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压器铁心多点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doc_第1页
110kV变压器铁心多点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doc_第2页
110kV变压器铁心多点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doc_第3页
110kV变压器铁心多点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doc_第4页
110kV变压器铁心多点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kV变压器铁心多点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北极星电力网技术频道 作者:韩爱芝 2011-8-27 17:32:28(阅176次) 所属频道: 电网 关键词: 变压器故障分析110kV(平顶山供电公司,河南,467001)内容摘要:针对一台110kV变压器的故障原因查找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对处理过程进行了详述,为供电企业现场处理变压器铁心多点接地故障及原因查找提供了借鉴经验。同时采用了较为有效的限流方法,使变压器检修做到了计划性与安全性的统一。中图分类号:TM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关键词:变压器;故障分析;处理故障查找及1前言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运行经验表明:近几年电力系统变压器故障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变压器铁心多点接地故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故障。统计表明,铁心多点接地故障占变压器总事故的前三位,导致电力企业经常需要进行计划外的停电检修,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就平顶山供电公司而言,近二十年来,共有7台110-220kV变压器发生铁心多点接地故障。本文结合一台110kV变压器出现的铁心多点接地故障,给出类似故障的查找、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1995年5月4日,高压班在周期性预试时发现某变电站110kV主变(以下简称P#4变)铁心绝缘为零,其它试验项目均合格。该主变型号为SFZ7-31500/110,额定电压为110kV/10.5kV,1994年4月投运,1992年10月出厂。2带电测量及试验情况P#4变铁心绝缘为零,绕组介质损耗因数、直流电阻、吸收比均合格,说明故障点不在电气回路和主绝缘部位。发现P#4主变铁心绝缘为零后,用万用表测量铁心对地的阻值,其电阻为450 k,说明P#4主变铁心系高阻多点接地故障。随后用最常用的电容器充放电法进行处理,效果不明显,仍为高阻接地故障,说明该变压器铁心多点接地的故障点是稳定的。取油样进行色谱分析,没有发现乙炔,总烃42ppm。将该变压器投入运行,用钳形电流表带电测量铁心接地引下线的电流,均在60-100mA之间。铁心引下线的电流不大,暂时可以投入运行状态。经过分析判断,该变压器属于高阻接地,不需要立即进行大修,但需要加强铁心接地引下线电流、油色谱的监测,如果发现电流超过1A或出现乙炔、总烃增加较快等异常现象,应及时进行检查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变压器发生故障。P#4主变发生铁心高阻多点接地故障并投入运行后,我们一直加强铁心引下线电流的带电测量工作,按周期进行预防性试验。P#4主变铁心绝缘及引下线测量数据见表一所示。表一P#4主变铁心绝缘及引下线电流测量数据试验日期铁心绝缘铁心引下线电流备注1994.04.251000M0新装试验,铁心绝缘正常1995.05.04450 k60mA周期预试,铁心高阻接地故障,电流稳定1996.05.20/60mA铁心高阻接地故障,电流稳定1997.04.15450k60mA周期预试,铁心高阻接地故障,电流稳定1998.10.22450 k60mA周期预试,铁心高阻接地故障,电流稳定1999.10.20/100-200mA铁心高阻接地故障,电流基本稳定2000.10.17300100-200mA周期预试,铁心中阻接地故障,电流基本稳定2001.10.15/100-200 mA铁心中阻接地故障,电流基本稳定2002.10.09271200-2600mA周期预试,铁心低阻接地故障,电流不稳定2002.10.15/900-2100mA铁心低阻接地故障,电流不稳定2002.10.18/700-1200mA铁心低阻接地故障,电流不稳定2002.10.21/200-800mA铁心低阻接地故障,电流不稳定2002.11.26/570-1200mA铁心低阻接地故障,电流不稳定从表一可以看出:1995-1998年,P#4主变铁心属于高阻多点接地故障,阻值为450k,电流非常稳定,为60mA;19992001年,P#4主变铁心变为中阻多点接地故障,阻值为300,电流基本稳定,在100-200mA之间;2002年10月预防性试验时发现P#4主变铁心演变为低阻多点接地故障,阻值在27左右,电流不稳定,在200-2600mA之间。铁心多点接地由高阻演变为低阻,接地电流也由稳定变为不稳定,说明该故障点不是死接地点。根据运行值班人员的巡视观察与统计情况,表明P#4主变铁心接地故障电流的大小与天气、负荷没有关系。在进行铁心引下线电流带电测量的同时,我们也加强了油的色谱分析工作,主要分析数据见表二所示。表二P#4主变油中色谱分析情况气体成分试验日期甲烷(ppm)乙烯(ppm)乙烷(ppm)乙炔(ppm)CO(ppm)CO2(ppm)H2(ppm)总烃(ppm)1995.10.915.1376.20340300042581996.10.2312.133.900280500029.6461997.07.0412.937.315.1046670001565.31998.10.0316.938.90048049279.855.81999.09.1320.746.210.11.7750600429.378.71999.10.158257.113.90.9681.2554926153.92000.06.0724.54810.30.9677500026.483.72000.10.1015.2330048551401948.72001.03.1325.855.6120.3708563522.693.72001.06.1924.447.911.30456528118.783.62001.12.2726.663.116.60.5653482618106.82002.03.1324.748.311.40.9683622522.5852002.07.2926.7561.9914.98175104.892002.09.1726.1555.3413.660.91752759129.5596.062002.10.1523.951.9112.850.78679721125.6689.44从表二可以看出:总烃中乙烯占主要成分,也是变压器铁心存在多点接地故障的主要特征;1995-1998年,P#4主变油中不含乙炔,总烃也比较稳定,在46-65.3ppm之间;1999年9月第一次发现乙炔,油中总烃变化较大,在48.7-153.9ppm之间,说明铁心多点接地点的异物有接地牢固到开始松动,出现了电弧放电现象。从表一、表二可以看出:在1999年9月油中发现乙炔的同时,铁心引下线带电测量的电流值也有增大趋势,变压器周期性试验也说明铁心绝缘电阻一直在降低,三者的试验结果是吻合的,说明P#4主变铁心多点接地故障点由稳定接地状态变为不稳定松动状态,该变压器的不安全系数也在不断增加。根据以上试验结果,P#4主变需要采取限流措施,以保证其安全运行。3采取措施随着P#4主变铁心引下线电流越来越不稳定,我们加强了带电测量和色谱分析工作。2002年10月周期性试验发现铁心绝缘只有27,连续两个月多次测量铁心引下线电流,部分测量数据已经超出1A,最大达到2.6A,同时的总烃和乙炔也说明有问题。2002年12月17日,用钳型电流表测量P#4主变铁心引下线的电流为0.2-2.6A,我们在P#4主变铁心接地引下线回路加装了限流电阻,使主变铁心接地引下线电流限制在1A以下,如图一所示。K1、K2为单向刀闸。正常情况下,只有P#4变压器-K2-电阻-接地回路存在,K2闭合,用钳型电流表直接测量该接地回路电流的大小。针对P#4变压器,在安装限流电阻前,用钳型电流表测量引下线的电流为0.2-2.6A,加装20的限流电阻后,其电流在3080mA之间,说明20的限流电阻是合适的。一般情况下,110kV变压器的漏磁较小,用钳型电流表测量即可满足要求。如果变压器漏磁较大,用钳形电流表测量铁心引下线的电流误差较大,易引起误判断。对于220kV及以上变压器,个别老型号、早期的变压器漏磁可能很大(0-30A),用钳型电流表测量显然不能满足测量要求,一般要在铁心引下线中串接电流表直接测量,如图一虚线框所示,可以临时增加K1-电流表-接地测量回路,该回路接入牢靠后,将K1闭合,K2断开,直接读取电流表的指示数;测量完毕,先闭合K2,再断开K1,最后将测量回路拆除。这样测量可以消除漏磁的影响,避免误判断。4故障查找由于P4主变内部接地故障点不稳定,虽然我们采取了临时措施将铁心接地电流限制在1A以下,但是,从变压器长远安全运行的角度出发,我们还是决定对该主变进行计划大修,处理铁心多点接地问题。2003年3月21日,对P#4主变进行吊罩大修,当变压器油全部放出后,试验人员用万用表测量铁心的电阻,其阻值为2。当变压器外罩吊起时,铁心绝缘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说明变压器外壳与上夹件、铁心之间没有接触故障。吊罩后进行外观检查,该主变绕组连接紧密,绝缘无损伤,无放电痕迹,各部分的垫块无松动,也无变形迹象;上、下夹件的穿心螺钉无松动,各部件固定良好。经过试验,铁心对上夹件、上夹件对地绝缘均合格,证明故障不在变压器上部。因为变压器的上夹件与铁心在上部只有一点相连,而下夹件又直接接地,所以可以断定故障点应在变压器的下部,即铁心与下夹件之间、铁心与变压器底部之间可能有异物存在。我们将检查重点放在了变压器的下部,检修人员对铁心与下夹件进行了仔细检查,变压器箱体清洁且无异物。用绝缘油对铁心下部进行冲刷,经过多次油循环冲洗后,测量铁心的绝缘,阻值仍没有变化,说明异物不是易冲刷走的碎铁屑,而可能是一种较大的金属异物;用手电筒与平光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查找,没有发现异常;用一根前端绕成圆环的细铁丝在铁心与下夹件之间的缝隙内仔细查找,因缝隙较窄,光线不足,肉眼未能发现异常。所以这些均说明故障点比较隐蔽,难以准确找到。根据现场查找情况,我们决定采用电容器充放电法查找故障的具体方位。首先加压至70V时,铁心右下穿钉附近有放电声,并且在同一位置的铁心与下夹件间伴有白烟冒出,说明该处有放电现象。此时断开电源,测量铁心绝缘,发现绝缘已上升至10M。这一现象证明异物就在右下穿钉附近。考虑到异物可能已被烧熔,用油进行冲洗清理。这样反复进行电容充放电-油冲洗-木锤敲击等循环,测量铁心绝缘一直在0-50M之间不断变化,这说明异物还是比较大,用电容充放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据以上检查与分析判断,必须进一步对变压器进行吊芯查找。随即对变压器进行铁心吊检,铁心吊起后看到铁心两绝缘垫块夹缝之间有一锯条,工作人员立即拆开一边的绝缘垫块后,发现一根长度为13cm的锯条夹在其间。取出锯条观察,发现锯条的右下角有明显的放电痕迹,见图1所示,放电点在锯条的根部右下端黑色部位,因放电右下角已经缺角。异物锯条取出后,变压器进行回装,测量铁心的绝缘电阻,大于1000M,合格。说明锯条就是造成变压器铁心多点接地故障的罪魁祸首。P#4主变铁心多点接地故障处理后,安全运行至今。5原因分析1994年P#4主变新安装,当时根据厂家要求没有进行吊罩检查,这说明锯条是在出厂以前就存在的,属于产品质量问题。根据以上情况可以推断,该变压器在投运初期,锯条夹在下夹件的绝缘垫块中间,没有与下铁心接触,因此常规试验不能发现问题。运行一段时间后(该主变低压侧曾遭受过短路冲击),在电动力、电磁力的作用下,导致锯条移位,刚好把铁心和下夹件短接,形成铁心多点接地,并且受油流、电磁力等影响,不断滑动,致使接地电流时高时低。6结论综上可知,P#4主变铁心多点接地故障比较特殊,是因为厂家制造时遗留异物造成的。在运行中我们对该台主变加强了铁心接地引下线电流的监视和油色谱分析工作,并及时采取了限流措施,确保了其安全可靠运行。变压器铁心多点接地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故障,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现变压器出现多点接地故障,首先停电测量铁心的绝缘电阻,并取油样进行色谱分析,然后一般应采取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分析与处理:a.用电容器充放电法进行处理3-5次(不宜太多次,否则易损伤变压器),如果故障消除,变压器可以投入正常运行。变压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应加强铁心引下线电流的带电测量和油色谱分析工作,电流在200mA以下、没有乙炔出现、总烃上升缓慢是安全的。b.如果电容器充放电法无法消除故障,要用万用表测量其阻值,判断是高、中阻接地,或是低阻接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