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doc_第1页
2018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doc_第2页
2018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doc_第3页
2018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doc_第4页
2018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中国法最早的一个主要形式是战争中的(军法)。2、西周中期,穆王命吕侯制作了(吕刑)。3、春秋时期,楚国的最高司法官称为廷理。4、战国时期,商鞅“改法为律”。5、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大量的记载秦法律令的竹简是在1975年发现的。6、汉代规定:“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令”。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了三省制,作为中央中枢机构。8、唐朝给授农民土地的法律称为均田法。9、金太祖建国之初,在法制上主要采用女真习惯法,而无成文法。10、元朝设置行中书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11、明朝简化税制“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12、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合称“科道”,使监察机构一体化。13、资政新篇是洪仁玕 提出的带有一定资本主义色彩的太平天国后期纲领性文件。14、1906年,清政府制度了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就大理院和京师审判组织加以规定。1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16、北洋政府奉行特别法应先于普通法原则。17、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在形式上实行三级立法体制。18、1934年1月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进行了必要的修改,最主要的是增加了“同中农巩固地联合”的内容。19、抗日民主政权保障人权条例规定,除_公安司法机关以外,任何机关团体不得进行逮捕、审问、死刑。20、解放战争后期,人民审判机构的体制不断完善,审判机构一律改称人民法院。二、单项选择题1、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B )A、圜土 B、夏台 C、畿内 D、社2、西周时期,法官在审讯中要察言观色,注意当事人的表情,这种审讯方法被称为(B )A、五刑 B、五听 C、五行 D、九刑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滥觞的封建法典是(B )A、竹刑 B、法经 C、宪令 D、大府之宪4、秦统一天下后,继续推行法家思想,对秦始皇政权和法制活动影响极大并成为其指导思想的是( C )A、商鞅的思想 B、李斯的思想 C、韩非的思想 D、李悝的思想5、为了限制士族对清议的操纵,南朝法律中设有( B )A、重罪十条 B、清议禁锢之科 C、八议 D、准五服以制罪6、唐律中的“谋危社稷”是指( B ) A、谋大逆 B、谋反 C、恶逆 D、谋叛7、凌迟刑作为法定刑始于( A )A、宋 B、清 C、唐 D、明8、元朝由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C )A、大元通制 B、泰和律 C、元典章 D、至正条格9、明朝统治者为加重对官吏贪赃受贿罪的处刑,在明律中特设“受赃”一卷于( B )A、名例律 B、吏律 C、礼律 D、刑律10、清代以“四格”为标准考核官吏,其中品德操行方面的内容称为(A)A、守 11、清末设立的咨议局,依其章程规定,其性质是( B )A、地方立法议会 B、各省采取舆论之所C、督抚的咨询机构 D、地方行政管理机构12、南京临时政府依据“天赋人权”理论,制颁一系列法令,其中意义最为深远的是(B )A、禁止买卖人口令 B、权利平等令 C、禁烟法令 D、禁赌法令13、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行使统一解释法令及变更判例之权的是( B )A、立法院 B、司法院 C、最高法院 D、行政院14、中国宪政运动史上劳动人民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B )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抗日救国十纲大纲领15、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确立于( C )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建国后三、多项选择题1、春秋时期,郑国和晋国公布成文法后,反对者有(CE )A、邓析 B、子产 C、孔子 D、赵鞅 E、叔向2、唐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四种即( ABCE )A、律 B、令 C、格 D、比 E、式3、元代不动产买卖必须具备的要件是(ABCD)A、经官给据 B、先问亲邻 C、印契税契 D、过割赋税 4、资政新篇在社会改革方面提出的措施有( ABCDE )A、革除迷信 B、禁吸鸦片 C、禁止溺杀子女 D、兴建医院 E、禁骄奢之习5、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社会改革方面的法令有(ABE )A、禁烟令 B、禁赌令 C、权利平等令 D、慎重农事令 E、改革称呼旧制法令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禹刑:传说为夏朝法律的总称。大抵是启及其后继者根据氏族晚期习俗陆续积累的习惯法,具体内容无可详考2、公室告:秦律规定允许告官的案件,如贼杀伤、盗他人财物。凡公室告,官府应予受理。3、天坛宪草:即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年10月由宪法起草委员会通过,因该委员会办公地点设在北京天坛祈年殿,故称“天坛宪草”内容包括:继续肯定三权分立的国家形式,肯定责任内阁制,对大总统的权力做了较多限制,严格限制总统任期,体现了国民党企图以法律制袁的要求4、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颁行的土地法规;规定:没收一切土地,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但所有权属于政府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西周的法制指导思想。答:1、“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敬天被落实于保民,并以“德”严格要求统治者内部,慎重适用法律;2、“亲亲”、“尊尊”。前者以维护家庭内部智育,后者以维护社会及家庭内部的尊卑关系;要求孝父、忠君2、 简述三国时期曹魏新律的主要特点。答:1、增加了篇条,弥补了以往的缺陷;2、体例规范,改具律为“刑名”置于篇首;3、改革了刑制,为旧五刑向新五刑过渡创造了条件、4“八议”入律,使礼貌,使礼律进一步融合。3、 简述宋朝鞫谳分司制。答:1、宋朝将审理与判决分开,把司法官审理称为“鞫”,把司法官判决称为“谳”,审、判由不同官员承担;2、按照宋朝法律规定,审问案情的官员无权量刑。检法量刑工作则由专任官员负责;3、按照宋朝规定,审理官吏称为鞫司(又称“推司”与“狱司”),宣判官吏则称“谳司”或“法司”;4、上述规定,在宋朝府州地区可以实行,但在“州小事简”的地方难以实施。4、 简述清末诉讼审判制度之改革。.1、实行四级三审终审制;2、实行刑事公诉、民事代理制,证据制度,保释制度。律师制度也同时建立;3、实行审判公开、法官回避以及预审、合议、公判、复判等程序;4、实行法官检察官考试任用制;5、设罪犯习艺所,对罪犯实行感化教育。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试论汉代法律的主要特点。答:1、以“德主刑辅”为法制指导思想; 2、加强君主权威及中央集权;3、改革刑制,向新五刑制过渡;4、推行抑商政策2试述抗日民主政权土地立法的内容和意义。答:主要内容:1、保护土地所有权的规定;2、减轻地租百分之二十五的规定及保护佃权的规定;3减轻债务利息的规定;意义:调整了农村中的阶级关系,加强了民族的团结,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A )A.夏 B.商 C.周 D.秦2.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C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 B.断手、刖、劓、宫、大辟C.墨、劓、刖、宫、大辟 D.醢、脯、劓、墨、大辟3.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 A )A.质剂 B.傅别 C.合同 D.券书4.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重大改革就是各诸侯国公布了成文法,这些成文法的中心内容是( A )A.保护私有财产 B.保护公有财产 C.保护工商业 D.保护周王的土地所有权5.商鞅变法时期,为改变秦国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旧习俗,颁布了(C )A.垦草令 B.为田开阡陌令 C.分户令 D.连坐法6.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C )A.律、令、比、式 B.律、令、科、比 C.律、令、式、课、程 D.律、令、格、式7.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和( D )A.具律 B.盗律 C.杂律 D.厩律8.曹丕称帝时,以书中监、令为长官,始设( B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尚书台9.晋律颁行后,张斐、杜预两大律学家为之作注,经朝廷批准颁行天下,称为( D )A.法律答问 B.大杜律 C.小杜律 D.张杜律10.将新律之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的律典是( B )A.九章律 B.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11.南朝规模最大的一次立法活动是( C )A.宋对律、令、科的修撰 B.齐对律、令、科的修撰C.梁对律、令、科的修撰 D.陈对律、令、科的修撰12.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而著称的律典是( C )A.新律 B.泰始律 C.北齐律 D.大律13.首创流刑五等之制,并为后世所沿用的律典是( C )A.新律 B.泰始律 C.大律 D.北魏律14.隋朝的律有开皇律和( D )A.大律 B.泰始律 C.武德律 D.大业律15.唐律中大致相当于现今刑法总则篇的是( A )A.名例 B.刑名 C.法例 D.具律16.宋代颁行的条法事类流传至今的是( C )A.淳熙条法事类残本 B.淳礻右条法事类残本C.庆元条法事类残本 D.淳化条法事类残本17.元代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D )A.至元新格 B.大元通制 C.经世大典 D.元典章18.为防止臣下结党营私,明律专门设立( B )A.“谋叛”罪名 B.“奸党”罪名 C.“盗贼窝主”罪名 D.“谋反”罪名19.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为名的法典为( C )A.武德令 B.开皇令 C.大明令 D.大清令20.清朝绝大多数文字狱判刑且都是比照( C )A.谋反 B.谋叛 C.谋大逆 D.内乱21.在清朝,地位进一步上升种类繁多、实用性强,成为主要法律形式的是( B )A.律 B.例 C.会典 D.诰22.太平天国的刑罚简单而残酷,包括( D )A.笞、杖、死刑 B.廷杖、死刑 C.发遣、充军、死刑 D.枷、杖、死刑23.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公布于( D )A.1908年 B.1909年 C.1910年 D.1911年24.大清民律草案仿照的是( B )A.法国式民法 B.德国式民法 C.英国式民法 D.美国式民法25.南京临时政府在总统之下设法制局,负责起草重要法令,其主持人是( A )A.宋教仁 B.孙润宇 D.雷奋 D.马君武26.北洋政府的刑法典是( A)A.暂行新刑律 B.暂行刑律C.中华民国刑法 D.暂行现行刑律27.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中,所占比重很大、地位极隆的是( D)A.民法 B.刑法 C.诉讼法 D.行政法2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颁布于(D )A.1927年 B.1929年 C.1930年 D.1931年29.抗日民主政权边区、县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D)A.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B.参议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参议会30.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专门审理违抗、破坏土地改革案件的机构是( B )A.人民法院 B.人民法庭 C.农民法庭 D.农民代表大会二、多项选择题31.古人经常兵刑并提,兵即是战争,刑起于兵说的是(ABD) A.刑与战争分不开 B.兵刑同制 C.刑与战争无关D.司法与兵政的掌管者一身二任 E.兵起于刑32.春秋时期,晋国制定法律的活动有(ABCE) A.赵盾制定常法 B.范宣子制定刑书C.晋文公称霰时作“被庐之法” D.邓析作“竹刑”E.赵鞅、荀寅“铸刑鼎”33.汉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有( ABCD )A.按年龄确定刑事责任B.亲亲得相首匿C.贵族官员有罪先请 D.先自告除其罪E.准五服以制罪34.太平天国实行行政、司法合一制度,在中央除天王为最高裁判者外,还有( ABCD )A.各王 B.侯 C.丞相 D.检点 E.推官35.抗日战争时期为保护承租人的利益,法律规定出租人必须在下列情况下才能收回土地( ABCDE )A.契约期满 B.承租人非因不可抗力而一年不耕种、不交租C.承租人转佃土地给他人,从中取利 D.承租人在减租后,有能力交租而故意不交E.承租人死亡而无继承人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六礼:(1)西周婚姻成立的条件。(2)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37.封守(秦律):1封,指查封财产。、守,指看守家属。3、封守要详细记录财产的情况,并轮流看守家属。38.大宗正府;(1)元朝类似前代大理寺的中央审判机关。(2)元世祖二年设置。(3)审理上都、大都所属蒙古人、色目人与汉人相犯的案件。39.“天坛宪草”:(1)1913年10月31日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体现了国民党以法律制袁的要求。(2)因委员会的地点设在北京天坛祈年殿,故这部宪法草案又称“天坛宪草”。(3)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故“天坛宪草”并未颁布。40.“五四指示”:1、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的简称;2、将抗战时期以减租减息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实行土地改革的土地政策。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41.简述夏朝法律关于“昏、墨、贼”三种犯罪的规定。答:(1)“昏”,是指自己做了坏事而窃取别人的美名。(2)“墨”,是贪得无厌,败坏官纪。(3)“贼”,是肆无忌惮地杀人。(4)这三种犯罪,都要处死刑。42.简述“八议”入律。答(1)魏新律将周礼中的“八辟”,改为“八议”,首次入律。(2)“八议”指作八类人犯罪,依法可以享有免刑或减刑的规定。(3)指“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43.简述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颁布的解散所有会道门封建迷信组织的布告的主要内容。答:(1)解散一切会道门封建迷信组织,不得再举行活动。(2)会道门首要分子必须向公安部门登记,如与匪特勾结进行破坏活动,必须逮捕严惩。(3)一般会员如停止参加活动,即不予以追究。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4.试述唐朝贞观律的主要变化。答:(1)增设加役流作为死罪的减刑。贞观初,确定用加役流作为宽恕死刑的刑罚。为封建立法提供了死罪减刑较现实的办法。(2)区分两类反逆罪,缩小缘坐处死的范围。唐太宗认为反逆有两类:一是“兴师动众”;一是“恶言犯法”,两者情节轻重不同,处理应有区别。确定“反逆者,祖孙与兄弟缘坐;恶言犯法者,兄弟配流而已。”(3)确定了五刑、十恶、八议、请、减、赎,以及类推、断罪失出入、死刑三复奏、五复奏等断罪量刑的主要原则。45. 试述南京国民政府民事诉讼法的主要内容特点。答:(1)实行“不干涉原则”,又称“不干涉审理主义”或“当事人进行主义”也可称为“绝对的处分原则”。(2)特定案件的法院调解制度。调解事件。一是强制调解事件;二是任意调解案件。调解日期。调解应于起诉前进行。调解组织。由调解法官和调解人组成。调解方式。不用开庭形式,得不公开。调解结果。不能成立调解,转入诉讼程序;调解成立。(3)规定琐细,文字晦涩。一、单项选择题1夏朝的法制观是(A )A奉“天”罚罪 B威侮五行 C禹刑 D“昏、墨、贼、杀”2商朝思想政治范畴的罪名是( B)A腹非罪 B“乱政”、“疑众” C“奸党” D妄言罪 3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C )A夏 B商 C西周 D春秋 4春秋时期,首次公布成文法典的国家是( A )A郑 B.晋 C齐 D楚 5战国时期,提出“刑无等级”法治主张的是(B )A韩非 B商鞅 C李悝 D吴起 6秦时主张在全国实行郡县制的是(A )A李斯 B韩非 C商鞅 D李悝 7盐铁论称之为“论心定罪”的司法审判方式指(B)A文字狱 B春秋决狱 C秋审 D三司推事 8中国古代社会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是(C)A九章律 B傍章 C泰始律 D唐律疏议 9科举制首创于( A )A隋 B唐 C元 D清 10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官史选任采取(C )A任子 B察举 C九品中正制 D征召 11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活跃的时期是( C )A秦 B唐 C宋 D元 12封建五刑和“十恶”最早规定于(D)A北齐律 B晋律 C唐律疏议 D开皇律 13汉朝提出一套唯心主义“君权神授”理论的思想家是(A)A董仲舒 B班固 C蔡邕 D叔孙通 14唐律规定,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构成(B )A不孝B恶逆 C. 大不敬 D不义 15首创以程朱理学为程式的经义取士制度的朝代是( C)A唐 B宋 C元 D清 16元朝地方官吏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A)A元典章B大元通制 C经世大典 D至元新格 17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 D )A理藩院 B宣政院 C大宗正府 D中书省 18充军作为正式刑名,始自( B )A宋朝 B明朗 C清朝 D元朝 19明代中央的审判机关是( C )A大理寺 B都察院 C刑部 D御史台 20首创市舶制度的朗代是( A )A唐 B宋 C明 D清 21清朝特别创立的刑罚有( A )A发遣 B充军 C枷号 D刺字 22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法典是( B )A大清律集解附例 B大清律例 C大清新刑律 D大清会典 23清朝在广州设立的对外垄断代理商行称( B)A申明亭 B十三行 C官本船 D市舶司 24清末立法中带有商法总则性质的是( A)A商人通例 B公司律C奖励华商公司章程 D大清商律草案 25首次规定废除帝制、确立共和制的立法是( B )A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C“天坛宪草” D“贿选宪法” 26临时约法规定的立法机关是( B )A立法院 B参议院 C参政院 D国会 27南京国民政府普通法院的审级制度为( B )A二级二审制 B三级三审级制 C四级三审制 D四级四审制 28南京国民政府实施时间最长的宪法性文件是( D )A中华民国宪法 B“五五宪草” C训政纲领 D训政时期约法 29抗日民主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B )A党中央 B参议会 C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D人民代表会议 30新民主主义时期,规定少数民族自治权的立法是( C )A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B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D抗战施政纲领 2、 多项选择题1九章律在法经六篇基础上增加了(BCD )A傍章 B户律 C兴律 D厩律 E张杜律 2唐律规定的赃罪有( ABCDE )A受财枉法 B受所监临 C强盗 D窃盗 E坐赃 3元代科举包括的级别是( ACD )A乡试 B差遣 C会试 D殿试 E致仕 4明初“刑乱国用重典”的内容包括( ABD )A“重典治史” B镇压“犯上作乱” C德主刑辅 D治乱世用重典 E推行法治 5南京国民政府的民法篇目包括(ABCDE )A总则 B债 C物权 D亲属 E继承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 宗法制:宗法制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周初系统地确立了宗法制。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而受封的诸侯对天子是为小宗,但在本诸侯国则为大宗,以下的卿大夫同理。对于异姓贵族,通过联姻也纳入宗法关系。全国上下以周天子为核心,由血缘亲疏不同形成了竞相拱卫的等级体制。2、 编敕:编敕是宋代编纂历年所颁敕文的立法活动,由此所产生的敕文集也称编敕。编敕属于一般法,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3、 朝贡贸易:朝贡贸易是明朝官方允许的一种对外贸易,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政治性贸易。通商国家要受明朝的册封、经明廷发给朝贡“勘合”方可来华朝贡,同时允许附带与中国商人贸易,这一阻碍海外贸易的落后制度一直被明坚持。4、 地丁合一:地丁合一是雍正年间,在全国推行“摊丁入地”的赋役改革,即以省为单位,将已固定的丁银数额平摊至田赋银之上,使丁银成为田赋银的附加税。丁银的征收与田赋银的征收完全合一。总称“地丁银”,也被称作为“地丁合一”。地丁合一制完成了唐两税法以来赋役合并的演变,是中国赋役制度的重大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意义。5、 三三制 :三三制是为团结各阶层人民参加抗战,抗日根据地的施政纲领规定,在政权建设中贯彻“三三制”的原则,即在抗日政权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是什么?答:晋律第一次将之列入律典,作为定罪量刑的原则。封建礼制以丧服为标志表示亲属间的远近关系,共有五等,即“五服”制。按五服制的标准,愈亲近者,卑犯尊,处罚越重;尊犯卑,处罚越轻。愈疏远者,卑犯尊,处罚较亲近者为轻;尊犯卑,处罚较近者为重。这一原则使法律成为“峻礼教之防”的工具,从而确立了后世法定亲等制度2 简述清末修律的指导思想。答:1902年,清廷命沈家本等为修律大臣,并下达下谕,规定修律的指导思想是:“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此后又陆续发布上谕,反复强调其指导思想,表示绝不能动摇“三纲五常”这一“数千年相传之国粹,立国之大本。”3 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答:宣布废除封建性、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确定以乡村为单位、按人口平分一切土地的土地分配方法;确认农民对所分得土地的所有权;确定土地改革的合法执行机关为乡村农民大会、贫民团大会、区县省级农民代表大会;确定保护工商业原则。 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试论唐朝法制的指导思想。答:(1)唐太宗继位前夕,确定了“安人理国”的总方针,初房法制的指导思想,便是这一总方针在立法、执法上的体现。(2)唐初的法制指导思想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德主要是指君主要以“宽仁治天下”;礼,主要是指以封建纲常对臣民进行教化。强调治国必须兼有德礼和刑罚,二者的关系是“本”和“用”的关系,德是根本的、主导的,刑是辅助的、派生的。其二,立法要宽简、划一、稳定。宽,是宽大,主要指立法内容方面,其基本点是轻刑,尽可能使人不致陷于犯罪,或犯罪后得到较轻的处理;简,是简约,主要指立法形式方面,其基本点是简明,使百姓通俗易懂,使官吏便于掌握。立法划一是保证断罪量刑准确的必要前提,不但要将律文统一,还要将律条的解释统一,还要求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其三,执法要求审慎。强调办案必须严肃、慎重,审断应有证据;对于死刑的执行尤其慎重。 2试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是,试图从各个方面限制和防范袁世凯的复辟,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其中包括:第一,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以“防总统之独裁”;其二,进一步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加强国会对总统的监督;其三,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以防袁世凯随意撕毁约法。(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文献,其主流是好的,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也有局限性,其旨在约束反革命力量,却又拱手交出政权,没有涉及土地问题,没有充分地发动群众,因而最终被袁世凯所背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禹刑是夏朝法律的总称。2夏代的中央监狱叫夏台 。3吕刑是西周穆玉时吕侯所作。4战国时期商秧在秦国变法:曾改法为律,5秦朝确定刑事责任年龄以身高,而下以年龄。6大业律是隋炀帝时期的法典。7唐朝对重大案件由人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三司推事”。8明大浩共四编,即御制大浩大诰续编、大浩三编和大诰武臣。9袁世凯统治时期,曾将大清新刑律改为暂行新刑律。10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华民国刑法分总则、分则两编。11西周时中央直辖地区的司法机关称为小司寇。12以过去的事例指责现时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在秦朝视为以古非今罪。13据尚书吕刑记载,中国古代的赎刑制度始于夏朝。14因为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主持待制定的,所以也叫袁记约法。1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规定的刑罚种类有:死刑、监禁、没收财产、剥夺公民权和驱逐出境。 二、单项选择题1史书上说夏朝已经有了五种刑罚,共( D )条。A五百条 B一千条 C二千条 D三千条2西周的判例叫( A )。A成 B判 C例 D券书3春秋时期最早公布成文法的是(C )。A晋国 B楚国 C郑国 D齐国4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在(B )。A1930年 B1931年 C1932年 D1933年5中央司法机关由迁尉必为大理寺是在( C )。A南陈 B北魏 C北齐 D东魏6唐律共十二篇,其中第十一篇是( B )。A卫禁律 B捕亡律 C断狱律 D杂律7清末的官制改革始于( A )。A1901年 B1902年 C1903年 D1904年8太平天国提出“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在(A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C太平条规 D十款天条9最早把“奸党”罪列入法典的是(D )。A.唐律 B.宋刑统 C.元典章 D.大明律10关于土地问题的“五四指示”,颁布于(B)。A.1945年 B.1946年 C.1947年 D.1948年 3、 多项选择题1商朝的肉刑有(ABCD)。A.墨 B.劓 C.刖 D.宫 E.笞2西周的买卖契约叫(AC )。A.质 B.傅别 C.剂 D.券书 E.契券3南北朝时,北朝的法典有(ABCDE)。A.北魏律 B.北齐律 C.大统式 D.麟趾格 E.北周律4唐律所规定的五刑包括( ABCDE)。A.笞刑 B.杖刑 C.徒刑 D.流刑 E.死刑5九章律在法经基础上增加(ABE)。A.兴律 B.厩律 C.盗律 D.贼律 E.户律6清朝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律有(ABCE)。A.回疆则例 B.西宁番子治罪条例 C.蒙古律D.大清律例 E.苗律7太平天国刑罚有(ACD)。A.死刑 B.徙刑 C.杖刑 D.枷刑 E.流刑8抗日民主政权刑罚中的从刑,包括(DE )。A.无期徒刑 B.罚金 C.训诫 D.没收 E.褫夺公权9工农民主政权上地革命前期的上地认主要有(AB )。A.井冈山土地法B.土地问题决议案 C.兴国土地法D.“五四指示” E.土地法大纲l0隋朝颁布的法典主要有(AE )。A.耳电往 B.贞观律 C.武德律 D.永徽佯 E.大业律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汤刑:商朝法律(或刑法)的总称2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凡妻子具备上述三种情况之一者,丈夫不得休弃妻子。3具五刑:秦影肉刑与死刑并用的刑罚。其法为:先黥、剜、斩左右趾、苔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中4元典章:九铡地方政府纂集的法令汇编。全名大元圣政国朝典章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简述“重罪十条”。答:北齐律中规定的十种重大犯罪。即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2 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普通法院的审级制度。答:三级三审制,即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最高认院。凡当事人不服地方法院及其分院判决之案件,可上诉于高等法院,高等法院判决后,如再不服,可上诉于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即为终审。高等法院作为第一审的案件,当事人如不服,可上诉于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即为终审3 简述大清民律草案答:共五编。前三编总则、债权、物权由日本法学家起草。后两编亲属、继承由修订法律馆会同礼学馆起草。是旧中国第一部独立的民法典,但未及颁布清朝便被推翻。4 唐律对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答:外国人在唐朝发生法律关系时的处理原则。凡同一个国家的外国人相侵犯。则按该国法律处理。凡不是同一国家的外国人或外国人与唐朝人发生纠纷,则按唐律处理。六、论述题(共21分)1试述汉朝刑事立法指导思想。(10分)答:约法省禁是汉初的立法指导思想,德刑并用是汉武帝以后的立法指导思想。顺天行刑,是指判处死刑者一般要在霜降以后执行。理论分析较好者。2 试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答:1912年3月11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公布。主要内容:规定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规定中华民国领上的范围。根据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规定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则。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法最早的一个主要形式是战争中的(A )A、军法 B、祀 C、刑法 D、士师2、夏朝解释和谁罪与刑的基本依据是( A )A、奉“天”罚罪的法制观 B、“明德慎罚”C、“亲亲”、“尊尊” D、“行刑,重其轻者”3、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点是( B )A、“刑名从商” B、“听命于神” C、“敬天保民” D、“明德慎罚”4、西周时,定罪量刑要考虑犯罪的主观要件,将偶犯称为(B)A、非眚 B、非终 C、唯终 D、眚5、春秋末期,郑国公布成文法,这是中国历史上(A)A、第一次公布成文法 B、第二次公布成文法 C、第三次公布成文法 D、第四次公布成文法6、战国时期,史称“改法为律”者是(B )A、李悝 B、商鞅 C、韩非 D、吴起 7、秦朝九卿中负责司法审判之官是(B)A、卫尉 B、廷尉 C、少府 D、奉常8、在汉朝,由秦的“课”发展而来的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单行法规称为(C)A、律 B、令 C、科 D、比9、三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是(A)A、“拨乱之政,以刑为先”B、“拨乱之政,以礼为先”C、“拨乱之政,以德为先”D、“拨乱之政,以律为先”10、将九章律中的具律改为刑名,死于律首,起提纲挈领作用的律典是(A )A、新律 B、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11、“以格代科”,格成为一种法律形式始于(C )A、北魏 B、北齐 C、东魏 D、西魏12、“官当”之名始出现于(D )A、新律 B、晋律 C、北魏律 D、南朝陈律13、第五次将“服制”列入律典中,作为定罪量刑原则的是(D)A、新律 B、大律 C、北魏律 D、晋律1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枢机构的重要变化是逐渐形成了(B) B、三省制 C、四省制 D、五省制15、首次区别了律与令的性质的律典是(B )A、新律 B、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16、唐代的律书始作于(C )A、武德年间 B、贞观年间 C、永徽年间 D、开元年间17、唐代最早增设加役流作为死罪减刑的是(B)A、武德律 B、贞观律 C、永徽律 D、开元律18、宋代将对审判有指导意义的判例编纂成集的立法活动,叫做(B)A、编敕 B、编例 C、条法事类 D、宋刑统19、金国第一部成文法典是(A)A、皇统制 B、续降制书 C、大定重修制条 D、泰和律义20、元朝类似前代大理寺的中央审判机关是(B)A、刑部 B、在宗正府 C、宣政院 D、审刑院21、大明律共有(B )A、6篇 B、7篇 C、9篇 D、12篇22、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典是(A )A、大清律例 B、大清律集解附例C、大清律集解 D、大清新刑律23、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文件是(B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十款天条 D、太平刑律24、中国近代第一部专门的刑法典是(B )A、大清现行刑律 B、大清新刑律C、暂行新刑律 D、中华民国刑法25、中国近代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的文献是(B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26、中国近代史上公布的第一部“宪法”是(D )A、钦定宪法大纲 B、十九信条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27、南京国民政府的普通法院实行(A )A、三级三审终审制 B、三级二审终审制C、四级二审终审制 D、四级三审终审制2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的组织形式是(A)A、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B、参议会C、人民代表会议 D、参议院29、抗日战争初期各抗日根据地一般在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