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游记小品二篇 游高梁桥记名师教案2 北师大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游记小品二篇 游高梁桥记名师教案2 北师大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游记小品二篇 游高梁桥记名师教案2 北师大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页 共 3 页1 八年级语文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游记小品二篇游记小品二篇 游高梁桥记名师教案游高梁桥记名师教案 2 2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 了解袁宏道 袁中道的有关文学知识 2 掌握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 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写景 借景抒情的方法 学习借鉴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的方 法 4 学习作者热爱大自然 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培养科学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 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写景 借景抒情的方法 学习借鉴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 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2 作者简介 袁宏道 1568 1610 明代文学家 字中郎 又字无学 号石公 又号六休 湖广公 安 今湖北省公安县 人 与兄宗道 弟中道 并称三袁 为 公安派 的创始者 生性 直爽 喜游山水 万历十六年 1588 乡试中举 翌年考进士落第 回乡与因公归里的胞兄 宗道朝夕切磋学问 万历二十年中进士 万历二十三年出任吴县县令 不到两年 一 县大治 吴民大悦 但他厌恶官场陋习 曾七次上书辞职 宰相申时行赞叹 二百年来 无此令矣 获准离任后 遍游东南名胜 写下 虎丘记 晚游六桥待 月记 等名篇 万历二十六年 1598 再次入京 先后任京兆校官 礼部仪制司主事 又 作 满井游记 徐文长传 等名篇 胞兄袁宗道辞世 他悲痛不已 告假归里建 柳 浪馆 栽花种柳 吟诗著文 参禅悟道 闲游山水达 6 年之久 万历三十四年 1606 又入京任礼部仪曹主事 两年后调任吏部验封司主事 致力整顿吏治 著名的 摘发巨奸 疏 就作于这时 万历三十七年 被派往陕西任主考官 次年春天获假南归 同年九月初 六因病去世 其文学主张的核心是 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 强调文学要表现个性 道出真情 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 随着时代前进 文学应不断创新 传世的有诗 歌 1700 多首 游记 书札 序跋 碑记 传状 日记 杂文等近 600 篇 成就最大的是山 水游记 清新秀俊 自成一家 后人将其全部诗文编为 袁中郎全集 行世 近有上海古 籍出版社出版的 袁宏道集笺校 本 袁中道 1570 1623 字小修 湖广公安 今属湖北 人 万历进士 官南京吏部郎中 与兄宗道 宏道并称三袁 同以公安派著称 为文崇尚自然 曾游历天下 写下大量纪游 诗文 有 珂雪斋集 3 关于高梁桥 高梁桥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偏北半里左右 是北京西郊历史上一座名桥 是元世祖忽 必烈于至元二十九年在和义门 今西直门 外所建石桥 明清之时 这里古刹林立 水清见 底 当时都城中王公大臣 男女老幼 每至夏季 坐在两岸绿荫下 桥头酒肆 茶馆 游 客盈门 为京师郊外一胜景 古时候 高梁桥一带繁华壮观 在巍峨的西直门城楼上远眺 高梁桥 长河似玉带 白桥跨碧水 绿荫藏酒肆 古刹连西山 近观高梁桥 桥下 柳浪 第 页 共 3 页2 飞燕逐清波 桥上 行人车马如穿梭 出城 进城必由此经过 故这里热闹非凡 侧看高 梁桥 则又有小桥 流水 人家之感 楼 水 桥 人构成了燕山脚下一幅 清明上河图 4 高梁桥的得名 高梁桥位于西直门外 建于辽代 经清末民国初年改建过的一座单孔石拱桥 1982 年 在长河污水截流及整治工程的西直门暗渠工程中 清代高梁桥又做了一次改建 传说中 高梁桥的得名 是因为当年刘伯温奉命修建京城 把好山好水全部搬到了北京 因此惹怒 了掌管水系的龙神 龙神在大怒中将全城的水偷走 刘伯温发现后立即派手下名为高亮的 大将追赶 在擒获返回的途中 龙神挣断绳索逃跑 临跑前还将装水的水车推入长河 高 亮怕皇帝怪罪 跳入长河 从此他跳河的那座桥谐他名字之音 称为高梁桥 5 课前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 鳞鬣 li 窈窕 y oti o 几席 j 缙绅 j n sh n 趺坐 f 痴禅者 ch n 筵中人 y n 烟霾 m i 喧嚣怒诟 xi o g u 了不相属 zh 岚 l n 侑 y u 茗 m ng 羸马 l i 微泮 p n 飚风 bi o 舛 chu n 邸 d 砾砾 l l 6 重点字词 1 春盛 春意正浓 2 而西山之在几席者 朝夕设色以娱游人 在坐席间望见的西山 早晚色彩变幻让人赏 心悦目 3 士大夫 就是指官吏或郊游声望 地位的知识分子 4 以为戏具 当作演出 观赏 5 临 面对 6 夫 fu 发语词 放在句首 表示将发议论 7 然则 这样 那么 此处译为 既然这样 那么 7 需掌握的虚词 乃急归 于是 就 乃 百苦乃得至邸 才 朝夕设色以娱游人 连词 表目的的连接 茗饮以为酒 介词 以为此处 以之为 译 把 当作 浪纹树影以为侑 同上 以 人物之往来 以为戏具 同上 皆相视以为笑 连词 而 着重裘以敌之 用来 予以问予 因此 鱼之沉水者 结构助词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西山之在几席者 同上 与鸟之飞沉 助词 的 人物之往来 同上 忽而下 与之语 代词 代人 之 中目塞口 嚼之有声 代词 代指人 何京师之苦之此 助词 的 着重裘以敌之 代词 代指寒冷 舍水石花鸟之乐 助词 的 第 页 共 3 页3 而奔走烟霾沙尘之乡 同上 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 同上 京师最盛之地也 句末语气词 表说明 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 同上 于乐何有也 语气词 表确认 也 吾见其舛也 语气词 表说明 为官职也 同上 然则是游也宜书 表示同样 颠倒而无计算也 表语气 而西山之在几席者 连词 转折 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 连词 顺承连接 着重裘以敌之 而犹不能堪 连词 表转折 而飚风自北来 连词 表转折 且贵夫人所以不得已而居是者 连词 修饰连接 而 游客山人所以不得已而至是者 同上 屡求而不获 连词 表转折 而家有产业可以糊口 连词 转折 而奔走烟霾沙尘之乡 连词 表转折 流急而清 并列连词 呼而下 连词 修饰连接 8 文章主旨 第一篇 作者仕途顺畅 心情愉快 对京师盛景玩得很开心 写得很详细 最后怀着留恋 之情游完 极乐寺 而返 侧重写景 第二篇 作者屡次求官未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