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 2019 20202019 2020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中国的山顶洞人 在兽牙 海蚌壳等东西上钻出小孔 做成项链 这说明山顶洞人已有了 A 宗教意识 B 审美意识 C 祖先崇拜活动 D 灵魂观念 2 2 分 在国庆期间 在北京旅游的阿龙很想体验北京人的原始生活 当 周口店遗址文化节 活动主办 者发给他一块兽肉让他切割时 他选择的最佳工具应该为 A 石制工具 B 铁制工具 C 棍棒 D 硬质土块 3 2 分 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人 第 2 页 共 13 页 D 河姆渡人 4 2 分 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 草木茂盛 虫兽较多 因此 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 是 A 洞穴 B 干栏式房屋 C 木结构水井 D 半地穴式房屋 5 2 分 许倬云在 万古江河 中提到 现在常说的 新石器 与 旧石器 时代 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 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 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 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 人类不用再四处寻觅可以食用的动物 与植物 许倬云认为划分 新石器 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 是 A 人工取火的运用 B 磨制石器的使用 C 群居生活的出现 D 原始农业的兴起 6 2 分 下列关于 半坡居民的生活 表述错误的是 A 居住干栏式房屋 B 种植粟等农作物 C 制作和使用彩陶 D 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7 2 分 山海经 中写道 蚩尤作兵伐黄帝 蚩尤请风伯雨师 纵大风雨 黄帝乃下天女曰魃 雨止 遂杀蚩尤 以上 山海经 中所描述的内容 A 属于历史的真实记录 B 没有任何依据 第 3 页 共 13 页 C 反映了我国人类起源 D 反映了华夏族形成过程 8 2 分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与下图中 分别对应的朝代是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 A 商朝 秦朝 三国 B 隋朝 唐朝 元朝 C 商朝 唐朝 明朝 D 秦朝 唐朝 十六国 9 2 分 从尧舜禹的 禅让 可以看出 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标准是 A 财富多少 B 品行高尚 C 治水有功 D 家庭谱系 10 2 分 春秋时期诸侯国众多 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 以 尊王攘夷 的名义进行征战 先后出现 了一些号令诸侯的霸主 其中不包括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秦孝公 D 楚庄王 11 2 分 春秋时期 社会风雷激荡 烽烟四起 战火连天 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第 4 页 共 13 页 A 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 B 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 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 分封制日益巩固 12 2 分 夏 商 西周的兴亡 灿烂的青铜文明 春秋战国的纷争 大变革的时代 中华文化的勃兴 根 据以上信息应确定的主题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3 2 分 汉书 记载 商君为法于秦 战斩一首踢爵一级 欲为官者五十石 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 推行县制 B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 C 废井田 开阡陌 D 奖励军功 按功授爵 14 2 分 据 华阳国志 蜀志 记载 都江堰建成后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 天 府 也 材料中充分肯定了都江堰在哪方面的作用 A 水运 B 抗震 C 排沙 D 防洪 灌溉 15 2 分 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被称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的是 第 5 页 共 13 页 A 分封制 B 甲骨文 C 百家争鸣 D 焚书坑儒 16 2 分 尽并兼天下诸侯 黔首 百姓 大安 立号为皇帝 与此相关的人物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明成祖 17 2 分 它 与长城南北相呼应 同为世界之奇观 被称为 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 它的兴修 沟通 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它是 A 灵渠 B 都江堰 C 大运河 D 郑国渠 18 2 分 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告诫全党 要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不断取得新成效 迈上新台阶 早在秦 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政府中分管监察的机构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御史台 19 2 分 秦始皇被称为 千古一帝 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是 灭掉六国 实现统一 第 6 页 共 13 页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文字 货币 度量衡 实行分封制 焚书坑儒 修建灵渠 A B C D 20 2 分 蒲松龄的名联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 可吞吴 对联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哪两个历史时期 A 春秋和战国 B 汉初和战国 C 战国和三国 D 秦末和春秋末 21 2 分 秦末由陈胜和吴广所领导的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地点是在 A 巨鹿 B 大泽乡 C 咸阳 D 陈 22 2 分 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下列事件跟项 第 7 页 共 13 页 羽有关的是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楚汉之争 建立 张楚 政权 A B C D 23 2 分 西汉初年 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 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 国家繁荣的时期 历史上把这段 时期称为 文景之治 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 皇帝提倡节俭 以身作则 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 注重农业的发展 重视 以德化民 推行儒学教育 A B C D 24 2 分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 愿陛下兴太学 置明师 以养天下之士 此建议 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 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 使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A B 第 8 页 共 13 页 C D 25 2 分 汉武帝元封五年 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A 行政事务 B 军事管理 C 监察事务 D 财政管理 二 二 非选择题 第非选择题 第 2626 题题 1818 分 第分 第 2727 题题 l6l6 分 第分 第 2828 题题 l6l6 分 共分 共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6 18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图 1 记有日食的甲骨文 图 2 鲁迅曾评价 史记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图为 史记 书影 图 3 荷马史诗 相传为盲诗人荷马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 图为 奥德赛 故事瓶画 1 图 1 至图 3 呈现的文字和作品均在不同程度上记述了历史 它们在记述历史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 2 结合所用知识 图 1 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历史价值 图 2 和图 3 的作品在记述风格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第 9 页 共 13 页 27 16 0 分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阅读下列材料 请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小邮票 大舞台 材料一 看新闻 学历史 材料二 奠定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 法家 道家等传统思想 诸子百家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形成 的 百家争鸣不是坐而论道 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实践紧密相连 争鸣的过程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而决定学 派命运的是看这些学派是否符合天下大势的走向 1 杏坛讲学 表现了孔子教育上的成就 请举出一例 孔子周游列国 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请写出一 点 2 道德与伦理价值 道 是为纪念老子而发行的邮票 请你为邮票配上正确的文字注释 3 这样一个大背景 指什么 为什么说 百家争鸣不是坐而论道 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实践紧密相连 百家争鸣有何影响 4 当时的 天下大势 是什么 这一时期 还涌现出其他重要学派 在众多学派中 哪家学派的主张符合 这一大势 28 16 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惜秦皇汉武 言之有理即可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毛泽东 沁园春 雪 材料二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 势力逐渐膨胀 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 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 和天子一样威风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 秦皇汉武 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第 10 页 共 13 页 2 秦皇 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 材料二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 汉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页 共 13 页 17 1 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