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论文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论文 文章来源 中顾网作者 佚名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0 5 3 16 14 51 2003年 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 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带动了全球经 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与此同时 美国的减税措施和全球性的宽松货币政策环境 共 同造就了2003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近年来不多见的普遍牛市大行情 各国股票指数 期货市场 黄金市场 石油市场要么是强劲攀升 要么是挑战新高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论文 2003年 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 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带动了全球经济 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与此同时 美国的减税措施和全球性的宽松货币政策环境 共同造就 了2003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近年来不多见的普遍牛市大行情 各国股票指数 期货市场 黄金市场 石油市场要么是强劲攀升 要么是挑战新高 一 各国经济概述 1 美国 与2003年第三季度的强劲增长相比 美国第四季度 GDP 增长大幅减缓 折合年增长率 为4 0 约为第三季度增幅 8 2 的一半 而2003年全年 GDP 增长3 1 仍呈现强劲复苏 态势 但低于华尔街预期 2003年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个人消费 出口 设备 与软件支出 库存投资及住宅投资 但第四季度的数据表明 以上部分指标的景气状况有 所缓和 从财政和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层面来看 2003年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主要得益 于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尤其是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 在很大程度 上保证了金融市场的宽松环境 未来美国经济增长的走势和国际金融市场前景 除了尚不 明确的一些政治 经济因素以外 市场的注意力仍应集中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之上 虽然 2004年1月28日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于1 00厘的45年低位不变 但未来美国货币政策环 境仍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通胀方面 美联储关心的核心消费物价指数仍然低位徘徊 美国经济仍存在通货膨胀 和通货紧缩两种可能 美联储局货币政策最为关注的3个方面 经济增长 就业及通胀压力 中 只有经济增长是明确支持利率上调的政策倾向 从大选因素来看 决定联储加息最重 要的因素应是劳动市场 但数据表明 美国劳动市场第四季度并不明朗 即使是近几个月 失业率有所下降 但四季度末5 7 的失业率仍然是美国联邦政府无法接受的 因此 虽然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加息迟早要到来 但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仍主要取决于未来劳动市场 的表现 表1 2003年第三 四季度美国主要经济指标简要比较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消费支出增长 6 9 2 6 耐用品支出增长 28 0 9 非耐用品支出增长 7 3 4 4 政府支出增长 1 8 0 8 联邦政府支出增长 Na 0 7 各州和地方政府支出增长 Na 0 9 企业投资 12 8 6 9 非住宅投资下降 1 8 3 0 设备和软件的支出 17 6 10 建筑支出下降 Na 2 4 住房支出增加 21 9 10 6 整体个人投资 14 8 12 4 出口 Na 19 1 进口 Na 11 3 2 欧元区和欧盟成员国 总体来看 2003年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增长缓慢 失业率居高不下 欧盟在赶超美国成 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经济体方面进展缓慢 全年各成员国的失业率平均高达8 1 劳动生 产率增长仅大约为0 5 1 的水平 2003年末欧盟各国的人均 GDP 也只相当于美国的 72 从欧元区成员国2003年第四季度的表现来看 2003年11月份 欧元区12国工业生产比 上月微升0 1 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为1 2 11月份工业生产虽然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但 增长幅度如此之低 表明复苏力度不如预计的那样强劲 在欧元区成员国中 爱尔兰和德 国11月份的工业生产增幅分别为1 4 和1 3 荷兰和卢森堡的增幅则相对较高 分别为2 1 和 1 9 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的工业生产却下降了0 4 在将未加入欧元区的英国 丹 麦和瑞典计算在内后 欧盟15国2003年11月份的工业生产比上月下降了0 1 但与上年同 期相比仍上升了0 9 通货膨胀方面 欧元区2003年12月份的通货膨胀率预计将由11月份 的2 2 重新降到2 0 即降至欧洲中央银行设定的通货膨胀目标上限 2003年全年情况 德国 GDP 比前年下降了0 1 是1993年以来的首次下滑 财政赤 字总额为860亿欧元 占该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 连续第二年超过欧盟 稳定与增长 公约 规定的3 的上限 全年劳动市场状况方面 在欧元区12国中 西班牙的失业率最高 为11 2 卢森堡的失业率最低 为3 9 在欧元区经济大国中 德国和法国去年12月份 的失业率分别为9 2 和9 5 均与上月持平 欧元区之外的主要欧盟成员国英国的2003年四季度数据表明 11月份制造业产值较上 月下降0 7 这是该数据自2002年10月份下降1 5 以来的最大降幅 同期工业产值下降 1 0 与2002年同期相比 2003年11月份制造业产值增长0 7 工业产值下降0 4 通货 膨胀方面 英国通胀压力仍然非常低 短期内也不太可能上升到2 0 的目标水平 3 日本 虽然2003年12月份日本工业产值出现了4个月来的首次下降 较11月份减少1 0 但 由于10月份和11月份工业产值双双攀升 第四季度的工业产值依然大幅提高 较前一季度 增长了3 6 工业生产依然处于复苏阶段 四季度工业产值推动力来自出口尤其是对亚洲 邻国的出口非常强劲 而12月份的下降主要是因为机械设备的生产较上月下降了 2 7 2003年 日本全年工业产值增长3 2 为2000年来的首次增长 2003年日本的年平 均失业率为5 3 比历史最高的2002年下降了0 1个百分点 第四季度末失业率为4 9 为 近年来首次低于5 日本经济好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工矿业生产持续增长 二 企业收益改善 设备投资增加 三 企业倒闭减少 失业人口下降 家庭消费开支出 现增长 尽管日本经济出现了令人欣慰的好转 但影响复苏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主要包括 通货紧缩还在持续 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居高不下 中小企业筹资难度未减 个人消费虽然出 现回升 但消费增长主要依赖部分高收入者 另外 日本企业设备投资的持续增长 主要依赖出口主 2003年 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 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带动了全球经 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与此同时 美国的减税措施和全球性的宽松货币政策环境 共 同造就了2003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近年来不多见的普遍牛市大行情 各国股票指数 期货市场 黄金市场 石油市场要么是强劲攀升 要么是挑战新高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导型的汽车 电子机械类大企业投资的增加 而中小企业的设备投资却在下降 虽然面临 各种各样的困难 但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复苏 中国等亚洲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以及日本政府 经济结构改革逐步出现成效 2004年日本经济将继续呈现缓慢上升态势 逐步进入以出口 为主导的低速增长阶段 日本政府预测 2004国内生产总值的名义增长率将为0 5 实际 增长率将为1 8 表 2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指标 08 03 09 03 10 03 11 03 12 03 美国 非农业职位增长 万 4 1 12 5 13 7 4 3 0 1 失业率 6 1 6 1 6 0 5 9 5 7 工业生产 较上月 0 0 0 6 0 4 1 0 0 1 零售额 较上月 0 6 1 0 0 3 0 9 0 5 CPI 较上年同期 2 2 2 3 2 0 1 8 1 9 欧元区 失业率 8 8 8 8 8 8 8 8 零售额 较上月 1 1 0 3 0 0 工业生产 较上月 0 6 0 4 1 3 0 1 CPI 较上年同期 2 1 2 2 2 0 2 2 2 0 M3货币供应增长 年率 8 2 7 5 8 1 7 4 7 1 日本 失业率 5 1 5 1 5 2 5 2 4 9 工业生产 较上月 0 5 3 0 0 8 0 8 1 0 CPI 较上年同期 0 3 0 2 0 0 0 5 0 4 M2货币供应及存款证 较上年同期 2 0 1 8 1 5 1 6 1 5 4 亚太和拉美地区发展中国家 受 SARS 疫情的冲击 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第二季度经济增速普遍出现放缓 但第三季度 中国 印度 菲律宾 印尼 新加坡 马来西亚 泰国和台湾等地区的内需加速增长 以 及美日经济的复苏 大大改善了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外环境 2003年 菲律宾 GDP 增长了4 5 略高于2002年的4 4 印度在2003年经济增长率 达到8 4 连续7年实现了快速增长 韩国由于内需不振 GDP 增长率仅为3 2003年越 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 3 为1996年以来增长最高的一年 新加坡全年经济增长率为 0 8 而在第三和第四季度的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1 7 和3 7 由此可见 在经历了一年 的经济困难之后 新加坡的经济状况呈现强劲复苏趋势 2004年预计将增长3 4 2003年 印尼经济增长3 8 其中国内消费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0 2003年 香港经济第 一季度增长4 5 第二季度萎缩0 5 第三季度增长4 预计第四季度增长可达4 2 全年增长将达3 2 2003年10至12月 香港失业率为3 3 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下降1 9 仍没有摆脱通货紧缩的困扰 对于东亚国家的整体经济增长状况 亚洲开发银行认为 2003年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平 均经济增长率将达到6 1 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6 6 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 拉美地区在阿根廷危机逐渐稳定之后 也开始走向了复苏之路 2003年拉美和加勒比 地区经济增长率为1 5 城市失业人口达1670万 失业率达10 7 平均通胀率8 5 工 资水平平均下降4 7 2003年拉美国家中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阿根廷 增长幅度将达 7 3 哥伦比亚增长3 4 厄瓜多尔和墨西哥分别增长2 0 和1 2 巴西的增长率只有 0 1 委内瑞拉经济将下降9 5 乌拉圭仍处于2002年危机阴影中 其2003年的经济增长 率为 2 5 2003年 拉美的外贸将连续第二年出现顺差 顺差额预计为370亿美元 2003 年 拉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 左右 投资率约为18 按1995年价格计算 拉美的通 货膨胀率将从2002年的11 4 下降到2003年的8 6 二 全球股票市场 受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强劲反弹的影响 加上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宽松货 币政策环境 在美国官方公布了2003年第三季度 GDP 增长率高达8 1 之后 全球股市也 迅速做出了反应 2003年四季度 股市高歌猛进 到12月底道琼斯指数突破10000点大关 纳 斯达克也冲破了2000点 1 美国 受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和各上市公司三季度财务状况的持续好转的影响 美国各主要股 票指数涨幅非常明显 2003年末 以大型企业为代表的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同比上涨了 25 3 重新突破了10000点大关 而随着全球 IT 行业在下半年的全面复苏 以高科技企业 为主的 NASDAQ 指数涨幅更是高达50 冲破了2000点心理大关 代表市场整体水平的标 准普尔500指数也相应上涨了26 4 2003年 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 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带动了全球经 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与此同时 美国的减税措施和全球性的宽松货币政策环境 共 同造就了2003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近年来不多见的普遍牛市大行情 各国股票指数 期货市场 黄金市场 石油市场要么是强劲攀升 要么是挑战新高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达到了1111 92点 表3 美国主要股票指数2003年变动情况 收盘 主要指数 2003 12 31 2003 6 30 2002 12 31 涨幅 道琼斯30工业指数 10 453 90 8 985 44 8 341 63 25 3 NASDAQ 综合指数 2 003 37 1 622 80 1 335 51 50 标准普尔500指数 1 111 92 9 74 51 879 82 26 4 注 股票指数涨幅均指相对去年末的波动 下同 2 欧洲 2003年 欧洲各主要股指结束了2000年以来的持续跌势 出现较全面回升 某些股指 上涨的幅度甚至超过了美国市场 其中伦敦金融时报指数年底较年初上涨了13 6 巴黎 CAC40指数则上涨了16 1 法兰克福 DAX 指数涨幅最高 达到37 1 意大利 MIBTEL 指 数涨幅为13 9 西班牙马德里 SMSI 指数上涨27 4 与美国各股指相比 欧洲某些股票 指数的涨幅仍有不小的差距 原因在于欧元区经济景气状况仍然不如美国经济 与此同时 美联储利率长期低于欧洲央行利率水平 这也成为欧洲股市表现不如美国的重要原因 表4 欧洲主要股票指数2003年变动情况 主要指数 2003 12 31 2003 6 30 2002 12 30 涨幅 伦敦 FTSE 100 指数 4 476 90 4031 20 3 940 40 13 6 巴黎 CAC 40 指数 3 557 90 3084 10 3 063 91 16 1 法兰克富 DAX 指数 3 965 16 3220 58 2 892 63 37 1 意大利 MIBTEL 指数 19 922 00 18 360 00 17 485 00 13 9 马德里 SMSI 指数 807 98 719 87 633 99 27 4 3 亚洲和日本 表5 亚洲各主要指数2003年变动情况 主要指数 2003 12 30 2003 6 30 2002 12 31 涨幅 香港恒生指数 12 575 94 9 577 12 9 321 29 34 9 日经指数 10 676 64 9 083 11 8 578 95 24 5 汉城综合指数 810 71 669 93 635 17 27 6 新加坡海峡指数 1 764 52 1 447 89 1 341 03 31 6 4 拉美各国 表6 拉美各国股票指数2003年变动情况 主要指数 2003 12 30 2003 6 30 2002 12 31 涨幅 阿根廷 MerVal 指数 1 071 95 765 61 524 95 104 2 巴西 Bovespa 指数 22 236 00 12 973 00 11 268 00 97 3 墨西哥 IPC 指数 8 795 28 7 054 99 6 127 09 43 5 三 外汇市场 1 美元 2003年美元兑世界各主要货币的汇率 呈持续下跌态势 一改前几年强势美元的格局 美元兑各主要贸易国一揽子货币 自2002年末以来下跌了10 以上 其中 美元兑日元下 跌约13 兑欧元下跌了约16 主要原因在于上半年美伊战争的影响 以及在下半年 美国政 府为了使经济快速复苏而采取的弱势美元的政策 加上巨额且不断增加的贸易赤字和国内 财政赤字等原因 是美元下半年仍无法走出下跌阴影的主要原因 而在第四季度 美元兑日元的汇率更是冲破了1美元兑110日元大关 继续向100日元的 心理支撑点方向迈进 美元兑欧元的汇率在四季度也突破了1美元兑0 8欧元 达到了1美元 兑换0 78欧元 创欧元诞生以来的新低 预计弱势美元的趋势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2 欧元 2003年欧元兑美元的汇率 欧元一直处于升值的态势 一方面有美国经济和欧元区经 济调整和经济基本面的原因 另一方面则是欧元正逐渐向它的合理购买力回归 但是在 2003年第四季度 美元再次连续贬值 突破了1美元兑0 8美元的合理购买力比价 显然这 对刚刚出现复苏迹象的欧元经济是极为不利的 从德国的出口表现来看 2003年德国出口 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法国首次出现了经济衰退 失业率持续高居不下等 很大程度上也是 由弱势美元造成的 因此 强势欧元和弱势美元对欧元经济复苏的负面影响在2004年仍将 有所体现 2003年欧元兑日元的汇率 可谓是起伏不定 5 8月一度达到1欧元兑140日元 但是8 月初以来 逐渐向125 130合理水平回归 然而在第四季度末 欧元兑日元汇率再次升值到 了135日元 同样 2003年 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 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带动了全球经 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与此同时 美国的减税措施和全球性的宽松货币政策环境 共 同造就了2003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近年来不多见的普遍牛市大行情 各国股票指数 期货市场 黄金市场 石油市场要么是强劲攀升 要么是挑战新高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强势欧元也会削弱欧元区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3 日元 2003年 日本全年工业产值攀升3 2 为2000年来的首次增长 2003年日本的年平均 失业率为5 3 比历史最高的2002年下降了0 1个百分点 这是日本年均失业率13年来首次 比上年减少 以上数据表明 2003年日本经济逐步走出长达10年的萧条期 相应地 日元 也呈现强势地位 尤其是兑换美元的汇率 2003 年从年初的1美元兑换135日元连续升值到105日元左右 短期内并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 但是 正是日元过于强势 四季度出口逐渐下滑 才造成了2003年四季度日本工业产值出 现了萎缩 这一方面与三季度的合理回调有关 但与四季度日元连续升值也不无关系 因 此 强势日元对于刚刚走出萧条期 甚至仍处于通货紧缩困境中的日本经济显然是弊大于 利 四 各国利率 1 美国 2003年12月9日 美联储召开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利率决定会议上宣布 维持联邦基 金利率于1 不变 并重申将 相当长一段时间 维持利率于低档 但2004年1月28日 虽然 美联储决定仍维持1 的联邦基金利率不变 但删除了对 相当长一段时间 内不变承诺 这 表明 美联储为了让市场消化加息的预期 可谓是用心良苦 同时也为日后调高利率做了 充分的准备 但上文谈到 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主要取决于经济复苏程度 通胀压力和劳 动力市场的状况 尤其是最后一个因素 在没有明显起色的时候 美联储不会轻易修改当 前的利率水平 2 英国 由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英镑汇率的走软 强劲的消费者支出 为了防止通货膨胀重 新抬头 英国成为西方第一个提高利率水平的国家 主要原因在于即使是在美国和欧元区 2002年整体萧条的情况下 英国的经济增长也从未转向负数 就业率也继续保持增长 这 意味着英国的富余生产能力有限 因此 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将进一步加大提高利率的压 力 2004年2月5日 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再次调升利率水平 将附买回利率从3 75 提高到4 00 3 欧元区 2004年1月8日 总部设在法兰克福的欧洲央行决定将欧元区12国货币的主导利率维持 在目前的2 的水平 承认欧元汇率过高对欧洲企业出口带来负面影响 到目前为止 世界 范围内逐渐复苏的经济增长以及消费需求部分地抵消了欧元升值带来的冲击 当然 强势 欧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欧元区的物价稳定也起到积极作用 通货膨胀仍然在2 目标之内 因此欧洲央行决定维持目前的利率水平 表7 全球主要国家及相关地区最新指标利率一览表 最新利率水准 最近一次变动 美国 联邦基金利率1 00 2003年6月25日降25基点 加拿大 隔夜拆款利率2 50 2004年1月20日降25基点 日本 贴现率0 1 2001年9月18日降15基点 中国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利率1 98 2002年2月20日降27基点 一年期贷款利率5 31 2002年2月20日降54基点 台湾 重贴现率1 375 2003年6月26日降25基点 担保放款融通利率1 750 2003年6月26日降25基点 香港 最优惠利率5 000 2002年11月7日降12 5基点 隔夜贴现窗利率2 50 2003年6月26日降25基点 韩国 隔拆利率目标3 75 2003年7月10日调降25基点 澳大利亚 指标利率5 25 2003年12月3日调升25基点 欧元区 附买回利率2 00 2003年6月5日降50基点 英国 附买回利率4 00 2004年2月5日升25基点 瑞士 利率目标0 00 0 75 2003年3月6日降50基点 五 国际期货市场 2003年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的加快 原材料的价格都出现了大牛市行情 无论 黄金 原油 钢材 水泥 铜铝 还是油籽 植物油以及棉花价格 都纷纷挑战新高 不 少商品特别是基础生产资料价格创下了一年乃至数年来的新高 从而推动全球商品期货市 场节节攀升 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 全球期市成交量继续强劲增长 欧 美 亚三大洲的 期市齐头并进 各品种都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成交量屡创新高 在欧洲 世界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 Eurex 在2003年的交易量首次突破10亿手 比上年 提高了27 与此相比 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也不甘示弱 作为现代期市发源地的芝加哥 其3家期货交易所在2003年均有不俗表现 CME 和 CBOT 的合计交易量首次突破10亿手大 关 并且双双刷新了各自的年度交易量记录 CBOE 的成交量也稳步增长 全年成交2 84亿 手 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 作为美国成交量最大的期货交易所 CME 在2003年的成交 量达到6 40亿手 同比提高15 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由于今年美元汇率持续下跌 市场 对外汇期货的交易兴趣不断增长 表现在外汇期货的成交量和空盘量不断刷新记录 另外 由于美元汇率前景不确定 多种全球货币期货的空盘量也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作为世界头号农产品期货交易所 CBOT 在2003年的期货和期权成交量达到4 54亿手 比上年提高了32 1 除了传统的强项 农产品期货成交量大踏步前进外 CBOT 的金融 期货和期权产品的成交量也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全年达到3 66亿手 比上年增长了36 5 其中其龙头品种10年期国债期货以及联邦基金期货均有不俗表现 5年期国债期货的全年交 易量也达到7374万手 同比提高46 两年期国债期货成交量比上年提高106 股指产品期 货也是迅猛成长 全年成交量达到1554万手 同比提高69 6 其中迷你道指期货的交易 量达到1086万手 同比提高388 对铜市场来说 2003年世界铜的消费出现了显著的回升 铜市场出现了久违了 的大牛市 NYMEX 的 COMEX 分部也频传佳音 截止到11月25日 其铜期货就打破 了16年来的年成交量记录 达到287万手 超过了2001年的286万手记录 LME 三月铜 从年初的1560美元 吨 涨2003年 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 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高 速增长 带动了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与此同时 美国的减税措施和全球性的 宽松货币政策环境 共同造就了2003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近年来不多见的普遍牛市 大行情 各国股票指数 期货市场 黄金市场 石油市场要么是强劲攀升 要么是挑 战新高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至年底的2350美元 吨 实现了宏伟的大牛 市行情 六 国际黄金市场 国际黄金市场2003年是多头扬眉吐气 收获颇丰的好年头 黄金市场历来与汇市联系 紧密 美元从强势货币转为弱势货币 使得黄金市场多头 好风凭借力 从年初350美元左 右水平起步 一路走高到年末的410美元大关 仔细分析2003年国际黄金市场行情变化 可 以发现 黄金价格的变动与国际外汇市场美元 欧元甚至日元的变动有着惊人的密切相关 性 黄金价格明显与美元有负相关关系 与欧元 日元有正相关关系 也即 当美元表现 坚挺 呈升值趋势时 金价就疲软 而当美元下滑 欧元 日元走强时 黄金就跟随上涨 特别是欧元动向对黄金的影响更为显著 二者之间表现出来的一致性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很少出现欧元走强而黄金同时在下跌的情况 从某种意义上甚可以说欧元和美元的汇价是 黄金市场的风向标 展望2004年国际黄金市场 鉴于2003年国际黄金市场的春天已经来临 国际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采购低价合同范本
- 农村鱼池招标合同范本
- 国产木屋租赁合同范本
- 水果买卖运输合同范本
- 影楼员工协议合同范本
- 回肠癌护理查房
- 呼肠孤病毒重症感染护理查房
- 成套设备合同范本
- 销售提成违约合同范本
- 国际工程专业合同范本
- 肝胆外科专科知识题库及答案
- 滁州市珠龙广卫绢云母粉厂滁州市南谯区将军山绢云母矿1万吨-年露天采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2023年江苏小高考历史试卷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 优化物理教学策略的思考(黄恕伯)
- 中国移动-安全-L1,2,3(珍藏版)
- 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A题
- 2023年专升本计算机题库含答案专升本计算机真题
- scratch3.0编程校本课程
- GB/T 1685-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在常温和高温下压缩应力松弛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