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 积累文言词汇 2 了解孟子散文善于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理增强论证力量的特色 一 自主学习一 自主学习 1 给生字注音并对加横线解词 畎 亩 曾 益 拂 士 拂 乱 胶 鬲鬲 傅说说 2 写出文中三个通假字的本字和意思 曾 衡 拂 3 词类活用 劳劳 其筋骨 饿饿其体肤 空乏空乏其身 所以动动 心忍忍 性 行拂乱拂乱 其所为 必先苦苦其心志 人恒过过 入入则 出出则 4 古今异义词 举于版筑之间 今义 古义 举于士 今义 古义 5 多义词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征于色 在 生 于忧患 而 而后作 而死于安乐也 发 发于畎亩 发于声 拂 行拂乱其所为 拂士 6 重点词语解释 故天将降大任任于是人也 行拂拂乱其所为 而后作作 征征于色 而后喻喻 入入则无法家拂士法家拂士 入入 法家法家 拂拂 士士 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恒亡 生生于忧患 2 2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重点语句翻译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8 课文内容理解 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中心论点 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 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 三 当堂检测三 当堂检测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 出则则无敌国外患者 然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舜发发于畎亩之中 人恒过过然后能改 饿其体肤 空乏空乏其身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 舜发于畎亩畎亩之中 空乏空乏其身 衡衡于虑 傅说举举于版筑之间 故 天将降大任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苦其心志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人恒过然后能改 池非不深也 委而去之 故君子有不战 兵革非不坚利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1 寡助之 至 亲戚畔之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2 理解文章多种论证方法 一 自主学习 1 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 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 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3 仔细阅读本文 找出课文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 说说这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 作用 4 本文一开头为什么要先列举出古代圣君贤相的事例 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请你 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5 这篇散文也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 文章的第二 三节分别从哪两方面论述 论述 了什么道理 6 齐读写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的句子 写成才的客观条 件的句子 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 的好处的句子是 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因此而亡国的例子 7 得出的结论句是 8 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位置在 9 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10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全文四段 可分为三部分 请写出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 第 1 2 段 第二部分 第 3 段 第三部分 第 4 段 二 合作探究二 合作探究 1 第一段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这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答 2 第一段属于什么论据 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答 答 3 是人 指什么人 人能担大任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人能担大任的客观条件是什么 文章从哪几 方面阐述 答 答 4 受磨难为什么能使人承受大任 能担大任者必须具备哪些性格 答 答 5 人在磨难中有什么益处 人能担大任的主观条件 答 答 6 人怎样才能生存发展 用文中几个字作答 答 答 7 作者认为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才能使国家生存发展 答 答 8 第一 二 三段分别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 答 9 第四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 答 10 请简要说说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这篇文章的思路 11 拓展 学了课文 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 挫折 使自己的人生之花 开得更灿烂 美好 使自己的未来日子更幸福 三 课文理解检测三 课文理解检测 1 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 就需要有 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 2 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试具体比较分析 3 孟子在选文第 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 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4 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 句式长短错落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你以选文第 段为例 加以具体分析 5 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 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6 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 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 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 人物 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7 作者说 顾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的 大任 指什么 是人 指哪些人 8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 为 一句强调了什么 9 文章第 2 3 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运用了什么写法 10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论述这一论点的目的是什么 11 文章结尾以 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也 一句独立成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请你简要加以分析 12 作者认为 人恒过 然后能改 你认为 能改 的条件是什么 13 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观两种 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 14 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15 请写出至少 2 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16 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 结 合文章说一说你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17 人生就是一次远航 有艳阳高照 也有雨雪交加 难能一帆风顺 但你身处逆境时这 篇文章会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你将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 回答时语言要生动 并适当的采 用一定的修辞方法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练习反馈学习目标 练习反馈 一 一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饿其体肤 行拂乱其所为 然后知生于怃患而死于安乐也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二 二 选择题 选择题 1 选出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 于 困于心 每自比于管仲 乐毅 B 其 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 C 者 出则无故国外患者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D 之 舜发于畎亩之中 孔子云 何 陋之有 2 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 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 B 间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 喜气 C 敌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恐前后受其敌 D 发 征于色 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必先苦其心志志 便扶向路 处处志志之 B 行拂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拂士 C 舜发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发于声而后喻 D 人恒恒过然后能改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恒亡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舜发于于畎亩之中 的 B 故天将降大任于于是人也 到 C 行拂乱其其所为 他的 D 生于忧患而而死于安乐也 因而 5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被选拔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 责任 使命 C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通 弼 辅佐 D 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 过去 6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必先苦其其心志 行拂乱其其所为 B 困于心衡于虑而而后作 出淤泥而而不染 C 舜发于畎亩之之中 宋何罪之之有 D 故天将降大任于于是人也 贤于于材人远矣 7 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 如何造就人才 如何治理国家 B 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 引出论题 C 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 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 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 是正确的 8 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生于忧患而死于于安乐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于秦 B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不 言而喻喻 C 国恒亡亡 马无故亡亡而人胡 D 行拂乱其所为为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为也 9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困于心衡于虑 B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同舍生皆被绮绣 D 食之不能尽其材 10 下边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A 必先苦其心志 痛苦 何苦而不平 愁 B 曾益其所不能 更加 斟酌损益 利益 C 出则无敌国外患 国外 殚其地之出 出产的东西 D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奋起 指有所作为 一鼓作气 振作 11 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区域 地域 B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畔 通 叛 背叛 C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被选拔 被起用 D 必先苦其心志 苦 使 受苦 12 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环而攻之而不胜 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曹操比于袁绍 D 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 择其善者而从之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 包围 B 池非不深也 池 水池 C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畔 通 叛 背叛 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这里是 限制 的意 思 14 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 战就一定胜利 B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 委而去之 弃城而逃 D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15 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孟子 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 文章采用了 总 分 总 的结构模式 C 文章第 四 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 本文骈散结合 读来琅琅上口 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 比如 城 非不高也 故 君子有不战 战 必胜矣 16 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文中与 得道者 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君子 B 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 着重强调了 人和 C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D 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 仁政 法治 的思想 17 下边对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两组是 和 4 分 A 必先苦其心志 痛苦 何苦而不平 愁 B 曾益其所不能 增加 斟酌损益 利益 C 出则无敌国外患 国外 殚其地之出 出产的东西 D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奋起 指有所作为 一鼓作气 振作 1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 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惨无人道 B 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去留两便 C 寡助之至 比至陈 无微不至 D 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始龀 跳往助 之 19 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于声 而后喻 B 国恒亡 人恒过 然后能改 C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大计亦死 D 入则无法家拂士 行拂乱其所为 20 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 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 七里 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 以致难以攻破 所以说 天时不如地利 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 地利不如人和 这里采用 池非不深也 这样双重否 定的句式 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 攻城一方尽管没有 地利 但因 人和 能同仇敌忾 万众一 心 因此无坚不摧 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 充分论证了 人和 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 目的在于启发君主 们应如何打好仗 取得战争的胜利 文章在论证了 人和 对战争的重要性后 又顺势推论出 人和 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A B C D 21 得道者多助 中的 道 是指什么说的 A 正确的道理 B 作战的规律 C 施行 仁政 D 统治的方法 22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 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 地利不如人和 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 来论 证 天时不如地利 C 第四段深入论证 得道 即 得人和 得人和 则 战必胜 D 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 重要因素是 人和 23 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和 A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 B 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C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上使外将兵 D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E 多助之至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三 三 问答题 问答题 1 阅读第 段 说出就 国 而言 死于安乐 中的 安乐 指的是什么 2 短文先从正面论述 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 从理论 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 接着又从反面论述 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 的兴亡 在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3 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 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 用个实例验证这个观点 4 唐代名臣魏征认为 帝王心怀忧危 就能任贤受谏 心怀安乐 就会危及国家 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 论点 5 孟子认为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和 行拂乱其所为 能够增加人的才能 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 今天 你认为其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 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 6 2008 年 5 月 23 日 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 多难兴邦 四个字 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 点相类似 7 7 请请指指出出加加点点词词的的含含义义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编号 111 词词义例句 入 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入 草色 入 帘青 陋室铭 8 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 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活满意度调查量表使用指南
- 2025年冶金工业技能鉴定测试卷汇编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合金工具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4-2025学年邮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预测复习及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度集安市边境村稳边固边公益性岗位招聘(76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4年计算机二级能力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精练)
- 2025年机油感应塞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生物学科考点总结及强化训练方案
- 招投标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说明
- 2025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副高级职称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考点提分)附答案详解
- 杭州2025网约车区域考试试题和答案
- 养生保健的四季保养总结
- 2025年甘肃省定西市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 脑梗死后遗症疾病课件
- 2025年乡镇综合执法队员职业素养要求及考试要点
- 弱视治疗设备(光源不直接照射眼底)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5
- 2025年村级后备干部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教科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情绪会调控》教学设计
- 银行情绪与压力管理课件
- 脚手架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