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2011201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随堂双基演练 微生物培养技术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随堂双基演练 微生物培养技术 1 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不正确理解是 A 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 芽孢和孢子 B 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C 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 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法 干热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解析 消毒是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 害的微生物 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灭菌则是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 微生物 包括芽孢和孢子 答案 B 2 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A 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 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 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D 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解析 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 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 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 因此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 对照遵循的原则是单一 变量 所以与选择培养基一样接种 培养 答案 C 3 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 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和含量如下表 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去 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 你认为它们适于分离 成分 KH2PO4 MgSO4 7 H2O NaClCaSO4 2H2OCaCO3 葡萄糖纯淀粉 甲培 养基 0 02 0 02 0 02 0 01 0 5 0 5 2 乙培 养基 0 02 0 02 0 02 0 01 0 5 A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 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 B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 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 C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 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菌 D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共生细菌 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 解析 固氮菌中能独立生存的是自生固氮菌 甲培养基中含有的葡萄糖和淀粉是有机 物 由此推出该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的自生固氮菌 乙培养基中不含有机碳源 所 以可用来分离培养自养型的自生固氮菌 答案 B 用心 爱心 专心2 4 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 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 灭菌 接种及培养 菌落观察与计数 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 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 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 和 除此之 外 培养基还必须含有基本成分是 和 2 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3 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 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 中 培养 培养的温度设定在 37 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 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 接种 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 培养 20 小时后 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 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 种细菌 一般说来 菌落总数越多 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 5 如果提高培养基中 NaCl 的浓度 可以用于筛选耐 细菌 这种培养基被称为 解析 考查微生物培养的有关知识 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需要氮源 碳源 水分 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有些微生物还需要特殊营养物质 培养基的灭菌一般采用高压蒸 汽灭菌 该过程一般在高压蒸汽灭菌锅中进行 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因素主要是营 养和温度 因此培养微生物时除提供适宜的营养外 还要提供合适的温度 为排除无 关变量的影响 该实验要设立空白对照 可以用无菌水代替样品来进行对照 在培养 基中加入食盐可以选择耐盐菌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这种培养基叫做选择培养基 答案 1 氮源 碳源不作要求 碳源 无机盐 水 2 高压蒸汽灭菌 3 恒温培养箱 无菌水 4 多 高 5 盐 或 NaCl 选择培养 基 5 2009 宁夏卷 1 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 除考虑营养条件外 还要考虑 和渗透压等条件 由于该细菌具有体积小 结构简单 变异类型 容易选择 等优点 因此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 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 为防止杂菌污染 需对培养基和培养器皿进行 消毒 灭菌 操作者的双手需进行清洗和 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 用紫外线杀灭 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 还能 3 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 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 除应严格操作 多次重复外 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 4 通常 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 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 5 培养大肠杆菌时 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 检测方法是 6 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 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培养物必须经过 处理后才能丢 弃 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识记微生物的培养条件 代谢特点 实验室微生物培养规范和主 要步骤 微生物的培养条件有适宜的营养物质 碳源 氮源 无机盐等 温度 pH 渗透压 控制培养液的浓度 等 细菌具有个体微小 结构简单 生长周期短 繁殖快 代谢旺盛 变异类型简单 主要是基因突变 等特点 在微生物实验操作中 防止杂菌 污染是贯穿实验整个过程中的内容 因此 对环境 生物材料 操作者双手等进行消 毒 对培养基 接种环和培养仪器进行灭菌等是微生物实验中的常见操作 紫外线灭 用心 爱心 专心3 菌的原理是紫外线的高能量使蛋白质和 DNA 等生物分子变性 即空间结构改变 稀释 涂布平板法是细菌分离纯化的常用方法 合适的稀释倍数是实验的关键 微生物在固 体培养基表面生长 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依据菌落大小 形态 色泽等可以对 细菌进行鉴定或分类 答案 1 温度 酸碱度 易培养 生活周期短 2 灭菌 消毒 损伤 DNA 的结构 3 比例合适 4 鉴定 或分类 5 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 间 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6 灭菌 6 2009 上海卷 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因其不易降解 会污染环境 某研 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 图 1 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 SP1 菌 培养基配方如 表 图 1 表 培养基的组成 液体培养基蛋白胨牛肉膏氯苯氯化钠硝酸铵无机盐 无碳 蒸馏水 号 10 g5 g5 mg5 g 1 L 号 50 mg5 g3 g 适量 1 L 号 20 80 mg 5 g3 g 适量 1 L 1 配制 号固体培养基时 除添加 号液体培养基成分外 还应添加 1 的 2 培养基配制时 灭菌与调 pH 的先后顺序是 3 从用途上来说 号培养基和 号培养基分别属于 培养基和 培养 基 在 号培养基中 为 SP1 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 4 在营养缺乏或环境恶劣时 SP1 的菌体变成一个圆形的休眠体 这种休眠体被称为 5 将 SP1 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 号培养液中培养 得到生长曲线 如图 2 从图 2 可知 SP1 菌在 培 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 其原因是 解析 固体培养基中除添加营养成分外 还需要加入一定 量的凝固剂 如琼脂 细菌培养的基本过程 配制培养基 称量 溶化 溶化 调 pH 分装 加棉塞 包扎 灭 菌 搁置斜面 接种 培养 25 下 5 7 d 或 37 下 24 h 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可分 为基本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等 题中 号培养基属于基本培养基 由于 号培养基中的碳源仅是氯苯 因此 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号培养基中仅硝酸 铵含有氮元素 因此 它是该培养基中的氮源 细菌的休眠体是芽孢 根据曲线图可 知 氯苯浓度为 20 mg L 时 菌体数量最先减少 最可能是由于氯苯被耗尽 用心 爱心 专心4 答案 1 琼脂 2 先调 pH 后灭菌 3 通用 基本 选择 硝酸铵 4 芽孢 5 20 mg L 氯苯 碳源最早耗尽 7 富集培养是微生物学中最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之一 主要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间生命活动 特点的不同 制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 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 数量大大增加 人们能够更容易地从自然界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 富集条件可 根据所需分离的微生物的特点 从物理 化学 生物及综合多个方面进行选择 如温 度 pH 紫外线 高压 光照 氧气 营养等许多方面 下图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 土壤中分离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 1 本实验所需培养基为 碳源为 2 实验原理是 3 重复培养的目的是 4 的菌落中大部分是降解 的微生物 5 为 组 为 组 设置 的目的是 6 采用 法 接种到 的培养基中 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污染应注意的 事项是 解析 富集培养的培养基是一种选择培养基 可用于具有某种代谢特点的微生物 本 题就是为了选择出能分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 该实验的培养基的碳源为对羟基苯 甲酸 全过程包括筛选 扩大培养 纯化 鉴定 答案 1 选择培养基 对羟基苯甲酸 2 利用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 养基 经富集培养 选择出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 3 增大分解对羟基苯甲酸 微生物的比例 4 对羟基苯甲酸 5 对照 实验 说明通过富集培养的确得到了欲 分离的目标微生物 6 单细胞挑取 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灭菌 烧红的接种环在空气 中冷却 同时打开皿盖挑取菌种接种到试管中 并塞好棉塞 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 杀灭残留物 8 2009 广东广州六中月考 在农业生产研究上 常常需要进行微 生物的培养和计数 用心 爱心 专心5 1 如图是利用 法进行微生物接种 把聚集的菌种逐步 分散到培养基 的表面 2 分析下面培养基的配方 NaNO3 KH2PO4 NaH2PO4 MgSO4 7H2O KCl H2O 若此培 养基用于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 则应除去上述 成分 并加入 以补 充 源 如果要鉴别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是否超标 至少要加入 和 3 三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细菌数量 在对应稀释倍数为 106 的培养基中 得到以下统计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两个平板 统计的菌落数是 236 和 260 取平均值 248 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 统计的菌落数是 210 240 和 250 取平均值 233 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 统计的菌落数是 21 212 和 256 取平均值 163 在三位同学的统计中 只有一位同学的统计是正确的 指出另两位同学的统计为什么 不正确 4 若在稀释倍数为 106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 233 那么每毫升样 品中的菌落数是 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 0 2mL 答案 1 平板划线 稀释 2 NaNO3 尿素和葡萄糖氮 碳 伊红 美蓝 3 甲同学 只涂布了两个平板 实验数据说服力不够 丙同学虽然涂布了三个平板 但其中一个 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两个相差太远 说明操作过程出现错误 实验数据缺乏正确性 4 1 17 109 9 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 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 使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 废弃物生产酒精 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 纤维素酶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 为了提高酶的产量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 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 获得产生纤维素酶较 多的菌株 1 写出实验步骤 将培养好的生产菌株分成两组 制备含有 的固体培养基 2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诱变组中菌落周围的透明圈比对照组 说明 诱变组中菌落周围的透明圈与对照组 说明 诱变组中菌落周围的透明圈比对照组小 说明 3 若获得纯净的高产菌株 需进行 或 操作 用心 爱心 专心6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刚果红染色法 1 设计实验要遵循对照 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且要得到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 先进行诱变处理 由于突变是 不定向的 所以要经过筛选 实验分两组 实验组用诱变剂处理 对照组不进行处理 要检测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纤维素酶的能力 应用含纤维素的鉴别培养基 根据形成的 透明圈的大小 来判断产酶能力的高低 整个过程中 注意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其他条 件完全相同 2 预期实验结果 诱变组和对照组相比 透明圈大小可能相同 可能较 大 可能较小 所以需要分情况讨论 当然 真正想得到的是透明圈较大的菌株 即 产纤维素酶能力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行政面试题目及答案
- 专业标准考试题目及答案
- 银行消防知识试题及答案
- 金属专业试题及答案
- 航空机械专业试题及答案
- 规划专业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孝感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河北省唐山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原卷版)
- 专业消杀试题及答案
- 化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 儿科专案改善PDCA降低儿科门诊输液重注率品管圈成果汇报
- 个人每月收支记录表模板
- 包装和标签管理规程
-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知识讲座
- 2024年浙江国企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胖东来的服务培训课件
- 病人转诊制度
- 声音嘶哑诊断与治疗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指标体系
- 医学资料: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