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教案第十二课.doc_第1页
九年级数学教案第十二课.doc_第2页
九年级数学教案第十二课.doc_第3页
九年级数学教案第十二课.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第二次考试(阅读课文)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陈伊玲学习,做一个具有美好心灵和高尚道德的人。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3.根据课后“思考练习”的要求改写课文。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教学难点:改写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阅读课文,记叙了陈伊玲两次考试的情况,以及苏林教授经过调查弄清陈伊玲复试情况十分糟糕的原因,决定录取陈伊玲。教具准备:卡片 电脑板书教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1.第二次考试指哪一次?2.谁参加了考试?什么考试?共几次?3.第一次考试和第二次考试的结果怎样?4.评委对她两次考试的不同情况有哪些意见?5.苏林教授对此,他做了什么事?调查结果怎样?6.后来陈伊玲有没有被录取?二.扫除新词障碍。大失所望:非常失望。颔首赞许:点头赞许。宛如:正像、好象。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从容自若:不慌不忙,镇静、沉着。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细长或花草形体挺拔。寥寥无几:稀少,很少。苛刻:过高、过分严厉;刻薄。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发涩:本文指声音不圆滑,不流畅。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黯然无神: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目光无神。表率:好榜样。自暴自弃:形容甘心落后,不求上进。狼籍:乱七八糟,杂乱不堪。悬殊:相差很远。禀赋:指人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墙垣:墙壁。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三.试给课文分段。四.作业: 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检查分段情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第二段(第二至六自然段)第三段(第七至十七自然段)二.概括每一段段意。第一段:根据苏林教授在招生考试中发生的一件“奇怪的事”。第二段:写“奇怪的事”的具体的情况。第三段:写“奇怪的事”的原因。三.说一说:1.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怎样的奇事?2.陈伊玲第一次考试的成绩十分突出,复试成绩却使人大失所望,这是什么原因?你从哪里知道的?从苏林教授去陈伊玲家看到的遭灾之后的现象及从弟弟与苏林教授的谈话中知道的。3.苏林教授为什么请陈伊玲的弟弟转告陈伊玲被录取了?因为经弟弟说明苏林教授明白了:陈伊玲是那种“高尚的人”各方面能成为表率的人,所以他请陈伊玲弟弟转告陈伊玲被录取了。四.作业:课后问题 朗读课文第三课时一.揭示本课要求:把这篇课文改写成三百字左右的短文,题目是“陈伊玲的故事”。二.指导学生改写作文:一是把陈伊玲作为构成文章情节的关键人物二是在叙述顺序上,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三.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应为:1.陈伊玲初试成功;2.复试前参加救灾;3.复试时情况十分糟糕;4.考试委员会有两种意见;5.苏林教授通过调查弄清了情况,决定录取陈伊玲。四.学生按照该顺序来写,字数三百字左右。五.作业:完成作文的誊写板书设计:12.第二次考试第一段:根据苏林教授在招生考试中发生的一件“奇怪的事”。第二段:写“奇怪的事”的具体的情况。第三段: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