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脂肪肝、甲亢、糖尿病、痛风)_第1页
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脂肪肝、甲亢、糖尿病、痛风)_第2页
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脂肪肝、甲亢、糖尿病、痛风)_第3页
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脂肪肝、甲亢、糖尿病、痛风)_第4页
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脂肪肝、甲亢、糖尿病、痛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教案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教案 1 教案名称 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预防 症状及治疗等有关知识教案名称 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预防 症状及治疗等有关知识 2 授课目的 授课目的 1 了解脂肪肝的预防 症状及治疗等有关知识 了解脂肪肝的预防 症状及治疗等有关知识 2 了解甲亢的预防 症状及治疗等有关知识 了解甲亢的预防 症状及治疗等有关知识 3 了解糖尿病的预防 症状及治疗等有关知识 了解糖尿病的预防 症状及治疗等有关知识 4 了解痛风的预防 症状及治疗等有关知识 了解痛风的预防 症状及治疗等有关知识 3 授课时间 授课时间 1 5 小时小时 4 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 XXX 人员人员 5 授课地点 餐厅授课地点 餐厅 6 实施方法 集中理论统一授课实施方法 集中理论统一授课 7 教具 投影仪 黑板 粉笔等教具 投影仪 黑板 粉笔等 8 要求 要求 1 集中精力 注意听讲 集中精力 注意听讲 2 认真讨论 做好笔记 认真讨论 做好笔记 3 积极思考 活学活用 积极思考 活学活用 授课人 授课人 XXX 二零一六年一月二十五日二零一六年一月二十五日 脂肪肝的预防 症状及治疗等有关知识脂肪肝的预防 症状及治疗等有关知识 1 概述概述 脂肪性肝病是指脂肪 主要是甘油三酯 在肝脏过度沉积的 临床病理综合征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脂肪 性肝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据报道其发病率可高达 10 左右 而且发病年龄日趋提前 目前我国脂肪性肝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仅次于病毒性 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近年来 部队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饮食营养 不断丰富 如摄入过度 缺乏锻炼 体重控制不佳 容易引发脂 肪肝 长期此会引起肝硬化 最终导致肝功能的损害 影响部队 官兵身体素质 降低军队的战斗力 二 脂肪肝的分类及原因二 脂肪肝的分类及原因 临床上脂肪性肝病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脂肪性肝 病之分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 损害因素所致的 包括单纯性脂肪性肝病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 肝炎和肝硬化 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 随 着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 已经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 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 物 和外周脂组织 部队官兵脂质异常沉积的原因主要是脂质摄 入异常 即高脂饮食 高脂血症 二 酒精性肝病 是指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 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 进而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纤 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 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肝 细胞衰竭 本病在欧美等国多见 近年在我国 以及我军发病率 也有上升 饮酒后乙醇主要在小肠吸收 其中 90 以上在肝内代谢 部队官兵饮酒过度时 乙醇代谢物会对肝细胞有直接的损伤作用 肝内代谢紊乱会导致高脂血症和脂肪肝 除此以外还有因为蛋白质缺乏导致的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药物性 脂肪肝和妊娠性脂肪肝等 三 脂肪肝的临床症状及发病特点 三 脂肪肝的临床症状及发病特点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表现因饮酒的方式 个体对乙醇的敏 感性有明显的差异 症状一般与饮酒的量和酗酒的时间长短有关 患者可在长时间内没有任何肝脏的症状和体征 脂肪性肝病临床表现隐匿 发病缓慢 常无症状 少数患者 可有乏力 右上腹轻度不适 肝区隐痛或上腹胀痛等非特异性症 状 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和肝掌 中度及重度脂肪肝可出现黄疸 食欲不振 恶心 呕吐等症状 常规体检部分患者可发现肝脏肿 大 如需确诊 可做肝活检 四 脂肪肝的治疗 四 脂肪肝的治疗 1 一般治疗 1 找出病因 有的放矢采取措施 如长期大量饮酒者应戒酒 营养过剩 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 使体能恢复正常 有脂肪肝 的糖尿病人应积极有效的控制血糖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适 当增加营养 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总之 去除病因才 有利于治愈脂肪肝 2 调整饮食结构 提倡高蛋白质饮食 高维生素 低糖 低脂 肪饮食 不吃或者少吃动物性脂肪 甜食 包括含糖饮料 多 吃青菜 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 河鱼 豆制品等 不吃零食 睡前不加餐 3 适当增加运动 促进体内脂肪消耗 跑步 体育器械的锻炼 都是很有益的 4 补硒 对肝具有辅助保护作用 2 药物治疗 到目前为止 西药尚无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药物 以中长期条 理性的治疗较好 五 预防 五 预防 1 合理膳食 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 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 足量的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 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 足量的 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 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 2 适当运动适当运动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 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 如每天坚持体育锻炼 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 如 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 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 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 到适当的运动量 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到适当的运动量 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3 慎用药物慎用药物 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 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 重 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 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 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4 此外心情要开朗 不暴怒 少气恼 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 甲亢的预防 症状及治疗等有关知识甲亢的预防 症状及治疗等有关知识 一 概述一 概述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 甲亢 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 甲状腺激素 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 引起心悸 出 汗 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 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 突眼 眼睑水肿 视力减退等症状 2 甲亢的分类及病因甲亢的分类及病因 甲亢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也称 Graves 病 炎 性甲亢 亚急性甲状腺炎 无痛性甲状腺炎 产后甲状腺炎和桥 本甲亢 药物致甲亢 左甲状腺素钠和碘致甲亢 hCG 相 关性甲亢 妊娠呕吐性暂时性甲亢 和垂体 TSH 瘤甲亢 临床上 80 以上甲亢是 Graves 病引起的 Graves 病是甲状 腺自身免疫病 患者的淋巴细胞产生了刺激甲状腺的免疫球蛋白 TSI 临床上我们测定的 TSI 为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 TRAb Graves 病的病因目前并不清楚 可能和发热 睡眠不足 精 神压力大等因素有关 但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并不能找到发病的 病因 Graves 病常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 如白癜风 脱发 1 型糖尿病等 3 甲亢的临床特征及特点甲亢的临床特征及特点 甲状腺激素是促进新陈代谢 促进机体氧化还原反应 代谢亢进 需要机体增加进食 胃肠活动增强 出现便次增多 虽然进食增 多 但氧化反应增强 机体能量消耗增多 患者表现体重减少 产热增多表现怕热出汗 个别患者出现低热 甲状腺激素增多刺 激交感神经兴奋 临床表现心悸 心动过速 失眠 对周围事物 敏感 情绪波动 甚至焦虑 甲亢患者长期没有得到合适治疗 会引起消瘦和甲亢性心脏 病 患者消瘦常常容易患急性传染病感染致残或死亡 甲亢性心 脏病引起心脏扩大 心律失常 心房纤颤和心力衰竭 患者丧失 劳动力 甚至死亡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的甲状腺肿大 轻度到重度肿大 老年 患者甲状腺肿大常常不明显 甲状腺质地软或中等 重症患者用 听诊器可以听到全期的血管杂音 严重甲亢甚至用手触摸有震颤 甲亢患者的心率多数增快 安静时心率常常超过 90 次 分 老年 患者可以表现快速房颤 甲亢患者皮肤潮热 手细颤 不少患者 还表现眼睑水肿 睑裂增宽 双眼少瞬目 球结膜充血水肿 严 重患者可以表现突眼 眼球活动受限 甚至眼睑闭合不全 一些较严重的甲亢患者表现下肢胫 胫骨 前黏液性水肿 胫骨前皮肤增粗 变厚 粗糙 呈橘皮状 汗毛增粗 类似象皮 腿 治疗颇为困难 4 甲亢的治疗甲亢的治疗 甲亢治疗有三种方法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放射碘治疗和手 术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适应范围广 无论大人小孩 男性还是女 性 轻症或者重症甲亢 首次发病还是甲亢复发 孕妇或哺乳女 性甲亢都可以用药物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有两种 咪唑类和硫 氧嘧啶类 代表药物分别为甲巯咪唑 又称 他巴唑 和丙基硫 氧嘧啶 又称 丙嘧 药物治疗适合甲亢孕妇 儿童 甲状腺轻度肿大的患者 治 疗一般需要 1 2 年 治疗中需要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增减药物 剂量 药物治疗有一些副作用 包括粒细胞减少 药物过敏 肝 功能受损 关节疼痛和血管炎 药物治疗初期需要严密监测药物 的副作用 尤其是粒细胞缺乏 需要告诫患者一旦出现发热和 或咽痛 需要立即检查粒细胞以便明确是否出现粒细胞缺乏 一 旦出现 立即停药急诊 药物治疗另一个缺点是停药后复发率高 大约在 50 左右 放射碘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属于破坏性治疗 甲亢不容易复发 治疗只需要一次 放射碘适合甲状腺中度肿大或甲亢复发的患者 医生根据患者甲状腺对放射碘的摄取率计算每个患者需要的放射 剂量 放射碘对孕妇和哺乳妇女是绝对禁忌证 由于放射碘的作 用有一个延迟作用 随着时间随诊 甲减发生率每年 3 5 放射碘治疗不适合有甲状腺眼病的甲亢患者 因为治疗后眼病可 能会加剧 手术治疗适合那些甲状腺肿大显著 或高度怀疑甲状腺恶性 肿瘤的 或甲状腺肿大有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者 手术前需要 用药物将甲状腺功能控制在正常范围 术前还需要口服复方碘溶 液做术前准备 5 甲亢的并发症甲亢的并发症 1 甲亢合并妊娠 甲亢多发生在育龄的女性 所以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甲亢合 并妊娠的患者 由于抗甲状腺药物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所以需要 和医生根据病情共同讨论 决定胎儿的留或舍 妊娠甲亢患者是 放射碘治疗的禁忌证 需要继续妊娠的甲亢患者多数采用药物治 疗 尽量采用最小有效剂量 治疗中尽量不要同时加用甲状腺激 素 每 1 3 个月需要测定游离 T4 FT4 游离 T3 FT3 和 TSH 而不是总 T4 和总 T3 治疗中需要将游离 T4 维持在正常 值的上限 2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甲亢多数是 Graves 病 是一种属于器官自身免疫病 器官 自身免疫病常常会合并其他器官自身免疫病 甲亢患者常常合并 突眼 突眼是眼眶 包括眼外肌和眼球后脂肪 的器官自身免疫 病 临床上除了 Graves 病患者可以表现突眼 其他一些甲状腺 自身免疫病 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也可表现突眼 所以我 们称其为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和 Graves 病 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它们之间不是 父子 关系 而是 兄弟 关系 甲亢控制满意对眼病有帮助 但并不是一定会好转的 糖尿病的预防 症状及治疗等有关知识糖尿病的预防 症状及治疗等有关知识 1 概述概述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高血糖则是由于胰 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 或两者兼有引起 糖尿病时长期 存在的高血糖 导致各种组织 特别是眼 肾 心脏 血管 神经 的慢性损害 功能障碍 6 糖尿病的分类及病因糖尿病的分类及病因 糖尿病可以分为 原发性糖尿病 平常所谈论的糖尿病 继 发性糖尿病 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糖尿病 一般在临床中 都采 用 WHO 提出的糖屎病病因学分类为基础的分类法 分类法建议主 要将糖尿病分为 4 大类型 即 1 型糖尿病 2 型糖尿病 其他特 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 糖尿病的病因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 1 1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 1 型或 2 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 糖尿病存在家族发 病倾向 1 4 1 2 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 临床上至少有 60 种以 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 1 型糖尿病有多个 DNA 位点参与 发病 其中以 HLA 抗原基因中 DQ 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 在 2 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 如胰岛素基因 胰岛素 受体基因 葡萄糖激酶基因 线粒体基因等 2 2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 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 2 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 因素 使具有 2 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 1 型糖尿 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 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 风疹病毒 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 破坏胰岛素 细胞 7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检查指标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检查指标 1 多饮 多尿 多食和消瘦 多饮 多尿 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 三多一少 症状 多见于 1 型糖尿病 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 三多一少 症状更为明显 2 疲乏无力 肥胖 疲乏无力 肥胖 多见于 2 型糖尿病 2 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 若得不到及时 诊断 体重会逐渐下降 糖尿病的检查指标主要有 糖尿病的检查指标主要有 1 血糖 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 有明显 三多一少 症状者 只要一次 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 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 可疑者需做 75g 葡萄糖耐量试验 2 尿糖 尿糖 常为阳性 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 160 180 毫克 分升 时尿糖 阳性 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 因此 尿 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 尿酮体 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 糖基化血红蛋白 糖基化血红蛋白 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 反应不可逆 HbA1c 水平稳定 可反映取血前 2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是判断血 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 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 反映取血前 1 3 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 血清胰岛素和 血清胰岛素和 C 肽水平肽水平 反映胰岛 细胞的储备功能 2 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 素正常或增高 随着病情的发展 胰岛功能逐渐减退 胰岛素分泌 能力下降 7 血脂 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 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 表现为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高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8 免疫指标 免疫指标 胰岛细胞抗体 ICA 胰岛素自身抗体 IAA 和谷氨酸脱羧 酶 GAD 抗体是 1 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 其中 以 GAD 抗体阳性率高 持续时间长 对 1 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 在 1 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有预测 1 型糖尿病 的意义 9 尿白蛋白排泄量 放免或酶联方法 尿白蛋白排泄量 放免或酶联方法 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 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 高 8 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首先要区分是 1 型还是 2 型 对于不同类型的糖 尿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大多数 1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每天多 次胰岛素治疗或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掌握如何 根据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餐前血糖 预期的运动调节餐前胰岛素剂 量 并且使用胰岛素类似物以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 对于 2 型糖尿 病患者来说如果没有禁忌症而且能够耐受 二甲双胍应是 2 型糖尿 病患者的首选起始治疗药物 对于新确诊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如 果有明显的症状 或者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较高 应考虑 行胰岛素治疗 可合用或者不合用口服药物 如果经非胰岛素的 单一药物治疗后 3 个月糖化血红蛋白仍未达标 应增加另一种口服 药或者 GLP 1 受体激动剂或者基础胰岛素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以 病人为中心 同时考虑到疗效 价格 潜在副作用 体重影响 并 发症 低血糖发生风险以及患者自身意愿 由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均为 2 型糖尿病 因此 2 型糖尿病的治疗也 就尤为重要 2 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 5 个方面 糖尿病患者的 教育 自我监测血糖 饮食治疗 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 一般治疗一 一般治疗 1 1 教育 教育 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如何控制糖尿病 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 根据每个糖尿病患 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2 2 自我监测血糖 自我监测血糖 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 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 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 二 药物治疗 二 药物治疗 1 1 口服药物治疗 口服药物治疗 1 1 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 2 2 双胍类降糖药 双胍类降糖药 3 3 葡萄糖苷酶抑制葡萄糖苷酶抑制 剂剂 4 4 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增敏剂 5 5 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2 2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 2 型糖尿病患者中对于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 方法为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不变 睡前晚 10 00 注射中效胰岛素或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一般每隔 3 天调整 1 次 目的为空腹血糖降到 4 9 8 0 毫摩尔 升 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 改为每天注射 2 次 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的最大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三 运动治疗 三 运动治疗 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降低体重 减少身 体脂肪量 增强体力 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运动的强度和时 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 找到适合病人的运动量和 病人感兴趣的项目 运动形式可多样 如散步 快步走 健美操 跳舞 打太极拳 跑步 游泳等 四 饮食治疗 四 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 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 9 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本身不一定造成危害 但长期血糖增高 大血管 微血管 受损并危及心 脑 肾 周围神经 眼睛 足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 计 糖尿病并发症高达 100 多种 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因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 10 是肾病变所致 因糖 尿病截肢是非糖尿病的 10 20 倍 为此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是至关重 要的社会问题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 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 升趋势 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 仅次于各种肾小球 肾炎 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 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 往往 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主要有 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是糖尿病性 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 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 是 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2 与糖尿病相关的葡萄膜炎 3 糖尿 病性白内障 发生在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多为双 眼发病 发展迅速 甚至可于数天 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完全混浊 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 糖尿病患者因周 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 可引起足部软组织 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 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 痛风的预防 症状及治疗等有关知识痛风的预防 症状及治疗等有关知识 1 1 概述概述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 MSU 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 与嘌 呤代谢紊乱和 或 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 特 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 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 炎 痛风石形成 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 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 结石 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 痛风常伴腹型肥胖 高 脂血症 高血压 2 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 2 2 痛风的病因及分类痛风的病因及分类 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 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 酸 750mg 其中 80 为内源性 20 为外源性尿酸 这些尿酸进入尿 酸代谢池 约为 1200mg 每日代谢池中的尿酸约 60 进行代谢 其中 1 3 约 200mg 经肠道分解代谢 2 3 约 400mg 经肾脏排泄 从 而可维持体内尿酸水平的稳定 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高 尿酸血症从而引发痛风 因此根据病因将痛风分为两类 1 1 原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 多有遗传性 但临床有痛风家族史者仅占 10 20 尿酸生成 过多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中占 10 其原因主要是嘌呤代谢 酶缺陷 原发性肾脏尿酸排泄减少约占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 90 具体发病机制不清 可能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但应排除肾脏器质 性疾病 2 2 继发性痛风继发性痛风 指继发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一种临床表现 也可因某些药物所致 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白血病 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红细胞计数增 多症 溶血性贫血和癌症等可导致细胞的增殖加速 使核酸转换增 加 造成尿酸产生增多 恶性肿瘤在肿瘤的放化疗后引起细胞大量 破坏 核酸转换也增加 导致尿酸产生增多 肾脏疾病包括慢性肾 小球肾炎 肾盂肾炎 多囊肾 铅中毒和高血压晚期等引起的肾小 球滤过功能减退 可使尿酸排泄减少 导致血尿酸浓度升高 药物 如噻嗪类利尿药 呋塞米 乙胺丁醇 吡嗪酰胺 小剂量阿司匹林 和烟酸等 可竞争性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另外 肾移植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也可发生高尿酸血症 可能与免疫 抑制剂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有关 3 3 痛风的临床表现及检查方法痛风的临床表现及检查方法 痛风根据其自然病程可分为四期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 急性 期 间歇期 慢性期 具体表现为 1 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多数患者发作前无明显征兆 或仅有疲乏 全身不适和关节刺痛 等 典型发作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 疼痛进行性加剧 在 12 小 时左右达高峰 呈撕裂样 刀割样或咬噬样 难以忍受 受累关节 及周围组织红 肿 热 痛和功能受限 多于数天或 2 周内自行缓 解 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 部分以上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 在以 后的病程中 部分患者累及该部位 其次为足背 足跟 踝 膝 腕和肘等关节 肩 髋 脊柱和颞颌等关节少受累 可同时累及多 个关节 表现为多关节炎 部分患者可有发热 寒战 头痛 心悸 和恶心等全身症状 可伴白细胞计数升高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 C 反应蛋白增高等 2 2 间歇发作期间歇发作期 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可自行缓解 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 或遗留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脱屑及刺痒等 以后进入无症状的间歇 期 历时数月 数年或十余年后复发 多数患者 1 年内复发 越发 越频 受累关节越来越多 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 受累关节一般 从下肢向上肢 从远端小关节向大关节发展 出现指 腕和肘等关 节受累 少数患者可影响到肩 髋 骶髂 胸锁或脊柱关节 也可 累及关节周围滑囊 肌腱和腱鞘等部位 症状趋于不典型 少数患 者无间歇期 初次发病后呈慢性关节炎表现 3 3 慢性痛风石病变期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是长期显著的高尿酸血症 大 量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于皮下 关节滑膜 软骨 骨质及关节周围 软组织的结果 皮下痛风石发生的典型部位是耳郭 也常见于反复 发作的关节周围及鹰嘴 跟腱和髌骨滑囊等部位 外观为皮下隆起 的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 皮肤表面菲薄 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 或糊状物 经久不愈 皮下痛风石常与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并存 关节内大量沉积的痛风石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 关节周围组织纤维 化和继发退行性改变等 临床表现为持续关节肿痛 压痛 畸形及 功能障碍 慢性期症状相对缓和 但也可有急性发作 4 4 肾脏病变肾脏病变 1 1 慢性尿酸盐肾病 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盐晶体沉积于肾间质 导致慢性肾小 管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