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典型真题分析 典型真题分析 1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注意 情感 意志 定势与思维等状态水平 可以将 课堂气氛分为积极的 消极的和 三种 2007 年 评析 对抗的 本题旨在考查课堂气氛的种类 2 简述课堂有效管理的目标 2007 年 评析 1 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 2 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 3 帮助学生自 我管理 此题是对课堂管理的进一步考查 同步训练试题同步训练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 具有 A 维持动机作用 B 促进和维持功能 C 思想教育作用 D 培养纪律功能 2 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 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A 目的和内容 B 共同语言 C 深厚友谊 D 约束力量 3 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 A 最终结果 B 中间环节 C 目标 D 最高阶段 4 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 但活动还 A 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 只有小集团意义 C 依赖兴趣的作用 D 没有政治意义 5 的研究表明 群体对个人活动起到促进作用 但有时群体也会对个体的活动起 阻碍作用 A 斯金纳 B 阿特金森 C 阿尔波特 D 布卢姆 6 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 A 群体压力 B 群体动力 C 群体凝聚力 D 群体规范 7 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之为 A 课堂规范 B 课堂气氛 C 课堂管理 D 课堂纪律 8 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之为 A 课堂管理 B 课堂纪律 C 课堂规范 D 课堂控制 9 曾在 1939 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 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 A 戴尔 B 布鲁纳 C 斯金纳 D 勒温 10 型的课堂气氛最有助于知识的学习 A 集权 B 权威 C 教师主导 D 民主 11 下列教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的创设的是 A 规定限制 B 理解 C 协助 D 同情 12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 取决于交往双方 A 修养和处世方法 B 身份和地位 C 交往方式与方法 D 需要满足的程度 13 一般说来 群体问竞争的效果取决于 A 群体内的合作 B 群体内的竞争 C 群体间的合作 D 个体的能力 14 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 A 积极 B 权威 C 民主 D 消极 15 问题行为与差生 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 A 对象相同 B 概念不同 C 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 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二 多项选择题 1 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 取决于四个因素 A 活动的难易 B 竞赛动机的激发 C 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D 注意的干扰 E 群体的规模 2 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是 A 距离远近 B 交往的频率 C 态度的相似性 D 个性的互补 E 外形 3 以下属于正式群体的是 A 班级 B 小组 C 少先队 D 小集团 E 团员 4 以下属于结构创设的是 A 教师的指导 B 规定限制 C 采纳学生的意见 D 安排日程 E 奖励 5 问题行为的一种分法是分为三种类型 A 扰乱性问题行为 B 心理问题行为 C 品行性问题行为 D 性格性问题行为 E 情绪上 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 三 填空题 1 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 学生和 2 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 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的过程 3 定型的期望包括人们对教师理应表现的行为及其所具有的 和意向的期望 4 通常我们可以把学生的群体分为两种 按照教育管理的要求组织起来的群体 如班 集体 叫群体 通常所说的小团体或友伴群则属于 群体 5 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 和 三个阶段 6 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 在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 一致的行为 即 7 在通常情况下 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 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8 课堂的三大要素包括 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 9 教师在分配学生的座位时 最值得关注的是对 的影响 10 人际交往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 和 是主要的人际交往 工具 11 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的现象 它以 情感和谐及行动统一为特 征 12 教师促成的纪律应该包括结构的 和 13 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 到学生身上 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 观点与情感 都联结起来 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 14 处罚学生的消极的课堂行为 但不能采用讽刺挖苦 体罚和 等手段 15 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理有 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 担忧的反应倾向 四 名词解释 1 定型的期望 2 人际关系 3 合作 4 竞争 5 问题行为 五 简答题 1 简述群体的含义和特征 2 教师的期望通过哪四条途径影响课堂气氛 3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 课堂纪律分成哪四种类型 4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六 论述题 1 群体动力的表现 2 简述课堂结构 一 单项选择题 1 B 解析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 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 2 A 解析 松散群体是正式群体形成的第一阶段 仅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结成群体 还 没有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3 D 解析 略 4 A 解析 联合群体是正式群体形成的第二个阶段 它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 但活动 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5 C 解析 1920 年阿尔波特让被试分别在单独情境和社会情境里工作 结果发现社会 情境中的效果要比一个人单独活动好 6 B 解析 略 7 B 解析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 它通常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 感的综合状态 8 B 解析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协调学生的行为 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 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 从而形成课堂纪律 即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 则与控制 9 D 解析 略 10 D 解析 勒温曾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 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 不同的领导 方式会形成不同的课堂气氛 其中民主型的课堂气氛最佳 11 A 解析 教师促成的纪律有结构的创设和体贴 规定限制是结构创设 BCD 属于体 贴 12 D 解析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 心理距离 它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满足需要的程度 13 A 解析 略 14 A 解析 课堂里往往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积极的课堂行为是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 际相联系的行为 消极的课堂行为是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 15 B 解析 问题行为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差生 后进生和优秀生都有可能发生问题行 为 差生 后进生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但在正常的班级里人数较少 所以两者的概念是 不同的 二 多项选择题 1 ABCD 解析 群体对个人活动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 其决定因素是 ABCD 四个选项 和规模的大小没有关系 2 ABCDE 解析 人际吸引和人际排斥是学生在课堂里处于不同的地位 题中的各项都 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 3 ABCE 解析 正式团体就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 D 属于非正式团体 4 ABDE 解析 教师促成的纪律包括结构的创设和体贴 其中采纳学生的意见属于体贴 的范畴 5 CDE 解析 问题行为的化分方法有多种 其中的一种是将它分为扰乱性行为和心理 问题行为两种 还有一种是将它分为品行性问题行为 性格性问题行为和情绪上 社会上 的不成熟行为 三 填空题 1 课堂情境 2 人际关系 3 动机 4 正式 非正式 5 联合群体 集体 6 从众 7 消极的 8 学生 9 人际关系 10 语言符号系统 非语言符号系统 11 人际吸收 认知协调 12 创设 体贴 13 投射 14 剥夺学习权利 15 潜在威胁 四 名词解释 1 定型的期望 人们对教师在学校情境中执行任务往往有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 即使 某一位教师的外貌谈吐并不符合这种固定的看法 人们还是会按照这种固定的看法去看待 和解释教师们的行为 2 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3 合作 学生们为了共同的目的在二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 4 竞争 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 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 过程 5 问题行为 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 参与学习的行为 五 简答题 答案要点 1 群体 是介乎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人群结合体 具体地说 就是指在组织机构中 由若干个人组成的为实现目标而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并规定其行为规范的人 群结合体 它的基本特征有 群体由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 群体成员根据一定的目的 承担任务 相互交往 协同活动 群体成员受共同的社会规范制约 2 1 接受 教师通过接受学生意见的程度 为不同学生创造不同的社会情绪气氛 2 反馈 教师通过输入信息的数量 交往频率 目光注视 赞扬与批评等向不同期望的学 生提供不同的反馈 3 输入 教师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难度不同 数目不等的学习材料 对问题做出程度不同的说明 解释 提醒或暗示 4 输出 教师允许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 听取学生回答问题的耐心程度等 都会对课堂气氛产生不同的影响 3 1 教师促成的纪律 刚入学的小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和指导 需要 教师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 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 这样的 结构 就是教师促成的纪律 2 集体促成的纪律 从入学开始 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 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他们开始对同学察言观色 以便决定应该如何思考和如何 行事 3 任务促成的纪律 每一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 有时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 高度注意 而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 4 自我促成的纪律 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 内化之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 自律便出现了 4 1 教师的领导风格 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油空气 鼓励自由发表意见 不把自 己的意见强加于人 而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 只注重于集体讨论的进程 经常监督人的 行为有无越轨 2 班级规模 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3 班级的性 质 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 4 对教师的期望 人们会按固定 的看法去解释教师们的行为 六 论述题 答案要点 1 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善于利用群体动力 实现课堂的促进功能 1 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名成员的吸引力 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 责任 感 荣誉感 成员之间的友谊感和志趣等来说明 教师应采取措施提高课堂里群体的凝聚 力 首先 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其次 要帮助课堂里所有的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 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 形成认同感 再次 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 形成归属感 最后 给予恰当的赞许和鼓励 形成力量感 2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 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 范 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 相互影响阶段 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 由于趋同倾 向而导致评价 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 3 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 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 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 课堂气氛可以分 成积极的 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其中积极的课堂气氛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学习 而且 也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4 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 取决吁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 吸引与排斥 合作与竞争 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 人际吸引和人际排斥使学生在课堂里处于不同的地位 课堂管 理中必须重视课堂里的被嫌弃者和被孤立者 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协调合作和竞争的关系 使两者相辅相成 成为实现键进功能的有益手段 2 学生 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 它包括课堂情境 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 1 课堂情境结构 班级规模的控制 班级过大容易限制师生交往和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机会 阻碍课堂教学的个别化 有 可能导致课堂出现较多的纪律问题 课堂常规的建立 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能够使课堂行为规范化 学生座位的分配 分配座位时 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 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 另一方面又 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 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2 课堂教学结构 能使教师满怀信心地按照教学设计 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教学时间的合理使用 课堂活动有学业 非学业 非教学活动三种类型 学业活动 时间越多学业成绩越好 课程表的编制 编制应尽量将核心课堂安排在学生精力充沛上 其次 文理学科 形象性与抽象性学科交错安排 教学过程的规划 一 填空题 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 每空一 填空题 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 每空 1 分 共分 共 17 分 分 1 杨贤江写的 杨贤江写的 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 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 题的著作 题的著作 2 教育的本质是 教育的本质是 3 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4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5 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 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 1862 年我国在年我国在 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6 1903 年颁布的 年颁布的 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7 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 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是 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 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是 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 是 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 是 相结合的学科 相结合的学科 8 义务教育 也叫 义务教育 也叫 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 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 9 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10 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 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 媒体 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 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 媒体 或设备 或设备 11 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12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 上课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 上课 作业批改 作业批改 成绩考核成绩考核 四个四个 环节组成 环节组成 13 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 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 渗透德育 渗透德育 14 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 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 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 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 和各科课程标 和各科课程标 准 教科书之中 准 教科书之中 15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二 选择题 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二 选择题 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括号内 每题在括号内 每题 2 分 共分 共 26 分 分 16 长善救失长善救失 教学相长教学相长 的教学思想是由 的教学思想是由 首先提出的 首先提出的 论论 语语 孟子孟子 学记学记 劝学篇劝学篇 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 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 大教学论大教学论 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教育 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 我的教育信条我的教育信条 18 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过程最优化 的教学思想是由 的教学思想是由 提出的 提出的 赞科夫赞科夫 巴班斯巴班斯 基基 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 凯洛夫凯洛夫 19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 和谐教育思想和谐教育思想 教学过程最优教学过程最优 化化 教学发展观教学发展观 全面发展观全面发展观 20 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 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 痒痒 序序 校校 学学 21 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讲述 讲解 讲读 讲演讲述 讲解 讲读 讲演 讲述 讲述 讲解 报告 讲演讲解 报告 讲演 讲读 讲演 讲评 讲述讲读 讲演 讲评 讲述 讲述 讲解 讲评 报告讲述 讲解 讲评 报告 22 政治 经济制度决定着 政治 经济制度决定着 教育的性质教育的性质 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 教育教育 的效益的效益 教育的规模教育的规模 23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 做人教育做人教育 职业教育职业教育 基础教基础教 育育 专业教育专业教育 24 中小学的 中小学的 双基双基 教学是指 教学是指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理论 基本理论 基本技能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 基础理论 基本原理基础理论 基本原理 25 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 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 积极作用积极作用 影响作用影响作用 制约作用制约作用 导向作用导向作用 26 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 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 主导作用主导作用 主动作用主动作用 领导领导 作用作用 能动作用能动作用 27 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有健有健 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有严格的规章有严格的规章 制度与纪律制度与纪律 28 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 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 个人价值和社会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 值值 主体价值主体价值 创造价值创造价值 教育价值教育价值 三 简答题 共三 简答题 共 32 分 分 29 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6 分 分 30 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6 分 分 31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8 分 分 32 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6 分 分 33 什么是教学 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什么是教学 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6 分 分 论述题 论述题 34 36 两题任选一题 两题任选一题 35 题必做 共题必做 共 25 分 分 34 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 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 11 分 分 35 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 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 14 分 分 36 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11 分 分 要求 要求 论述要观点正确 论据充分 条理清楚 论述要观点正确 论据充分 条理清楚 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 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 每题字数不得少于每题字数不得少于 200 字 字 20092009 年特岗教师招聘小学体育考试题年特岗教师招聘小学体育考试题 参考样卷参考样卷 时间 2009 07 17 23 00来源 未知 作者 孺子牛 点击 1327 次 2009 年特岗教师招聘小学体育考试题 参考样卷 一 判断题 判断对错 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的打 本 大题 10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10 分 1 2006 年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是第十六届 二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 你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目括号里 本大题共有 20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20 分 1 对促进体育学习具有指向和强化的作用 A 技能指导 B 坚持实践 C 不断哟化 D 兴趣 2 人体获得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称为 A 吸收 B 营养 c 消化 D 物质代谢 3 是人们对于体育的现象 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 是人们在长期的 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A 体育知识 B 体育实践 c 体育教学 D 运动技能 4 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是 A 助跑速度 B 空中走步式 C 腾起初速度和角度 D 踏板的准确性 5 现代优秀跳高运动员大多采用 A 剪式 B 跨越式 c 俯卧式 D 背越式 6 排球比赛中 对后排队员的限制有 A 传球 B 垫球 C 拦网 D 扣球 7 发展体能的原则是 A 全面性和适量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健康性原则 D 以上都是 8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对于动作比较简单 学生直接模仿 的动作可采用 12 按 分类 可分为田径运动 球类运动等 A 身体素质 B 人体结构 C 人体基本活动技能 D 运动项目技术结构 13 测定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方法主要有生理测定法 自我感觉法和 A 评比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访问法 14 影响人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遗传 学习条件和体育 B 遗传 工作条件和体育 c 遗传 环境和体育 D 遗传 营养和体育 15 标准田径场内突沿围长为 A 400 米 B 398 米 C 396 米 D 394 米 16 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 A 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B 与训练竞赛相结合 c 脑务与体力相结合 D 形式灵活 17 足球场球门的高度应是 米 A 2 42 米 B 2 44 米 C 2 40 米 D 2 35 米 18 运动后 如问隔时间过长 机体工作能力降低到原来水平 称为 阶段 A 超量恢复阶段 B 工作阶段 C 相对恢复阶段 D 复原阶段 19 身体或身体某部分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称为 A 练习频率 B 练习轨迹 C 练习速度 D 身体姿势 20 是指为了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 提高教学效率 所采取的保证措施与手段 A 体育教学手段 B 体育教学原则 C 体育教学方法 D 体育教学组织 三 填空题 本大题 5 小题 10 个空 每空 1 分 共 10 分 1 体育锻炼可以调节 保持良好 促进身心健康 2 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是有助于 培养 有助于形成 有助于形 成良好生活习惯和丰富课外文化生活 3 在体育科研中 资料与事实的收集方法有文献法 观察法 4 体能主要包括 能力和 两个方面 5 人体基本的活动方式是 走 跑 跳 投 等 四 简答题 本大题 2 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 10 分 1 小学体育教材的特点是什么 2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五 论述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 20 分 1 在体育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2 体育实践课前 应做好哪些准备 六 教法技能题 本大题 1 小题 共 10 分 现有 12 个队参加篮球比赛 采用分组循环 分 A B 两组 每小组需要进 行多少场比赛 并将一个组的单循环轮次排列出来 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部分 七 简答题 2 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 10 分 1 简述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2 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八 论述题 10 分 联系实际 谈谈加强教 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20092009 年特岗教师招聘初中体育考试题年特岗教师招聘初中体育考试题 参考样卷参考样卷 时间 2009 07 15 15 02来源 未知 作者 孺子牛 点击 710 次 2009 年特岗教师招聘初中体育考试题 参考样卷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 判断题 判断对错 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的打 本 大题 10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lo 分 1 训练原则是运动训练活动的主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 的基本原则 2 念动法是指运动员在头脑中对过去完成的正确技术动作的回忆与再现 唤起临场感觉的训练方法 3 发展体能的训练方法主要有 持续法 间歇法 分解法 4 足球比赛中 防守队员在本方罚球区内拉扯对方队员即判罚点球 5 判断越位时是看同队队员接球的瞬间 6 运动系统是由骨 关节和神经组成 7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可使肌肉体积增大 肌纤维数增多 8 人体正常的安静时体温变动范围在 36 5 一 37 5 之间 在运动中 体温则可高达 40 以上 9 肥胖症指的是体脂过多 男子体脂超过 20 女子体脂超过 30 则称 为肥胖症 10 在篮球比赛中 当一名队员在场上获得控制一个活球时 他的队员在 30 秒内尝试投篮 6 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因素是 A 政治的需要 B 经济的需要 C 学生 社会的需要 D 家庭的需要 7 体育包括 A 群体体育 学校体育 竞技体育 B 运动训练 C 学校体育 D 课外体育活动 8 有 8 支足球队参加单淘汰制比赛 需要进行的场次及轮次是 A 7 场 3 轮 B 4 场 3 轮 C 8 场 3 轮 D 7 场 2 轮 9 在奥运会上首次设立女子足球比赛项目是在 A 1992 年 B 1996 年 C 1984 年 D 2000 年 10 称为竞技排球的是 A 软式排球 B 沙滩排球 C 4 人制排球 D 妈妈排球 11 投掷铁饼时 下列哪种因素可使投掷成绩提高 A 顺风 B 逆风 C 无风 D 横风 12 在技术训练实践中 表象法又称为 A 念动法 B 再现法 C 回忆法 D 默念法 13 4400 米接力比赛 为部分分道跑 运动员跑完几个弯道后切人里道 A 4 个 B 3 个 C 2 个 D 1 个 14 田径竞赛编排的主要方法是 A 蛇形编排法 B 斜线分组法 C 抽签法 D 随意排列法 15 促进有氧能力训练的方法有 A 慢速长距离训练 B 高强度持续训练 C 间歇训练 D 以上都是 16 篮球场地的篮圈距地面的距离是 A 3 10 米 B 3 08 米 C 3 05 米 D 3 0 米 17 4100 米接力比赛共有接力区 A 4 B 3 C 2 D 1 18 速度力量的典型表现形式是 A 耐心 B 爆发力 C 意志力 D 以上都不是 19 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与身体姿势的调控是通过它产生运动参数得以实 现的 A 肌肉收缩 B 内脏器官 C 腺体 D 心脏 20 奥运会上金牌总数最多的项目是 A 游泳 B 田径 C 体操 D 射击 三 填空题 本大题 10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10 分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现了 的指导思想 2 奥运会火炬象征着世界的 3 铁饼比赛场地的落地区角度是 4 成年男子排球比赛使用的网高是 5 绕标准田径场内突沿一周的距离是 6 我国男子 110 米栏运动员刘翔创造该项目世界纪录的成绩是 7 三大能源物质是指糖 脂肪和 8 体育教学模式是由教法体系 教学过程和组成 9 掌握运动技能就是建立运动 的过程 10 技能 体能和 是构成足球竞技能力的三大要素 四 简答题 本大题 2 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 10 分 1 上好体育课应具 备的新观念 2 简述评价体育实践课的标准 五 论述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 20 分 1 试述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兴趣的方法 2 试述 体育与健康课程 对体育老师要求的新变化 六 教法技能题 本大题 1 小题 共 10 分 1 制订实践课学时体育教学计划的方法与步骤 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部分 七 简答题 每小题 5 分 共 10 分 1 如何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2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八 论述题 10 分 试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教育启示 往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二 典型真题分析 1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注意 情感 意志 定势与思维等状态水 平 可以将课堂气氛分为积极的 消极的和 三种 2007 年 评析 对抗的 本题旨在考查课堂气氛的种类 2 简述课堂有效管理的目标 2007 年 评析 1 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 2 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 3 帮助学生自我管理 此题是对课堂管理的进一步考查 同步训练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 具有 A 维持动机作用 B 促进和维持功能 C 思想教育作用 D 培养纪律功能 2 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 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 动的 A 目的和内容 B 共同语言 C 深厚友谊 D 约束力量 3 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 A 最终结果 B 中间环节 C 目标 D 最高阶段 4 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 但活动还 A 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 只有小集团意义 C 依赖兴趣的作用 D 没有政治意义 5 的研究表明 群体对个人活动起到促进作用 但有时群体也会对个 体的活动起阻碍作用 A 斯金纳 B 阿特金森 C 阿尔波特 D 布卢姆 6 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 A 群体压力 B 群体动力 C 群体凝聚力 D 群体规范 7 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之为 A 课堂规范 B 课堂气氛 C 课堂管理 D 课堂纪律 8 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之为 A 课堂管理 B 课堂纪律 C 课堂规范 D 课堂控制 9 曾在 1939 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 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 型 A 戴尔 B 布鲁纳 C 斯金纳 D 勒温 10 型的课堂气氛最有助于知识的学习 A 集权 B 权威 C 教师主导 D 民主 11 下列教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的创设的是 A 规定限制 B 理解 C 协助 D 同情 12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 取决于交往双方 A 修养和处世方法 B 身份和地位 C 交往方式与方法 D 需要满足的程度 13 一般说来 群体问竞争的效果取决于 A 群体内的合作 B 群体内的竞争 C 群体间的合作 D 个体的能力 14 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 A 积极 B 权威 C 民主 D 消极 15 问题行为与差生 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 A 对象相同 B 概念不同 C 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 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二 多项选择题 1 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 取决于四个因素 A 活动的难易 B 竞赛动机的激发 C 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D 注意的干扰 E 群体的规模 2 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是 A 距离远近 B 交往的频率 C 态度的相似性 D 个性的互补 E 外形 3 以下属于正式群体的是 A 班级 B 小组 C 少先队 D 小集团 E 团员 4 以下属于结构创设的是 A 教师的指导 B 规定限制 C 采纳学生的意见 D 安排日程 E 奖励 5 问题行为的一种分法是分为三种类型 A 扰乱性问题行为 B 心理问题行为 C 品行性问题行为 D 性格性问题行为 E 情绪上 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 三 填空题 1 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 学生和 2 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 而有效地实现预定 的教学目标的过程 3 定型的期望包括人们对教师理应表现的行为及其所具有的 和意向 的期望 4 通常我们可以把学生的群体分为两种 按照教育管理的要求组织起来的 群体 如班集体 叫群体 通常所说的小团体或友伴群则属于 群体 5 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 和 三个阶段 6 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 在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 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即 7 在通常情况下 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 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8 课堂的三大要素包括 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 9 教师在分配学生的座位时 最值得关注的是对 的影响 10 人际交往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 和 是主要 的人际交往工具 11 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的现象 它以 情感和谐及行 动统一为特征 12 教师促成的纪律应该包括结构的 和 13 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 到学生身上 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 观点与情感都联结起来 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 14 处罚学生的消极的课堂行为 但不能采用讽刺挖苦 体罚和 等手 段 15 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理有 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 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 四 名词解释 1 定型的期望 2 人际关系 3 合作 4 竞争 5 问题行为 五 简答题 1 简述群体的含义和特征 2 教师的期望通过哪四条途径影响课堂气氛 3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 课堂纪律分成哪四种类型 4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六 论述题 1 群体动力的表现 2 简述课堂结构 同步训练试题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B 解析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 具有促进和维持 的功能 2 A 解析 松散群体是正式群体形成的第一阶段 仅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结 成群体 还没有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3 D 解析 略 4 A 解析 联合群体是正式群体形成的第二个阶段 它已有共同目的的活 动 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5 C 解析 1920 年阿尔波特让被试分别在单独情境和社会情境里工作 结 果发现社会情境中的效果要比一个人单独活动好 6 B 解析 略 7 B 解析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 它通常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 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8 B 解析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协调学生的行为 以求课堂目标的 最终实现 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 从而形成课堂纪律 即对学 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9 D 解析 略 10 D 解析 勒温曾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 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 不同的领导方式会形成不同的课堂气氛 其中民主型的课堂气氛最佳 11 A 解析 教师促成的纪律有结构的创设和体贴 规定限制是结构创设 BCD 属于体贴 12 D 解析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 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它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满足需要的程度 13 A 解析 略 14 A 解析 课堂里往往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积极的课堂行为是与促进课堂 教学目的实际相联系的行为 消极的课堂行为是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 15 B 解析 问题行为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差生 后进生和优秀生都有可能 发生问题行为 差生 后进生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但在正常的班级里人数较 少 所以两者的概念是不同的 二 多项选择题 1 ABCD 解析 群体对个人活动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 其决定 因素是 ABCD 四个选项 和规模的大小没有关系 2 ABCDE 解析 人际吸引和人际排斥是学生在课堂里处于不同的地位 题 中的各项都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 3 ABCE 解析 正式团体就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 D 属于非正 式团体 4 ABDE 解析 教师促成的纪律包括结构的创设和体贴 其中采纳学生的意 见属于体贴的范畴 5 CDE 解析 问题行为的化分方法有多种 其中的一种是将它分为扰乱性 行为和心理问题行为两种 还有一种是将它分为品行性问题行为 性格性问题 行为和情绪上 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 三 填空题 1 课堂情境 2 人际关系 3 动机 4 正式 非正式 5 联合群体 集体 6 从众 7 消极的 8 学生 9 人际关系 10 语言符号系统 非语言符号系统 11 人际吸收 认知协调 12 创设 体贴 13 投射 14 剥夺学习权利 15 潜在威胁 四 名词解释 1 定型的期望 人们对教师在学校情境中执行任务往往有一种比较固定的 看法 即使某一位教师的外貌谈吐并不符合这种固定的看法 人们还是会按照 这种固定的看法去看待和解释教师们的行为 2 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 理距离 3 合作 学生们为了共同的目的在二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 程 4 竞争 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 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 超过对手的过程 5 问题行为 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不能正常 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五 简答题 答案要点 1 群体 是介乎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人群结合体 具体地说 就是指在组 织机构中 由若干个人组成的为实现目标而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并规定其行为规范的人群结合体 它的基本特征有 群体由两个以上的个体 组成 群体成员根据一定的目的承担任务 相互交往 协同活动 群体成 员受共同的社会规范制约 2 1 接受 教师通过接受学生意见的程度 为不同学生创造不同的社会 情绪气氛 2 反馈 教师通过输入信息的数量 交往频率 目光注视 赞扬与 批评等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反馈 3 输入 教师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 供难度不同 数目不等的学习材料 对问题做出程度不同的说明 解释 提醒 或暗示 4 输出 教师允许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 听取学生回答问题的耐心程 度等 都会对课堂气氛产生不同的影响 3 1 教师促成的纪律 刚入学的小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和 指导 需要教师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 即组织一个良好 的集体结构 这样的 结构 就是教师促成的纪律 2 集体促成的纪律 从入 学开始 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他们开始对同 学察言观色 以便决定应该如何思考和如何行事 3 任务促成的纪律 每一次 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 有时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 而对其他诱 人的活动置之不理 4 自我促成的纪律 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之后成 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 自律便出现了 4 1 教师的领导风格 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油空气 鼓励自由发表意 见 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 而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 只注重于集体讨论 的进程 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 2 班级规模 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 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3 班级的性质 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 的凝聚力 4 对教师的期望 人们会按固定的看法去解释教师们的行为 六 论述题 答案要点 1 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善于利用群体动力 实现课堂的促进功能 1 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名成员的吸引力 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 忠诚 责任感 荣誉感 成员之间的友谊感和志趣等来说明 教师应采取措施 提高课堂里群体的凝聚力 首先 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其次 要帮助课 堂里所有的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 形成认同 感 再次 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 形成归属感 最后 给予恰当的 赞许和鼓励 形成力量感 2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 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 的非正式规范 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 相互影响阶段 出现一种占优 势的意见 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 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 3 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 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 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 气氛 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 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其中积极的课堂 气氛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学习 而且也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4 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 取决吁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 吸引与排斥 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 人际吸引和人际排斥使学生在课堂里处 于不同的地位 课堂管理中必须重视课堂里的被嫌弃者和被孤立者 有效的课 堂管理应该协调合作和竞争的关系 使两者相辅相成 成为实现键进功能的有 益手段 2 学生 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 它包 括课堂情境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 1 课堂情境结构 班级规模的控制 班级过大容易限制师生交往和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机会 阻碍课堂教学的 个别化 有可能导致课堂出现较多的纪律问题 课堂常规的建立 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能够使课堂 行为规范化 学生座位的分配 分配座位时 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 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 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 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并有助于学 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2 课堂教学结构 能使教师满怀信心地按照教学设计 有条不紊地进行教 学 教学时间的合理使用 课堂活动有学业 非学业 非教学活动三种类型 学业活动时间越多学业成绩越好 课程表的编制 编制应尽量将核心课堂安 排在学生精力充沛上 其次 文理学科 形象性与抽象性学科交错安排 教 学过程的规划 往年往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特岗教师考试试题 三 三 一 填空题 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 每空 1 分 共 17 分 1 杨贤江写的 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 题的著作 2 教育的本质是 3 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4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5 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 18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轻巧夺冠高二数学试卷
- 烟囱道施工方案(3篇)
- 活动策划方案100字开头(3篇)
- 水泵销售促销活动方案策划(3篇)
- 餐饮开学季活动策划方案(3篇)
-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卷及答案
-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年7月安恒信息网络安全月报(精简版)
- 小学学霸作业题目及答案
- 在线教育课程制作指南
- 跨境监管合作模式-洞察及研究
- GB/T 2423.21-2025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M:低气压
- (2025)工会知识竞赛题库含参考答案
- 支气管哮喘临床课件
- 七夕餐厅营销活动方案策划
- 急诊课件胸痛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企业员工激励奖励制度完整方案
- 2025医学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
- 电磁频谱管控策略-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江苏省高考政治试题与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