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吉首市吉首市 20112011 年旱作节水农业实施情况年旱作节水农业实施情况 工工 作作 汇汇 报报 吉首市农业局 2011 年 9 月 15 日 吉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 地处云贵高原武陵山东南麓 是一个雨养农业为主的岩溶山区市 全市土地面积 1062 平方 公里 干旱岩溶区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40 50 因受中亚热 带季风气候影响和山区气候控制 气候立体层次分明 雨量 季节分配不均 干旱是制约我市粮食高产的极重要因素 据 全市农业气象研究表明 从每年7 月中旬开始 高温干旱出现 的频率达90 十年九旱 其中大旱级占 46 两年一遇 为了充分利用降水资源 优化农作物布局 提高农作物产量 走发展集雨节水型生态农业的路子 解决季节性干旱危害 自 2000 年开始 十年来 全市利用财政 以工代赈 农业综 合开发 国土等部门资金 1380 万元 累计推广应用以集雨补 灌技术为主的旱作节水技术 31 万亩 修建集雨蓄水窖 3450 个 共计增产粮食 果品 9088 5 万公斤 新增产值 11000 万 元 现将我市 2011 年旱作节水农业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 一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1 1 地理概貌 地理概貌 吉首市位于湖南西部 地处云贵高原的余 2 脉武陵山东南麓 东连沪溪县 南邻凤凰县 西接花垣县 北与保靖 古丈二县毗邻 市区地理坐标 北纬 28 08 一 28 29 东经 109 30 一 110 4 东西相距 55 9 公里 南北伸延 37 3 公里 总面积 1062km2 区内最高海拔为西部 边境的莲台山 964 6m 最低海拔为东部司马河下游河床 130m 一般海拔 300 600m 属中低山至丘陵地貌 地势西北 高 东南低 中部平缓 东连雪峰山脉 南西接云贵高原 山峰四面环峙 溪流河谷蜿蜒 吉首市地貌多样 以山地为 主 平原面积 41435 亩 占总面积 2 6 岗地 18646 亩 占 总面积 1 17 丘陵 16255 亩 占总面积 1 01 山地 1427491 亩 占总面积 89 57 山原面积 56754 亩 占总面 积 3 56 水域 33100 亩 占总面积 2 2 2 气候情况 气候情况 吉首市因受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和山区 气候控制 其气候特征 热量较为丰富 平均气温 16 4 海拔 210m 以下地带 10 活动积温在 5000 以上 年平均 无霜期 285 天以上 光能总量偏少 年日照时数历年平均 为 1382 5 小时 日照百分率 31 太阳历年平均总幅射 96 56 千卡 cm2 年降水量充沛 年均降水量为 1440 5mm 但分布不均 在降水地域分布上是西多东少 气 候立体层次分明 农业灾害性天气较多 旱灾频繁 3 3 土壤情况 土壤情况 吉首市土壤主要为石灰岩与紫色砂页岩所 3 发育的土壤 其中 水稻土 123223 亩 占总面积 7 7 红 壤土 454183 亩 占总面积 28 5 黄壤土 172659 亩 占总 面积 10 8 黑色石灰土 28431 亩 占总面积 1 8 红色 石灰土 122793 亩 占总面积 7 7 紫色土 691914 亩 占总 面积 43 4 潮土 478 亩 占总面积 0 03 大部分土壤呈微 酸性 4 4 水利设施情况 水利设施情况 全市有各类型水利工程 1610 处 其 中 小 型水库 10 座 小 型水库 12 座 中型水 库 1 座 山塘 318 口 提灌设备 144 处 蓄 引 提水工程 100 处 全市年蓄 引 提水总量仅为 0 4456 亿 m3 各类型 水利工程原设计灌溉能力为 87442 亩 而目前实际灌溉能力 仅为 29089 亩 只达到设计能力的 33 同时由于水利设施老 化失修 衰减灌溉面积又达 12819 亩 抵御洪旱自然灾害能 力逐步减弱 5 5 项目区水资源利用情况 项目区水资源利用情况 水资源概况 水资源概况 我市水资源 总量 34 04 亿 m3 其中 年经流总量 14 72 亿 m3 客水总量 为 18 24 亿 m3 水资源总量丰富 但可利用水资源按人口和 耕地平均 占有量并不高 河川经流是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 分 占总水量的 93 1 而且水资源中 2 3 左右是洪水经流量 很难利用 同时包括灌溉水和自然降水在内的农田整体利用 率也不高 水资源分布特点 水资源分布特点 水资源随时间变动大 地区 4 分布极不平衡 水资源在时 空 量上都分布不均 4 6 月 降水量约为全年降水的 60 80 降水的过度集中 极易发生 旱 涝和连旱 连涝灾害 同时 经流量的逐年变化还存在 明显的丰 平 枯水年交替出现情况 加剧了水资源调节利 用的困难 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极为不利 全市每年农作 物受旱面积达 10 万亩以上 水资源日趋紧缺 水资源日趋紧缺 一方面可利 用水资源量有限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行业对水资 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农业 工业和城乡人民生活用水之间 矛盾日益尖锐化 土壤水资源枯乏 严重威胁到粮食生产安 全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一方面 农作物旱作面积大 另一方面缺水干旱严重 水资源及其利 用状况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农业水资源紧缺已成 为继耕地资源之后长期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水资源危 机已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节约用水 建立节水 型社会 节水型经济 节水型农业的任务迫在眉睫 6 6 粮食生产情况 粮食生产情况 全市耕地面积 29 15 万亩 2010 年农 作物播种面积 52 22 万亩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3 83 万 亩 粮食总产量 48810 吨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7 7 万亩 蔬 菜播种面积 9 74 万亩 总产量 101284 吨 果用瓜面积 1 8 万亩 绿肥面积 3 05 万亩 青饲料面积 2 3 万亩 椪柑种植 面积 13 79 万亩 椪柑总产量 96000 吨 2010 年全市人均纯 5 收入 3306 元 据统计 2010 年 全市旱作生产面积达 43 05 万亩 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 83 51 旱作节水农业总产值 达 17471 万元 约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 42 2 旱作节水农业 不仅是我市农业 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柱 同时也是农民 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 7 7 行政区划与人口 行政区划与人口 吉首市下辖 15 个乡 镇 街道办 事处 5 个居委会 29 个社区 139 个村 952 个村民小组 全市以苗族 土家族聚居 总人口 29 16 万人 其中农业人 口 16 33 万人 8 8 社会经济状况 社会经济状况 2010 年 全市工农业总产值 1289249 万元 其中 第一产业 59223 万元 第二产业 574907 万元 第三产业 655119 万元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59223 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5 0 其中农业实现产值 41353 万元 增长 20 1 林业实现产值 2444 万元 增长 7 1 牧业实现产值 13433 万元 下降 9 2 渔业实现产值 1455 万元 下降 8 3 全年粮食总产量 48810 吨 油料 6661 吨 椪柑 96000 吨 蔬 菜 101284 吨 全年出栏肉猪 7 28 万头 出栏牛 0 44 万头 出栏羊 3 22 万只 全年水产品产量 2355 吨 二 建设内容与主要技术二 建设内容与主要技术 一 项目建设内容 一 项目建设内容 1 1 蓄水窖建设 蓄水窖建设 主要以集雨节水工程措施为主 沿汇水 6 线科学选址挖建蓄水池窖和沉沙池 配套相应的避洪引水设 施 积蓄前期降水 用于后期抗旱保收 在此基础上 配套 等高水平分厢种植 因地制宜种植生物篱 示范推广地膜与 秸秆覆盖 保水剂 蓄水聚肥 避旱种植等高效节水技术 2 2 土壤墒情监测点建设 土壤墒情监测点建设 2007 年 已在马颈坳枫香村 建立土壤墒情长期定位监测点 1 个 设立对照与节水两个处 理 并作好观测点基本情况调查 定期记载土壤墒情 记录 灌溉情况 降水情况 记载作物生育期和农户农事活动记载 及径流与泥沙量记录 3 3 集雨节水效益观测场建设 集雨节水效益观测场建设 2008 年 已在马颈坳枫香 园艺场建立集雨节水效益长期观测场 1 个 观测场共设 6 个 处理 处理 对照 为按当地的顺坡耕作习惯 不建梯 处理 为水平梯土 处理 为水平梯土加土质排水沟 处理 为水平梯土加秸秆覆盖 处理 为水平梯土加硬化排水沟 处理 为水平梯土加硬化排水沟加秸秆覆盖 观测内容 测定水土流失量 测定土壤墒情 测定作物产量 二 主要技术措施 二 主要技术措施 1 1 主体技术 主体技术 1 1 集雨补灌技术 集雨补灌技术 针对我市前期雨水充沛 地表径流 强烈 山塘 水库少 蓄水困难和耕地相对分散等特点 依 山就势 选择耕地附近雨水汇聚的地方 修建蓄水池窖 收 7 集前期降水 用于后期季节性干旱补充灌溉 集水池窖容积 为 10 25 立方米 建设程序包括地址选择 土方开挖 混凝 土材料构建并配套引水沟 沉砂地 跌水氹以及灌溉 窖盖 或围栏等设施 2 2 秸秆与地膜覆盖技术 秸秆与地膜覆盖技术 包括三个方面的技术内容 一是秸秆覆盖技术 有维持土壤孔隙 增加土壤自身积持水 分能力 同时积聚降水 减少蒸发 压制杂草 降低耗水 从而提高抗旱能力 二是地膜覆盖技术 有保持水土 减少 蒸发 提早作物成熟季节 降低耗水等功能 三是作物覆盖 通过采取轮 套 间作技术 使土地时刻处于作物覆盖保护 之下 防止雨滴直击土壤 保持土层的稳定 增强土壤保土 保水功能 3 3 深沟撩壕与等高种植技术 深沟撩壕与等高种植技术 对坡度在 10 25 度的坡 耕地 根据种植作物株型和根系分布特点 进行深沟撩壕 分层埋肥 既蓄积雨水 防止水土流失 又有利作物根系伸 展 下扎 在此基础上 做到梯面外高内低 配套梯埂 实 行等高种植 避免或降低雨水冲刷引起的水土流失 4 4 坡地生物篱 埂 技术 坡地生物篱 埂 技术 生物篱是在坡面或梯地上 沿等高线成带状栽植植物材料 形成篱状植物带 其目的是 利用藤本植物根系发达 匍匐力强的生物特性 通过营造带 状生物篱对地面径流进行拦截 降低流速 减轻土壤冲刷 8 提高土壤保水蓄水能力 同时形成一定的经济效益 2 2 配套技术 配套技术 1 1 蓄水聚肥技术 蓄水聚肥技术 通过采取增施有机肥 冬种绿肥 测土配方施平衡施肥等技术 全面培肥土壤 提高土壤自身 吸水 持水 蓄水能力 充分发挥 土壤水库 的功能 2 2 避旱种植技术 避旱种植技术 通过选育抗旱早熟高产良种 适当 提早播种 温室 温床 育苗 提早移栽 带土或醮根移栽 促进作物早生快发 使作物需水高峰期避开该地区从 7 月份 开始的规律性 季节性伏秋干旱 实现丰产稳产 3 3 生化调控技术 生化调控技术 主要是推广使用唐山市博亚科技有 限公司生产的抗旱保水剂 提高土壤 作物抗旱能力 实现 节水增收 4 4 管灌及滴灌技术 管灌及滴灌技术 利用集雨窖水的重力作用在田面 铺设管道 进行自流与滴漏灌溉 既降低劳动强度 又减少 水分地面输送过程中的损耗 三 技术路线 三 技术路线 本项目按照集雨蓄水 抑蒸保水 节水补灌的技术 思路 按照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的原则 修建蓄 水窖池 收集利用雨季地表径流 高效用于农作物抗旱补灌 包括雨水汇集 雨水贮存与净化 雨水高效利用三个环节 大力推广集雨补灌技术 秸秆与地膜覆盖技术 深沟撩 9 壕与等高种植技术 蓄水聚肥技术 避旱种植技术 生化调 控技术 生物篱 埂 等技术 增加耕地土壤有效水分容量 提高土壤自身蓄水 保水能力 减少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 抓好旱地培肥和种植制度调整 利用各种作物抗旱保水剂 栽种抗旱耐旱作物品种 进行作物合理布局 制定合理耕作 制度 确定作物最佳播期 提高作物自身抗旱能力 实施的 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组装配套技术 其该心是集雨蓄水 抑 蒸保水和节水补灌 3 个技术体系 1 1 田间设施 田间设施 田间沿汇水线选择地形平缓地带修建蓄水 窖池和沉沙池 配套相应的避洪引水设施 积蓄前期降水 用于后期抗旱保收 2 2 作物布局 作物布局 根据立地条件 作物种植以水果为主 粮 菜为辅 通过修建和完善集雨蓄水窖 池 和沉沙池 提高 田间雨水蓄集利用能力 并通过土壤墒情监测 对比试验等 方法获得不同作物实行集雨节水种植技术的基础数据 3 3 抗旱补灌 抗旱补灌 7 月底以前 一般自然降水可以满足果树 需水要求 从 7 月底开始至 11 月 为项目区规律性的缺水干 旱期 又是水果等作物需水高峰期 在这一期间 根据旱情 通过水窖蓄水补充灌溉 3 4 次 同时解决用药 抗旱时远距 离背水问题 4 4 技术组装 技术组装 在实施集雨补灌主体技术的基础上 采取 10 秸秆 地膜覆盖 深沟撩壕埋肥与等高分厢种植 生物覆盖等 技术 配套避旱种植和生化调控等技术 三 旱作节水农业实施情况三 旱作节水农业实施情况 一 推广旱作节水技术 一 推广旱作节水技术 1 1 推广集雨补灌技术 推广集雨补灌技术 针对我市前期雨水充沛 地表径 流强烈 山塘 水库少 蓄水困难和耕地相对分散等特点 依山就势 选择耕地附近雨水汇聚的地方 修建集雨窖或蓄 水池 收集前期降水 用于后期季节性干旱补充灌溉 2010 年以来 全市新建集雨蓄水窖池 650 个 沉沙池 650 个 修 建引水沟 1720 米 田间道路 850 米 全市推广集雨补灌技术 15000 亩 其中 柑桔 12000 亩 蔬菜 2000 亩 玉米 1000 亩 2 2 推广深沟撩壕与等高种植技术 推广深沟撩壕与等高种植技术 对坡度在 10 25 度的 坡耕地 将坡土改为梯土 进行深沟撩壕 配套增施有机肥 压绿改土 分层埋肥 营造土壤水库 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 力 既蓄积雨水 防止水土流失 又有利作物根系伸展 下 扎 在此基础上 根据种植作物株型和根系分布特点 做到 梯面外高内低 配套梯埂 实行等高种植 避免或降低雨水 冲刷引起的水土流失 全市推广柑桔深沟撩壕技术 2500 亩 坡改梯技术 2500 亩 3 3 推广秸秆与地膜覆盖技术 推广秸秆与地膜覆盖技术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技术 11 内容 一是秸秆覆盖技术 有维持土壤孔隙 增加土壤自身 积持水分能力 同时积聚降水 减少蒸发 压制杂草 降低 耗水 从而提高抗旱能力 二是地膜覆盖技术 有保持水土 减少蒸发 提早作物成熟季节 降低耗水等功能 三是作物 覆盖 通过采取轮 套 间作技术 使土地时刻处于作物覆 盖保护之下 防止雨滴直击土壤 保持土层的稳定 增强土 壤保土保水功能 全市推广地膜覆盖技术 2000 亩 秸秆覆盖 技术 1000 亩 生物覆盖技术 10000 亩 4 4 推广果园绿肥技术 推广果园绿肥技术 果园绿肥通过增加生物覆盖 改 良土壤 培肥地力 从而提高土壤水分含量 提高产量 改 善品质 防止水土流失 全市推广果园绿肥技术 5000 亩 二 进行土壤墒情监测 二 进行土壤墒情监测 建立土壤墒情长期定位监测点 1 个 分别设立对照与节 水两个处理 并完成观测点基本情况调查 定期记载土壤墒 情 记录灌溉情况和降水情况 作物生育期和农户农事记载 三 集雨节水效益观测 三 集雨节水效益观测 建立集雨节水效益长期观测场 1 个 观测场共设 6 个处理 供试作物为辣椒 2010 年 5 月 10 月 观测内容 测定水 土流失量 测定土壤墒情 测定作物产量 处理 对 照 辣椒产量为 1320kg 亩 处理 辣椒产量为 1454kg 亩 12 比对照亩增产 134kg 亩增 10 2 辣椒产量为 1623kg 亩 比对照亩增产 303kg 亩增 22 9 处理 辣椒产量为 1756kg 亩 比对照亩增产 436kg 亩增 33 处理 辣椒产量为 1792kg 亩 比对照亩增产 472kg 亩增 35 7 处理 辣椒产 量为 1868kg 亩 比对照亩增产 548kg 亩增 41 5 四 主要成效四 主要成效 一 经济效益 一 经济效益 经测产和农户调查综合结果 以集雨 节水为主的各类农田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增产 增收效果 2010 年以来 全市已实施旱作节水农业 3 8 万亩 共计增产 1114 1 万公斤 新增产值 1348 4 万元 1 1 集雨补灌技术 集雨补灌技术 柑桔推广集雨节水补灌技术 12000 亩 示范区平均亩产 2385 公斤 亩平均收入 2862 元 比对 照亩增产 340 公斤 亩增产值 408 元 示范区比对照亩节水 120 6m3 示范区比对照水分生产率提高 0 26kg m3 水分生成 效益提高 0 16 元 m3 粮食作物推广集雨节水补灌技术 1000 亩 示范区平均亩产 384 公斤 亩平均收入 614 4 元 比对照亩增产 78 公斤 亩增产值 124 8 元 示范区比对照亩 节水 44 4m3 示范区比对照水分生产率提高 0 04kg m3 水分 生产效益提高 0 05 元 m3 经济作物推广集雨节水补灌技术 2000 亩 示范区平均亩产 2257 公斤 亩平均收入 3611 元 比对照亩增产 250 公斤 亩增产值 400 元 示范区区比对照 13 亩节水 78 2m3 示范区比对照水分生产率提高 0 64kg m3 水 分生产效益提高 0 12 元 m3 2 2 地膜覆盖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 柑桔推广地膜覆盖技术 2000 亩 示 范区平均亩产 2310 公斤 亩平均收入 2772 元 示范区比对 照亩增产 270 公斤 亩增产值 324 元 示范区比对照亩节水 91 8m3 示范区比对照水分生产率提高 0 2kg m3 水分生产效 益提高 0 09 元 m3 3 3 秸秆覆盖技术 秸秆覆盖技术 柑桔推广秸秆覆盖技术 1000 亩 示 范区平均亩产 2355 公斤 亩平均收入 2826 元 示范区比对 照亩增产 315 公斤 亩增产值 378 元 示范区比对照亩节水 112 4m3 示范区比对照水分生产率提高 0 25kg m3 水分生产 效益提高 0 17 元 m3 4 4 深沟埋肥技术 深沟埋肥技术 柑桔推广深沟埋肥技术 2500 亩 示 范区平均亩产 2350 公斤 亩平均收入 2820 元 示范区比对 照亩增产 285 公斤 亩增产值 342 元 示范区比对照亩节水 98 5m3 示范区比对照水分生产率提高 0 22kg m3 水分生产 效益提高 0 09 元 m3 5 5 坡改梯技术 坡改梯技术 柑桔推广坡改梯技术 2500 亩 示范区 平均亩产 2250 公斤 亩平均收入 2652 元 示范区比对照亩 增产 210 公斤 亩增产值 252 元 示范区比对照亩节水 61 5m3 示范区比对照水分生产率提高 0 14kg m3 水分生产 14 效益提高 0 03 元 m3 6 6 生物覆盖技术 生物覆盖技术 柑桔推广生物覆盖技术 1000 亩 示 范区平均亩产 2260 公斤 亩平均收入 2718 元 示范区比对 照亩增产 220 公斤 亩增产值 264 元 示范区比对照亩节水 65 4m3 示范区比对照水分生产率提高 0 14kg m3 水分生产 效益提高 0 07 元 m3 7 7 果园绿肥技术 果园绿肥技术 柑桔推广果园绿肥种植技术 5000 亩 示范区平均亩产 2295 公斤 亩平均收入 2750 元 示范区比 对照亩增产 255 公斤 亩增产值 306 元 示范区比对照亩节 水 80m3 示范比对照水分生产率提高 0 18kg m3 水分生产效 益提高 0 21 元 m3 二 生态效益 二 生态效益 通过旱作节水农业的实施 能提高保 土 保水 保肥能力 降低地表径流强度和冲刷能力 减少 水土流失 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据测算 每个容积 10m3的蓄水窖能截留地表径流 40m3 拦截泥沙 0 4m3 提高自 然降水利用率 25 项目区每年可截留地表径流 27 9 万 m3 截留泥沙 2786 7m3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4 2 万亩 利用稻草 易地覆盖旱作物 生态效果显著 按每年亩盖干稻草 500kg 计 相当于提供有机质 210kg 氮 4 55kg 磷 0 66kg 钾 9 45kg 稻草覆盖还能使土壤夏季降温 0 5 1 冬季增温 2 2 5 稻草覆盖的旱土 减少杂草 85 以上 项目区抗旱 15 时间增加 10 天以上 三 社会效益 三 社会效益 通过旱作节水农业的实施 解决了项 目区农作物季节性干旱缺水问题和旱涝保收问题 从根本上 改善了项目区农民的生产条件 提高了耕地质量 增强了项 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优化了作物布局 提高了农产品品 质 调整了农业结构 增加了农民收入 得到广大农民群众 的赞美 项目区坡地桔园通过修建集雨蓄水窖 蓄水窖平均 容积 20m3 每个蓄水窖可补水灌溉桔园 3 5 亩 土壤含水量 提高 3 5 解决季节性干旱 10 15 天 五五 主要作法 主要作法 一 成立项目实施管理领导小组 一 成立项目实施管理领导小组 由分管农业的副市 长任领导小组的组长 农业 财政 发改 农工办 科技等 部门领导为成员 以市农业局为主体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 由局长张明渊兼任办公室主任 为了确保项目管理和技术到 位 成立由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管理和技术实施班 子 市农业局张明渊局长为项目总负责人 王三思副局长为 项目实施负责人 市土肥站站长陈道云为技术负责人 项目 乡镇相应明确实施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 二 开展宣传培训和现场参观学习 二 开展宣传培训和现场参观学习 为了让村组干部 和农民群众了解旱作节水技术 2010 年以来 全市先后举办 市级技术培训 5 期 培训市乡技术骨干 520 人 次 举办村 16 组级技术培训 12 期 培训村组负责人及种植大户 3280 人 次 张贴标语 280 张 出墙报 6 期 出动宣传车 15 台次 电视报道 5 次 报刊宣传 1 次 发放明白纸 3500 份 印发技 术资料 5000 份 通过培训宣传 使农户掌握旱作节水农业的 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 三 严格施工质量管理 三 严格施工质量管理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 及时组 建有资质的施工队伍 签定项目施工合同 确定项目的目标 任务 技术指标和质量标准 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和合同组织 项目实施 施工期间 选派 4 5 名工程技术人员深入施工现 场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 工程质量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制 四 加强资金使用管理 四 加强资金使用管理 按照旱作节水农业项目资金 管理要求 设立专帐 专人负责 由主要领导一支笔签字 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并按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资金拨付 同时 加强项目资金预算管理与财务监督 审计管理 六 主要经验六 主要经验 吉首市为典型的岩溶山区市 季节性干旱和缺水严重制 约着我市农业的发展 长期的实践证明 旱作节水技术是促 进岩溶山区粮食增产 农民增收 农业增效的一项不可替代 的重要技术 旱作节水农业结合了区域特点 立足田间节水 配套田间蓄水设施 有效地解决了水资源短缺和季节性干旱 17 问题 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改变水资源利用方式 促进农 业可持续发展 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一 提高认识 一 提高认识 通过广泛地宣传发动 使项目区各级 领导 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逐步认识到集雨节水是一项综合 性技术 实施旱作节水农业要按照生物学 微生镜效应 原 理 水资源区域富集效应原理以及生理学上的生物旱后供水 补偿效应原理 采用集雨蓄水 抑蒸保水 节水补灌的 技术思路 通过工程 生物 农业综合措施相配套 采取田 间修建蓄水窖池 沉沙池 收集 蓄存天然降水径流 同时 运用各种节水措施或设施 进行补水灌溉 实现降水在时间 和空间上的再分配 达到雨量增值 富集叠加的目的 充分 发挥土 肥 水综合协调能力 二 科学选址 二 科学选址 集雨蓄水窖池建设地址要选择在有雨 水汇流 土层深厚 坡度较小 无岩石层的地方 上部有一 定的集雨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架管占地协议书
- 2025年自考法律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春季汽车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海纳ai面试题库及答案java
- 2025年国金ai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医疗数据标准化挑战与对策
- STEM课程在K2教育中的跨文化教学策略与效果评估
- 树皮采购协议书
- 校友基金协议书
- 校园消杀协议书
-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课件
- ta600空地勤培训动力系统
- 2022年物流服务师职业技能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
- 招标代理方案90188
- 英式下午茶课件
- 2023年版-肿瘤内科临床路径
- 通信管道工程定额解读
- 产钳助产术考核标准
- T∕CCTA 30101-2021 喷气涡流纺棉本色纱
- 中山大学入学考试英语分级考试真题
- 建筑施工项目叠合板吊装施工安装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