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雷山县第三中学语文知识竞赛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菁华(qng) 宁可(nng) 冠心病(gun)翘首回望(qio)B吐蕃(fn) 庇护(b) 歼击机(jin) 呱呱坠地(g)C请帖(ti) 梵文(fn) 发横财(hng) 按捺不住(n)D链接(lin) 创口(chung)倒春寒(do) 拈花惹草(ni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A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强调的是人性的发现和回归,是人生经过轰轰烈烈的成功或者大起大落之后的盖棺定论,而成就、业绩反倒是第二位的了。 B作为减轻学生经济负担、节约社会资源的一个重要举措,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C如果你能听从老中医的劝告,增强自信心,抓住一切可以锻炼的机会,坚持锻炼,不气馁,长此以往,你口吃的毛病一定经能得到矫治。 D强调认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要自怨自艾,也不要急于求成,而 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3.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签订 嬉戏 绵里藏针 寸草春晖 B竣工 膨胀 笑容可掬 前踞后恭 C厮打 圆珠笔 粗制滥造 出奇不意 D惊谔 倒计时 凤毛麟角 张慌失措 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鲜为人知 寡廉鲜耻 屡见不鲜 鲜见B怨声载道 风雪载途 千载难逢 登载C藏垢纳污 藏龙卧虎 矿藏 丰富宝藏D少安毋躁 少见多怪 至少 多少 5. 找出没有歧义的一句( )(2分)A小萌哥哥和姐姐的朋友来学校看他。 B事物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中。 C张明走了两个多时辰了。 D我想起来了。6. 正确的笔顺书写是写好一个字的关键所在,好不好,看笔顺是否正确;它还可以帮助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养成良好的识记生字的习惯;还能提高我们的书写速度,提高写字效率,字容易写的正确美观;在查字典时可以顺利查找。所以,要正确掌握汉字的书写笔顺,并且按照书写笔顺书写汉字。请按笔画顺序写出“为”和“火”两字的笔顺。(4分) 7.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根据提示猜出谜底。(2分)添一笔不好,加一倍不少。 (打一字) 8. 在汉书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 ”。(2分)二、常识部分(30分)1填空。(5分)绝大多数姓氏的读音,同这个汉字的读音是一致的,但也有一些姓氏的读音是比较特殊的,这主要是因为姓氏是承宗接祖,一代一代相袭继承下来的。有些姓氏就保留着古代的读法,也有些是避讳以及其他种种原因。我们要尊重“名从主人”的传统习惯,不可任意乱读,以致闹出笑话来。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入相应的姓氏中去。单于( ) 万俟( ) 羊角( ) 宰父( ) 中行( )A. yngjio B. dny C. zif D. chny E. zhngxng F. zifG. zhngxng H. mq I. zhnghng J. zhnghng K. yngju2.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最小。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等。因此,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如王氏家有四个儿子,族长为他们取字为仁、义、礼、智。那么他们在族谱的名字及排序为: 。(4分)3.公元纪年,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然而中国古代传统的纪年法是干支纪年法,通过众多的天文历法学者的研究得出一些干支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之间的规律,如下: 公元前推算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7654321098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987654321121110公元后推算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4567890123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456789101112123计算时就是看年数,按上面的表,年份数字最后对应天干,年数除以12的余数对应地支。如2013年的最后字数“3”为癸,再用2013年除以12余数为9,9为巳,那么2013年就是癸巳年了。如公元前2013年的最后字数“3”为戊,再用公元前2013年除以12余数为9,9为子;那么公元前2013年就是戊子年了。利用上面解释说明求出1941年、1953年、2016年、公元前722年、公元前630年的干支。 (10分)4.新闻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 、 、 、 。(5分)5. 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儒家之经典。(1分)6.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的总集,收录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故又称“诗三百”。(1分)7.杜甫,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 ”;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 ”;苏轼,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 ”;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人称“诗佛”。(4分)三、文体部分(12分)1.下面这段话中有几处毛病,请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文字。(8分)龙卷风袭来时,路上行人跑到附近的商店躲避。一家不大的商店,挤满了路过的避难人,突然小商店被龙卷风刮得倒塌了,狂风过后,人们从废墟中救出三十多名遇难者,迅速送到医院抢救。经医生疹治后,有将近十余人因伤势较重,仍需留在医院继续治疗。2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1分)A今年收成不好,地里仅长了几颗粮食。 (夸张)B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反问)C孩子们像盛开的花朵。 (比喻)D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3.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1分)A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B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C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D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4.把陈述句“二班的男学生都会踢足球。”变成(1)双重否定句;(2)表示反问的疑问句。(2分) (1)_ (2)_ 四、文言文部分(25分)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隐公元年初1,郑武公2娶于申3,曰武姜4,生庄公及共叔段5。庄公寤生6,惊7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8。爱9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10,公弗许11。及庄公即位12,为之请制13。公曰:“制,岩邑14也,虢叔死焉15。佗邑唯命15。”请京16,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17。祭仲18曰:“都城过百雉19,国之害也20。先王21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23,中五之一24,小九之一25。今京不度26,非制也27,君将不堪28。”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29?”对曰:“姜氏何厌之有30!不如早为之所31,无使滋蔓32,蔓难图33也。蔓草犹34不可除,况35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36,子姑37待之。”注释:71初:当初,这是回述往事时的说法。2郑武公:名掘突,郑桓公的儿子,郑国第二代君主。3娶于申:从申国娶妻。申,春秋时国名,姜姓,河南省南阳市北。4曰武姜:叫武姜。武姜,郑武公之妻,“姜”是她娘家的姓,“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谥号。5共(gng)叔段:郑庄公的弟弟,名段。他在兄弟之中年岁小,因此称“叔段”。6寤(w)生:难产的一种,胎儿的脚先生出来。寤,通“啎”,逆,倒着。7惊:使动用法,使姜氏惊。8遂恶(w)之:因此厌恶他。遂,连词,因而。恶,厌恶。9爱:喜欢,喜爱。10亟(q)请于武公:屡次向武公请求。亟,屡次。于,介词,向。11公弗许:武公不答应她。弗,不。12及庄公即位:到了庄公做国君的时候。及,介词,到。即位,君主登上君位。13制:地名,即虎牢,河南省荥(xng)阳县西北。14岩邑:险要的城镇。岩,险要。邑,人所聚居的地方。15 虢(gu)叔死焉:东虢国的国君死在那里。虢,指东虢,古国名,为郑国所灭。焉,介词兼指示代词相当于“于是”“于此”。16佗邑唯命:别的地方,听从您的吩咐。佗,同“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唯命,只听从您的命令。17京:地名,河南省荥阳县东南。18谓之京城大(ti)叔:京地百姓称共叔段为京城太叔。大,同“太”。 19祭(zhi)仲:郑国的大夫。祭:特殊读音。20都城过百雉(zh):都邑的城墙超过了300丈。指次于国都而高于一般邑等级的城市。 雉:古代城墙长一丈,宽一丈,高一丈为一堵,三堵为一雉,即长三丈。21国之害也:国家的祸害。22先王:前代君王。23大都不过参(sn)国之一:大城市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参,同“三”。24中五之一:中等城市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五分国之一”的省略。25小九之一:小城市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九分国之一”的省略。26不度:不合法度。27非制也:不是先王定下的制度。28不堪:受不了,控制不住的意思。29焉辟害:哪里能逃避祸害。辟,“避”的古字。30何厌之有:有何厌。有什么满足。宾语前置。何:疑问代词作宾语。之:代词,复指前置宾语。31为之所:给他安排个地方,双宾语,即重新安排。32无使滋蔓(z mn):不要让他滋长蔓延,“无”通“毋”(w)。33图:除掉。34犹:尚且。35况:何况。36 多行不义,必自毙:多做不义的事,必定自己垮台。毙,本义倒下去、垮台。汉以后才有“死”义。37姑:姑且,暂且。根据文章及注释来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提到郑武公的妻子,名字叫做“武姜”,如果他还娶了一个袁氏的女子,那么她又叫 。(1分)2.“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一句为省略句,请补充完整。(2分)(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 3.“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中“惊”字在文中是 用法。(1分)4.“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中的“及”作 词,意为 ;另外“之”作 词。(3分)5“姜氏欲之,焉辟害?”一句中的通假字是 ,通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一句中的通假字是 ,通 。(4分)6.“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中第一个“京”字作 词。(1分)7.“姜氏何厌之有!”一句是 (文言句式),“之”作 词。(2分)8.翻译下列句子。(6分)(1)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2)姜氏何厌之有! (3)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9.填空。(4分)谥号姓名在位年数在位时间郑桓公友36前806年-前771年掘突27前770年-前 年43前743年-前701年郑昭公忽数月前701年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1分)A.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今京不度,非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