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土施工方案(DOC)_第1页
改良土施工方案(DOC)_第2页
改良土施工方案(DOC)_第3页
改良土施工方案(DOC)_第4页
改良土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 CYSG 2 标二分部路基试验段改良土施工方案 目目录录 一 一 目的目的 1 二 二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三 三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1 四 改良土的填料要求四 改良土的填料要求 1 五五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 2 1 改良土的分类 2 2 改良施工方法 2 3 施工工艺 3 4 主要技术措施 5 4 1 技术措施 5 4 2 施工工艺框图 5 5 注意事项 7 六 六 质量控制及检验质量控制及检验 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 CYSG 2 标路基试验段改良土施工方案 1 7 6 1 质量控制 7 6 2 检验 7 七 七 劳动组织劳动组织 10 八 八 安全环保措施安全环保措施 11 8 1 安全措施 11 8 2 环保措施 11 路基试验段改良土路基试验段改良土填筑填筑施工施工方案方案 1 1 目的 目的 明确路基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 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 准 指导 规范改良土填筑作业的施工 确定不同压实机械 不同填料施 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 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 最佳的机械配 套和施工组织 2 2 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1 2010 J1147 2011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建设 2010 241 号 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 CYSG 2 标路基试验段改良土施工方案 2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102 关于新建成都至重庆铁路客运专线初步设计的批复 铁建函 2010 652 号 3 3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铁十六局成渝客专 CYSG 2 标 DK97 830 DK97 940 段试验段 路基 4 4 改良土填料要求改良土填料要求 施工前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分析 路堤填料种类 改良土外掺 料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 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 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改良土的改良措施 原土料采用掺入水泥进行改良 具体掺入比可据 现场试验确定 改良土指导性施工技术参数 基床底层室内浸水 7 天饱和 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 350kPa 基床底层以下室内浸水 7 天饱和无侧限抗 压强度不小于 250kPa 成渝客专 CYSG 2 标改良土的技术要求为 1 改良土要求采用路堑挖方范围内 类土及 类软岩 严禁采用表 层熟土 进行 2 需要改良的岩土采用机械粉碎 破碎后的粒径不得大于 15mm 含 灰量偏差 0 5 1 3 改良土方法采用原土料掺入水泥进行改良处理 基床底层改良土 填料掺 6 的水泥 路堤本体改良土填料掺 4 的水泥 4 原土料有机质含量 2 硫酸盐 折算成随酸根离子 含量 0 25 6 改良土地段均应采用厂拌法施工 填筑后必须满足路基相应部位 压实标准要求 5 5 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 1 改良的分类 在本工程中填料的化学改良系指掺入水泥进行改良 具体掺入比根据 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 CYSG 2 标路基试验段改良土施工方案 3 现场试验确定 经试验室室内试验确定的掺入比为 基床底层改良土填料 掺 6 的水泥 路堤本体改良土填料掺入 4 的水泥 2 改良施工方法 改良土路基填筑采用机械化施工 填料采用装载机 挖掘机挖装 自 卸汽车运输 推土机初平 平地机精平 压路机碾压 施工中按照 三阶 段 四区段 八流程 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施工工序说明如下 三阶段 准备阶段 施工阶段 竣工验收阶段 四区段 路基填筑施工顺线路纵向按 填筑区 平整区 碾压区 检 验区 等四个区段进行布置 采用四区段布置路基填筑施工作业区域 是 为了使各工序能够相对独立进行作业 各种机械设备各行其道 在各自的 作业区域独立高效地进行施工作业 互不干扰 充分发挥其生产效能 提 高生产效率 确保工程质量 八流程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按以下九个步骤进行循环作业 施工 准备 基底处理 分层填筑 摊铺整平 洒水或晾晒 碾压夯实 检验签 证 路基整型 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 先静压后弱振 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 碾压 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 4km h 各区段交接处 应相互重叠压实 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2m 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 重叠不应小于 40cm 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 3 0m 根据标段及设计实际情况 本段工程改良土全部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 拌和好的混合料立即用自卸汽车运卸至填筑现场 混合料用推土机粗平 平地机精平 施工过程中 对混合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 通过晾晒 洒水 等措施将改良土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 压实机械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 按压实试验取得的压实遍数 压路机 的行走速度等参数施工 采用化学改良 尤其是水泥改良 时 通过填筑 试验确定拌和到碾压完成所需的时间 不大于混合料的终凝时间 压实质 量及时检查 需作进一步碾压时应紧接着进行 确保压实质量一步到位 改良土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超过 30cm 两工作段的纵向搭接长度不小 于 2m 混合料中不含超尺寸颗粒土块 碾压时 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 压实 纵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2 0m 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 0 4m 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 3 0m 在下层施工完成经质量检验合格后 进行上层铺筑 对化学改良土进 行保湿养生 养生期不少于 7 天 养生期间实行交通管制 除了洒水车外 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 CYSG 2 标路基试验段改良土施工方案 4 其他车辆禁止通行 水泥等化学改良土外掺料的运输 使用应有环境保护 的措施 外掺料应分类堆放 与原地面架空隔离 并有防风 雨设施 防 止材料受潮 变质 3 施工工艺 验收下承层 当开挖到设计标高后 填筑前应检查基底几何尺寸 核对压实标准 对底面采用静力触探检测 当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 Ps 值 1 5MPa 或地 基基本承载力 0 18MPa 时满足要求 平整度达不到要求 不符合标准的 基底应进行处理 使其达到验收标准 测量放样 在施工现场附近引临时水准点 报监理审批 严格控制标高 在路基上采 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 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 10m 横向应分别在路基 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 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 在方格网内用白 灰点控制自卸车倒土密度 以此控制每层的摊铺厚度 本段路基设置沉降板 7 个 基地剖面沉降管 2 根 位移观测桩 4 个 路基填筑完成后摆放期不小于 6 个月 并进行持续监测 通过综合分析评 估工后才开无砟轨道施工 在填筑前测量人员把沉降板位置放出来 并标 记 安排相关人员埋好沉降板 施工过程中要保护好沉降板 避免被机械 破坏 拌和 在正式拌制改良土混合料之前 必须配足所用的厂拌设备 并通过试 验段的试拌 试铺总结的各种施工参数进一步合理的调整和确定厂拌工艺 参数 运输 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 拌合好的混合料应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 摊铺 根据松铺厚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 确定堆放密度 在填筑场 地按照每车土方的数量及摊铺厚度 用白灰点控制自卸车倒土密度 同时 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 CYSG 2 标路基试验段改良土施工方案 5 埋桩挂线 标示松铺厚度 混合料摊铺完后 先用平地机初平和整形 再 用压路机快速碾压 l 2 遍 对于出现的坑洼应进行平整 混合料应先初 平 后精平 设专人及时铲除离析混合料 补以新混合料 分层填筑压实 厚度根据压实机具和试验段确定的方法进行 一般宜控制在 20 28cm 混合料应全断面均匀摊铺 不得出现纵向接缝 不宜中断 当因故中 断超过 2h 时 应设置横向施工缝 横向接缝应采用搭接施工 整型应按 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 并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 在整型过程中 严禁 车辆通行 初步整型后 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 必要时应进行补料或减 料 碾压 当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率时 采用 25T 振动压路机碾压 以中心为界 由两侧向中间各压半辐填筑宽度 分别记录各自的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 碾压方法 静压一遍 弱振碾压一遍 强振碾压 2 6 遍 由同步检 测结果定 最后再静压一遍消除轮迹 即静压 弱振 强振 静压 碾 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慢速 宜为 2 3km h 最大速度不超过 4km h 碾压时 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 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 2 0m 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 40cm 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 3 0m 碾压过程中 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 严禁有 弹簧 松散 起皮等 现象产生 如有此现象应局部挖开晾晒或挖除重新换 填碾压结束之前 应用平地机终平一次 使其纵向顺适 符合设计要求 养生 改良土碾压完成后 如不能连续施工应进行养生 使改良土表面保湿 养生不少于 7 天 养生期间勿使改良土过湿 更不能忽干忽湿 应控制好 交通 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当改良土分层施工时 下层检验如压实度 平整度等指标合格后 上层填土能连续施工时可不进行专门的养生期 4 主要技术措施 4 1 技术措施 水泥改良土的水泥选用 PO42 5 其指标应达到现行的试验规程标准 改良土掺入水泥时 水泥的初凝时间应大于 3h 终凝时间应大于 6h 要 注意控制水泥改良土从拌和到碾压完成的施工时间 使这个过程不大于 4 小时 对符合要求的土质进行过筛处理 使水泥和黄土颗粒尽可能小 增加其表面积 并拌和均匀 能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 其中最佳含水量控制方案是 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 CYSG 2 标路基试验段改良土施工方案 6 如果土的天然含水量距最佳含水量差距不大时 在厂拌设备拌和时将 水成雾状均匀地喷入改良土中拌和均匀 如土的天然含水量距最佳含水量 差距较大时 考虑在取土场分块灌水焖土 如土料的天然含水量过大 事 先进行适度的晾晒对降低含水量效果较好 改良土在拌和 运输 摊铺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水分损失 尤其是在夏 天炎热气候的情况下水分损失会更大 因此拌和好的改良土含水量应比最 佳含水量适当大一些 具体数据根据当时天气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总结确 定 施工时要特别注意路基内预埋管线及设施的施工 施工前根据设计图 纸和相关文件要求作出详细的技术交底 确保预埋管线及设施不受到损害 同时要确保此部分的路基压实质量符合要求 要特别注意对水泥改良土从拌合开始至碾压完成的时间控制 一般不 宜大于 4 个小时 4 2 施工工艺框图见下 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 CYSG 2 标路基试验段改良土施工方案 7 改良土填筑路拌法施工工艺框图改良土填筑路拌法施工工艺框图 合格 拌和机安装土场选择 改良土组成设计 土工试验 机械试运转与调试 改良土拌和碎土机粉碎土 配合比报批 水泥 鉴定 配合比试验 水泥 土场集料准备 N 下层检测验收 试验段施工 报监理单位确认 Y 改良土摊铺 平整 碾压夯实 压实度检测 改良土运输 放样 砂垫层防排水 板 接逢处理 养生检查验收下一道工序 连续施工 不连续施工 边桩测设 施工准备 修建便道场地清理 中线 高程复测 地基处理及验收 层厚 平整度 量测与控制 分层填筑 沉降观测设施安置 填料检验 场拌改良土生产 不合格 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 CYSG 2 标路基试验段改良土施工方案 8 5 注意事项 对地面纵坡与线路纵坡不平行的段落 应由地面最低处逐段进行调整 但每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应为经路基填筑试验段确定的最大松铺厚度 最薄 处的松铺厚度不得少于 15cm 纵坡调整应在基床下部的路堤顶层填筑前完 成 6 6 质量控制及检验质量控制及检验 6 1 质量控制 改良土施工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主要为五个方面既 原材料 土 水泥 配合比 根据不同的土质需掺入的水泥 改良土含水量控制 均匀性 避免改良土中出现素土团现象 压 实度 通过试验段确定适宜的施工参数 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 路堤填料种类 质量应符合设计 要求 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 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 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对水 泥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改良土填筑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 确定施工配合比 改良土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压实质量能达到设计要 求 改良土外掺料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混合料中不应含有 大于 15mm 的土块 改良土应色泽均匀 改良剂剂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 比的 0 5 1 0 改良土的收缩裂缝会引起排水面破坏 易引起水侵入路基 要严格 控制压实含水率 确保压实度 注意养生 以控制改良土本身的收缩裂缝 必须控制最佳含水量 路堤填筑改良土施工中 拌合料的均匀性是关键因素 应严格控制拌 合过程中的施工质量 确保拌合熟料的均匀性 使水泥颗粒与土颗粒尽可 能小 增加其表面积 并拌和均匀 能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 这是化学改 良土填料质量控制的关键 为了获得预期的效果 尚需对含水量 含灰率 改良土颗粒粒径 松铺系数 碾压遍数这些工艺参数进行严格控制 对初步确定使用的混合料 应进行重型击实试验 计算最佳含水率和 最大干密度 并进行 7d 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必须符合 设计要求 6 2 检验 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工程质量检测 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 CYSG 2 标路基试验段改良土施工方案 9 按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102 和 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施工 技术指南 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 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 进行取样检验 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 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检验方法 按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102 规定的试验方法 检验 改良土外掺料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检查每批产品的生产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 并在料场的 5 个不同部位等量取样 总计取样不少于 12kg 按有关规定试验方法进行 检验 对进入摊铺场地的混合料进土团粒的检查 对进入摊铺场地的混合 料进土团粒的检查 每 5000 立方为一批 检验方法 土团粒检查采用孔 径为 15mm 的筛子 标准为不能有筛余量 改良土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表 6 2 3 的规定 检验方法 压实系数检验宜用灌砂法 改良土压实质量检验应与施工紧密配合 要考虑现场检验压实质量不 合格时 仍给碾压留有时间 质量检验以密实度为主 其它如 K30 Evd 不作为施工时的主要检验项目 因刚碾压后不代表后期的状况 很可能当 时测定的结果达不到后期要求的值 密实度与 K30 Evd 的对应关系可通 过路基填筑试验段进行对比试验确定 建立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达到质 量评价的目的 因此压实质量检验以密实度为主 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在 时间上与施工密切配合 且要求监理工程师在检测过程中进行见证和确认 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沿线路纵向每 100m 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 6 点 其中左 右距路肩边线 1m 处各 2 点 路基中部 2 点 监理单位按施 工单位抽样数量的 10 平行检验压实系数 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按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102 规定的试验方法 检验 从已摊铺好填料的地段现场抽样 在室内按要求的压实度成型 并 按规定进行养护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检验数量 每层每 2000m2 检验 3 处无侧限抗压强度 同一连续作业段 左 中 右各一处 每检验批平行检验 1 处无侧限抗压强度 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 CYSG 2 标路基试验段改良土施工方案 10 表表 9 19 1 改良土原材料的试验项目和频次改良土原材料的试验项目和频次 材料名 称 试验项目频次试验方法 含水率 液限 塑限 土 有机质和硫酸盐含 量 凝结时间 水泥 强度 每个土源点或每批 同一料源材料使用 前应取两个试样 按现行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 程 TB10102 执行 表表 9 29 2 改良土填料复查项目及频次改良土填料复查项目及频次 填料类别项目频次 化学改良土水泥剂量每层 100m 三个样品 用滴定法试验 含水率根据观测 异常性试验 化学改良土 拌合均匀性限时观测 表表 6 26 2 3 3 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备注 填料部位填料种类 水泥掺量 配比 七天饱和无侧限抗 压强度 KP 压实系数 K 基床底层 水泥改良 土 6 350 0 95 水泥改良 土 4 250 0 92 不浸水路 堤 基床以下 水泥改良 土 4 250 0 92浸水路堤 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 CYSG 2 标路基试验段改良土施工方案 11 表表 6 26 2 4 4 基床底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基床底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 号 项 目允 许 偏 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 1 中线至路肩边缘距 离 50mm 沿线路纵向每 100m 抽样检验 5 点 尺量 2宽度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 100m 抽样检验 5 点 尺量 3横坡 0 3 沿线路纵向每 100m 抽样检验5个 断面 坡度尺量 4平整度不大于 15mm 沿线路纵向每 100m 抽样检验 10 点 2 5m长直 尺量 5厚度 30mm 沿线路纵向每 100m 抽样检验 3 点 水准仪测 量 6顶面高程 0 20mm 沿线路纵向每 100m 抽样检验 3 点 水准仪测 量 7 7 劳动组织劳动组织 7 1 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7 2 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 机械 人员组合 工期 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劳动组织安排表劳动组织安排表 序 号 工种名称 人数 人 备注 1 现场负责人 1 负责现场填筑施工 2 拌和站负责人 1 负责改良土的拌制 3 技术主管 1 4 专职安全员 2 现场 拌和站 5 工班长 2 现场及拌和站各一 人 6 指挥卸土人员2 4现场 7 技术 质检 测量及试验人 员 4 6现场 拌和站 8 压路机司机 1 现场 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 CYSG 2 标路基试验段改良土施工方案 12 9 自卸车司机 8 现场 拌和站 10 挖掘机司机 1 现场 11 装载机司机 1 拌和站 12 推土机司机 1 现场 13 平地机司机 1 现场 14 普工若干现场 施工作业循环机具设备表施工作业循环机具设备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现状 1 挖掘机 EX200 台 1 良好 2 振动压路机 25T 台 1 良好 3 推土机 TY220 台 1 良好 4 自卸车北方奔驰台 5 良好 5 装载机 ZL50 台 1 良好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