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识图题库1_第1页
机械识图题库1_第2页
机械识图题库1_第3页
机械识图题库1_第4页
机械识图题库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密 封 线 班级 考场 姓名 学号 机械识图 考试试题库 一 填空题 1 视图包括 基本视图 向视图 局部视图 斜视图 4 种 难度 A 2 物体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 基本视图 难度 A 3 按正投影法分别向六个基本投影面投影 可得到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右视图 仰视图 后视图六个基本视图 难度 A 4 主 俯 仰 后视图 长度相等 主 左 右 后视图 高度相等 左 俯 右 仰视图 宽度相等 难度 A 5 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难度 A 6 物体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必要时 允许将斜视图 旋转配置 难度 A 7 画剖视图时 不要漏画剖切面后面的 可见轮廓线 难度 A 8 向视图是可以 自由配置 的视图 向视图通常用 箭头 指明投射方向 难度 A 9 为了在剖视图中容易分辨出机件内部的实心部分和空心部分 在剖切面剖到的实心处应画剖 面符号 而孔等空心处不画 剖面线应与机件的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 45 度角 难 度 A 10 按物体被剖切范围的大小可将剖视图分为全剖视图 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3 种 难度 A 11 将机件的部分结构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画出的图形称为 局部放大 图 难度 A 12 用两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开机件绘图时 应先 旋转 后 投影 难度 A 13 半剖视图中 半个视图与半个剖视图的分界线用 细点划线 难度 A 14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 将处在观察者与 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 而将 其余部分 向投 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剖视图 难度 A 15 需要保留部分外形又要表达内形的不对称机件 采用局部剖视图 难度 A 16 移出断面图是画在视图 之外 的断面图 移出断面图的轮廓线用 粗实 线绘制 难度 A 17 用剖切平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 局部剖视图 难度 A 18 机械零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有 视图 剖视图 断面图 局部放大图 及其它规定画法 难度 A 19 局部视图是将机件的 局部内形 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 难度 A 20 重合断面图是画在视图 之内 的断面图 重合断面图的轮廓线用 细实线 线画出 难 度 A 21 六个基本视图中 仰视图与俯视图同样反映物体长 宽方向的尺寸 右视图 与左视图同样 反映物体高 宽方向的尺寸 后视图 与主视图同样反映物体长 高方向的尺寸 难度 A 22 局部剖视图中 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用 波浪线 线 也可以用 双折线 线 难度 A 23 机件的内部形状已经在半剖视图中表达清楚 在另一半表达外形的视图中不必再画出 细虚线 难度 A 24 剖视图标注的三要素是 剖切符号 剖切线 字母 难度 A 25 剖视图只是假想地剖开机件 用以表达机件 内部 形状的一种方法 实际机件是完整 的 因此除剖视图外的其它图形 都按 完整的形状画出 难度 A 26 机件上的某些细小结构在视图中表达不清晰 或不便于标注尺寸时 采用 局部放大 图 27 局部放大图的比例数值是放大图与实际物体的比例 而不是对 原图的比例 难度 A 28 对于机件的肋 轮辐及薄壁等 如按纵向剖切 这些结构都不画 剖面符号 而用 粗实 线 将它与其邻接部分分开 难度 A 29 根据断面图在图中配置的图中 可分为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 难度 A 30 画在视图之外的断面图称为移出断面 画在视图之内的断面图称为重合断面 难度 A 31 以剖视图表示内 外螺纹连接时 其旋合部分应按 外螺纹 的画法绘制 难度 A 32 不通螺孔圆锥面尖端的锥顶角一般画成 120 度 难度 A 33 啮合的圆柱齿轮的剖视图中 当剖切平面通过两啮合齿轮轴线时 在啮合区内 将一个齿轮 的轮齿用粗实线绘制 另一个齿轮的轮齿被遮挡的部分用 虚线 线绘制 难度 A 34 在齿轮投影为矩形的外形视图中 齿顶线用粗实线绘制 分度线用细点画线绘制 齿根线用 细实线绘制 也可省略不画 难度 A 第 2 页 共 16 页 35 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应该能够反映零件的 主要形状特征 难度 A 36 零件图一般包括四项内容 一组视图 完整的尺寸 技术要求和标题栏 难度 A 37 零件时千变万化的 但从零件的形状 作用及加工方法上 可以把零件归为四大类型 轴套 类零件 轮盘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 难度 A 38 在装配图中 当剖切平面通过某些标准产品的组合件 或该组合件已由其他图形表达清楚时 可只画出 外形轮廓 难度 A 39 装配图中的明细栏画在装配图右下角标题栏的 上 方 栏内分格线为 细实 线 左边外 框线为 粗实 线 难度 A 40 两个零件的接触表面 只用 1 条共有的轮廓线表示 非接触面画 2 条轮廓线 难度 A 41 装配图中的一组图形 用来表达机器 或部件 的工作原理 装配关系和结构特点 难度 A 42 在装配图中规格 性能 尺寸表示机器 部件规格或性能的尺寸 难度 A 43 在各视图中 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与间隔必须 一致 难度 A 44 装配图中的指引线应自所指引部分的可见轮廓内引出 并在指引线末端画一圆点 若所指 部分不便于画圆点时 可在指引线末端画 箭头 并指向该部分的轮廓线 难度 A 45 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内容 一组图形 必要的尺寸 技术要求和标题 栏 零件序号 明细栏 难度 A 46 装配图中零件序号应自下而上 如标题栏上方位置不够时 可将明细栏顺序画在标题栏的 左 方 难度 A 47 在装配图中 安装 尺寸表示将部件安装到机器上或将整机安装到基座上所需要的尺寸 难度 A 48 在装配图中 当某个零件的形状未表示清楚而影响对装配关系的理解时 可另外单独画出 该零件的某一 视图 难度 A 49 装配图中对规格相同的零件组 可详细的画出 一 处 其余用细点画线表示其装配结构 难度 A 50 为了表示与本部件有装配关系 但又不属于本部件的其他相邻零 部件时 可采用 假想 画法 将其他相邻零 部件用细 双点划 线画出 难度 A 51 在装配图中 每种零件或部件只编 一 个序号 难度 A 52 在装配图中 外形 尺寸表示机器或部件外形轮廓的大小 即总长 总宽和总高的尺寸 难度 A 2 选择题 1 A 一般适用于外形比较简单 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的机件 难度 A A 全剖视图 B 半剖视图 C 局部剖视图 D 斜剖视图 v 2 主视图 俯视图 仰视图 后视图的 A 难度 A A 长对正 B 高平齐 C 宽相等 3 在基本视图中 由下向上投影所得到的视图称为 C 难度 A A 基本视图 B 俯视图 C 仰视图 D 右视图 4 国家标准规定采用 B 来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 难度 A A 视图 B 剖视图 C 断面图 D 局部放大图 5 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 中间又没有其它图形时 可以省略 B 难度 B A 粗短划线 B 箭头 C 字母 D 标注 6 当机件的一个视图画成剖视图时 其它视图应 A 画出 难度 A A 完整 B 不必 C 部分 D 放大 7 重合断面图的轮廓线用 B 画出 难度 A A 粗实线 B 细实线 C 细点画线 D 波浪线 8 在基本视图中 由后向前投影所得到的视图称为 C 难度 A A 基本视图 B 主视图 C 后视图 D 右视图 9 A 一般适用于外形比较简单 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的机件 难度 A A 全剖视图 B 半剖视图 C 局部剖视图 D 斜剖视图 10 假想用剖切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 仅画出其断面的图形 称为 D 难度 A A 基本视图 B 剖视图 C 全剖视图 D 断面图 11 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 向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射所得到的图形 允许以对称中 心线为界 一半画成剖视图 另一半画成视图 这种剖视图称为 B 难度 A A 全剖视图 B 半剖视图 C 局部剖视图 D 斜剖视图 12 将机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 D 难度 A 第 3 页 共 16 页 A 基本视图 B 局部视图 C 向视图 D 斜视图 13 俯视图 仰视图 左视图 右视图的 B 难度 A A 长对正 B 高平齐 C 宽相等 14 当机件的一个视图画成剖视图时 其它视图应 A 画出 难度 A A 完整 B 不必 C 部分 D 放大 15 局部视图可用 D 分界 难度 A A 粗实线 B 细实线 C 细虚线 D 波浪线 16 机件的内部形状已经在半剖视图中表达清楚 在另一半表达外形的视图中不必再画 C 难度 A A 粗实线 B 细实线 C 细虚线 D 波浪线 17 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 中间又没有其它图形时 可以省略 B 难度 A A 粗短划线 B 箭头 C 字母 D 标注 18 国家标准规定采用 B 来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 难度 A A 视图 B 剖视图 C 断面图 D 局部放大图 19 对称机件的视图可只画一半或 1 4 并在对称中心线的两端画两条与其垂直的平行 B 难度 A A 粗实线 B 细实线 C 细虚线 D 波浪线 20 对于机件的肋 轮辐及薄壁等 如按纵向剖切 这些结构都不画剖面符号 而用 A 将 它们与其邻接部分分开 难度 A A 粗实线 B 细实线 C 虚线 D 细点画线 21 剖视图中 剖切面与机件的 A 部分要画出与材料相应的剖面符号 难度 A A 接触 B 非接触 C 剖切 D 未剖切 22 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用 D 表示 难度 A A 粗实线 B 点划线 C 细虚线 D 波浪线或双折线 23 常用金属材料的剖面线与水平夹角成 B 度 难度 A A 0 B 45 C 90 D 180 24 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机件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 A 难度 A A 全剖视图 B 半剖视图 C 局部剖视图 25 A 主要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 难度 A A 视图 B 剖视图 C 断面图 D 局部放大图 26 将某部分结构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画出 这种图形称为 D 难度 A A 视图 B 剖视图 C 断面图 D 局部放大图 27 移出断面图的轮廓线用 A 画出 难度 A A 粗实线 B 细实线 C 细点画线 D 波浪线 28 右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后视图的 B 难度 A A 长对正 B 高平齐 C 宽相等 29 用视图表达机件形状时 机件上不可见的内部结构要用 C 表示 难度 A A 粗实线 B 细实线 C 细虚线 D 波浪线 30 将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 C 视图 难度 A A 基本 B 局部 C 斜 D 向 31 B 常用于表达内 外形都比较复杂的对称机件 难度 A A 全剖视图 B 半剖视图 C 局部剖视图 D 斜剖视图 32 用剖切平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 C 难度 A A 全剖视图 B 半剖视图 C 局部剖视图 D 斜剖视图 33 局部视图是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 A 投射所得到的视图 难度 A A 基本投影面 B 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 C 辅助投影面 D 正投影面 34 视图包括 A 向视图 局部视图和斜视图四种 难度 A A 基本视图 B 主视图 C 俯视图 D 左视图 35 在基本视图中 由下向上投影所得到的视图称为 C 难度 A A 基本视图 B 俯视图 C 仰视图 D 右视图 36 常用金属材料的剖面符号应画成间隔均匀 平行 B 难度 A A 粗实线 B 细实线 C 波浪线 D 细点画线 37 当同一机件上有几个被放大的部分时 应用 B 数字编号 难度 A A 阿拉伯 B 罗马 C 英文 D 中文 38 主视图 俯视图 仰视图 后视图的 A 难度 A A 长对正 B 高平齐 C 宽相等 第 4 页 共 16 页 39 当回转体零件上的平面在图形中不能充分表达时 可用两条相交的 B 表示这些平面 难度 A A 粗实线 B 细实线 C 细点画线 D 波浪线 40 半剖视图中 半个视图与半个剖视图的分界线用 B 难度 A A 粗实线 B 细点画线 C 细虚线 D 波浪线 41 B 是可以移位配置的视图 难度 A A 基本视图 B 向视图 C 局部视图 D 斜视图 42 选择正确的局部视图 C 难度 B 43 选择正确的局部视图 B 难度 B a b c d A AAAA 44 选择正确的局部视图 C 难度 B a b d c 45 选择正确的局部视图 A 难度 B B BBBB d c b a 46 选择正确的局部视图 B 难度 B AAA A A 47 选择正确的剖视图 B 难度 B 第 5 页 共 16 页 d c b a 48 选择正确的全剖视图 A 难度 B 49 选择正确的全剖视图 A 难度 B 50 选择正确的全剖视图 C 难度 B a b c d 51 选择正确的全剖视图 C 难度 B a b c d 52 选择正确的全剖视图 C 难度 B a b c d 53 选择正确的半剖视图 C 难度 B 54 选择正确的半剖视图 C 难度 B 第 6 页 共 16 页 a b c d 55 选择正确的半剖视图 C 难度 B d c b a 56 选择正确的半剖视图 B 难度 B a b c d 57 选择正确的移出断面图 B 难度 B 58 选择正确的移出断面图 C 难度 B 59 选择正确的移出断面图 C 难度 B d c b a A AA AA AA A A A 60 选择正确的移出断面图 B 难度 B a b c d A A A AA AA AA A 61 选择正确的移出断面图 D 难度 B A A A A a A AA A b c d A A 62 选择正确的移出断面图 D 难度 B 第 7 页 共 16 页 d c b a 63 选择正确的重合断面图 A 难度 B 64 根据主 俯视图 判断主视图的剖视图哪个是正确的 C 难度 B 65 选择正确的螺纹联接画法 A 难度 B a c d b 66 选择正确的螺纹画法 B 难度 B 67 选择正确的螺纹画法 D 难度 B a b c d 68 极限与配合在装配图上的标注形式中 分子为 A 难度 A A 孔的公差带代号 B 轴的公差带代号 C 孔的实际尺寸 69 符号表示 B 获得表面 难度 A A 去除材料方法 B 不去除材料方法 C 车削 D 铣削 70 A 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 难度 A A 零件图 B 装配图 C 轴测图 D 三视图 71 表示零件的结构形状 大小和有关技术要求 难度 A A 零件图 B 装配图 C 展开图 D 轴测图 72 A 是一组图形的核心 画图和看图都是从该图开始的 难度 A A 主视图 B 俯视图 C 左视图 D 右视图 73 B 表示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 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 难度 A 第 8 页 共 16 页 A 零件图 B 装配图 C 展开图 D 轴测图 74 符号表示 A 获得表面 难度 A A 去除材料方法 B 不去除材料方法 C 铸造 D 锻造 75 一张作为加工和检验依据的零件图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尺寸 技术要求和标 题栏 难度 A A 图框 B 文字 C 图纸幅面 D 图形 76 表示的形位公差项目是 B 难度 A A 平行度 B 垂直度 C 同轴度 D 倾斜度 77 零件的长 宽 高三个方向 每个方向有 D 个主要基准 难度 A A 一 B 二 C 三 D 至少一 78 零件上的 D 尺寸必须直接注出 难度 A A 定形 B 定位 C 总体 D 重要 79 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 注出偏差值 这种标注形式用于 B 零件图上 难度 A A 成批生产 B 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C 生产批量不定 80 表示机器或部件的图样称为 B 难度 A A 零件图 B 装配图 C 轴侧图 D 三视图 81 在装配图中 对于紧固件以及轴 键 销等 若按 B 剖切 且剖切平面通过其对称 平面或轴线时 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 难度 A A 横向 B 纵向 C 垂直于轴线方向 D 侧向 82 表示机器 部件规格或性能的尺寸是 A 难度 A A 规格 性能 尺寸 B 装配尺寸 C 安装尺寸 D 外形尺寸 83 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包括必要的尺寸 技术要求和 D 难度 A A 标题栏 B 零件序号 C 明细栏 D 标题栏 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84 两个零件在同一方向上只能有 B 个接触面和配合面 难度 A A 二 B 一 C 三 D 四 85 装配图中明细栏画在装配图右下角标题栏的 C 方 难度 A A 右方 B 左方 C 上方 D 下方 86 表示零件之间装配关系的尺寸是 B 难度 A A 规格 性能 尺寸 B 装配尺寸 C 安装尺寸 D 外形尺寸 87 表示将部件安装到机器上或将整个机器安装到基座上所需的尺寸是 C 难度 A A 规格 性能 尺寸 B 装配尺寸 C 安装尺寸 D 外形尺寸 88 装配图中指引线指向所指部分的末端通常画一 A 难度 A A 圆点或箭头 B 直线 C 斜线 D 圆圈 89 在装配图中 每种零件或部件只编 A 个序号 难度 A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90 在装配图中 两个零件的非接触面画 A 条轮廓线 难度 A A 2 B 3 C 4 D 1 91 在装配图中 为了表示与本部件的装配关系 但又不属于本部件的其他相邻零 部件时 可采用 B 难度 A A 夸大画法 B 假想画法 C 展开画法 D 缩小画法 92 表示机器或部件外形轮廓的大小 即总长 总宽和总高的尺寸是 D 难度 A A 规格 性能 尺寸 B 装配尺寸 C 安装尺寸 D 外形尺寸 93 在装配图中 对于薄片零件或微小间隙 无法按其实际尺寸画出 或图线密集难以区分时 可采用 A 难度 A A 夸大画法 B 假想画法 C 展开画法 D 缩小画法 三 判断题 1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越小 表面质量要求越低 加工成本也越低 难度 A 2 标准公差等级中 等级数字越大 公差值越小 精度越高 难度 A 3 形位公差的被测要素是轴线或对称中心线时 应将箭头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难度 A 4 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注出偏差值 这种标注形式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零件图 上 难度 A 第 9 页 共 16 页 5 标注形位公差代号时 当被测要素是轮廓要素时 从框格引出的指引线箭头 应指在 该要素的轮廓线或者延长线上 难度 A 6 铸件的内 外壁沿起模方向应有一定的斜度 难度 A 7 表面结构代号在图样上标注时 符号从材料内指向并接触表面 难度 A 8 零件完工后再按装配图将零件装配成机器或部件 难度 A 9 在设计或测绘机器时 首先要绘制零件图 再画装配图 难度 A 10 在同一图样上 每一表面一般只注一次表面结构代号 难度 A 11 零件上的重要尺寸必须直接注出 难度 A 12 零件图的作用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 难度 A 13 表面结构参数值的单位为毫米 难度 A 14 表面结构是一种宏观几何形状特征 难度 A 15 表面结构代号可标注在可见轮廓线 尺寸界线 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 难 度 A 18 在装配图中两个零件的非接触面画一条轮廓线 难度 A 19 装配图中编写序号的指引线 当通过剖面线的区域时 指引线不能与剖面线平行 难度 A 20 由装配图不能够了解装配体的工作原理 难度 A 21 为了表示与本部件的装配关系 但又不属于本部件的其他相邻零 部件时 可采用 假想画法 将其他相邻零 部件用细点画线画出 难度 A 22 在装配图中 对于薄片零件或微小间隙 无法按其实际尺寸画出或图线密集难以区 分时 可将零件或间隙适当夸大 难度 A 23 装配图中明细栏中的编号与装配图中零 部件序号必须一致 难度 A 24 表示将部件安装到机器上或将整个机器安装到基座上所需的尺寸为装配尺寸 难度 A 25 装配图中的一组图形的表达方法 与零件图的表达方法完全相同 难度 A 26 表示零件之间装配关系的尺寸称为安装尺寸 难度 A 27 装配图不是制造零件的直接依据 难度 A 28 在装配图中 对于紧固件以及轴 键 销等实心零件 若按纵向剖切 且剖切平面 通过其对称平面或轴线时 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 难度 A 29 装配图中明细栏内分格线为细实线 左边外框线为粗实线 难度 A 30 装配图中当标题栏上方位置不够时 可将明细栏顺序画在标题栏的左方 难度 A 31 装配图中明细栏画在装配图右下角标题栏的上方 难度 A 32 装配图中的一组图形 是用来表达组成机器的各个零件的结构形状 难度 A 33 装配图与零件图一样 要标注全部的尺寸 难度 A 34 在装配图中 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倒角 圆角 退刀槽等允许省略不画 难度 A 35 装配图中标注的尺寸 是组成装配体的各个零件的全部定形 定位尺寸 难度 A 36 在装配图中 标注装配体的总长 总宽和总高的尺寸是安装尺寸 难度 A 37 在装配图中 同一装配图编注序号的形式应一致 难度 A 38 在装配图中 每种零件或部件只编一个序号 一般只标注一次 难度 A 39 装配图中编写序号的指引线末端圆点应自所指部分的轮廓上引出 难度 A 40 滚动轴承不需要进行密封 难度 A 41 装配图中对规格相同的零件组 可详细地画出一处 其余用粗实线表示其装配位置 难度 A 42 在装配图中 不需要标注零件的全部尺寸 难度 A 43 在各个剖视图中 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与间隔必须一致 难度 A 44 装配图中明细栏中零件的序号自上而下 难度 A 45 两个零件在同一方向上只能有一个接触面和配合面 难度 A 46 在装配图中 零件序号应标注在视图的外面 并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序排列 第 10 页 共 16 页 难度 A 47 在装配图中两个零件的接触面只用一条共有的轮廓线表示 难度 A 48 装配图同零件图一样画出标题栏 难度 A 49 在装配图中 当某个零件的形状未表示清楚而影响对装配关系的理解时 可另外单 独画出该零件的某一视图 难度 A 50 在装配图中 当剖切平面通过某些标准产品的组合件 或该组合件已由其他图形表 达清楚时 可只画出外形轮廓 难度 A 51 在装配图中 当用剖视图表达时 三个或三个以上零件相接触时 除了其中两个零 件的剖面线倾斜方向不同外 第三个零件采用不同的剖面线间隔或者与同方向的剖面 线位置错开 难度 A 52 装配图中明细栏是所绘装配图中全部零件的详细目录 难度 A 53 在装配图中 当用剖视图表达时 相接触的两个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应相反或间隔不 等 难度 A 54 在装配图上标注尺寸与零件图上标注尺寸的目的相同 难度 A 55 在装配图中 当某些零件遮住了需要表达的结构和装配关系时 可假想沿某些零件的 结合面剖切或假想将某些零件拆卸后绘制 难度 A 56 装配图中编写序号的指引线相互可以相交 难度 A 57 利用装配图可以将零件的投影从重叠的视图中分离出来 从而读懂零件的基本结构 形状和作用 难度 A 四 读零件图 1 看懂齿轮轴零件图 回答下列问题 难度 C 1 该零件的名称 齿轮轴 材料 45 号钢 图纸所采用的比例为 1 1 2 该零件共用了 2 个图形来表达 分别是 主视图 和左视图 组成 轮齿部分作了 局部 剖 3 指出齿轮轴径向和轴向的主要基准 箭头所指位置 4 表示基本尺寸为 35 上偏差为 0 018 下偏差为 0 002 最大 极限尺寸为 35 018 最小极限尺寸为 35 002 公差为 0 016 5 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的面 粗糙度值为 Ra1 6 6 解释形位公差 被测要素 键槽侧面 基准要素 轴的对称平面 公差项目 对称度 公差值 0 05 图 4 1 2 看懂起重螺杆零件图 回答下列问题 难度 C 1 该零件在四类典型零件中属于 轴套 类零件 2 零件左端面不通螺孔的螺纹深度尺寸为 12mm 3 零件左边 14 轴段的退刀槽尺寸是 2 0 5 4 零件左边 14 轴段尺寸的上偏差是 0 04 5 零件左边 14 轴段尺寸的下偏差是 0 076 6 零件的材料是 45 号钢 7 有尺寸公差要求的尺寸 有 2 个 8 零件右端螺杆的长度是 86mm 9 零件右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代号中的 Ra 值是 6 3 m 第 11 页 共 16 页 10 零件的径向尺寸基准是 轴心线 图 4 2 3 看懂带轮零件图 回答下列问题 难度 C 1 该零件在四类典型零件中属于 轮盘 类零件 2 右边图形是 局部 视图 3 零件的材料牌号是 HT250 4 有公差要求的尺寸 有 2 个 5 键槽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代号中的 Ra 值是 3 2 m 图 4 3 4 看懂泵体零件图 回答下列问题 难度 C 1 该零件在四类典型零件中属于 箱体 类零件 2 零件底板上的凸台 有 2 个 3 零件底板上凸台的通孔尺寸为 11 4 零件右端的内螺纹尺寸为 1 2 5 零件的大部分表面用去除材料 的方法获得 6 未注圆角的尺寸是 R2 3 7 泵体的高度尺寸基准是 底面 8 右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代号中的 Ra 值是 6 3 9 左端孔 43H8 43H8尺寸的上偏差是 0 039 10 左端孔 43H8 43H8尺寸的下偏差是 0 第 12 页 共 16 页 图 4 4 5 看懂阀盖零件图 答下列问题 难度 C 1 该零件在四类典型零件中属于轮盘 类零件 2 零件上 4 个通孔的直径是 14 3 零件左边的外螺纹标注的内容为 M36 2 6g 4 零件左边的外螺纹是粗牙螺纹还是细牙螺纹 细牙螺纹 5 有公差要求的尺寸有 6 个 6 未注圆角的尺寸是 R2 3 7 阀盖的径向尺寸基准是 20 孔的中心线 也可以在图中注出 但需注明 见图 8 右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代号中的 Ra 值是 25 m 9 50h11 尺寸的上偏差是 0 10 50h11 尺寸的下偏差是 0 16 图 4 5 6 阅读轴套零件图 回答下列问题 难度 C 第 13 页 共 16 页 1 该零件名称为 轴套 材料为 45号钢 2 该零件共用了 5 个图形来表达 其中主视图作了 全剖 并采用了 简化 画法 A A是 剖视图 B B是 断面图 D D是 局部放大断面图 还有一个图是 局部放大图 3 在主视图中 左边两条虚线表示 键槽轮廓线 其距离是 16 与其右边相连的圆的直 径是 40 中间正方形的边长为36 中部40长的圆柱孔的直径是 78 4 该零件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 右端面 宽度和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 孔中心线 5 主视图中 67和142 0 1属于 定位 尺寸 40和49属于 定形 尺寸 图中 所指的曲线 是 40 与 60 的相贯线 所指的曲线是 40 与 95 的相贯线 6 尺寸 132 0 2的上偏差是 0 2 下偏差是 0 2 最大极限尺寸是 132 2 最 小极限尺寸是 131 8 公差是 0 4 7 表示 95轴线 对 60轴线 的 同轴度 要求 公差值为 0 04 图4 6 7 阅读端盖零件图 回答下列问题 难度 C 1 端盖的材料是 HT200或灰铸铁 图样比例是 1 1 属于 原值 比例 轮盘 类零件 2 主视图采用了B B 复合全 剖视图 其主要表达意图是 把所有孔内部情况表达清楚 左视图是 局部视 图 主要表达 端盖左端的外形 3 该零件的轴向主要基准为 尺寸19所指的右端面 径向主要基准为 回转轴线 4 右端面上 11圆孔的定位尺寸为 9 5 Rc1 4是 55 密封管 螺纹 6 3 M6深度13表示 3 个 螺纹 孔 大径为 6 螺孔深为 13 7 16H7是基 孔 制的 通 孔 公差等级为 7 级 其极限偏差为 H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