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设计 课后习题 解答 第 1 章 机械设计概论 1 2 设计机器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答 1 功能要求 满足机器预定的工作要求 如机器工作部分的运动形式 速度 运动精度和平稳性 需要传递的功率 以及某些使用上的特殊要求 如高温 防潮等 2 安全可靠性要求 1 使整个技术系统和零件在规定的外载荷和规定的工作时间内 能正常工作而不发 生断裂 过度变形 过度磨损 不丧失稳定性 2 能实现对操作人员的防护 保证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3 对于技术系统的周围环境和人不致造成危害和污染 同时要保证机器对环境的适 应性 3 经济性 在产品整个设计周期中 必须把产品设计 销售及制造三方面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 考虑 用价值工程理论指导产品设计 正确使用材料 采用合理的结构尺寸和工艺 以 降低产品的成本 设计机械系统和零部件时 应尽可能标准化 通用化 系列化 以提 高设计质量 降低制造成本 4 其他要求 机械系统外形美观 便于操作和维修 此外还必须考虑有些机械由于工作环境和要 求不同 而对设计提出某些特殊要求 如食品卫生条件 耐腐蚀 高精度要求等 1 4 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与失效形式有什么关系 常用的设计准则有哪些 它们各针 对什么失效形式 答 在设计中 应保证所设计的机械零件在正常工作中不发生任何失效 为此对于每种 失效形式都制定了防止这种失效应满足的条件 这样的条件就是所谓的工作能力计算准 则 它是设计机械零件的理论依据 常用的设计准则有 1 强度准则 确保零件不发生断裂破坏或过大的塑性变形 是最基本的设计准则 2 刚度准则 确保零件不发生过大的弹性变形 3 寿命准则 通常与零件的疲劳 磨损 腐蚀相关 4 振动稳定性准则 高速运转机械的设计应注重此项准则 5 可靠性准则 当计及随机因素影响时 仍应确保上述各项准则 1 7 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其中哪个步骤对零件尺寸的确定起决定性的作 用 答 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有 1 选择零件类型 结构 2 计算零件上的载荷 3 选择零件的材料 4 确定计 算准则 5 理论设计计算 6 结构设计 7 校核计算 8 绘制零件工作图 9 编 写计算说明书及有关技术文件 其中步骤 4 对零件尺寸的确定起决定性的作用 第 2 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2 3 静应力计算的强度准则是什么 计算中选取材料极限应力和安全系数的原则是什 么 答 静应力时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塑性变形 断裂 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为 强度极限 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为 屈服极限 B s 2 5 机械零件设计中确定许用应力时 极限应力要根据零件工作情况及零件材料而定 试指出金属材料的几种极限应力各适用于什么工作情况 答 强度极限和适用于脆性材料在静应力作用下使用 塑性材料极限应力为 屈 B B s 服极限 持久极限 对称循环为 脉动循环时为 1 1 0 0 2 12 某材料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 取循环基数MPa180 1 9 105 6 0 mN 试求循环次数 N 分别为 7000 25000 620000 次时的有限寿命弯曲疲劳极限 解 CNN mm N 0 m N N N0 当 N 7000 MPa N N m N 57 373180 7000 105 9 6 0 当 N 25000 MPa N N m N 30 324180 25000 105 9 6 0 当 N 620000 MPa N N m N 99 226180 620000 105 9 6 0 2 13 已知某材料的 MPa MPa 试绘制该材料的简260 s 1 170 0 2 化极限应力线图 解 根据 001 2 0 283 34 1 170 a m O S AB 141 67 141 67 S 260 E 第 3 章 摩擦 磨损及润滑 3 3 试描述磨损的一般过程 为什么要认真对待机件的磨合阶段 答 磨损过程的三个阶段 磨合 跑合 阶段 新的零件在开始使用时一般处于这一阶段 磨损率较高 稳定磨损阶段 属于零件正常工作阶段 磨损率稳定且较低 剧烈磨损阶段 属于零件即将报废的阶段 磨损率急剧升高 在磨合阶段 如果压力过大 速度过高 则磨合期很短 并立即进入剧烈磨损阶段 所以要认真对待机件的磨合阶段 3 5 润滑剂的作用是什么 常用的润滑剂有哪几类 答 润滑的作用 降低摩擦副的摩擦 减少磨损 以及冷却 密封 防锈和减振等 常用的润滑剂有 液体润滑剂 有机油 矿物油 合成油等 润滑脂 皂基脂 无机脂 烃基脂和有机脂 固体润滑剂 软金属 如铅 金 银等 无机化合物 石墨 二硫化钼等 有机化合物 聚四氟乙烯 尼龙等 气体润滑剂 空气等 第 4 章 带传动 4 1 已知一普通 V 带传动传递的功率 P 8KW 带速 v 15m s 紧边与松边拉力之比 为 3 1 求该带传动的有效拉力 Fe 和紧边拉力 F1 解 1000 VFe P N V P Fe33 533 15 80001000 FFFFF fe 21 NFeF800 2 3 1 4 2 有一电动机驱动的普通 V 带传动 单班制工作 主动轮转速 n1 1 460r min 中心 距 a 约为 370mm dd1 140mm dd2 400mm 中等冲击 轻微振动 用三根 B 型普通 V 带传动 初拉力按规定给定 试求该传动所能传递的功率 解题要点 1 根据题意可知 传动比 857 2 140 400 12 dd ddi 带长 0 2 12120 25 0 5 02addddaL ddddd mm 9 1633370 14040025 0 1404005 03702 2 实际选用标准长度 Ld 1600mm 小带轮包角 180180 121 dd dd 74 13937014 3 180140400180 根据带传动工作条件 查表可得工作情况系数 KA 1 1 查表可得单根普通 B 型 V 带的基本额定功率 P0 2 83kW 查表可得单根普通 B 型 V 带的基本额定功率 P0 0 46kW 查表可得包角系数 89 0 a K 查表可得长度系数 92 0 L K 2 根据 可得该带传动所能传递的功率为 00LaA KKPPPKz kW KKKPPzP ALa 347 7 1 1 92 0 89 0 46 083 2 3 00 4 3 设计一普通 V 带传动 已知所需传递的功率 P 5kW 电动机驱动 转速 n1 1440r min 从动轮转速 n2 340r min 载荷平稳 两班制工作 解题要点 1 确定计算功率 Pca 根据 V 带传动工作条件 查表可得工作情况系数 KA 1 1 所以 Pca KAP 1 1 5 5 5 kW 2 选取 V 带的型号 根据 Pca 由图 4 11 确定选用 A 型 V 带 1 n 3 确定带轮基准直径 d1 d2 取主动轮基准直径为 d1 90mm d2 i d1 1440 340 90 381mm 取从动轮基准直径为 400mm 验算带的速度 100060 11 nd smsm 25 79 6 100060 144090 故带的速度合适 4 确定 V 带的基准长度和传动中心距 根据 0 7 d1 d2 a0 2 d1 d2 可得 a0应在 343 980mm 之间 初选中心距 a0 500mm 计算带所需的基准长度 0 2 12120 25 0 5 02addddaLd 500 90400 25 0 90400 5 05002 2 1 817 7 mm 选取带的基准长度 Ld 1800mm 计算实际中心距 2 18181800 500 2 6 0 dd LLaa 491 mm 5 验算主动轮上的包角 1 1 180 180 12 add 49114 3 180 90400 180 120 8 143 故主动轮上的包角合适 6 计算 V 带的根数 z 00LaA KKPPPKz 由 n1 1440r min d1 90mm i d2 d1 4 235 查表得 P0 1 06kW 0 17kW 0 P Ka 0 9 KL 1 01 所以 z 5 5 1 06 0 17 0 9 1 01 4 9 取 z 5 根 7 计算预紧力 F0 NF q Kz P F a ca 6 14879 6 1 01 9 0 5 2 79 6 5 5 5 500 1 5 2 500 2 0 2 0 8 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 FQ NzFFQ 5 1412 2 8 143sin 6 14852 2 sin 2 10 9 带轮结构设计 略 第 5 章 链传动 5 2 滚子链的标记 10A 2 100 GB1243 1997 的含义是什么 答 该滚子链为节距为 15 875mm 的 A 系列 双排 100 节的滚子链 标准号为 GB1243 1997 5 4 为什么链传动通常将主动边放在上边 而与带传动相反 答 链传动的紧边宜布置在传动的上面 这样可避免咬链或发生紧边与松边相碰撞 带传动的紧边宜布置在传动的下面 这样可增大包角 5 8 试分析如何适当地选择链传动的参数以减轻多边形效应的不良影响 答 减轻多边形效应的不良影响的措施 1 n1 该对轴承合适 hLh15000 10 8 3 如图 8 31 所示 轴支承在两个 7207ACJ 轴承上 两轴承压力中心间的距离为 240mm 轴上负荷 2 800N 750N 方向和作用点如图所示 试计算轴承 C D re F ae F 所受的轴向负荷 ac F ad F 附 7207ACJ 的有关参数如下 1 20 9 r CkN 0 19 2 r CkN 0 68e 4 0 X0 87Y 0 68 r SF 解 轴承反安装 根据受力平衡 2800 933 33 33 re rC F FN 22 2800 1866 67 33 re rD F FN 0 68634 7 SCrC FFN 0 681269 4 SDrD FFN 由于 1269 47502019 4634 7 SDaeSC FFNN F 所以 轴承 C 被压紧 轴承 D 被放松 2019 4 1269 4 aC aD FN FN 第 9 章 滑动轴承 9 1 设计一蜗轮轴的不完全油膜径向滑动轴承 已知蜗轮轴转速 n 60Hmin 轴颈直径 d 80mm 径向载 荷 F钢 的材料为轴瓦材料为锡青铜 轴45 7000N r 解 根据所要求的内容 为了装折方便 现将轴承采用对开式结构 根据表 9 2 选取了 smMPaPsmVMPaP V 15 60 20 试选取 Bld 0 8 则 B 0 8mmmm6480 P PMPa dB F 37 1 6480 7000 P B Fn V 19100 V PsmMPa 34 0 6419100 607000 V vsm dn 25 0 601000 6080 601000 由于 P P V 均未超过许用范围 则设计的轴承满足工作能力要求 V 9 2 有一完全油膜径向滑动轴承 轴颈直径为 d 60mm 轴承宽度 B 60mm 轴瓦材料为锡青铜 1 验算轴承的工作能力 已知载荷 F min 15036000rnN r 转速 2 计算轴的允许转速 n 已知载荷 NFr36000 3 计算轴承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F已知转速 n 900r min max 4 确定轴所允许的最大转速 n max 解 根据所给要求查表 9 2 得 smMPaPsmVMPaP V 15 60 20 1 P PMPa dB F 1 6060 3600 VV PsmMPa B nF P 47 0 6019100 1503600 19100 V vsm dn 47 0 601000 15060 601000 所以不满足轴承的工作能力要求 2 smMPaP n B Fn V 15 6019100 3600 19100 则轴的允许转速 n min 4775r 3 由 P F dB F P 6060 得 F NP720006060206060 即轴承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为 72000N 4 由 2 计算分析可知轴所允许的最大转速 n min 4775 max r 第 11 章 轴 11 2 下图所示为某减速器输出轴的结构与装配图 试指出其设计错误并画出正确的结构与装配图 解 1 左端的轴承端盖与箱体间没有加调整垫片 2 左端的轴承端盖不能与轴直接接触 要有间隙 3 左端的轴承端盖与轴之间应加密封毡圈 4 左端的轴承与轴的配合长度太长 不易安装 5 左端的轴承的内圈高度与套简的高度相同 不易拆御 6 齿轮相配合的轴段左端应略小于齿轮宽度 以便定位可靠 7 右端轴承无轴向定位 有砂轮越程槽 8 制图错误 9 右端的轴承端盖与箱体间应加调整垫片 10 轴承安装错误 11 左轴端的键槽太长 不应在轴承端盖部位 12 右键槽长 其右端加工困难 13 轴承应该正装 14 轴承盖端面有凹槽 由题意作出轴的结构与装配图如下图所示 第 13 章 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思考题 1 常用螺栓材料有哪些 选用螺栓材料时主要应考虑哪些问题 2 松螺栓连接和紧螺栓连接的区别是什么 计算中应如何考虑这些区别 3 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螺纹连接都要预紧 试问预紧的目的是什么 4 拧紧螺母时 拧紧力矩了要克服哪些摩擦阻力矩 这时螺栓和被连接件各受什么载 荷作用 5 为什么对于重要的螺栓连接要控制螺栓的预紧力 预紧力的大小由哪些条件 0 F 0 F 决定 控制预紧力的方法有哪些 6 螺纹连接松脱的原因是什么 试按 3 类防松原理举例说明螺纹连接的各种防松措施 7 设计螺栓组连接的结构时一般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8 螺栓组连接承受的载荷与螺栓组内螺栓的受力有什么关系 若螺栓组受横向载荷 螺栓是否一定受到剪切 9 对于常用的普通螺栓 预紧后螺栓承受拉伸和扭转的复合应力 但是为什么只要将 轴向拉力增大 30 就可以按纯拉伸计算螺栓的强度 10 对于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连接 若考虑螺栓和被连接件刚度的影响 螺栓受到的 总拉力是否等于预紧力与工作拉力 F 之和 为什么 0 F 11 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常用措施有哪些 12 对于受变载荷作用的螺栓 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小螺栓的应力幅 13 螺栓中的附加弯曲应力是怎样产生的 为避免产生附加弯曲应力 从结构或工艺上 可采取哪些措施 习题 13 1 试分析图示紧定螺钉连接和普通螺栓连接拧紧时各连接零件 螺栓 螺母 螺 钉 的受力 并分别画出其受力图 若图 a 为 M10 螺钉 6mm 5 6 kN 螺纹副 0 d Q F 间的摩擦因子 0 15 螺钉底端与零件间的摩擦因子 0 18 试判断最大应力发生在ff 哪个截面处 列出必要的公式 13 2 起重卷筒与大齿轮间用双头螺柱连接 起重钢索拉力50 kN 卷筒直径 Q F 400mm 8 个螺柱均匀分布在直径 500mm 的圆周上 螺栓性能等级 4 6 级 接D 0 D 合面摩擦因子0 12 可靠度系数1 2 试确定双头螺柱的直径 f f k 普通螺栓 横向载荷 13 3 图示气缸盖连接中 已知气缸内压力在之间变化 气缸内径 D p02MPa 500mm 螺栓分布在直径 650 mm 的圆周上 为保证气密性要求 剩余预紧力 0 D 1 8F 试设计此螺栓组连接 0 F 普通螺栓 轴向载荷 13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窗口礼仪培训课程
- 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贵州省兴仁县黔龙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上海市玉华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水力学专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导游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6届北京市人民大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Python物联网解决方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专项训练试题
- 2026届贵州省六盘水市名校化学九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服装陈列课件
- 产品认证控制程序
-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及解题方法提炼汇总
- 2016风力发电场无功配置及电压控制技术规定
- 国家临床版20肿瘤形态学编码(M码)
- 安全员之江苏省C1证(机械安全员)复习考试资料汇编
- 甲午中日战争情景剧
- 国开电大组织行为学任务四调查报告
- 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危险源清单一览表
- GB/T 233-2000金属材料顶锻试验方法
- 颈椎DR摄影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