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倾向在《双城记》中的显现_第1页
浪漫主义倾向在《双城记》中的显现_第2页
浪漫主义倾向在《双城记》中的显现_第3页
浪漫主义倾向在《双城记》中的显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浪漫主义色彩在狄更斯作品中的显现 以 双城记 为例分 析 摘要 双城记 一部历史主义的题材的小说 一部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杰作 它的成 功不仅在于作者狄更斯高超的现实主义创作技巧 更得意于作品中浪漫主义情怀的艺术魅 力 本文将从人物形象的塑造 戏剧性的情节设置 超自然的景物描写等方面出发 研究 该书中彰显的浪漫主义特征 关键词 人物形象 情节设置 景物描写 浪漫主义 狄更斯作为公认的维多利亚时期 1837 1901 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在他的 部分作品中 一方面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尖锐的劳资矛盾和底层人民贫苦生活等不合理现象 进行了批判和揭露 另一方面 他又从人道主义出发对遭受迫害的下层人民寄予了深刻的 同情 并且主张人们用改良的方法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而不是以暴力进行抗争 通常以 上这两方面是我们在对狄更斯的作品进行研究的经常触及到的观点 但是 我们对他作品 中蕴含的浪漫主义色彩却知之甚少 在这里我将以 双城记 为例 对狄更斯作品中的浪 漫现实主义的表现进行探析 一 理想化的人物形象 狄更斯用对比的手法在 双城记 中塑造出了特点鲜明的角色 赞扬了人和人之间的 宽厚 仁爱 肯定了爱的绝对胜利 将此与统治阶级的残酷丑恶 群众疯狂的暴力革命进 行比较 来展现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而在 双城记 中充满了浪漫主义仁爱精神的代 表就是卡尔登这一人物形象 卡尔登是利他精神和自我牺牲的典型 他本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才干的青年 但是却不 被社会认可 这使得他与社会格格不入 他在对现实长期的妥协中 成为了一个自暴自弃 懒散放荡的人 而在卡尔登遇见露西后 他的荒废生活又燃起了希望 露西的善良 纯洁 以及他们父女之间的深情都感染着他去寻找一种更加积极自信的生活 卡尔登这一形象之 所以具有浪漫色彩 就在于当他发现代尔那和露西相爱时 并非百般阻挠 而是给与他们 衷心的祝福 当代尔那即将被处以死刑时 为了露西 他又顶替代尔那走上了断头台 他 就是在用自我的牺牲换取所爱的人的幸福 狄更斯在书中这样描述卡尔登 太阳无精打采 地冉冉升起 它所普照的景物再也没有比这个人更令人痛心的了 他富有才能 情感高尚 但却不善于运用这些才能和情感 不善于帮助自己和获取自己的幸福 他意识到自己身上 这种病害 但却任凭它将自己蚕食殆尽 1可见作者既肯定卡尔登崇高奉献精神 又对他 大无畏牺牲给自己带来的不幸遭遇给予同情 卡尔登之所以会成为 双城记 中浪漫主义 精神的代表就是缘于他的自我牺牲和利他主义的崇高品德 使它成为了一个类似于神一样 1 查尔斯 狄更斯 双城记 M 张玲 张扬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第 78 页 的人物 一个不可能存在于人世间的理想化人物 狄更斯借助卡尔登这个形象 在残酷 血腥的革命中 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博爱 二者间强烈的美丑对照 展示了作品中的浪漫主 义色彩 二 戏剧性的情节设置 在进行小说 双城记 的创作时 狄更斯是事先精心构思 巧妙安排 从而让小说的情 节跌宕起伏 非常富有悬念性 1 在书的开篇就写马奈特医生入狱 18 年后终得释放 那么 他是为何入狱呢 又如小克朗丘发现自己从不拿铁器的父亲 嚼过的草根上竟然有铁锈味 这又是一个悬念 而这些悬念在后文又一一的得到解答 马奈特医生受到厄弗里蒙徳侯爵 的陷害被迫入狱 而克朗丘却在背地里从事掘墓工作 这些情节环环相扣 如同推理小说 一般 层层设疑又一一解谜 除了悬念的设置 故事中的巧合因素更是充斥着作者主观的 安排 卡尔登和代尔那都爱上了露西 而这二人竟然有着近似相同的容貌 相似到能够以 假乱真 除此之外 代尔那和露西的相爱也具有巧合性 代尔那竟是陷害马奈特医生的伯 爵家的侄子 正式这些悬念和巧合使得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 显示出小说的浪漫主义情怀 三 强烈的情感抒发 狄更斯在 双城记 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善恶分明 马奈特医生和卡尔登是人道主义典 型的代表 而徳发齐太太是既令人同情更让人畏惧的复仇者是恶的象征 小说结尾作者有 意将结局安排为以善胜恶 也明确的指出了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倾向 既反对暴力革命 主张宽恕 博爱 仁慈才是探索社会出路的唯一途径 除此之外 狄更斯还通过一系列议论 抒情等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 例如 在攻占巴士底监狱后 作者对血腥暴力的报复场面发出的感叹 啊 上苍保佑露 茜 达奈的幻想 让她的生活远远躲开这些脚步吧 因为这些脚是鲁莽 疯狂而又危险的 而且 自从德发日酒铺门前摔破了酒桶以后经历了这么多年 这些脚一旦浸染上红色 就 不容易清洗干净了 2 由此看见 狄更斯本人并不赞成群众们采取的这种反抗方式 他把 这些行为视作是残忍的 失去理性的报复 还有 作者在小说中反复的引用了 新约 约 翰福音 中的 主说 复活在我 生命也在我 信我的人 虽然死了 也必复活 凡活着 信我的人 必永远不死 这句话 来渲染卡尔登赴死前的情景 以此强烈的谴责大革命中 暴力过激的行为 同时 反复的使用这句话 也让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对卡尔登这一 人物给予更多的肯定和同情 在 双城记 中 狄更斯对被浪漫派认为的人类最强烈的情感表现之一的爱情 也进 行了阐发 卡尔登在与露西谈话时说道 请你时常想着有这样一个人 他为了保全你身边 一个你所钟爱的人的生命 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 3 卡尔登在这里话不仅是对露西情感的 表白 更像是一种宣言 既爱你 连同爱你所爱的人 展现一种博爱和献身精神 四 哥特式的环境描写 他的小说不仅仅是现实主义 从中我们还可以读到许多浪漫主义的因子 狄更斯小 说中鲜明的哥特特征就是证明 4 18 世纪 一种以恐怖和神秘为基调 多发生在荒郊古 1 杨斯越 浅析狄更斯 双城记 的浪漫现实主义精神 J 剑南文学 经典教苑 2012 12 25 2 查尔斯 狄更斯 双城记 M 张玲 张扬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第 194 页 3 查尔斯 狄更斯 双城记 M 张玲 张扬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第 134 页 4 贺雄姿 狄更斯哥特式小说研究 J 湘潭大学 2011 05 07 堡的小说样式 被人们赋予了 哥特式 小说的名称 这类小说常以古堡 荒原 废墟等 环境为背景 气氛阴森 神秘 充满悬念 常常充斥着暴力 复仇和死亡的情节 而在 双城记 中 狄更斯也选取了大量超神秘性的自然景物来营造恐怖和神秘的氛围 小说中对侯爵老爷府邸是这样描绘的 庄园里的石面孔 狮子的面孔 人的面孔 茫 然地望着黑夜 望了三个沉重的小时 死沉沉的黑暗笼罩了一切 死沉沉的黑暗使道路上 死寂的灰尘更加死寂 坟地里蔓草凄迷 可怜的一小片一小片的草皮彼此已无法区分 十 字架上的耶稣见到任何东西都可能走下来 1 石像本身是不可能有动作 神情的变化的 它只是静止的雕塑而已 但是在这里的神像却成为了像侯爵一样的统治阶级的代表 监守 着这个充满了阴森恐怖的城堡 除此之外 狄更斯也用了魔鬼这类形象来营造神秘的氛围 例如书中写 侯爵回乡的路上碰见的修路人 竟然看了把藏在马车下的人看作是鬼魂 而 这个鬼魂就是被压死小孩的父亲 夜晚的时候这位父亲潜入侯爵的卧室 并且用被刺的石 头人面来诅咒侯爵 这也预示着人民即将反抗 而侯爵这类似的残暴的统治阶级也必然会 遭受报复和杀害 狄更斯作为英国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 他在对社会的黑暗进行深入的披露的同时 也 以一个乐观的理想主义者的身份 展示了对美好社会的展望 在他的这部作品中 人物性 格虽然单一 但是典型 即人道主义的崇高精神 马奈特医生虽然因被陷害而被迫入狱 18 年之长 但最终能与女儿露西相聚 欢度余生 卡尔登为了露西的幸福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但也算完成了他在人道主义的精神追求 实现了个人的价值 理想主义让狄更斯无法排斥 浪漫手法的创作 同时 为了推动故事情节 烘托环境气氛 他也描会了不少充满神秘和 超自然的浪漫主义景观 狄更斯现实主义创作中的浪漫主义倾向 让 双城记 这部作品 显示出了一种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之上的崇高道德信仰 参考文献 查尔斯 狄更斯 双城记 M 张玲 张扬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刘文荣 19 世纪英国小说史 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赖于坚 狄更斯品传 M 学林出版社 2012 张中伟 浅析 双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