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微生物基因突变,突变(mutation)是指生物的遗传物质-DNA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而产生遗传性变异。突变:染色体畸变 (大段DNA的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 基因突变 指基因内部细微结构的变化,它可是 DNA序列中单个或几个核苷酸发生改变,野生型(wild type):在微生物遗传学研究中,人们通常把从自然界中分离的菌株称为野生型,发生突变的相应个体或群体称为突变型。突变体(mutant):在遗传学中,把携带有突变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称为突变体。表现型(phenotype):突变后产生的可观察或可检测的性状称为表现型。基因型(genotype):把生物个体的基因组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称为基因型。,一、基因突变的类型,基因突变可从突变发生方式、引起的表型和遗传物质改变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按突变体表型特征可将突变体分为以下4类:形态突变型、生化突变型、致死突变型、条件致死突变型,第一节 基因突变的类型、符号和规律,按遗传信息的改变方式可将突变分为以下3类:错义突变:突变造成所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同义突变:碱基改变后编码的氨基酸与野生型的氨基酸相同无义突变:当碱基突变后形成终止密码子,使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根据遗传物质的结构改变,分为:碱基置换移码DNA片段的插入和缺失根据突变发生的方式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普遍性 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的动植物以及人,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在自然界的物种中广泛存在。随机性 指基因突变的发生在时间上、个体、位点、所产生的表型变化等都是随机的。独立性 在微生物群体中,基因突变是独立发生的,某一个基因的突变与另一基因突变之间是互不相关的独立事件。稳定性 基因突变的实质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结果,因此突变型基因和野生型基因一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可以遗传的。,二、基因突变的规律,稀有性 突变是极为稀有的,野生型基因以极低的突变率发生突变。可逆性 突变基因又可以通过突变而成为野生型基因,这一过程称为回复突变 。 少利多害性 一般基因突变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被淘汰或是死亡,但有极少数会使物种增强适应性。不定向性 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几种细菌抗性自发突变的频率,抗药性突变的发生与药物的存在无关。抗药性突变以一定的突变率发生。各种抗药性突变的发生各不相关。抗药性突变型具有稳定性。抗药性突变型可回复突变抗药性突变率可通过理化因素处理而提高。抗药性突变是DNA分子某一特定位置结构改变的结果。,以细菌抗药性突变为例进一步说明基因突变的规律,三、基因的命名规则和符号,每个基因用斜体小写的三个英文字母来表示,这三个字母取自表示该基因特性的一个或一组英文单词的前三个字母。如str 表示streptomycin链霉素抗性基因。产生同一表型的不同基因,在三个字母后用不同的大写斜体英文字母表示。如trp 代表色氨酸基因,各个不同的色氨酸基因分别用trpA、trpB 来表示。,1966年,M. Demerec提出了大肠杆菌的基因命名规则,其要点:,突变型基因的表示是在基因符号的右上角加“-”,如亮氨酸缺陷型用leu -表示。抗药性基因是在基因符号的右上角加上“r”表示抗性,加上“s”表示敏感。如str r表示链霉素抗性。某一突变型基因的表型一般也用相应的正体三个字母表示,不过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乳糖发酵缺陷型基因用lacZ 表示,其表型则需用LacZ-表示。当染色体上存在缺失时用“”表示,缺失部分放在符号的括号中。如(lac-pro)表示乳糖发酵基因到脯氨酸合成基因这一段染色体发生了缺失。,上述规则主要在原核生物中使用,1995年,被收录到TIG遗传命名指南中,真核生物特别是高等生物尚未遵循此规则。TIG: Trends in Genetics Genetic Nomenclature Guide,第二节 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一、碱基置换及其对遗传信息的影响,碱基置换又可分为两种类型:转换(transition)和颠换(transversion),AT GCCG TA,红线双箭头为转换绿线单箭头为颠换,无义突变,二、移码突变及其对遗传信息的影响,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是指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中插入或缺失一个碱基,使翻译的阅读框发生改变而导致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的完全改变。,三、缺失和重复对遗传信息的影响,大片段的缺失或重复(超过几个碱基对)是基因突变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放线菌中的自发突变,其缺失或重复范围从几个基因到几十个基因。,第三节 自发突变与环境适应,一、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突变可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出现的基因突变。,诱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简称诱变,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人工诱发产生的基因突变。,二、自发突变的证实,有三个著名的实验对细菌抗药性来源进行了研究:波动实验涂布实验影印实验,波动实验(fluctuation test),Luria和Delbruck(1943年),涂布实验(plate spread test),Newcombe(Nature 1949年),在12个平板上涂对T1敏感的E.coli,5*104/皿,培养3-5小时,小菌落生长时产生抗T1突变,每个平板上5*104菌落,5000个细菌/菌落,6个平板喷入T1,培养,6个平板重新涂布后,喷入T1,培养,1个抗T1菌落,多个抗T1菌落,影印实验(replica plating test),Lederberg(1952年),三、自发突变的机制,自发突变是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的突变。从本质上讲,突变不论是自然发生的,还是诱发产生的,都是通过理化因子作用于DNA,使其结构发生变化最终改变遗传性状的过程。引起自发突变的原因徐了与微生物所处的外界环境条件外,还与细胞内自身的化学反应、DNA分子内部的自身运动、转座因子等因素有关。,DNA分子内部运动 碱基脱氨基作用:如“C”脱氨基生成“T”。 互变异构效应:“T”可以酮式或烯醇式两种状态存在,酮式与“A”配对,烯醇式与“G”配对。“C”和“A”则可以氨基或亚氨基两种状态存在,“C”的亚氨基与“A”配对。,DNA的环出效应与缺失 自发产生缺失的机制,可能与DNA在复制或修复中的差错有关,一条DNA链发生环状突起,当复制进行时环状突起区域不复制,这样环状突起区域在子代中就发生缺失。,1,A,B,C,A,B,C,B,A,C,C,A,自身代谢产物:硫氢化合物、重氮丝氨酸、过氧化氢等环境因素:各种短波辐射、高温、低浓度诱变物质等,第四节 诱变剂和诱变机制,诱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简称诱变,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人工诱发产生的基因突变。能够引起基因突变的物理、生物因素称诱变因素,化学试剂称诱变剂。,诱变因素种类繁多,诱变机理也不尽相同,常用的诱变因素分为以下几类:一、碱基类似物二、作用于DNA分子化合物三、嵌合剂四、各种辐射,一些化学和物理诱变因素的诱变功能,一、碱基类似物,碱基类似物:是指类似于正常的含氮碱基并且能够在DNA复制过程中被整合到正在合成的核苷酸链中的化合物。,诱变处理方法(以5-Bu为例),将新鲜斜面的细菌菌种接种液体培养基中(前培养)对数生长期离心收集菌体加入生理盐水或缓冲液饥饿8-10小时(以消耗胞内的贮存物质)加入5-Bu到菌悬液中(终浓度25-40ug/ml),混匀后,取0.1-0.2ml菌悬液涂布到平板培养基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即诱变处理)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进行筛选,注:如果处理真菌、放线菌孢子,则应提高5-Bu的浓度,通常为0.1-1mg/ml。加诱变剂后,需要振荡培养6-12小时,以绝大多数孢子刚刚萌发为度,涂平板处理培养。,二、DNA分子上碱基的化学修饰,这类化学诱变剂有: 亚硝酸(HNO2) 羟胺(NH2OH) 烷化剂常见的烷化剂包括: 甲基磺酸乙酯(EMS) 硫酸二乙酯(DES)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TG) 氮芥等。,(一)亚硝酸的诱变机制,亚硝酸可直接作用于正在复制或未复制的DNA分子,脱去碱基中的氨基变成酮基,改变碱基氢键的电位,引起转换而发生变异。,腺嘌呤(A)脱氨基变为次黄嘌呤(H),亚硝酸引起碱基脱氨基作用,由A变成H时,第一次DNA复制后,次黄嘌呤不与胸腺嘧啶配对,而与胞嘧啶配对,第二次复制后A:T转换为G:C。,脱氨基的结果:腺嘌呤(A)变为次黄嘌呤(H)胞嘧啶(C)变为尿嘧啶(U)鸟嘌呤(G)变为黄嘌呤(X)由C变成U时,第一次DNA复制尿嘧啶不与鸟嘌呤而与腺嘌呤互配,第二次复制后G:C转换为A:T;当G变成X时,与以上两种情况不同,黄嘌呤仍然和胞嘧啶配对。,1试剂的配制(1)1mol/L pH4.5醋酸缓冲液称取醋酸6.12g,加蒸馏水定容100ml。称取醋酸钠8.2g,加蒸馏水定容100ml。将醋酸钠溶液缓缓加入到醋酸溶液中,搅拌均匀,调节pH至4.5,两者之比大约为1:1。(2)0.1mol/L亚硝酸钠溶液称取亚硝酸钠0.69g,加蒸馏水定容100ml。(3)0.07mol/L pH8.6磷酸氢二钠溶液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2H2O)1.246g,加蒸馏水定容100ml。以上试剂使用前均要灭菌。,2处理方法(以处理浓度0.025mol/L为例) 取1ml孢子悬液 2ml pH4.5醋酸缓冲液 1ml 0.1mol亚硝酸钠溶液(处理浓度为0.025mol/L) 于2526保温1020min加入20ml 0.07mol、pH8.6的磷酸氢二钠溶液,使pH下降至6.8左右,以终止反应稀释分离于平板,如果处理细菌,亚硝酸最后浓度以0.05mol:将斜面新鲜菌体移人肉汤培养基适温培养到对数期将培养液进行离心,弃去上清液, 用生理盐水洗涤pH4.5醋酸缓冲液和0.1mol/L硝酸钠溶液1:1加入沉淀的菌体中,使之悬浮。于3537处理510min加入5倍的pH8.6的磷酸氢二钠溶液,使pH下降到6.8。取一定量进行后培养1.52h。稀释分离于平板上在亚硝酸处理菌体或孢子时要严格控制好温度,否则会影响诱变效果。,(二)羟胺的诱变机制,羟胺是具有特异诱变效应的诱变剂,专一地诱发G:CA:T的转换。对噬菌体、离体DNA专一性更强。DNA分子上和羟胺发生反应的碱基主要是羟化胞嘧啶上的氨基。,羟胺与亲电试剂,如烷基化试剂反应生成N或O取代产物:R-X + NH2OH R-ONH2 + HX R-X + NH2OH R-NHOH + HX,当羟胺浓度为0.11.0mol/L,pH6.0时,它专一地与胞嘧啶起反应,而羟化后的胞嘧啶与腺嘌呤配对,引起G:CA:T转换,当羟胺浓度为0.11.0molL,pH9.0时,主要与尿嘧啶反应;在低浓度,如10-3molL,pH9.0时,羟胺可以与胸腺嘧啶、鸟嘌呤和尿嘧啶起反应。但据分析,羟胺与T、G反应的是它的产物,而不是它本身。此外,羟胺有时还能和细胞中其他物质作用产生过氧化氢,也具有诱变作用。,根据诱变机制,羟胺不能使突变回复,即不能使A:TG:C转换,进行逆向突变。因此,可以用来鉴别突变体是 A:TG:C还是G:CA:T转换。这种鉴别常用于碱基类似物和亚硝酸等诱变剂诱发回复突变体的碱基转换。,羟胺的处理方法:常用浓度为0.1%5%,可直接在溶液中处理,时间12h,然后分离培养。但一般都加到琼脂平板或振荡培养基中,然后接入孢子或细菌,在适温下培养,生长过程中处理,所用浓度比直接处理时低些。,作用:1.脱嘌呤DNA链的断裂或少数核苷酸的缺失致死效应2.碱基的烷化错误配对点突变烷化剂的性质比较活泼,不太稳定,在水溶液中容易发生水解。它们大部分半衰期很短,其长短与温度、溶液pH关系很大。,(三) 烷化剂,一些烷化剂在水中(pH=7)的半衰期,1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简称亚硝基胍,NTG或NG),NTG能使细胞发生一次或多次突变,诱变效果好,尤其适合于诱发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NTG还能使多基因并发突变,在复制叉附近一个基因突变能诱发邻近位置的基因陆续连锁突变。,NTG在水溶液中随着不同的pH将产生不同的分解产物,从而影响诱变效应。当溶液pH低于5.5时,NTG分解成HNO2,HNO2本身就具诱变作用;当溶液pH在8.0以上时,NTG会分解产生重氮甲烷(CH2N2),对核酸起烷化作用,引起微生物突变;当溶液pH为6.0时,NTG本身和DNA起烷化反应而导致突变。通常在pH6.0的条件下进行诱变处理。,取新鲜的斜面,用一定pH值的磷酸缓冲液或Tris缓冲液洗下细菌作成菌悬液。如果采用细菌细胞或丝状菌孢子(真菌或放线菌)须进行前培养,孢子培养时间控制在大部分孢子处在萌动阶段,经离心、洗涤,则可用缓冲液制成悬液,浓度约在106107ml-1,NTG的诱变处理方法:,配制NTG母液:由于NTG不溶于水,配制需加助溶剂甲酰胺或丙酮,然后加缓冲溶液,其比例为9:1 (缓冲溶液9ml:NTG丙酮溶液1ml),一般NTG母液浓度配成1mg/ml。使用时取母液0.2ml,加菌悬液1.8ml,NTG最后处理浓度为0.1mg/ml。,将菌悬液和NTG盛于一试管内,置该菌生长适宜的温度下保温(细菌3035、真菌2528、放线菌3032)处理若干时间,一般细菌为2060min,孢子90120min。终止反应:用冷的生理盐水稀释到50倍以上或在低温下进行离心洗涤,除去上清液,加无菌水使沉淀悬浮并作成一定稀释度,分离于平皿。对于细菌,将培养液按一定浓度加入到沉淀菌体中,振荡培养1.52h,使细胞分裂23次,再浠释涂皿。,还可以按以下方法诱变处理,插瓶振荡处理:在接菌后的培养液中加人510g/ml NTG,并加几滴吐温80或吐温60,使成乳化状(注意吐温对该菌生长是否有影响)在平皿上处理:将NTG、琼脂和菌体混合制成平板,NTG浓度为10-50g/ml。或将先倒平板,然后将NTG和菌体混合涂抹平板,此时NTG浓度为1020g/ml。,NTG是一种强致癌物质,操作时要带橡皮手套,穿工作服,带口罩,用称量瓶称量,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凡接触过NTG的器皿必须及时、单独处理。用自来水大量冲洗或用12mol/L的NaOH或2%的Na2S2O3浸泡过夜,洗净。,甲基磺酸乙酯是磺酸酯类中诱变效应较好的一种烷基化合物,外观呈粉末状或无色液体,难溶于水,不稳定,易水解成无活性物质。因此,要低温、干燥保存。诱变效应最佳pH为 7.07.4。配制EMS和制备菌悬液都要用一定的缓冲溶液,这不仅影响诱变剂渗透到细胞内的速度,而且也影响诱变剂的稳定性。,2甲基磺酸乙酯(又称乙基硫酸甲烷,简称EMS),分子式:CH3SO2OCH2CH3,EMS 0.5molL浓度母液的配制:由于EMS有毒性,尤其在高浓度情况下,容易挥发。为了安全和防止失效,配制前将需用的器皿,置冰箱内预冷,然后在冰浴中进行配制。取0.5ml EMS原液,加入到10ml pH 7.2的磷酸缓冲液中,加盖封口,并轻轻转动试管。由于在水溶液中易失效,故尽可能低温保藏,并现用现配。取新鲜的菌体,经前培养至对数期,离心洗涤,用缓冲液制成8ml菌悬液(107108/ml)。对于丝状菌孢子,则前培养至萌动期,菌悬液含菌106107/ml。,EMS的诱变处理方法:,取EMS母液2ml,加入到以上8ml的菌悬液中,在适宜温度下处理一定时间(根据预实验结果确定)。处理的最终浓度为0.1 molL。对于真菌孢子,则为0.20.5mol/L。EMS处理一定时间后,用50倍生理盐水稀释或加入一定量的2%Na2S2O3溶液,或多次离心、洗涤,以终止反应,然后将菌体作成一定稀释度,进行平板分离。如果是细菌,将20ml肉汤培养基加到以上菌体沉淀物中,培养1.52h,再稀释分离培养。,EMS是剧毒的诱变剂,在整个诱变过程,包括配制药品、操作处理、保存等都要严守安全,不能接触皮肤,所有接触过EMS的器皿,单独用大量水冲洗洗涤,或用10% Na2S2O3溶液浸泡过夜,再用清水冲洗干净。,DES是无色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具一定毒性,很不稳定。DES在水溶液中半衰期很短,20时为3.3h,30时为1h,40时仅0.3h。因此,要严格做到随用随配,并且要低温、干燥、避光保存。,3硫酸二乙酯 (DES),DES诱变效应同样受酸碱条件的影响,pH中性时效应最好,配制溶液和制备菌悬液都要用0.1molL pH7.2的磷酸缓冲液。,取DES原液0.4ml于灭菌试管中,加人少量乙醇使其溶解,再加进pH7.2的磷酸缓冲液19.6ml,配成体积分数为2%的溶液;用同一种磷酸缓冲液将新鲜斜面的细菌或真菌孢子洗下,制成菌悬液;取以上DES溶液和菌悬液等量(如1:1)加入到无菌试管内混合,最后处理浓度为1%,在一定的温度下,振荡处理2060min;诱变处理结束加入生理盐水稀释,或加入2%Na2S2O3 0.5ml终止反应。如果是细菌,将20ml肉汤培养基加入到以上菌体沉淀物中,进行1.52h后培养,然后稀释、分离于平皿。,DES的处理方法:(以处理浓度1%为例),三、嵌合剂和移码突变,能够引起DNA链中一个或几个碱基的插入或缺失的化合物称为嵌合剂,常用的有吖啶橙、吖啶黄等吖啶类衍生物、ICR-171、ICR191等。 这类化合物由于其分子结构及大小类似于嘌呤:嘧啶碱基对,在水溶液中能嵌入到双链DNA分子的碱基堆中,当DNA进行复制时,就会造成多出一个或几个碱基,或少了一个或几个碱基而引起移码突变。,DNA双链上的两个碱基之间插入吖啶类化合物分子,使DNA链拉长,两碱基间距离拉宽。 这类化合物与DNA结合后,使碱基插入或缺失,在DNA复制时造成点突变,使后面的所有碱基都往后或往前移动,引起全体三联密码转录、翻译错误而突变,故称这种突变为移码突变。,吖啶化合物的诱变机制,吖啶黄是淡黄色晶体,微溶于热水,溶于乙醇和乙醚,不稳定,遇光易分解,须避光保存。吖啶黄使用时,先用少许乙醇溶解,配成一定浓度的母液。通常处理方法是将它们加入培养基中,使最后浓度为1050g/ml,混合后制成平板,将处理菌悬液分离其上,适温培养,在生长过程中处理。另外,还可将吖啶黄加入到培养液中,浓度为1020g/ml,在适温条件下,振荡培养过程中处理。,2吖啶黄的性质和使用方法,化学诱变剂操作安全须知,四、辐射诱变,紫外线、X-射线、激光、离子束等都能引起基因突变。辐射的诱变作用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作用是使DNA发生断裂、缺失等间接作用是使细胞中染色体以外的物质发生变化,然后这些物质再作用于染色体而引起突变。,波长范围:136-390nm诱变有效波长:200-300nm碱基吸收波长:254nm (诱变效果最强),紫外线的诱变机制是目前了解得较清楚、应用较广泛的一种非电离辐射的诱变因素。,紫外线(UV:Uitraviolet)的诱变机制,主要引起DNA断裂、DNA分子间或分子内的交联、胞嘧啶与尿嘧啶的水合作用以及嘧啶二聚体的形成等。其中,最主要的生物学效应是引起胸腺嘧啶二聚体形成。,UV的作用机制:,X-射线、-射线都属于电离辐射,带有较高的能量,能引起被照射物质中原子的电离,故称电离辐射。,室外活体辐射圃,室内辐射源,电离辐射的诱变作用,激光诱变作用激光和普通光在本质上都是电磁波。普通光源的发光主要是自发发射,激光是激光器内部对光的发射过程进行控制,而产生受激发射。微生物细胞在He-Ne激光的作用下,产生辐射活化效应,表现为形态结构上的改变,以及生理代谢发生变化。利用激光对酵母、芽孢杆菌等进行诱变后,都得到较好的效果。,离子束诱变是利用离子注入设备产生高能离子束(4060keV) 并注入生物体引起遗传物质的永久改变,然后从变异菌株中选育优良菌株的方法。,离子束诱变术,离子注入生物体时,具有能量传递、动量交换、离子沉积和电荷积累的过程。而其它辐射诱变仅仅只有能量交换;化学诱变考虑的也只是分子基团的交换。 因此,离子注入不仅兼有辐射诱变和化学诱变的特点和功能,而且可以通过精确控制离子种类、注入参数,使离子的能量、动量、电荷等根据需要进行组合,使诱变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方向性。,第五节 基因突变与DNA损伤的修复,DNA损伤类型很多,细胞内修复系统也不尽相同。根据修复途径和参与酶类,将DNA损伤修复大致归纳为: 光修复 切补修复 错配修复 重组修复 SOS修复等,一、光修复(photoreactivation),二、切补修复(excision repair),切补修复:是细胞内一种不依赖可见光来切除胸腺嘧啶二聚体的修复系统,所以也称暗修复。,UvrABC切补修复的机制,三、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是由甲基化引导的修复系统,是大肠杆菌主要修复系统之一。其特点是特异性不强,能修复DNA双链结构中任何轻微的损伤,包括错配、移码、碱基类似物替代等。而DNA的重大损伤则由其它修复系统进行修复。,CH3,利用母链甲基化,子链未甲基化状态,3 MutL将MutS和MutH结合在一起,形成DNA链和三个蛋白复合物,2 MutH则结合到离错配碱基最近的半甲基化位点上,1 MutS识别并结合到错配位点上,5 在DNA多聚酶I和连接酶作用下,以母链为模板合成正确的子链,4 由核酸外切酶从切口处朝错配位点进行降解,由MutH在未甲基化的子链上产生切口,甲基化介导的错配修复机制:,四、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 repair),重组修复是一种依赖于重组酶(RecA)的修复系统。与光修复和切补修复不同的是,重组修复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或复制后,而光修复和切补修复均发生在DNA复制之前。,在重组修复过程中,RecA蛋白结合到缺口处的单链DNA上,与相应正常DNA双链形成三链区,由正常DNA双链中的母链与带有缺口的子链进行重组,子链中的缺口由母链替代,而被交换到母链上的缺口则由DNA聚合酶和连接酶进行修复,1234,1234,1234,1234,1234,1234,五、SOS修复(SOS response),SOS修复是DNA分子受到较大范围损伤时诱导产生的一种DNA修复系统。它具有复杂的细胞学机制,受到损伤的DNA作为求救信号(save our soul)引发了涉及DNA修复的多种细胞功能参与协调作用。因此是细胞受到危急状态时的修复方式。,由于SOS系统在修复某些DNA时,是在没有模板条件下进行的,因而出现许多错误的修复而引起基因突变。这种修复也是一种倾向错误修复的DNA修复机制,从而导致基因突变。,SOS反应涉及的酶类和修复机制,切除修复的基因:uvrA uvrB uvrC重组修复的基因:recA其他基因: lexA umuC umuD,lexA 是一种调节基因,其产物是个阻遏蛋白。所有SOS基因的操纵子都含有LexA的结合位点,LexA通过与uvrA uvrB uvrC umuC umuD recA等基因结合而阻遏这些基因的表达。同时对自身基因(lexA)的表达也起抑制作用,recA基因(Clark, 1965)在研究大肠杆菌重组时发现的。recA突变体具有多效性,除重组外,还与DNA修复、细胞分裂等有关。,recA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数状数组的健康评估-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数字版权跨境交易技术创新与平台开发可行性分析报告
- 昆虫外骨骼的纳米技术应用-洞察及研究
- 安宁照护模式在肾炎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2025-2030跆拳道培训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融资发展机会研究报告
- 2025-2030调味品行业技术趋势分析及品类创新与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
- 2025-2030肉羊养殖行业政策环境分析及规模化发展路径与投资机会探讨
- 水果、坚果酱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家政中介信用评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奶牛健康管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4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及答案
- 《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仪 (PID)技术要求及监测规范》
- JGJ46-2024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铁路轨道维护》课件-钢轨钻孔作业
- 《酶切连接与转化》课件
- 中药处方点评培训
- 危险固体废物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西点制作工艺-第二版教材全套课件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
- 酸枣仁介绍课件
- 软硬结合板的设计制作与品质要求
- 乡镇报灾系统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