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处理措施_第1页
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处理措施_第2页
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处理措施_第3页
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处理措施_第4页
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处理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 处理措施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 处理措施 姓名 姓名 摘要摘要 我国地大物博 地形东南低而西北高 河道纵横交错 群山连绵起伏 是一条 条道路紧紧的将这复杂多变的地形紧紧的抱在一起 而桥梁则是这些公路 铁路 乡村道 路及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车辆 行人等跨越河流 山谷和其他线路的连接枢纽 而桩基工程作为桥梁工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也层出不穷 在此对 桥梁桩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预防 处理措施做简单总结 关键词关键词 桥梁桩基 施工 常见问题 预防 处理措施桥梁桩基 施工 常见问题 预防 处理措施 1 1 钻孔灌注桩的优点钻孔灌注桩的优点 1 与沉入桩中的锤击法相比 施工噪声和震动要小的多 2 能建造比预制桩的直径大的多的桩 3 在各种地基上均可使用 4 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桩的承载力影响很大 5 因混凝土是在泥水中灌注的 因此混凝土质量较难控制 6 费工费时 成孔速度慢 泥渣污染环境 2 2 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施工控制施工控制 2 12 1 如何防治钻孔灌注桩发生偏斜 如何防治钻孔灌注桩发生偏斜 2 1 12 1 1 质量问题及现象质量问题及现象 1 成孔后不垂直 偏差值大于规定的 L 100 2 钢筋笼不能顺利入孔 2 1 22 1 2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1 钻机未处于水平位置 或施工场地未整平及压实 在钻进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 降 2 水上钻孔平台基底座不稳固 未处于水平状态 在钻孔过程中 钻机架发生不均 匀变形 3 钻杆弯曲 接头松动 致使钻头晃动范围较大 4 在旧建筑物附近钻孔过程中遇到障碍物 把钻头挤向一侧 5 土层软硬不均 致使钻头受力不均 或遇到孤石 探头石等 2 1 32 1 3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1 钻机就位前 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整平和压实 并把钻机调整到水平状态 在钻 进过程中 应经常检查使钻机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工作 水上钻机平台在钻机就位前 必 须进行安装验收 其平台要牢固 水平 钻机架要稳定 第 2 页 共 9 页 2 应使钻机顶部的起重滑轮槽 钻杆的卡盘和护筒桩位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 并 在钻进过程中防止钻机移位或出现过大摇摆 3 在旧建筑物附近施工时 应提前做好探测 如探测过程中发现障碍物 应采用 冲击钻进行施工 4 要经常对钻杆进行检查 对弯曲的钻杆要及时调整或废弃 5 使用冲击钻施工时冲程不要过大 尽量采用二次成孔 以保证成孔的重直度 2 1 42 1 4 处理措施处理措施 1 当遇到孤石等障碍物时 可采用冲击钻冲击成孔 2 当钻孔偏斜超限时 应回填粘土 待沉积密实后再重新钻孔 2 22 2 在钻孔过程中发生缩孔怎么办 在钻孔过程中发生缩孔怎么办 2 2 12 2 1 质量问题及现象质量问题及现象 1 当使用探孔器检查成孔时 探孔器下放到某一部位时受阻 无法顺利检查到孔 底 钻孔某一部位的直径小于设计要求 或从某一部位开始 孔径逐渐缩小 2 2 22 2 2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1 地质构造中含有软弱层 在钻孔通过该层中 软弱层在土压力的作用下 向孔 内挤压形成缩孔 2 地质构造中塑性土层 遇水膨胀 形成缩孔 3 钻头磨损过快 未及时补焊 从而形成缩孔 2 2 32 2 3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1 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及钻井中的土质变化 若发现含有软弱层或塑性土时 要注 意经常扫孔 2 经常检查钻头 当出现磨损时要及时补焊 把磨损较多的钻头补焊后 再进行 扩孔至设计桩径 2 2 42 2 4 处理措施处理措施 1 当出现缩孔时 可用钻头反复扫孔 直到满足设计桩径为止 2 32 3 在钻孔过程中发生坍孔如何处理 在钻孔过程中发生坍孔如何处理 2 3 12 3 1 质量问题及现象质量问题及现象 1 在钻孔过程中或成孔后井壁坍塌 2 3 22 3 2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1 由于泥浆稠度小 护壁效果差 出现漏水 或护筒埋置较浅 或周围封堵不密 实而出现漏水 或护筒底部的粘土层厚度不足 护筒底部漏水等原因 造成泥浆水头高 度不够 对孔壁压力减少 2 泥浆相对密度过小 致使水头对孔壁的压力较小 3 在松软砂层中钻孔时进尺过快 泥浆护壁形成较慢 并壁渗水 第 3 页 共 9 页 4 钻进时未连续作业 中途停钻时间较长 孔内水头未能保持在孔外水位或地下 水位线以上 2m 降低了水头对孔壁的压力 5 操作不当 提升钻头或吊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 6 钻孔附近有大型设备作业 或有临是时通行便道 车辆通行时产生振动 7 清孔后未及时浇注砼 放置时间过长 2 3 32 3 3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1 在钻孔附近 不要设临时通过便道 禁止有大型设备作业 2 在陆地埋置护筒时 应在底部夯填 50cm 厚的粘土 在护筒周围也要夯填粘土 并注意夯实 护筒周围要均匀回填 保证护筒稳固和防止地面水的渗入 3 水中振动沉入护筒时 应根据地质资料 将护筒沉穿於泥及透不层 护筒之间 的接头要密封好 防止漏水 4 应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地质勘探资料 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 选用适宜的泥浆 比重 泥浆粘度有不同的钻进速度 如在砂层中钻孔时 应加大泥浆稠度 选用较好的 造浆材料 提高泥浆的粘度以加强护壁 并适当降低进尺速度 5 当汛期或潮汐地区水位变化较大时 应采取升高护筒 增加水头或用虹吸管等 措施保证水头压力相对稳定 6 钻孔时要连续作业 无特殊情况中途不得停钻 7 提升钻头 下放钢筋笼时应保持垂直 尽量不要碰撞孔壁 8 若浇筑准备工作不充分 暂时不要进行清孔 清孔合格后要及时浇筑砼 9 供水时不得将水管直接冲射孔壁 孔口附近不得集聚地表水 2 42 4 在钻孔过程中钻头被卡住怎么办 在钻孔过程中钻头被卡住怎么办 2 4 12 4 1 质量问题及现象质量问题及现象 1 钻头在钻孔内 无法继续运转 2 4 22 4 2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1 孔内出现梅花孔 探头石或缩孔 2 下钻头时太猛 或钢丝绳松绳太长 使钻头倾倒卡在井壁上 3 坍孔时落下的石块或落下较大的工具将钻头卡住 4 出现缩孔后 补焊后的钻头尺寸加大 冲击太猛 冲锥被吸住 5 使用冲击钻在粘土地层中进行钻孔时 冲程量过大 或泥浆太稠 冲锥被吸住 2 4 32 4 3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1 对于上下能活动的卡钻 可以采用上下轻微提动钻头 并辅以转动钢丝绳 使 钻头转动 以便提起 2 下钻时不可太猛 第 4 页 共 9 页 3 对钻头进行补焊时 要保证尺寸与孔径配套 4 使用冲击钻进行施工时冲程量不宜过大 以防锥头倾倒造成卡钻 2 4 42 4 4 处理措施处理措施 1 当土质较好或在石质孔内卡钻时 可以采取小爆破振动使钻头松动 以便提起 钻头 2 钻头被卡住时 可上下左右试着进行轻提 将钻锥提起 3 用千斤顶或滑轮组强提 但应注意孔口的牢固 以防孔口坍塌 2 52 5 如何避免钻孔灌注桩护筒底部孔壁坍塌 如何避免钻孔灌注桩护筒底部孔壁坍塌 2 52 5 1 1 质量问题及现象质量问题及现象 1 孔壁坍塌 钻机倾斜 2 5 22 5 2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1 护筒底部及周围未用粘土回填或夯实不足 在钻进过程中或灌注过程中泥浆护 筒底掏空 2 由于提供的地质钻探资料不祥 使护筒底产处于淤泥或砂层少 3 护筒直径较小 4 地表水渗入护筒外围填土中 造成填土松软 2 5 32 5 3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1 护筒底部应回填至少 50cm 厚的粘土 当土质为砂性土时护筒周围 0 5 1 0m 范 围内也应用粘土回填并夯实 2 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 护筒底部应穿过淤泥和砂层 3 护筒直径应大于设计孔径 20 30cm 有钻杆的正反循环钻 30 40cm 无钻杆的潜 水电钻或冲击钻 4 护筒出浆孔处应用粘土夯填 同时应保持出浆顺利 周围不得有积水 避免护 筒周围泥土流失 造成坍孔 2 5 42 5 4 处理措施处理措施 1 水中钻孔发生护筒底部坍塌时 应将护筒下沉穿过淤泥层或砂层 2 护筒底部坍塌时 应先将钻机移位 然后拔出护筒 按要求回填粘土并夯实 重新下护筒并对护筒周围回填粘土夯实 必要时应加长护筒 然后才能重新钻孔 2 62 6 如何防止钢筋笼在吊装就位过程中发生变形 如何防止钢筋笼在吊装就位过程中发生变形 2 6 12 6 1 质量问题及现象质量问题及现象 起吊后 钢筋笼发生过大的扭转或弯曲变形 2 6 22 6 2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1 当钢筋笼较长时 未加设临时固定杆 2 吊点位置不对 第 5 页 共 9 页 3 加劲箍筋间距大 或直径小刚度不够 4 吊点处未设置加强筋 2 6 32 6 3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1 钢筋笼上每隔 2 2 5m 增设一道加劲箍筋 在吊点位置应设置加强筋 在加强筋 上加做十字交叉钢筋来提高加强筋的刚度 以增强抗变形能力 在钢筋笼入井时 再将 十字交叉筋割除 2 钢筋笼尽量采用一次整体入孔 若钢筋笼较长不能一次整体入孔时 也尽量少 分段 以减少入孔时间 分段的钢筋笼也要设临时固定杆 并备足焊接设备 尽量缩短 焊接时间 两钢筋笼对接时 上下节中心线保持一致 若能整体入孔时 应在钢筋笼内 侧设置临时固定杆整体入孔 入孔后再拆除临时固定杆件 3 吊点位置应选好 钢筋笼较短时可采用一个吊点 较长时可采用二个吊点 2 6 42 6 4 处理措施处理措施 1 若钢筋笼发生严重扭曲变形时 则必须将钢筋笼拆开重新制作 2 72 7 钢筋骨架就位后 如何将钢筋骨架固定 使其不下沉 不偏位 钢筋骨架就位后 如何将钢筋骨架固定 使其不下沉 不偏位 2 7 12 7 1 质量问题及现象质量问题及现象 1 钢筋笼就位后突然下沉 钢筋笼中心偏位 2 7 22 7 2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1 钢筋笼固定不牢固或固定措施不得当 2 测量定位出现误差或在灌注砼过程中 导管碰撞钢筋笼 3 在施工过程中 桩位控制点未采取保护措施 出现人为移动 2 7 32 7 3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1 在钢筋笼定位后 将钢筋笼牢固固定在位于护筒之上的垫木上 垫木应该用 20cm 20cm 300 400cm 长方木根 2 护筒周围的回填土要夯实 防止护筒移位 3 测量定位要准确 要用控制桩进行复测核 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水下砼灌注 2 7 42 7 4 处理措施处理措施 1 对于下沉或偏心的钢筋笼 在浇筑砼前或未浇筑至钢筋笼时 可用吊车将其吊 起进行复位 2 82 8 如何保证钢筋笼上浮 如何保证钢筋笼上浮 2 8 12 8 1 质量问题及现象质量问题及现象 1 在灌注砼地钢筋笼上浮 2 在提升导管时 钢筋笼上浮 2 8 22 8 2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1 当灌注的砼接近钢筋笼底部时灌注速度过快 砼将钢筋笼托起 或提升导管速 第 6 页 共 9 页 度过快 带动砼上升 导致钢筋笼上浮 2 在提升导管时 导管挂在钢筋笼上 钢筋笼随同导管一同上升 2 8 32 8 3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1 当所灌注的砼接近钢筋笼时 要适当放慢砼的灌注速度 待导管底口提高至钢 筋笼内至少 2m 以上时方可恢复正常的灌注速度 2 在安放导管时 应使导管的中心与钻孔中心尽量重合 导管接头处应做好防挂 措施 以防止提升导管时挂住钢筋笼 造成钢筋笼上浮 2 8 42 8 4 处理措施处理措施 1 钢筋笼卡住导管后 可设法转动导管 使之脱离钢筋笼 2 发现钢筋笼有上浮迹象时 可适当加压 以防止继续上浮 2 92 9 灌注水下砼时如何防止断桩 灌注水下砼时如何防止断桩 2 9 12 9 1 质量问题及现象质量问题及现象 1 在灌注砼过程中 由于导管拔脱 泥浆进入导管内 致使孔内泥浆豁然迅速下 降 2 由于导管接头处密封不好 致使泥浆进入导管 若继续灌注 则会在砼中出现 泥浆夹层 3 由于导管埋置过深 当砼堵塞导管时处理时间过长 或灌注时间较长使先期灌注 的砼凝固 导致导管不能提起 4 在无破损检测中 桩的某一部位存在夹泥层 2 9 22 9 2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1 砼坍落度小 离析或石料粒径较小 在砼灌注过程中堵塞导管 且在砼初凝前未 能疏通好 不得不提起导管时 从而形成断桩 2 由于计算错误致使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较大 致使首批灌注的砼不能埋住导管 从而形成断桩 3 在导管提拔时 由于测量或计算错误 或盲目提拔导管使导管提拔过量 从而 使导管底口拔出砼面 或使导管口处于泥浆层或泥浆与砼的混合层中 形成断桩 4 在提拔导管时 钢筋笼卡住导管 在砼初凝前无法提起 造成砼灌注中断 形 成断桩 5 导管接口渗漏致使泥浆进入导管内 在砼内形成夹层 造成断桩 6 导管埋置深度过深 无法提起导管或将导管拔断 造成断桩 7 由于其他意外原因造成砼不能连续灌注 中断时间超过砼初凝时间 致使导管 无法提升 形成断桩 2 9 32 9 3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1 导管使用前 要对导管进行检漏和抗拉力试验 以防导管渗漏 每节导管组装 第 7 页 共 9 页 编号 导管安装完毕后要建立复核和检验制度 导管的直径应根据桩径和石料的最大粒 径确定 尽量采用大直径导管 2 下导管时 其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不大于 40 50cm 同时要能保证首批砼灌注后能 埋住导管至少 1m 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 导管的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 2 4m 范围内 3 砼的坍落度要控制在 18 22cm 要求和易性好 若灌注时间较长时 可在砼中加 入缓凝剂 以防止先期灌注砼初凝 堵塞导管 4 在钢筋笼制作时 一般要采用对焊 以保证焊口平顺 当采用搭接焊时 要保 证焊缝不要在钢筋内形成错台 以防钢筋笼卡住导管 5 在提升导管时要通过测量砼的灌注深度及已拆下导管长度 认真计算提拔导管 的长度 严禁不经测量和计算而盲目提拔导管 一般情况下一次只能拆除卸一节导管 6 关键设备要有备用 材料要准备充足 以保证砼能够连续灌注 7 当砼堵塞导管时 可采用拔插抖动导管 当所堵塞的导管长度较短时 也可用 型钢插入导管内进行冲击来疏通导管 也可在导管上固定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动来疏通 导管内的砼 8 当钢筋笼卡住导管后 可设法转动导管 使之脱离钢筋笼 2 102 10 如何保证桩柱接头质量 凿桩头应注意哪些问题 如何保证桩柱接头质量 凿桩头应注意哪些问题 2 10 12 10 1 质量问题及现象质量问题及现象 1 破桩头时间过早 砼受到扰动后影响强度的形成或使桩头砼产生裂缝 2 把桩头凿除盆状 接桩前不易清除污染物 影响接桩质量 3 擅自采用爆破法破桩头 且剂量控制不准 造成对桩头爆破过度 致使桩身上 部出现碎裂 2 10 22 10 2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1 在砼强度未形成或未达到一定强度 70 就进行凿除时 会对砼产生扰动 破坏 砼强度形成 或使砼内部产生细小裂纹 2 对设计桩顶的标高计算或测量不准 导致灌注砼提前结束 致使桩头标高低于 设计标高 3 在灌注水下砼时 未按 规范 要求进行超灌 超灌高度不足或无法进行超灌 4 泥浆稠度大且回淤厚度大 造成砼与泥浆的混合层较厚 5 清孔不彻底或回淤测量有误 6 灌注砼完成后 立即掏浆至桩顶设计标高 可能使泥浆掺入砼内 同时减少了 对桩头砼的压力 致使砼的强度有所下降 2 10 32 10 3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1 当砼灌至距桩头较近时 要提高漏斗口至少高出桩顶 4m 也可搭一 3m 高的平台 在平台上进行灌注砼 以便砼在压力的作用下能够将泥浆顶起 第 8 页 共 9 页 2 灌注砼时应比桩顶设计标高至少超灌 80cm 以保证桩顶处砼在超灌部分自重作 用下的密实 同时保证桩头处的砼中不含泥浆 3 在砼灌注后必须达到一定强度 要求 70 以上 平均气温在 15 以上时 一般龄 期达到 7d 即可 气温较低时必须延长龄期 时才能丰破除桩头 严禁砼灌注完毕后随即 进行掏浆或超灌部分 等砼终凝后才能处理超灌部分 但要留 20cm 接桩前才凿掉 4 凿桩头时当凿至距设计位置 10cm 左右时 应注意先对设计桩头标高处的四周进 行凿除 然后再凿除中间部分 桩头破除后形状应呈平面或桩中略有凸起 以利接柱或 浇筑系梁砼前冲洗桩头 5 严禁使用爆破法进行破桩头 2 10 42 10 4 处理措施处理措施 1 若因意外原因 在凿除桩头后砼中仍含有泥浆 则应继续向下凿除 直致砼中 无泥浆且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时为止 此时可支模板浇注砼 深度较大时 需先行接柱 若深度较浅时可在浇筑承台 系梁 砼时同时浇筑 2 112 11 钻孔桩发生中心偏位后如何处理 钻孔桩发生中心偏位后如何处理 2 11 12 11 1 质量问题及现象质量问题及现象 1 破除桩头后 经测量放样检查钻孔桩中心与设计要求存在偏差 2 11 22 11 2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1 桩位定位存在误差 2 护筒的形状不符合要求或埋设时出现偏差 3 钢筋笼定位不准确 2 11 32 11 3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1 在桩位定位时要认真复核 做好骑马式控制桩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以便能 够准确确定钻头中心及对钢筋笼进行准确定位 2 护筒的形状要符合要求 埋设时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