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 《“心正笔正”的柳公权》教案 语文S版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 《“心正笔正”的柳公权》教案 语文S版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 《“心正笔正”的柳公权》教案 语文S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心正笔正心正笔正 的柳公权的柳公权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2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 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帮助学生会认 卿 钦 宗 诀 溺 俭 肖 职 会写 唐 凑 宗 诀 弦 溺 殿 袍 罢 俭 富 贤 肖 惹 职 理解 紧凑 秘诀 弦外之音 沉溺 俭朴 富有 贤良 惹恼 职位 铁骨铮铮 喜不自胜 名正言顺 流芳百世 等词语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 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 结合资料 揭示课题 1 师 柳公权是晚唐大书法家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搜集的资料 为大家介绍一下柳公权 2 生介绍柳公权 师随机出示柳公权肖像和书法作品图 3 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提问 为什么用 心正笔正 来形容柳公权 心正 和 笔正 有 什么关系 二 整体感知 理清脉络 1 请大家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遇到生词多读两遍 2 思考 课文讲了关于柳公权的哪两件事 1 写柳公权借谈论书法秘诀 劝告穆宗 心正 治国 律已清政 2 柳公权借谈论皇上穿衣 劝诫文宗正确用人 赏罚分明 3 反馈交流预习情况 1 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弦 x n 溺 n 肖 xi o 凑 c u 等字的读音 2 由学生交流自己认为易写错的字 如 唐 中间一竖出头 凑 最后一笔是点 袍 衣补旁 贤 右上是 又 字 殿 右半部分是殳 3 出示成语和词语的意思 由学生说出词语 检查预习效果暗藏试着写下词语 比喻坚贞 刚硬 像铁一样硬的骨头 形容坚强不屈的意志和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凛然正气 铮铮铁骨 能解决问题的不公开的巧妙办法 秘诀 比喻没有明确说出 而是间接透露出来的意思 弦外之音 高兴到了极点 喜不自胜 表示对人重视 垂青 三 学习第一部分 精读品味 1 指名读 自然段 了解柳公权在书法方面的成就 1 唐朝著名书法家 2 2 对后世影响及大 3 与颜真卿并称为 颜筋柳骨 2 用课题中的一个词形容他的字 笔正 3 柳公权的字骨力挺秀 洒脱有法 那他的人呢 请你从中找到一句话来概括 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 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 铁骨铮铮 深得世人钦佩 用课题中的一个词形容他的人 心正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整体回顾 1 默读课文 思考 柳公权深得世人的钦佩是因为什么 写得好 笔正 做人做得好 铁骨铮铮 心正 2 文中写了柳公权两次直言与劝告 而这两次直言与劝告分别是怎样的 你能用文中的语 言来概括吗 第一次劝告是真诚而大胆的 第二次是机智而大胆的 二 精读品味 体验感悟 过渡 一次当穆宗问柳公权书法的秘诀时 他豪不犹豫地说 用笔在心 心正则笔正 1 默读 3 4 自然段 思考柳公权只是在谈书法吗 不是 借书法希望穆守律己清政 告诉穆宗写字和治理国家一样 都必须 心正 2 为什么柳公权的劝告如此真诚而大胆 他不怕触怒皇上吗 忠言往往逆耳 但利于行 正因为他铁骨铮铮 为人正直 他才敢于直言劝告 说明 他对于国家是无限忠诚的 并不考虑自己的得失 这正是 心正 的表现 3 带着理解分角色读 穆宗和柳公仅的对话 指导朗读 柳公权豪不犹豫地回答 用笔在心 心正则笔正 读出柳公权的铮铮铁骨 不 向当权者奴颜卑膝 4 默读第二件事 可做简单的画批 一边默读 一边思考 从哪语句能感受到柳公权的 心正笔正 1 根据学生的发言 教师相机出示重点句进行点拨 柳公权答首 陛下 您贵为天子 富有四海 应当选用贤良 罢黜不肖之臣 还 应接受劝谏 赏罚分明 这才能使天下真正和乐光明 至于穿一件洗过几回的衣服 只不过细枝未 节罢了 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机智大胆的直言 1 别的大臣都赞颂不已时 柳公权却敢于从劝谏的角度持不同的意见 有胆识 2 机智 表现在他先提出做为君主应当怎么做 然后又平和地提出对于这件衣服的看法 为什么他的这番话反而得到文宗的格外垂青 柳公权的正直 敢言 不逢迎附和 不趋炎附势 让皇帝都觉得他的品格的可贵 皇 帝身边需要这样的人 不断指了不足 3 分角色读 5 8 自然段 三 整体回归 总结全文 1 教师总结 铮铮铁骨 笔正心正的柳公权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君主的得与失 表达了他对 3 于国家的忠诚与爱 投影出示他的一幅书法作品 他流芳百世的只是他的字吗 正直的良臣形象 铁骨铮铮 高尚的人品 2 带着我们的敬佩齐读最后一段 3 屏幕引唐太宗的一段话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知兴亡 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引导学生感悟 一个国家君主要容百川之胸怀 纳谏如流 更要有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