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附录 A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A 6 频率特性测试仪的使用 在各种电路测试中 常常需要对频率特性进行测试 那么频率特性表 示什么呢 实际上 它体现了放大器的放大性能与输入信号频率之间的依 从关系 某个网络 或系统 的频率特性 一般是指幅频特性 能对频率 特性进行观测的仪器是频率特性测试仪 简称扫描仪 它是一种能在示波 管屏幕上直接显示被测电路幅频特性曲线的图示测量仪器 用扫频仪监测对网络频率特性进行调整 以及对网络动态快速测量都 十分方便 下面以 BT 3G 频率特性测试仪为例介绍频率特性测试仪的使 用 A 6 1 BT 3G 频率特性测试仪面板介绍 BT 3G 频率特性测试仪面板如图 A 17 所示 2 2 图 A 17 BT 3G 频率特性测试仪 1 电源开关和电源指示灯 2 辉度旋钮 3 聚焦旋钮 4 Y 轴位移旋 钮 5 Y 输入端 6 耦合方式选择开关 7 频标选择 10 1MHz 50MHz 外接 8 外接频标输入 9 频标幅度调节旋钮 10 扫频信号输出端 11 输出粗衰减调节开关 12 输出细衰减调节开关 13 扫频宽度调节 14 中心频率旋钮 15 影像极性转换开关 16 Y 轴衰减 17 Y 轴增益旋 钮 A 6 2 主要技术性能 1 扫描范围 2MHz 300MHz 低端频率以扫宽 10MHz 为准 中心频 率 MHz 250MHz 2 扫频宽度 最宽大于 100 Hz 最窄小于 1 z 3 扫频非线性 扫宽分别为 100 z 和 20 z 时 均小于 10 4 输出电压 在 0dB 衰减时 75 终端为 0 3 10 连续振荡以 150 MHz 为准 温度每变化 10 附加误差为 2 5 5 输出电平平坦度 d 时 全频段优于 0 5d 6 输出衰减器 粗衰减器 0 10 20 30 40 50 60d 共七档 10d 步进 细衰减器 0 1 2 3 4 5 6 7 8 9 10d 共十一档 d 步进 7 输出阻抗 75 8 频率标记 50 z 频标 10 z z 复合频标 外接频标 信号 标记精度 优于 1 10 4 标记形式 菱形 外接频标灵敏度 小 于 0 5 9 显示部分垂直灵敏度 20mV cm 10 显示部分输入阻抗 470 A 6 3 基本操作 1 输入电源电压为 220V 按下面板上电源开关 指示灯 LED 亮 2 调节辉度旋钮 聚焦旋钮 水平扫描线应明亮清晰 3 视输入信号而定 极性开关置 或 耦合方式置 AC 或 DC 4 零频率标记识别和频标检查 置 频标选择 于 10 1MHz 档 调扫频宽度和频标幅度适中 顺时 针旋转 中心频率 旋钮 扫描线上的频标向右平移 当旋足时屏幕上应 出现零频标 零频标的特征是 它的左侧有一幅度较小的频标作为识别标 3 3 致 零频标右侧第一个为 2MHz 频标 确定了零频标后 向右依次是 2 3 4 MHz 频标 满十出现一个大频标 如图 A 18 所示 逆时针旋 转 图 A 18 零频标识别 中心频率 旋钮 屏幕上频标向左平移 自零频标起至 300MHz 范围内 频标应该分得清 置 频标选择 于 50MHz 调节 中心频率 旋钮 全频段内每间 隔 50MHz 出显 1 个频率标记 间隔分得清 检查外接标记时 置 频标选择 于外接 在外接标记输入端输入 30MHz 的连续波振荡信号 输入幅度约 0 5V 此时在显示器上应出现指示 30MHz 的菱形标记 5 检查扫频信号和扫频宽度 置扫频仪衰减器于 0dB 机箱底部 通 断 开关于 通 频标选 择 于 10 1 MHz 位置 将 75 射频电缆 粗 接扫频信号输出插座 另一端接低阻检波器 75 输入端 用 50 电缆 细 把低阻检波 器输出引入到扫频仪 Y 输入 端 调整显示器 Y 增益 在显示屏幕上出 现如图 A 19 所示的图形 再旋转 中心频率 旋钮 图上的扫频线和频标 都相应地跟着移动 在整个扫频范围扫频线应不产生较大起伏 图 A 19 扫频信号检查 6 检查扫频线性 调节扫频宽度为 100MHz 10 1MHz 标记读数 调节中心频率旋 4 4 钮使标记位置如图 A 20 所示 则扫频线性 应小于 10 100 BA BA 图 A 20 检查扫频线性 7 检查扫频信号平坦度和衰减器 调节扫频宽度为 100MHz 50 10MHz 标记读数 置衰减器为 0dB 调节显示器的 Y 位移 旋钮 使扫描基线显示在屏幕的底线上 调节 Y 轴增益 使带有标记的信号线离底线约 6 格 调节 中心频率 旋钮 自 零频标至 300MHz 找出最大幅度为 A 增加 1dB 衰减时 记下幅度 A 跌落至 B 恢复衰减器为 0dB 时其全频段 2 300MHz 内 扫频电压波动应落在 A 和 B 之间 如图 A 21 所示 图 A 21 检查扫频信号平坦度和衰减器 8 测量输出电平 置超高频毫伏表量程于 1V 档 开机预热十五分钟 反复调零和调 满度后待测 置本仪器粗 细衰减器于 0dB 调节中心频于 150MHz 扫频宽度最 小 机箱底部 通 断 开关于 断 位置 此时用超高频毫伏表测得输 出电压应为 0 3V 测毕后 通 断 开关仍恢复于 通 位置 A 6 4 测量实例 例 用 BT 3G 频率特性测试仪测量一个放大器的增益和通频带 1 增益测量步骤如下 5 5 零分贝校正 先将 75 射频电缆接扫频信号输出插座 另一端接低 阻检波器 75 输入端 用检波电缆 50 把低阻检波器输出引入到 Y 输入 端 输出衰减 置 0dB Y 衰减 置校正档 调节 Y 增益 使扫频电压线与基线之间的距离为整数格 H 一般取 H 5 格 将经过零分贝校正的频率特性测试仪与被测电路连接好 如图 A 22 所示 保持 Y 增益 旋钮不动 再调节两个 输出衰减 旋钮 使屏幕 显示的幅频特性曲线的幅度正好为H 则 输出衰减 的分贝值就等于被 测电路的增益 例如 粗衰减为 20dB 细衰减为 3dB 则增益A 23dB 图 A 22 测量通频带和增益 2 带宽的测量 频标选 10 1 MHz 调节 中心频率 旋钮和 扫频宽度 旋钮 从屏幕上显示的幅频特性曲线上确定下限频率fL与上限频率fH 根据fL 和 则带宽为BW fH fL 例如 从幅频特性曲线上 读出曲线弯曲段 下降到中频段幅度的 0 707 时所对应的低端频率fL 47NHz 高端频率 fH 55MHz 则BW 55MHz 47MHz 8MHz 说明一点 如果被测设备本身带有检波器输出 其输出可直接用电缆 馈入显示系统的 Y 输入端 A 7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 晶体管测量仪器是以通用电子测量仪器为技术基础 以半导体器件为测 量对象的电子仪器 用它可以测试晶体三极管 NPN 型和 PNP 型 的共 发射极 共基极电路的输入特性 输出特性 测试各种反向饱和电流和击 穿电压 还可以测量场效管 稳压管 二极管 单结晶体管 可控硅等器 件的各种参数 下面以 XJ4810 型晶体特性图示仪为例介绍晶体管图示仪 的使用方法 6 6 图 A 23 XJ4810 型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 A 7 1 XJ4810 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面板功能介绍 XJ4810 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面板如图 A 23 所示 1 集电极电源极性按钮 极性可按面板指示选择 2 集电极峰值电压保险丝 1 5A 3 峰值电压 峰值电压可在 0 10V 0 50V 0 100V 0 500V 之连续可调 面板上的标称值是近似值 参考用 4 功耗限制电阻 它是串联在被测管的集电极电路中 限制超过功耗 亦可作为被测半导体管集电极的负载电阻 5 峰值电压范围 分 0 10V 5A 0 50V 1A 0 100V 0 5A 0 500V 0 1A 四挡 当由低挡 改换高挡观察半导体管的特性时 须先将峰值电压调到零值 换挡后再按 需要的电压逐渐增加 否则容易击穿被测晶体管 AC 挡的设置专为二极管或其他元件的测试提供双向扫描 以便能同 时显示器件正反向的特性曲线 6 电容平衡 由于集电极电流输出端对地存在各种杂散电容 都将形 成电容性电流 因而在电流取样电阻上产生电压降 造成测量误差 为了 尽量减小电容性电流 测试前应调节电容平衡 使容性电流减至最小 7 辅助电容平衡 是针对集电极变压器次级绕组对地电容的不对称 而再次进行电容平衡调节 8 电源开关及辉度调节 旋钮拉出 接通仪器电源 旋转旋钮可以改 7 7 变示波管光点亮度 9 电源指示 接通电源时灯亮 10 聚焦旋钮 调节旋钮可使光迹最清晰 11 荧光屏幕 示波管屏幕 外有座标刻度片 12 辅助聚焦 与聚焦旋钮配合使用 13 Y 轴选择 电流 度 开关 具有 22 挡四种偏转作用的开关 可以 进行集电极电流 基极电压 基极电流和外接的不同转换 14 电流 度 0 1 倍率指示灯 灯亮时 仪器进入电流 度 0 1 倍工作 状态 15 垂直移位及电流 度倍率开关 调节迹线在垂直方向的移位 旋钮 拉出 放大器增益扩大 10 倍 电流 度各挡 IC标值 0 1 同时指示灯 14 亮 16 Y 轴增益 校正 Y 轴增益 17 X 轴增益 校正 X 轴增益 18 显示开关 分转换 接地 校准三挡 其作用是 转换 使图像在 象限内相互转换 便于由 NPN 管转测 PNP 管时简化测试操作 接地 放大器输入接地 表示输入为零的基准点 校准 按下校准键 光点在 X Y 轴方向移动的距离刚好为 10 度 以达到 10 度校正目的 19 X 轴移位 调节光迹在水平方向的移位 20 X 轴选择 电压 度 开关 可以进行集电极电压 基极电流 基 极电压和外接四种功能的转换 共 17 挡 21 级 簇 调节 在 0 10 的范围内可连续调节阶梯信号的级数 22 调零旋钮 测试前 应首先调整阶梯信号的起始级零电平的位置 当荧光屏上已观察到基极阶梯信号后 按下测试台上选择按键 零电压 观察光点停留在荧光屏上的位置 复位后调节零旋钮 使阶梯信号的起始 级光点仍在该处 这样阶梯信号的零电位即被准确校正 23 阶梯信号选择开关 可以调节每级电流大小注入被测管的基极 作为测试各种特性曲线的基极信号源 共 22 挡 一般选用基极电流 级 当测试场效应管时选用基极源电压 级 24 串联电阻开关 当阶梯信号选择开关置于电压 级的位置时 串联 电阻将串联在被测管的输入电路中 25 重复 关按键 弹出为重复 阶梯信号重复出现 按下为关 阶梯信号处于待触发状态 26 阶梯信号待触发指示灯 重复按键按下时灯亮 阶梯信号进入待 触发状态 27 单簇按键开关 单簇的按动其作用是使预先调整好的电压 电流 级 出现一次阶梯信号后回到等待触发位置 因此可利用它瞬间作用的特 性来观察被测管的各种极限特性 28 极性按键 极性的选择取决于被测管的特性 29 测试台 其结构如图 A 24 所示 8 8 图 A 24 XJ4810 型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测试台 30 测试选择按键 左 右 二簇 可以在测试时任选左右两个被测管的特性 当置于 二簇 时 即通过电子开关自动地交替显示左右二簇特性曲线 此时 级 簇 应置适当位置 以利于观察 二簇特性曲线比较时 请不要 误按单簇按键 零电压 键 按下此键用于调整阶梯信号的起始级在零电平的位 置 见 22 项 零电流 键 按下此键时被测管的基极处于开路状态 即能测量 ICEO特性 31 32 左右测试插孔 插上专用插座 随机附件 可测试 F1 F2型 管座的功率晶体管 33 34 35 晶体管测试插座 36 二极管反向漏电流专用插孔 接地端 在仪器右侧板上分布有图 A 25 所示的旋钮和端子 图 A 25 XJ4810 型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右侧板 37 二簇移位旋钮 在二簇显示时 可改变右簇曲线的位置 更方便 于配对晶体管各种参数的比较 38 Y 轴信号输入 Y 轴选择开关置外接时 Y 轴信号由此插座输入 39 X 轴信号输入 X 轴选择开关置外接时 X 轴信号由此插座输入 40 校准信号输出端 1V 0 5V 校准信号由此二孔输出 A 7 2 测试前注意事项 为保证仪器的合理使用 既不损坏被测晶体管 也不损坏仪器内部线 路 在使用仪器前应注意下列事项 9 9 1 对被测管的主要直流参数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估计 特别要了解 被测管的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 PCM 最大允许电流 ICM和击穿电压 BVEBO BVCBO 2 选择好扫描和阶梯信号的极性 以适应不同管型和测试项目的需要 3 根据所测参数或被测管允许的集电极电压 选择合适的扫描电压范 围 一般情况下 应先将峰值电压调至零 更改扫描电压范围时 也应先 将峰值电压调至零 选择一定的功耗电阻 测试反向特性时 功耗电阻要 选大一些 同时将 X Y 偏转开关置于合适挡位 测试时扫描电压应从零 逐步调节到需要值 4 对被测管进行必要的估算 以选择合适的阶梯电流或阶梯电压 一 般宜先小一点 再根据需要逐步加大 测试时不应超过被测管的集电极最 大允许功耗 5 在进行 ICM的测试时 一般采用单簇为宜 以免损坏被测管 6 在进行 IC或 ICM的测试中 应根据集电极电压的实际情况选择 不 应超过本仪器规定的最大电流 见表 A 3 表 A 3 最大电流对照表 7 进行高压测试时 应特别注意安全 电压应从零逐步调节到需要值 观察完毕 应及时将峰值电压调到零 A 7 3 基本操作步骤 1 按下电源开关 指示灯亮 预热 15 分钟后 即可进行测试 2 调节辉度 聚焦及辅助聚焦 使光点清晰 3 将峰值电压旋钮调至零 峰值电压范围 极性 功耗电阻等开关置 于测试所需位置 4 对 X Y 轴放大器进行 10 度校准 5 调节阶梯调零 6 选择需要的基极阶梯信号 将极性 串联电阻置于合适挡位 调节 级 簇旋钮 使阶梯信号为 10 级 簇 阶梯信号置重复位置 7 插上被测晶体管 缓慢地增大峰值电压 荧光屏上即有曲线显示 A 7 4 测试实例 1 晶体管 hFE和 值的测量 以 NPN 型 3DK2 晶体管为例 查手册得知 3DK2 hFE的测试条件为 VCE 1V IC 10mA 将光点移至荧光屏的左下角作座表零点 仪器部件的置 位详见表 A 4 电压范围 V0 100 500 1000 500 允许最大电流 A510 50 1 10 10 表 A 4 3DK2 晶体管 hFE 测试时仪器部件的置位 部件置位部件置位 峰值电压范围0 10VY 轴集电极电流1 mA 度 集电极极性 阶梯信号重复 功耗电阻250 阶梯极性 X 轴集电极电压1V 度阶梯选择20 A 逐渐加大峰值电压就能在显示屏上看到一簇特性曲线 如图 A 26 所示 读 出 X 轴集电极电压 Vce 1V 时最上面一条曲线 每条曲线为 20 A 最下 面一条 IB 0 不计在内 IB值和 Y 轴 IC值 可得 hFE 42 5 B C I I A200 mA5 8 2 0 5 8 若把 X 轴选择开关放在基极电流或基极源电压位置 即可得到图 A 27 所示的电流放大特性曲线 即 B C I I 图 A 26 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 图 A 27 电流放大特性曲线 PNP 型三极管 hFE和 的测量方法同上 只需改变扫描电压极性 阶 梯信号极性 并把光点移至荧光屏右上角即可 2 晶体管反向电流的测试 以 NPN 型 3DK2 晶体管为例 查手册得知 3DK2 ICBO ICEO的测试条 件为 VCB VCE均为 10V 测试时 仪器部件的置位详见表 A 5 逐渐调高 峰值电压 使 X 轴 VCB 10V 读出 Y 轴的偏移量 即为被 测值 被测管的接线方法如图 1 28 其中图 A 28 a 测 ICBO值 图 A 28 b 测 ICEO值 图 A 28 c 测 IEBO值 图 A 28 晶体管反向电流的测试 11 11 表 A 5 3DK2 晶体管反向电流测试时仪器部件的置位 项目 部件 位置 ICBOICEO 峰值电压范围0 10V0 10V 极性 X 轴集电极电压2V 度2V 度 Y 轴集电极电流10 A 度10 A 度 倍率Y 轴位移拉出 0 1Y 轴位移拉出 0 1 功耗限制电阻5K 5K 测试曲线如图 A 29 所示 读数 ICBO 0 5 A VCB 10V ICEO 1 A VCE 10V 图 A 29 反向电流测试曲线 PNP 型晶体管的测试方法与 NPN 型晶体管的测试方法相同 可按测 试条件 适当改变挡位 并把集电极扫描电压极性改为 把光点调到 荧光屏的右下角 阶梯极性为 时 或右上角 阶梯极性为 时 即可 3 晶体管击穿电压的测试 以 NPN 型 3DK2 晶体管为例 查手册得知 3DK2 BVCBO BVCEO BVEBO的测试条件 IC分别为 100 A 200 A 和 100 A 测试时 仪器部件的置位详见表 A 6 逐步调高 峰值电压 被测管按图 A 30 a 的接法 Y 轴 IC 0 1mA 时 X 轴的偏移量为 BVCEO值 被测管按图 A 30 b 的接法 Y 轴 IC 0 2m A 时 X 轴的偏移量为 BVCEO值 被测管按图 A 30 c 的接法 Y 轴 IC 0 1mA 时 X 轴的偏移量为 BVEBO值 表 A 6 3DK2 晶体管击穿电压测试时仪器部件的置位 置位 项目 部件 BVCBOBVCEOBVEBO 峰值电压范围0 100V0 100V0 10V 极性 X 轴集电极电压10V 度10V 度1V 度 Y 轴集电极电流20 A 度20 A 度20 A 度 功耗限止电阻 1 k 5 k 1 k 5 k 1 k 5 k 12 12 测试曲线如图 A 30 所示 图 A 30 反向击穿电压曲线 NPN 图 A 31 反向击穿电压曲线 PNP 读数 BVCBO 70V IC 100 A BVCEO 60V IC 200 A BVEBO 7 8V IC 100 A PNP 型晶体管的测试方法与 NPN 型晶体管的测试方法相似 其测试 曲线如图 1 31 所示 4 稳压二极管的测试 以 2CW19 稳压二极管为例 查手册得知 2CW19 稳定电压的测试条件 IR 3mA 测试时 仪器部件置位详见表 A 7 逐渐加大 峰值电压 即可在荧光屏上看到被测管的特性曲线 如图 A 32 所示 表 A 7 2CW19 稳压二极管测试时仪器部件的置位 部件置位部件置位 峰值电压范围AC 0 10VX 轴集电极电压5V 度 功耗限止电阻 5 k Y 轴集电极电流1mA 度 读数 正向压降约 0 7V 稳定电压约 12 5V 5 整流二极管反向漏电电流的测试 以 2DP5C 整流二极管为例 查手册得知 2DP5 的反向电流应 500nA 测试时 仪器各部件的置位详见表 A 8 逐渐增大 峰值电压 在荧光屏上即可显示被测管反向漏电电流特性 如图 A 33 所示 13 13 读数 IR 4div 0 2 A 0 1 倍率 80 nA 测量结果表明 被测管性能符合要求 图 A 32 稳压二极管特性曲线 图 A 33 二极管反向电流测试 表 A 8 2DP5C 整流二极管测试时仪器部件的置位 部件置位部件置位 峰值电压范围0 10VY 轴集电极电流0 2 A 度 功耗限制电阻 1 k 倍率Y 轴位移拉出 0 1 X 轴集电极电压1V 度 6 二簇特性曲线比较测试 以 NPN 型 3DG6 晶体管为例 查手册得知 3DG6 晶体管输出特性的测 试条件为 IC 10 mA VCE 10V 测试时 仪器部件的置位详见表 A 9 将被测的两只晶体管 分别插入测试台左 右插座内 然后按表 1 8 置位各功能键 参数调至理想位置 按下测试选择按钮的 二簇 琴键 逐步增大峰值电压 即可要荧光屏上显示二簇特性曲线 如图 A 34 所示 表 A 9 二簇特性曲线测试时仪器部件的置位 部件置位部件置位 峰值电压范围0 10VY 轴集电极电流1 mA 度 极性 重复 关 开关重复 功耗限制电阻 250 阶梯信号选择开关10 A 级 X 轴集电极电压1V 度阶梯极性 当测试配对管要求很高时 可调节 二簇位移旋钮 37 使右簇曲 线左移 视其曲线重合程度 可判定其输出特性的一致程度 14 14 图 A 34 二簇输出特性曲线 A 8 数字电桥的使用 在科研和生产中 经常要测量电子元件的参数 即电阻的阻值 电容 器的电容 电感器的电感以及品质因数 Q 等 使用 8501 型 LCR 数字电桥 可十分方便地测量上述参量 下面介绍这种电桥的使用方法 A 8 1 8501 型 LCR 数字电桥面板介绍 8501 型 LCR 数字电桥面板如图 A 35 示 1 测试夹 被测元件由此接入 2 读数显示器 测量值由 4 位 7 段 LED 显示器显示 3 量程指示 显示被测量的单位 单位右侧的小方块为 红色 LED 指示灯 如图 A 36 所示 4 功能控制按键 测量控制按键由 6 个功能键组成 每个按键内的小方块为红色 LED 指示灯 如图 A 37 所 示 5 电源输入插座 6 电源开关 图 A 35 8501 LCR 数字电桥 图 A 36 数字电桥量程指示 图 A 37 数字电桥功能控制按键 15 15 A 8 2 主要技术性能 1 可测参数 R L C Q 2 测量方式 等效串联或等效并联 3 测量频率 100Hz 或 1KHz 4 测量频率准确度 标称值的 0 025 5 元件最高端电压 0 3V 有效值 6 测量速度 每秒 2 次 7 入元件后准确读数最大等待时间 1 秒 8 显示器 4 位 LED 显示 小数点自动移位 9 测量范围 R 0 000 100M L 0 0 H 9999H C 0 0pF 9999 F Q 0 00 99 10 基本准确度 0 25 读数 1 个数字 11 极限分辨度 R 0 001 L 0 1 H C 0 1pF 12 基本准确度条件 测量频率 100HZ 1KHZ 电感范围 Q 10 2mH 2000H 200uH 200H 电容范围 Q 10 2nF 2000 F 200pF 200 F 电阻范围 Q 0 1 1 2M 1 2M 13 输入保护 容量为 1000 F 以内 充电不大于 50V 的电容接入时 输入端可受到保护 14 消耗功率 25W A 8 3 基本操作 1 加电 首先将电源线带 IEC 一端接到电桥左后方的 IEC 插座上 另一端插入 合适的电源插座上 搬动电桥左后方的船形开关 即使电桥通电 通电后 显示器 量程及功能指示器随之变亮 电桥可自动置于电感 电容测量档 并联等效及 1KHz 频率状态 正常情况下 内部电路加电几秒钟后即能稳 定 便可进行测量 2 被测元件的接入方法 通常径向引线的元件可直接插入组合测试夹夹板内 而接入特殊柔 性引线的元件时 应借助夹板离合器进行 该离合装置位于测试夹的正下 16 16 方 接入轴向引线元件时 为避免扭折引线 可采用轴向转接头 先把 这两个配件分别插入测试夹的两端 再将其间距调正到适合元件测量的位 置 然后便将轴向引线元件插入两端的配件夹内 在轴向转接头必需相当牢固定的场合 如在测量大量的同类元件时 需采用支撑板 安装支撑板 首先把轴向转接头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上 然后将支撑板 悬置于轴向转接头上方 让每个轴向转接头穿过支撑板上的槽缝 放好支 撑板 将固定螺钉对准电桥面板上的螺孔 最后上紧螺钉 注意 安装时 不易将螺钉拧得过紧 注意 本电桥虽能够对充电电容接入测试进行防护 但最好应将充电 电容经适当电阻放电后才进行测量 3 控制按键的操作 控制装置由 6 个接键构成 分上下两排于仪器面板右上方 图 1 37 所 示 上排每个按键配有一支红色 LED 发光二极管 按动一下发出红光 表示该功能有效 下排每个按键配有两支红色 LED 发光二极管 这些红色发光二极 管分别用来指示各功能按键控制状态 按动任一按键 如果是上方的 LED 亮 要改变此状态 需重新再按一下 就换为下方的 LED 亮 下面对各按 键功能作说明 LC R 按键 此键用来决定显示电抗还是电阻元件测量值 若按亮 LC 左侧的 LED 电桥即可测量电感或电容 电桥可自动判定被测元件属于感性或容 性 并将其测量值显示在读数显示器上 同时量程指示相应的单位 LED 亮 若按亮 R 符号下的 LED 电桥将测量电阻 此时量程指示面板中间一排电 阻单位 LED 将发亮 SER PAR 按键 测量时 某一元件的等效电路可在给定的频率上用串联或并联等效值 来表示 显示串联等效时 应按亮 SER 指示器的 LED 显示并联等效值时 则应按亮 PAR 指示器的 LED 注意 对于高 Q 值的电感和电容 以及低 Q 值的电阻 主项等效值即 电感元件的电感量 电容器的电容量 电阻 器的电阻值在串 并联两种方式下实际是相同的 100Hz 1KHz 按键 本按键用于选择测量频率 测量频率的选择取决于测量元件的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 为了充分利用电桥对电感和电容的量程扩展能力 必需选 用正确的测量频率 量值高时应在 100Hz 频率上测量 低量值应在 1KHz 频率上测量 选择不当时 电桥的自动提示系统将通过闪亮频率 100Hz 或 1KHz 指示 LED 来建议更改测量频率 17 17 Q 按键 选用 Q 值测量时 应按亮 Q 指示器 此时量程指示面板上所有 LED 将全熄灭 BIAS 按键 测量电解电容器时要用到 2V 直流偏压 这可通过按动 BIAS 键获得 注意 在启用或消除偏压电压后 电桥需要约 40 秒钟方可恢复 恢复期间 读数显示器上显示出 BIAS 字符 一旦 BIAS 字符消失 便可进行正常的测 量 不再发生恢复延迟现象 LOCK 按键 按动 LOCK 按键 可使电桥丧失自动量程选择功能 并将量程锁定在 按动 LOCK 键时的某一状态上 此功能在测量大批具有相同称值的元件是 特别有用 使用自动量程系统时 元件接入测试夹后至第一次显示准确读 数的时间总计为 0 5 秒 如果事先知道确切的量程 则可消除使用自动量 程时的这段时间延时 从而可在测量大量元件时节省相当多的时间 使用 LOCK 装置的方法是 首先把某一典型的测试元件接入测试夹 一旦出现读数显示 便按动 LOCK 键 注意此时 LOCK 指示器 LED 将亮 至此所有后续测量便可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学校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 南阳招教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软考试题及答案
- 儿童喜欢的题目及答案
- 批复安全培训中心课件
- 医院医保工作管理工作计划
- 2025年杭州物理高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医院行政干事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语文诗词考试题型及答案
- 2025年北京二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创意钟表》教学设计
- 2025交通行业工会改革计划
- 2022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
- 2025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附目录)
- 高校新生开学动员大会教师代表发言稿范文
- 技术研发项目进度报告及问题反馈表
- 2025年心内科重症病房CCU临床带教资选拔理论试题(附答案)
- 秦兵马俑的课件教学
- 边境电子围栏2025年行业应用前景报告中小企业安全市场拓展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英语】江苏省苏锡常镇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