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运动生理学》试卷.doc_第1页
2007《运动生理学》试卷.doc_第2页
2007《运动生理学》试卷.doc_第3页
2007《运动生理学》试卷.doc_第4页
2007《运动生理学》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生理学一、填空题(本大题20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粗肌丝主要由 肌球蛋白 分子组成。细肌丝主要有 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 组成2衡量组织兴奋性常用的指标有:时值和 阈强度 。3静息电位主要是 离子平衡电位。4人体骨骼肌活动直接利用的能量物质是 肌糖原 。5感受强光和色觉的视觉细胞是 视锥细胞 。感受弱光刺激的为:视杆细胞6A血型的血清中含有 抗B 抗体。红细胞上有A抗原,血清中有B凝集素。血清中有抗B抗体7深吸气量等于潮气量加上 补吸气量 。8激素作用的机制包括 第二信使学说 和基因表达学说。9肾脏的泌尿过程分为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分泌与排泄。10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蒸发 。其他:传导、对流、辐射11前庭反应主要包括自主功能反应、骨骼肌紧张性的改变、 眼震颤及骨骼肌功能性改变 。12当运动中处于真稳定状态时,需氧量和最大吸氧量的关系是 保持动态平衡 。13维持身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是 牵张反射 。14最容易引起肌肉酸痛的肌肉收缩形式是 离心收缩 。15氧通气当量是评价呼吸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是指每分通气量/ 血流 。16影响最大吸氧量的外周机制是 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 。17美国运动医学会认为,体适能是由 健康体适能 和技能体适能组成。18运动时耗氧量与安静时耗氧量之比,称为 代谢当量 。19最大吸氧量主要反映 人体在运动时所摄取的最大氧量 ,而乳酸阈主要反映用氧效率。20Brooks的“乳酸穿梭”包括 细胞内乳酸穿梭 和经血管的乳酸穿梭。二、简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21简述神经肌肉传递过程。答:兴奋信号传到肌接头处时,兴奋引起钙离子大量释放,释放的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的囊泡膜与接头前膜(突触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而释放囊泡中的乙酰胆碱(递质),乙酰胆碱(递质)经过神经肌肉接头间隙(突触间隙);与接头后膜(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终板电位。其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的囊泡膜与接头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2)囊泡中的乙酰胆碱释放到神经肌肉接头间隙;(3)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终板电位。22简述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答:(1)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肌肉利于氧的能力:影响最大摄氧量的主要机制是心脏的泵血功能(2)遗传因素(3)年龄、种族性别因素(4)训练的影响23简述运动性疲劳的分类。答:(1)按局部和整体划分:局部疲劳时指以身体某一局部持续运动导致的局部器官机能下降。整体疲劳时指由全身运动引起的机体调控和多器官机能下降导致的疲劳。(2)按身体器官划分:骨骼肌疲劳指骨骼肌持续收缩导致的收缩机能下降。心血管疲劳是指运动引起的心脏、血管系统及其调节机能下降。呼吸系统疲劳是指运动引起的呼吸机能下降。(3)按运动方式划分:快速疲劳是指大强度、剧烈运动引起的机能下降。慢速疲劳是指小强度、较长时间的运动导致的机能下降。24简述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调整。答:(1)影响:由于运动员赛前的生理反应程度不同,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表现为:良好的赛前状态有利于缩短机体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并能充分发挥机体工作能力和提高运动成绩不良的赛前状态将妨碍机体运动能力的发挥。(2)调整:要求运动员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正确认识比赛的意义,端正比赛的态度;经常参加比赛,积累比赛经验;通过适当形式的准备活动可以调节赛前状态,对起赛热症者可采取强度娇小、轻松缓和以及转移注意力的准备活动,而对起赛者冷谈者则可采取强度较大的与比赛内容近似的练习。三、论述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25论述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适应。答:(1)运动性心脏肥大:是运动心脏的主要形态特征,可发生在左、右心室和心房,但以左心室肥大为主。其肥大程度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但通常呈中等程度肥大,运动心脏的重量一般不超过500g。(2)运动心脏细微结构的重塑:在心肌细胞体积增大,心肌纤维直径增粗的同时,心肌细胞内的肌原纤维增粗,肌小结长度增加;心肌细胞之间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多,管腔直径增粗;细胞内的线粒体增多变大,线粒体到毛细血管的最大氧弥散距离缩短;线粒体内的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提高;心肌细胞膜上的脂质成分改变,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使肌浆网摄取和结合钙离子的能力增强,心肌细胞兴奋与收缩耦联过程及收缩功能提高;心房肌细胞内的特殊分泌颗粒增多,提高了运动心脏的泵血功能,有利于运动心脏微细结构的重塑。(3)运动心脏功能改善:安静时心跳徐缓亚极量强度运动时心泵功能的节省化极量强度运动时心泵功能储备大。26论述肌肉力量的影响因素。答: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很多,根据这些因素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一般分为肌源性和神经源性两类,其他一些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和力量训练等通常是通过以上两类因素发挥作用的。肌源性因素:(1)肌肉横断面积:是指横切某块肌肉所有肌纤维所获得的横断面面积,它是由肌纤维的数量和粗细来决定的,通常以cm2表示。(2)肌纤维类型:可依据其收缩的特性不同分为快肌和慢肌两类。快肌纤维较慢肌纤维能产生更大的收缩力。(3)肌肉初长度:人的肌力大小与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的初长度越长,则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和缩短的程度就越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