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洛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民生周刊:全面二孩时代来临后,03岁婴幼儿托育存在哪些问题?王馨:目前,随着新生儿数量持续增加,对应的社会教育服务明显不足,因此出现了03岁婴幼儿大多由老人照看的情况。如今,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大部分80后父母需要工作,无法辞职带孩子,只好交给老人。但随着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的逐步落地,由老人照看孩子的传统方式也将受到挑战。这意味着照看婴幼儿的工作更多地要由社会托育机构完成。但现有社会托育机构数量严重不足,且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民生周刊:那么,我国社会托育机构目前的具体发展情况如何?王馨:目前,我国托育服务总体目标不明,部门职责不清,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缺位,托育机构建立和服务标准双缺失,社会办托育服务的积极性受到极大遇制。市场上招收3岁以下幼儿的机构,大多以早教为主,主要是为幼儿开设音乐、美术及智力开发的课程,存在费用高昂、上课时间不配套等问题。我国社会力量办学在经济、财力、场所、人员等方面有着严格要求,托育机构的建立均参照社会力量办学实行,门槛高,缺乏有效学习经验。国家尚未出台关于其他针对学前教育机构(托儿所、早教中心等)的相关管理规定,过去制定的种种关于幼托的标准,目前已不适合,有些甚至成为阻碍和束缚,这就造成社会力量申请开办托育服务困难重重。(摘编自民生周刊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新野鼎泰高科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馨的访谈录)材料二:美、英、法、日等国婴幼儿托育行业发展较为成熟,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引导其发展,2018年英国接受托育服务的儿童超3.2万,日本于2019年年底无偿提供公立托育服务。中国市场方面,从2016年开始,政府在相关政策法规中多次提及发展托育。2018年中国托育幼儿超5000万人,48%的家长对托育服务有需求,中国托育行业得到政策及资本支持;特别是2019年5月10日国务院发布托育行业指导意见,使得托育成为投资热点:截至2019年5月中国托育行业已达成3笔融资,金额达1.4亿人民币,是短期的热点投资领域。尽管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较为重视婴幼儿托育,但中国婴幼儿入托率仅4.3%,与OECD国家33.2%的平均入托率仍有较大差距,中国托育行业仍需规范,未来有较大发展潜力。注OECD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以西方传统强国为主。(摘编自2019全球及中国婴幼儿托育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材料三:2018年,美国日托机构达826139家,相比2017年同比增长1.2%,美国托育行业的发展处在稳定期,预计未来也将逐年缓慢增长。英国已形成05岁儿童保育教育统一体系,3岁以下幼儿的保育机构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形式多样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双管齐下。法国托育行业较为发达,有多种托育服务模式,包括育儿助手、日托机构、住家托育以及其他托育等。其中育儿助手是法国家长选择最多的托育方式(法国每2个婴儿就有1个由育儿助手保育),同时育儿助手是法国日托的保育员核心来源。日本婴幼儿托育机构主要分为保育园、认定儿童所、地方型保育机构,为06岁婴幼儿提供较为全面的托育服务。(摘编自太平洋亲子网)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城市化进程加快、延迟退休政策落地,是中国婴幼儿托育面对的主要挑战。B. 世界传统强国婴幼儿托育行业发展较好,其中日本目前已实现无偿公立托育服务。C. 2016年OECD国家02岁儿童人托率前十名中欧洲国家居多,入托率都超过了50%。D. 美、英等国在婴幼儿托育方面各有特色,发展较为成熟,其经验值得我国学习。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全面二孩时代,新生儿数量不断增加,社会教育服务明显不足,我国社会托育机构面临发展机遇。B. 因为我国一直以来缺乏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的相关管理规定,所以社会力量申请开办托育服务面临较多困难。C. 20142018年间我国托育行业投资金额最高的年份是2017年;2019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托育行业指导意见后,投融资有望稳步上升。D. 我国婴幼儿人数多,家长对托育服务需求大,加上政策及资本的支持,我国托育行业发展前景看好。3. 为加快发展我国的托育行业,我们可以从传统西方强国的托育产业中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 B 2. C 3. 国家要出台专门的政策法规引导和规范托育行业发展;要探素市场化运作,引导资金流向,助力社会力量开办托育服务,扩大日托机构规模;注重保育员的培养,提升托育行业的品质;开设多种幼儿托育机构,形成多种托育方式,完善保育、教育统一体系,提高幼儿入托率。【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B项,“其中日本目前已实现无偿公立托育服务”错误,把未然当作已然。材料二中,“日本于2019年年底无偿提供公立托育服务”,可见日本还未实现无偿公立托育服务。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C项,“投融资有望稳步上升”错误,材料二中“截至2019年5月中国托育行业已达成3笔融资,金额达1.4亿人民币,是短期热点投资领域”,可见我国投融资是短期热点,并不能达到稳步上升。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为加快发展我国的托育行业,我们可以从传统西方强国的托育产业中得到哪些启示”,然后到材料中找到有关传统西方强国的托育产业的句子,再从国家、托育机构、保育员、体系等四个方面概括。材料一,“我国托育服务总体目标不明,部门职责不清,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缺位,托育机构建立和服务标准双缺失,社会办托育服务的积极性受到极大遇制”,可以得出国家角度,国家要出台专门的政策法规引导和规范托育行业发展;材料二,“社会力量申请开办托育服务困难重重”“2018年中国托育幼儿超5000万人,48%的家长对托育服务有需求,中国托育行业得到政策及资本支持”可以得出要探素市场化运作,引导资金流向,助力社会力量开办托育服务,扩大日托机构规模;“现有社会托育机构数量严重不足,且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其中育儿助手是法国家长选择最多的托育方式(法国每2个婴儿就有1个由育儿助手保育),同时育儿助手是法国日托的保育员核心来源”可以得出要注重保育员的培养,提升托育行业的品质;材料三,“法国托育行业较为发达,有多种托育服务模式,包括育儿助手、日托机构、住家托育以及其他托育等”“日本婴幼儿托育机构主要分为保育园、认定儿童所、地方型保育机构,为06岁婴幼儿提供较为全面的托育服务”可以得出要开设多种幼儿托育机构,形成多种托育方式,完善保育、教育统一体系,提高幼儿入托率。【点睛】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辨析题目的陷阱类型,这样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二,篡改原文。错项故意更换、添加、删除个别关键词导致因一字或一词之差而背离原文的意思。三,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将甲的属性说成语的属性,偷梁换柱,混淆对象。四,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某种意思而凭空捏造出此意,纯属命题者故意用来迷惑考生。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七,说法绝对。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八,答非所问。指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九,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与“未然”混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清幽幽的猪油香王生文我读小学那年代,升初中的比例跟现在考一本差不多。但我居然考取了,和我同时考取的还有本村的蔡新华。蔡新华的父母自然欢喜,可我父母就不同了。母亲接过小学校长送来的通知书,望着同样没有喜色的父亲,好一会才说:“孩子怎么就考取了?”父母深感为难是有原因的,因为除了我,我的下面还有五个梯子坎的弟妹,而蔡新华只有两个弟妹,更主要的是蔡新华有一个在县食品公司上班的姑妈。一旁的爷爷果断地说:“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考取了就一定读。”“可是,我们比不得”爷爷打断母亲的话:“比得的,我们家不是马上要添劳力了吗?”爷爷说的添劳力是指二叔就要结婚了。爷爷停了停,接着说:“我不许他们闹分家,关口上得帮你们一把。”就这样,我和蔡新华又成了初中同学。老实说,我不愿和蔡新华同学,他长得结实,脸色红润,个子至少高出我半个头。公社中学离家很远,我和蔡新华只能当寄宿生。寄宿生的饭是蒸钵子饭,学校只凭票供应饭不供应菜,事实上就是供应菜我也买不起,菜只能从家里带。其实,家里能够给我带的大多是萝卜或成菜,而且就是这样一碗菜还要保证吃三天。蔡新华带的菜明显比我的要好,即便他偶尔也带萝卜或成莱,但揭开碗盖,上面必定有一块白莹莹的冻猪油。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蔡新华娴熟地用筷子挑出一坨猪油拌进热腾腾的饭里。随即,一股清幽的猪油香从蔡新华的钵子里飘出来。村里人说蔡新华肯长是吃了猪油饭,看来是对的读初二那年,因生产队收成较好,加之又添了二婶一个劳力,年前,爷爷砍回了八斤肉五斤猪油。猪油是母亲炼的,装在一口黄色的坛子里。第二天,我偷着揭开坛盖一看,猪油冻结了,也是白莹莹的那种,散发出一股清幽幽的香,这香味让我眼前浮现出蔡新华拌猪油饭的情景“快盖上,别让二婶看见了。”母亲不知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后,我赶紧合上盖,像做了回小偷似的。因为孩子多,母亲在二婶面前有些抬不起头,每逢弟妹们一个接一个去锅里抢饭,母亲就放下碗等着,她怕二婶吃不饱,如果二婶吃过了,锅里还有剩饭,母亲再接着吃,反正收拾碗筷是她的事。开学后,我还是每三天回家拿一次菜。有一天早晨,我提着莱正准备去上学,母亲叫住我,像是要叮嘱我什么,不巧,母亲刚出来,二婶从另一扇门里也走了出来,母亲看见二婶,对我说:“发点狼,多认几个字。”我知道母亲要说的不是这个,但二婶在场,我也不好问,便说:“妈,我会的。”说完,我主动跟二婶告别:“婶,我走了。”这是母亲教我的,意思是要我讨好二婶。二婶望着我笑了,说:“听妈的话。”母亲要跟我说什么,到学校后我就明白了,因为,我在成莱的底层发现了一块猪油。母亲将猪油藏在成菜下面,肯定是怕二婶发现,想到这一点,我觉得我的猪油饭比起蔡新华的来,香味里夹杂着一份苦涩的母爱再回到家里,母亲像忘了那回事,我也不言及,我和母亲共同守着一个秘密,这秘密甚至连蔡新华也不知道。猪油真的是那个年代的营养品和保健品,自从吃过几餐猪油饭后,我便秘和嘴唇裂口的现象就明显好转了。随后不久的一天,我在体育课上藏脚了,刚好那天是回家拿菜的日子,我只得把空碗交给蔡新华,托他帮我带菜。第二天早晨蔡新华按时返校,吃早饭时,他笑着对我说:“你今天可以吃猪油饭了。”我一惊,问他:“你怎么知道的?”“我看见你二婶放的猪油。”“二婶?我妈呢?”我越发吃惊了。蔡新华告诉我:“你妈去你外公家了,这莱是你二婶弄的。”原来是蔡新华去我家拿菜时,二婶想看看他带的什么菜,蔡新华就揭开碗盖给二婶看,二婶看后,便用勺子从坛子里挖出一块猪油放在我的菜上。二婶给我带的菜是她头天晚上亲手弄的,既不是萝卜也不是成菜,而是我喜欢吃的榨菜丝,二婶放在菜上面的那块猪油,也比母亲给我藏的要大。一时间,我的眼里竟有了泪花,我觉得我完全可以跟蔡新华比,蔡新华有一个好姑妈,我有一个好二婶,而且我的二婶就和我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接下来的一次菜,又是母亲弄的。母亲将网兜递给我,笑着说:“猪油不多了,要留给二婶吃。”我还没来得及问,母亲又说:“你二婶怀宝宝了”这消息让我高兴不已,我提着菜,一路小跑地向学校走去。吃饭时,我端着只有成菜的钵子和蔡新华聚在一块,那一股清幽幽的猪油香,分明像是从我钵子里飘逸出来的(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讲述了“我读小学那年代”的一些往事,“县食品公司”“生产队”等词语显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B. “孩子怎么就考取了?”一句,包含了母亲对“我”能够考上初中的疑惑,也暗含着母亲无法供“我”上学的无奈。C. 父母为“我”上学之事深感为难之际,爷爷非常坚定地坚持,这是“我”能够上学读书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D. “我”提着菜正准备去上学,此时二婶恰巧过来了,“我”主动跟二婶打招呼,体现了“我”的乖巧以及对二婶的讨好。5. 蔡新华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 “清幽幽的猪油香”中包含了哪些情感意蕴?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答案】4. B 5. 与“我”形成对比。“我”和蔡新华同时考取,“我”家震惊无奈,他家欢天喜地;在学校“我”吃萝卜咸菜,他吃猪油饭。对比中体现出两个家庭不同的生活状况,也使故事更丰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蔡新华帮“我”带菜,二婶看到了他的菜并在“我”的菜上放了一块猪油,把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 6. 包含着对美好富足生活的向往。“我”第一次看见蔡新华娴熟地用筷子挑出一坨猪油拌进热腾腾的饭里,随即,便闻到了一股清幽的猪油香从蔡新华的钵子里飘出来。包含着一份苦涩的母爱。母亲在贫困的家庭生活中,为了让“我”吃好一些,为了让“我”长身体,偷偷地在“我”的成菜下面放上一块猪油。包含着二婶的一份亲情关怀。二婶在看了蔡新华的菜后,在她给“我”炒的“我”喜欢吃的榨菜丝上面放了一块猪油,比母亲给“我”藏的还要大。包含着“我”对二婶的感激与感恩。“我”觉得“我”有一个好二婶,在听到二婶怀孕的消息后,虽然没有猪油吃了,但是“我”依然很高兴,感觉自己的钵子里有一股清幽幽的猪油香。【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孩子怎么就考取了?一句,包含了母亲对我能够考上初中的疑惑,也暗含着母亲无法供我上学的无奈”中“包含了母亲对我能够考上初中的疑惑”分析错误,这句话是无疑而问,并非表示疑惑,表现出的是母亲对这个结果有些震惊。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次要人物形象在文中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次要人物作用分析一般是指向主要人物、情节发展、主题表达等几个方面,但一定要结合文本内容做具体分析,不能照搬套话。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蔡新华在文中的作用,蔡新华作为文章的次要人物,与“我”形成对比,起到烘托的作用。原文说“和我同时考取的还有本村的蔡新华。蔡新华的父母自然欢喜,可我父母就不同了”,他们“没有喜色”,并且无奈地说“孩子怎么就考取了?”,可见两家的态度不同;在学校时,“家里能够给我带的大多是萝卜或成菜,而且就是这样一碗菜还要保证吃三天。蔡新华带的菜明显比我的要好,即便他偶尔也带萝卜或成莱,但揭开碗盖,上面必定有一块白莹莹的冻猪油”,通过这些对比,体现出两个家庭不同的生活状况,更加显出“我”家供“我”读书的不易,也使故事内容更丰富;蔡新华这个人物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据原文“我只得把空碗交给蔡新华,托他帮我带菜”,经过蔡新华的话“我看见你二婶放的猪油”,我才知道了“原来是蔡新华去我家拿菜时,二婶想看看他带的什么菜,蔡新华就揭开碗盖给二婶看,二婶看后,便用勺子从坛子里挖出一块猪油放在我的菜上”,并且“二婶给我带的菜是她头天晚上亲手弄的,既不是萝卜也不是成菜,而是我喜欢吃的榨菜丝,二婶放在菜上面的那块猪油,也比母亲给我藏的要大”,“一时间,我的眼里竟有了泪花,我觉得我完全可以跟蔡新华比,蔡新华有一个好姑妈,我有一个好二婶”,这样就把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也让读者感受到二婶的一份亲情关怀和“我”对二婶的感激之情。【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含义的能力。理解标题的含义可从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一语双关、双层含义等角度思考。这是一道分析文章标题情感意蕴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结合情节、内容、人物、情感、主旨、手法、效果等角度分析。本题要求简要分析“清幽幽的猪油香”中包含了哪些情感意蕴,可以具体从分析情节内容来体会情感。文中说“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蔡新华娴熟地用筷子挑出一坨猪油拌进热腾腾的饭里。随即,一股清幽的猪油香从蔡新华的钵子里飘出来”,而“家里能够给我带的大多是萝卜或成菜”,可见“我”对于吃猪油是多么地向往、渴盼,这“清幽幽的猪油香”就包含了“我”对美好富足生活的向往渴盼之情;“我”家的生活状况贫穷,原文说“母亲将猪油藏在成菜下面,肯定是怕二婶发现,想到这一点,我觉得我的猪油饭比起蔡新华的来,香味里夹杂着一份苦涩的母爱”这是母亲为了让“我”吃好一些,为了让“我”长身体,所以这“清幽幽的猪油香”包含了一份苦涩的母爱;据文中蔡新华说“我看见你二婶放的猪油”,我知道了“二婶给我带的菜是她头天晚上亲手弄的,既不是萝卜也不是成菜,而是我喜欢吃的榨菜丝,二婶放在菜上面的那块猪油,也比母亲给我藏的要大”,可知“清幽幽的猪油香”飘溢着二婶对“我”的一份亲情关怀;“我”觉得“我有一个好二婶”,在听到二婶怀孕的消息后,虽然没有猪油吃了,但是“这消息让我高兴不已”,“吃饭时,我端着只有成菜的钵子和蔡新华聚在一块,那一股清幽幽的猪油香,分明像是从我钵子里飘逸出来的”,所以这“清幽幽的猪油香”更饱含了“我”对二婶的感激与感恩之情。【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范增数目项王,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闲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和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臣战河南(河:黄河。河南,黄河以南,与现在的“河南省”含意不同)B.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跟从)C.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D. 沛公不胜杯杓(胜:能承受)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王为人不忍若/人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 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 君王为人不忍若/人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 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邦卑辞谢罪,项羽说出告密人,项羽怒气有所消解,有和解意,并设宴招待刘邦。但范增蓄意杀死刘邦,使气氛越来越紧张。B. 项伯与项庄对峙,斗争处于相持阶段。于是张良出去招来樊哙。项羽知道樊哙的身份和来意,明知故问,显示自己的威风。C. 樊哙借项王“能复饮乎”之问慷慨陈词,锋芒毕露地指责项羽,赞扬刘邦至此气氛又进一步缓和,但危机仍未解除。D. 刘邦逃回军中后,张良献玉给项羽和范增。范增将玉摔在地上,并用剑击碎,还骂项羽不足与谋,并预言刘邦将夺项羽天下。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答案】7. B 8. D 9. B 10. (1)项伯也拔剑起舞,时时用身体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2)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关门,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B从:使跟从。点睛: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8题详解】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较容易,注意标志性词语有“若”“毕”“因”“之”“不者”。【9题详解】试题分析: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羽知道樊哙的身份和来意,明知故问,显示自己的威风”错。【10题详解】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1)得分点:“常”时时、“翼蔽”像用鸟的翅膀遮蔽、“击”击杀。(2)得分点:“备”防备、“非常”意外的变故、判断句。参考译文: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到达鸿门,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然而自己没有料想到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能够在这里再看到将军您。现在有小人的流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项羽说:“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的话,我怎么会这样呢?”项羽当天就留刘邦同他饮酒。项羽、项伯面向东坐;亚你面向南坐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项羽默默地没有反应。范增站起来,出去召来项庄,对项庄说:“君王的为人(心肠太软),不忍下手。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顺便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项庄就进去祝酒。祝酒完了,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娱乐,请让我舞剑助兴吧。”项羽说:“好。”项庄就拔出剑舞起来。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项庄(终于)得不到(机会)刺杀(刘邦)。于是张良到军门外去见樊哙。樊哙说:“今天的事情怎样?”张良说:“非常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常在沛公身上。”樊哙说:“这太紧迫了!请让我进去,和他们拼命。”樊哙就带着剑拿着盾牌进入军门。拿戟交叉着守卫军门的士兵想要阻止不让他进去。樊哙侧举盾牌一撞,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揭开帷幕面向西站立,瞪眼看着项羽,头发直坚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了。项羽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项羽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的人)就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立起,站着(一口气)把酒渴了。项羽说:“赏给他一只猪腿。”(左右的人)就给了他一只半生的猪腿。樊哙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切着吃起来。项羽说:“壮士!能再喝吗?”樊哙说:“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秦王有象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怀王曾经和诸将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一丝一毫都不敢占有动用,封闭了官室,退军驻扎在霸上,以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 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出入和发生意外的事变。象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谗言,要杀有功劳的人,这是灭亡的秦国的后续者啊!我自己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做法”。 项羽无话可答,说:“坐吧。”刘邦已经走了,(估计)抄小道(已经)回到军中,张良进去辞谢,说:“沛公不能多喝酒,已经醉了,不能(前来)告辞。谨叫我奉上白玉璧一对,敬献给大王;玉杯一对,敬献给大将军。”项羽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责备他,他脱身独自离开(鸿门),已经回到了军中。”项羽就接受了白玉璧,放到座位上。范增接受玉杯,丢在地上,拔出剑砍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业!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岭南江行柳宗元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山腹雨睛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注本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柳宗元进入今广西以后赴任柳州刺史的旅途之中。当时作者因谗被贬柳州。瘴江;古时认为岭南地区多有瘴疠之气,因而称此处江河为瘴江。黄茆:黄茅,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长蛟:此处指水蛭。射工:蜮,古代相传有一种能含沙射影的动物。飓母:此处用以指飓风。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实写眼前之景,瘴江南去直抵云烟深处,黄茆尽头就是海边。B. 颈联借“巧伺”“偏惊”生动写出了岭南风物射工、飓母的特点。C. 象迹、蛟涎等奇崛险怪的物象折射出诗人滴守之地荒凉落后的自然环境D. 诗歌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诗人借用诗中景物,抒发了强烈的感情12. 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1. D 12. 本诗的尾联“从此忧来非一事”,表达了自己对被贬一事的豁达态度;“岂容华发待流年”中的“岂容”二字,表明了诗人的意志并不消沉,虽然再遭贬官,到了岭南这种环境恶劣之地,但他仍有欲趁暮年有所奋发之意。【解析】【11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有误,应是前三联写景,最后一联抒情。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中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然后理解尾联的意思,再结合全篇分析诗人的情感。本题中,本诗的尾联“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一句的意思是:今后我忧虑的事啊,岂止是一桩一件?尽管头发花白,年老力衰。也不能坐待时日,虚度华年。从思想感情上看,体现了作者虽然再遭贬官,但他仍有欲趁暮年有所奋发之意的豁达。【点睛】译文:雾气弥漫的江水向南流去,航行的船只犹如没入云烟。放眼望去,黄茅漫山遍野,它的尽头就是大海之边。雨后初晴,山腰里云气飘浮,变幻莫测形成象迹在呈现。深潭日照。蒸气升腾,水面似有蚊龙吐沫喷涎。江边的射工狡诈地窥探着,等待时机向游人施放凶险。阴沉的云气预示着飓风的来临。惊扰着航行中的客船。今后我忧虑的事啊,岂止是一桩一件?尽管头发花白,年老力衰。也不能坐待时日,虚度华年。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氓中,女子把婚期延迟到秋天,是因为对方“_”。回顾婚姻生活,自评没有差错,可是对方“_”,行为没有准则,三心二意。(2)屈原离骚中,诗人叹息流泪,是因为“_”,但虽然困难重重,只要是自己内心所追求的,诗人将“_”。(3)苏轼赤壁赋中用“_,_”的话语告诫我们,做人不能有丝的贪心,不能凯舰身外之物。【答案】 (1). 子无良媒 (2). 士贰其行 (3). 哀民生之多艰 (4). 虽九死其犹未悔 (5). 苟非吾之所有 (6). 虽一毫而莫取【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贰、犹、未、毫。三、基础知识和语言文字运用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陛下:殿前的台阶下B.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剑坚:剑太坚硬C. 鲰生说我曰 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D. 如今人方为刀俎 刀俎:切肉用的刀和板【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平时课上的积累,还有就是联系语境理解词义。A项,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陛下:殿前的台阶下。解释正确。B项,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剑坚:应该是“剑插得紧”,“剑太坚硬”解释错误。C项,鲰生说我曰:一个见识短浅的小子劝我说;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解释正确。D项,如今人方为刀俎: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刀俎:切肉用的刀和板。 解释正确。故选B。【点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C.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D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词的能力。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形成古今异义。理解时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解释古今异义词时,最忌望文生义。A项,“怀抱”,古义:胸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B项,“狼籍”,古今义相同,凌乱。肴核既尽,杯盘狼籍:菜肴果品都被吃个精光,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C项,“非常”,古义:不同寻常;今义:特别。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世界上奇妙雄伟壮丽怪异的不同寻常的景象。D项,“雨雪”,古义:下雪;今义:雨和雪。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故选B。【点睛】古今异义词主要有以下几种:(1)词义扩大,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所发展,应用的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2)词义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变得狭小。(3)词义转移,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这就叫词义的转移。主要有以下几种:A.由表示甲事物转化为表示乙事物。B.由表示甲动作转化为表示乙动作。C.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化为表示乙义的范围。D.由表示甲义转化为表示乙义时,词性也发生了转移。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褒贬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A.褒义词转化为贬义词或中性词。B.贬义词转化为褒义词。C.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B.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D.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遣将守关者【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A项,谢:动词,告诉;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我要郑重地告诉后来的人,以此为鉴戒千万不要把它忘。谢:动词,辞别;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记得那年初阳的时节,我辞别娘家走进你家门。意义不同。B项,于:介词,在;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于:介词,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被周瑜所困的地方吗? 意义不同。C项,均为介词,因为;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意义和用法相同。D项,所以:所至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用来;所以游目骋怀: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所以:所字结构,名词短语,所以,的原因;所以遣将守关者: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意义不同。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事实上,不止北上广,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的困局。发展越快垃圾越多,垃圾堆正像日益逼近的高墙,把城市空间越挤越窄,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已是_。早在几十年前,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就开始了垃圾分类的_。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磨合,目前有些做法已经比较成熟并取得了良好效果。1993年,我国多次制定相关垃圾分类规则,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缓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垃圾分类的法律体系不_,对垃圾分类的标准和具体做法,相应的奖惩措施没有明确规定。如今上海在立法方面_了空白,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然而,(_)。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还是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要包容百姓的难处,要坚持不懈地引导。一屋不洁何以洁天下。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是否快慢与进度是否高低,将是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也是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做一次实质性测量。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当务之急 持久战 完善 添补B. 刻不容缓 攻坚战 兀吾 填补C. 当务之急 攻坚战 健全 添补D. 刻不容缓 持久战 健全 填补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千家万户的生活,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都和垃圾分类有关B. 和垃圾分类有关系的是千家万户的生活及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C. 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涉及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D. 千家万户的生活,与垃圾分类相关;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垃圾 分类相连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高低与进度快慢,将是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也是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做一次实质性测量。B. 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高低与进度快慢,将是对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也是对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做一次实质性测量。C. 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快慢与进度高低,将是对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也是对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做一次实质性测量。D. 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快慢与进度高低,将是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也是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做一次实质性测量。【答案】17. D 18. C 19. B【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第一空,刻不容缓: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当务之急: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本段文字前面有“日益逼近”“越挤越窄”的字样,意在强调情势危急,所以“刻不容缓”更准确贴合语境。第二空,持久战,持续时间较长的作战。攻坚战:攻击敌人坚固阵地的战斗。前文“早在几十年”,说明时间持久,选“持久战”。第三空,健全:该有的东西都有,没有缺失。完善:没有缺失而且很好。后者比前者更高一层,所以选择“健全”。第四空,填补:填充空白。添补:增加。此处与“空白”搭配,所以选择“填补”。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由原文“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缓慢对垃圾分类的标准和具体做法,相应的奖惩措施没有明确规定”可见,文段的叙述对象是“垃圾分类”,排除ABD。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从搭配上看,应是“成效高低”、“进度快慢”,排除CD;由原文“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缓慢对垃圾分类的标准和具体做法,相应的奖惩措施没有明确规定”可见,文段的叙述对象是“垃圾分类工作”,由此排除A。故选B。【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 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靶点发现与验证技术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的生物信息学伦理问题报告
- 门店出售协议合同书模板
- 高效的对赌协议合同模板
- 机械加工厂劳务合同范本
- 签订合同后主体变更协议
- 精装修房子购买合同范本
- 甲方如何写合同协议模板
- 村委与贫困户养殖协议书
- 签了认购协议被动签合同
- 电源安装工程合同协议书
- 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协调保障措施
- 2025年春季学期国家开放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 CO2还原合成甲醇反应器研究进展
- DB3713T-291-2023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技术规程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每日一练带答案(共20天)
- 江苏连云港某公司“12.9”爆炸事故报告
- 人教版三年级上下数学试卷合集-综合素质训练
- 沥青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 107-2016
- 《亚马逊运营知识》课件
- 克莱德贝尔格曼吹灰器说明书(Jetblower)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