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V10发动机_第1页
宝马V10发动机_第2页
宝马V10发动机_第3页
宝马V10发动机_第4页
宝马V10发动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源自 F1 的设计灵感 剖析宝马 V10 发动机 2011 年 08 月 15 日 02 00 来源 汽车之家 类型 原创 编辑 冯景毅 技术设计 技术讲堂 在汽车工业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有诸多经典的设计被人 们津津乐道 而发动机作为一个具有很高技术含量和科技水平的工业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一个厂商 甚至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 同时也代表了一款车的实力 今天起我们 将开启一个新的系列文章 全面回顾和剖析历史上的经典发动机 带您去了解每款发动机 的设计亮点以及隐藏在其背后的技术秘密 BMW 的 M 系列车型可以说是 BMW 汽车设计理念的极至体现 每一款 M 车在驾驶乐趣方 面都毫不妥协 然而专门为 M 系车型开发的发动机更是展现了 BMW 的技术实力 而且深深 吸引着众多性能狂热者 而专为 M 系车型开发和调教 且曾经搭载于 M5 和 M6 上代号为 S85B50A 的 V10 发动机则堪称经典 因为它是迄今为止 因为它是迄今为止 BMWBMW 唯一量产的唯一量产的 V10V10 发动机发动机 其整 其整 体结构和电控系统都源自体结构和电控系统都源自 F1F1 赛车的设计 同时最高转速超过了赛车的设计 同时最高转速超过了 8000rpm8000rpm 所以说很大程度 所以说很大程度 上 它的面世在上 它的面世在发动机发动机工业具有工业具有里程里程碑式的意义 碑式的意义 虽然它已经被动力性更为出色的双涡轮 增压发动机所取代 但是不可否认这款发动机上众多的设计亮点和很高的科技含量 接下 来我就全面剖析一下这款史无前例的经典发动机 被公认为当时 F1 赛场中的动力之王 BMW P84 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 F1 进入了 V10 发动机的时代 这种形式的发动机无论在 升功率 扭矩 还是在功率重量比 平顺性上 可以说都达到了内燃发动机的最高技术水 准 作为发动机供应商 BMW 凭借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打造的 P84 被公认为是当时赛场中 的动力之王 而搭载于 M 系上的这台 V10 发动机的很多设计恰好也源于此 S85 V10 发动机 S85S85 发动机发动机采用了采用了 V V 型型 9090 度夹角的设计 这对抑制度夹角的设计 这对抑制发动机发动机的振动以及在的振动以及在发动机发动机运转的运转的 平顺性上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平顺性上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如何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上 BMW 的工程师选择了提高 发动机转速的解决方案 因此这款发动机的最高转速达到了令人痴狂的 8250rpm 虽然相 比普通发动机只多出了 2000 转左右的最高转速 但就是增加的这 2000 转转速会对发动机 的正常运转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这种提高这种提高发动机发动机动力性的方法对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 动力性的方法对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 因此因此 BMWBMW 的工程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保证其正常的运转以及达到与车辆本身一样长的的工程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保证其正常的运转以及达到与车辆本身一样长的 使用寿命 使用寿命 普通发动机通过轴瓦盖对曲轴进行固定 分体式曲轴箱 右侧为特殊设计的 台板 结构 S85 的曲轴箱主要由铝和硅合金制成 而且曲轴箱不带有气缸套 气缸的内表面为坚 硬的硅晶体 而经过镀铁处理的活塞 可以直接在不经过涂层的气缸筒中运行 由于 S85 的高转速对曲轴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 BMW 的工程师利用了源自赛车的技术 将曲轴 箱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为曲轴箱主体 另一个结构则被称作 台板 这个铝质的台板结 构能为缸体提供足够的扭转刚性 同时可以对高转速下的曲轴提供精确的支承 采用钢制锻造工艺制造的高强度曲轴 发动机的高扭矩输出对曲轴的强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S85 的曲轴采用了钢制锻造工 艺 不仅做到了轻量化 而且达到了很高的扭转强度 而高转速下曲轴的动平衡也关系到 发动机整体运转的平稳性 所以曲轴在经过高精度的加工工艺处理后 能够在 8000rpm 时 保持良好的运转 不会产生相关振动和噪音等问题 一体式轻合金气缸盖 BMWBMW 的工程人员为了降低这款大排量自然吸气的工程人员为了降低这款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发动机在冷启动时在冷启动时 COCO 和和 HCHC 的排放以及的排放以及 尽快让尽快让三元催化三元催化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在气缸盖内集成了二次空气喷射装置 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在气缸盖内集成了二次空气喷射装置 它可以在发 动机工作时 特别是冷启动条件下向排气歧管内泵入新鲜的空气 使废气在排气管中进行 二次燃烧 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 同时可以加快提高三元催化器的温度 使其在最短时间 内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空心铸造的凸轮轴 普通发动机的正时传动机构 S85 发动机的正时传动机构 为了降低发动机的整体重量 S85 的凸轮轴采用空心结构 通过上图我们还可以看到 S85 发动机每一侧的进气凸轮轴通过链条与曲轴相连接 而排气凸轮轴则是通过齿轮直接 与进气凸轮轴相啮合 这样的设计使得配气相位机构的结构更加紧凑 提高充气系数和进 气门的充气效率 同时可以为发动机在高速运转时提供精确的配气正时 拿下拿下 S85S85 的进气集气箱 你会惊奇的发现在每个气缸的进气道上都布置有一个节的进气集气箱 你会惊奇的发现在每个气缸的进气道上都布置有一个节气门气门体 体 这种设计是这台性能机器与普通这种设计是这台性能机器与普通发动机发动机最明显的不同 最明显的不同 从机械的角度来看 这样无疑是很 复杂的做法 但是它却可以使发动机获得最迅捷的油门响应 保证对驾驶者的动作有最大 的反应能力 提供最出色的驾驶感受 S85S85 V10V10 发动机发动机每侧气缸的节每侧气缸的节气门气门都通过机械装置耦合在一起 每侧的都通过机械装置耦合在一起 每侧的 5 5 个节个节气门气门可可 以进行联动 同时它会由一个电动调节器进行控制 而且电动调节装置会借助每侧的节以进行联动 同时它会由一个电动调节器进行控制 而且电动调节装置会借助每侧的节气气 门门位置传感器来进行调整 位置传感器来进行调整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可以每秒测量和感应油门的位置 200 次 用 来准确的传输驾驶者的意图给节气门控制器 然后 10 个节气门同时作用来控制发动机的工 作 而且只需要 120 毫秒的时间 节气门就可以完成从关闭到打开的过程 伸到进气集气箱中的 10 个气流经过优化的进气喇叭口 BMW 的工程师在每个气缸侧设计有怠速调节阀 由于在怠速工况下 10 个独立的节气 门处于关闭状态 所以新鲜的空气是通过怠速阀进入进气歧管 在发动机处于低负荷时也 同样由怠速阀来调节空气的摄入量 排气管内部经过 800bar 的高压加氢处理 管壁厚度仅为 0 8 毫米 排气系统的设计也会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为了有效降低排气背压以及优化 废气的流动 BMW 的技术人员采用了两条走向经过特殊设计的不锈钢排气管 然后分两条 气流通道向后延伸 直至消音器 最后通过 4 根排气管把废气顺利排出 而且排气声浪也 非常的强劲有力 离子流控制装置 由于由于 S85S85 发动机发动机的最高转速超过了的最高转速超过了 8000rpm8000rpm 而且其 而且其压缩比压缩比达到了达到了 12 112 1 传统压电式 传统压电式 的的爆震爆震传感器已经无法满足高转速和高传感器已经无法满足高转速和高压缩比压缩比对对爆震爆震的精确监控 因此的精确监控 因此 BMWBMW 创新的应用了创新的应用了 离子流离子流爆震爆震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 由于混合气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带电的离子 而且其数量由燃烧 的质量决定 而离子流控制装置会在点火结束后 在火花塞上施加一个恒定电压 这样火 花塞便成了一个传感器 通过它可以测量出离子流 即电流的大小 从而可以对每个气缸 的燃烧情况做出精确的判断 可变流量式机油泵 干式油底壳 S85S85 发动机发动机采用了采用了干式油底壳干式油底壳的设计 并且有的设计 并且有 4 4 个个机油机油泵来为其提供充分的润滑 泵来为其提供充分的润滑 车 辆在极限操控下 特别是急转弯时 机油会被压入弯道外侧的气缸盖中 导致中央油泵的 供油不足 当横向加速度超过 0 6G 时 两个电动油泵会启动 它们会将位于气缸盖中的机 油抽回到油底壳中 同时在大力制动时 位于油底壳前部的机油泵会将机油抽回到后面的 大油底壳中 这样的设计可以使车辆在任何极限操控下 发动机都能得到全面的润滑保护 发动机的大脑 电子控制单元 要想保证这样一台设计如此精良的发动机正常运转 那么一个聪明的 大脑 则是必 不可少的 这台这台发动机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可以利用的电子控制单元可以利用 5050 多个传感器的信号来确保多个传感器的信号来确保发动机发动机的各个的各个 部件可以精确默契的配合在一起工作 控制单元内部集成有部件可以精确默契的配合在一起工作 控制单元内部集成有 3 3 个个 3232 位的处理器 每秒钟可位的处理器 每秒钟可 以进行以进行 2 2 亿次的独立计算 亿次的独立计算 而且它并不是出自于经常给 BMW 提供电控系统的 BOSCH 公司和 SIEMENS 公司 而是完全由 BMW 的研发中心自己开发的 技术参数技术参数 排量 4999mL 气缸排列形式V 型 90 度夹角 缸径 92mm 冲程 75 2mm 压缩比 12 1 升功率 74 6kW L 最高转速 8250rpm 最大功率 373kW 7750rpm 最大扭矩 520N m 6100rpm 特有技术每缸独立节气门 离子流爆震传感器 搭载车型搭载车型 BMW M5 BMW M6 所获殊荣所获殊荣 2005 年度世界最佳新发动机奖 2005 2006 年度世界最佳发动机奖 2005 2006 年度世界最佳性能发动机奖 2005 2006 2007 年度世界 4 升以上级最佳发动机奖 全文总结 全文总结 由于 BMW 这颗 5 0 升 V10 自然进气发动机 以承袭 F1 顶尖赛车科技 开发出道路版 的科技极致产品 获得来自全球 29 个国家的 61 家专业汽车媒体一致肯定 被授予 2006 年 年度国际发动机大奖的最高荣耀 这段话是 20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