将单方面签字的合同留下 对我方提出的要求不作任何表示 3 4 月 26 日 未等我方在你方留下的合同上签字 也不提合同条款的完善 补充 而匆匆将合同索回 也没提出任何意见 现在贵公司提出要我开证履约 请问我们凭以开证的合同都被你们撤 回 我们怎么开证履约呢 上述说明 你方对这笔买卖已毫无诚意 时隔多日又重提此事 为此 我们对你方的这种举动深表遗憾 因此 我们也无需承担由此而引起的任何责任 5 月 15 日 C 公司电传 F 公司 告知该公司副总裁将去北京 并带去合同文本 让 F 公 司签字 5 月 22 日 C 公司又电传 F 公司 称 因 C 公司副总裁未能在北京与 F 公司人员相约会 见 故将合同文本快邮给 F 公司 让其签字 并要求 F 公司答复是否打算签合同还是仍确 认双方不存在合同关系 还提出如不确认合同业已存在 要 F 公司同意将争议提交伦敦仲 裁机构仲裁 5 月 23 日 F 公司的电传答复 C 公司 再次重申该公司 5 月 3 日和 6 日传真信件的内容 6 月 7 日 C 公司又致电传给 F 公司 重述了双方往来情况 重申合同业已成立 再次 要求 F 公司确认并开证 6 月 12 日 F 公司在给 C 公司的传真信中除重申是 C 公司于 4 月 26 日将合同是 是 C 公司单方面撤销合同 并告知 F 公司的用户已将定单撤回 还保留由此而引起的损失提 起索赔的权利 同时表示 在事隔一个多月后 F 公司已无法说服用户接受 C 公司的这笔 买卖 将 C 公司快邮寄来的合同文本退回 6 月 17 日和 21 日 C 公司分别电告 F 公司和 S 公司 指出 F 公司已否认合同有效 拒 开信用证等 C 公司有权就此所受损害 费用 损失有权赔偿 双方多次的协商联系 均 坚持自己意见 始终未能解决问题 1989 年 7 月 26 日 香港 C 公司以我 F 公司违约为由 向香港最高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 我 F 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争议问题争议问题 一 双方于 4 月 5 日通过电话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是否表示合同已于此时成立 二 F 公司要求签署书面合同是否仅仅 是一种形式而不会影响到合同的有效成立 三 F 公司在收到 C 公司已签字的合同后四天内 仍未签字是否构成拒绝签约 四 C 公司在 F 公司还没有签字的情况下 又将合同索回是否是 撤约 此外 还涉及到境外法院的判决在我国国内的承认与执行以及法律适用问题 本文 主要讨论的是前两个问题 分析分析 这是一起关于合同是否成立的纠纷案 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合同是否成立的问题上 香港 C 公司认为 F 公司在接到 C 公司的实盘后 仅对价格和索赔条款提出不同意见 而 在第二天的电话协商中 双方已取得了一致意见 即 C 公司同意了 F 公司对索赔条款的修 改 F 公司同意接受实盘中的价格条件 合同已于此时成立 C 公司还认为 F 公司通知该 公司部门经理在广交会期间签署书面合同 这仅仅是一种形式 a mereformality 而已 而 F 公司认为 双方虽口头上就合同主要内容协商一致 但 F 公司提出要签署书面合同 合同应从双方正式签署后生效 当 F 公司接到对方已签字的合同文本后 提出要对 C 公司 提供的合同文本进行完善补充 C 公司未表态 后又将合同文本索回 F 公司认为是 C 公 司 撤约 合同并未成立生效 当然谈不上要其履行开证问题 1 在有关合同成立的问题上 各国的法律以及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 既有相同的地方 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同之处是 合同的成立 需要一方的要约和另一方的承诺 即双方当 事人的意思表示需一致 然而 各国的法律 包括国际公约 例如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 合同公约 和我国的 涉外经济合同法 规定并不完全一致 特别是在一些具体问题 上 包括要约的约束力 承诺生效的时间以及合同成立的形式等问题上 各国法律规定就 很不一致 例如 关于要约的约束力 大陆法系认为 要约在到达受约人后 要约生效 要约人受该要约的约束 即如果要约有有效期 则在有效期内不能撤销要约 如无有效期 则在 或望承诺达到的期限内 不能撤销要约 而英美法则认为 要约在到达受约人后 在 受约人发出承诺前 要约人可随时撤销要约 而不论要约是否规定了有效期 本案是由于 在合同成立的形式要求上的差异引起的 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法律认为 合同可以通过口头 书面以及行为等方式订立 联合 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基本相同 在合同形式问题上 尤其是商务合同 他们一般都 采取 不要式 原则 只是对少数合同 法律认为必须采取特定的形式 否则合同无效或者 不能强制执行 如不动产买卖合同就需特定形式 本案中 如按西方国家或国际公约合同法的原则 则 4 月 5 日双方电话协商一致 合同 即可成立 F 公司后来要求签订书面合同 也应看作为仅仅是一种形式 是证明合同业已 存在的证据 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 但在我国 涉外经济合同法 第七条规定 当事人就 合同条款以书面形式达成协议并签字 即为合同成立 通过信件 电报 电传达成协议 一方当事人要求签订确认书的 签订确认书时方为合同成立 很显然 根据我国法律 本 案中 C 公司与 F 公司在 4 月 5 日通过电话方式达成的口头协议并不能表示合同已于此时成 立 即使后来双方于 4 月 7 日的电传来往中达成一致 但是 F 公司在电传中明确表示将要 签署书面合同 这就表明 双方只有在签署合同后 才能使合同正式成立 双方才受到合 同条款的约束 因此在此案中 按我国法律规定 口头合同 电话协商一致 无法律约束 力 而通过电传达成的协议 在 F 公司要求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 只有双方都签字后 才能认为合同成立 如一方未签字 不能认为合同成立 要求签订书面合同在此案中不仅 仅是一种形式 而是合同成立的一个基本条件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已于 1988 年 1 月 1 日生效 我国是该公约参加国之一 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合同有关的国际条约同我国法律规定不同的 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 定 也即 我国原则上采用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的原则 但我国在批准参加该公约时提出了 两项保留 一是根据公约第 95 条的规定 我国在核准书中声明不受公约第 1 条 1 款 b 的约束 即不同意扩大公约的适用范围 因此 对于我国公司来说 公约仅适用在缔约国 的当事人间签字的合同 二是根据公约第 96 条的规定 我国对公约的第 11 条第 29 款及有 关的规定提出了保留 即不可以口头方式或其他非书面方式成立合同 因此 我国公司对 外签订 修改协议 终止合同时都应采用书面方式 上述这两点都排除了公 约对此案的适用 2 关于我 F 公司在收到合同文本后四天内仍未签字问题 按我国法律规定 在正式签署 合同前 F 公司在法律上不应承担任何责任 这是因为合同仍未有效成立 但是 笔者认 为 我 F 公司在做法上值得改进 当 F 公司收到 C 公司已签字的合同文本时 除需告诉对 方要审查合同条款外 完善补充合同条款 还应及时提出具体意见 包括不予签字的意 见 否则 在事隔四天后仍未签约 有可能受人以柄 3 对于 C 公司在 F 公司没有签字的情况下索回合同之事 存在着几种可能性 一种可能 是 C 公司误以为合同已经成立 签订合同仅仅是手续问题 无关紧要 本案中就是这种情 况 另一种可能是 C 公司不准备与 F 公司再做这笔交易 F 公司就是这样认为的 不管哪 一种情况 从法律上来说 责任应由 C 公司负责 但我 F 公司在争议发生后的通信中 没 有进行有力的驳斥 几次提及此事时 用 撤约 一词 从内容上看 约 是指合同 而不 是要约或其它 似欠妥 容易给对方钻空子 事实是合同未成立 无 约 可 撤 4 关于我国对待境外法院 包括港 澳等 的判决的承认和执行问题 根据我国法律以 及有关实践 凡我国加入的有关司法协助的国际条约 或与我国订有司法协助双边协定 该国际条约缔约国或双边协定缔约方均可要求我国人民法院按条约或协定规定予以承认和 执行 在非上述两种情况下 也可以根据对等原则 即对方国家 地区 承认和执行我人 民法院的判决 我人民法院也承认和执行对方法院的判决 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要求在 我国承认和执行的境外法院的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士肿瘤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 营销方案变现
- 混凝土管满包施工方案
- 面板坝沥青砂施工方案
- 营销方案五一
- 烧烤店果冻活动方案策划
- 核电站厂房施工方案
- 上海购买速冻库施工方案
- 远程指导技术咨询方案
- 咨询公司进度款审核方案
- 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报告模板
- 35kV线路工程电杆安装施工方案
- 上甘岭战役课件
- GB/T 45951-2025科技馆常设展览实施通用流程
- 新生儿硬肿症个案护理
- (2025)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理论必刷试题库及答案
- 城市智能感知系统-洞察及研究
- 中储粮损耗管理办法
- 2025年《治安管理处罚法》新修订课件
- 【课件】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课件)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