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案例:会讲故事的小音符.doc_第1页
音乐案例:会讲故事的小音符.doc_第2页
音乐案例:会讲故事的小音符.doc_第3页
音乐案例:会讲故事的小音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讲故事的小音符“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这一名言精辟地揭示了兴趣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确实,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当学生情绪高涨、精神愉快时,那他们的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学。由于人的兴趣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音乐兴趣的培养也可以从实践中获得。作为音乐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从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健全健康的审美心理。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和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呢?这里我谈谈自己在识谱教学中得到的一点启示。新教材三年级开始已经渗透了识谱教学,在一、二年级大量音乐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首先出现了音符的形状、唱名及时值的名称,这是感性向理性阶段发展的开始。同以往的老教材相比较,在识谱的要求上,降低了过难的识谱要求及过高的技能技巧,按不同年级逐句逐段地识谱。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借助柯尔文手势使学生轻松掌握各种音符的唱名、音高以及不同音符的时值,并能即兴自编曲调。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歌谱教学还是属于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生容易出现懒于唱歌谱甚至一些厌倦烦躁的情绪,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尝试体会到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乐中学,动中学,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的音乐知识和掌握音乐技能技巧。三年级下半学期,由于学生已经基本认识了简单的音符唱名和时值,所以我准备来一次综合性的复习。课前我精心制作了一些生动有趣的音符卡片,包括一些简单的两小节的视唱,而且从学生喜欢的本学期教材歌曲中选取了一些浅显易唱的视唱片段,满怀信心的走进音乐教室,准备让他们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更好的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在柯尔文手势的帮助下学生和着琴声唱完了所有学过的音符,课似乎进行得很顺利,但当我要求学生独立视唱的时候,有许多学生表现出了些许的畏难情绪,更有一些南郭先生表现出烦躁不安和恐慌,只有少数的学生对此表示出兴趣和热情,更多的学生则是象小和尚念经,从他们嘴里唱出来的音符是那样的干瘪,与其说是唱,不如说是挤出这些音符,甚至有个别调皮的男生用数字来大声演唱,全班顿时哄堂大笑。虽然在我严厉的批评中遏止了这种现象,但是我明显感到了自己教学的失败。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音符不久,如果一开始就出现这样的教学状态,那以后学生离开教室后,我望着窗外那些在操场尽情玩耍的可爱的孩子们,忽然觉得自己象一部灌输知识的机器,教学显得太呆板和机械了。“来发来发讲啥西,讲来讲去小事体”学生清脆的童声传到音乐室,打断了自己的思路,我也情不自禁的跟着哼唱起来。忽然,我有了一个灵感,何不让那些枯燥的音符插上翅膀变成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让它们富有生气,充满活力,使它们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呢?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吗?中午休息的时候我重新设计了教学过程,在下午的另一个班级的教学中来了一个大胆尝试,我事先讲了一个短小的故事:“有一三口之家,爸爸和儿子都非常懒惰,家务事情都是他妈妈一人操办的,有一天他妈妈有事情外出了,儿子沉迷于电子游戏中,恰巧他爸爸衣服的扣子掉了,想拿线缝补一下,这时候爸爸与儿子有一段对话,那他们父子说了什么呢?就让我们来听听小音符们为我们表演的这段滑稽的对话吧,你能从这些可爱的音符中揭示出什么奥秘吗?”接着我在黑板上出现板书:(括号内的文字不出现在黑板上)爸爸:2 4 ,(来发,) 儿子:5 7 ?(什么事情?)爸爸:3 5 7 1 2 ,(棉纱线拿来,)儿子:5 3 5 7 1 2 ?(什么棉纱线拿来?)爸爸:2 3 5 7 1 2 ,(兰色的棉纱线拿来,)儿子:5 2 3 5 7 1 2 ?(怎样的兰色的棉纱线拿来?)爸爸:7 2 3 5 7 1 2 ,(细细的兰色的棉纱线拿来,)儿子:4 1 2 !(不拿来!) 当学生轻轻的唱着音符,但却不知道如何破解的时候,我趁机给他们讲了解开这个谜团的方法:先唱歌谱,然后把它和宁波的方言用谐音的方法尝试一下,发现了什么呢?教室里顿时开了锅,有的低头沉思,有的交头接耳,我特别观察了几个平时对学歌谱有点困难的学生,他们也开始注意起黑板上神奇的音符,并低声吟唱起来,当有些学生发现了其中奥秘的时候,情绪特别的激动,把手举得高高的,并情不自禁的说出了答案,全班学生顿时开了窍,轻易地揭开了这神秘音符的奥秘,并问我还有没有这样充满吸引力又开发智力的题目,我说:“有啊,但是有条件哦,先把这些音符唱准了才出第二个题目呢!”在我钢琴的轻轻带动下,他们唱得特别认真、生动,音符也不再显得苍白无力了,而且似乎比前几节课对音符更加有了感情,音准和节奏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也许是我给他们创设的玄机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力,也许是音符在他们眼里不再是可恨而变得可爱又调皮了。看着那些可爱的孩子们,紧接着我出了第二个谜题:爸爸:2 4 ,(来发,)儿子:5 7?(什么事情?)爸爸:2 1 3 ,(来淘米,)儿子:4 2 1 3 !(不来淘米!)爸爸:2 4 ,2 1 !2 1 !(来发,懒惰!懒惰!)因为有了前面的方法,学生轻而易举的揭开了谜团,似乎还意犹未尽。快下课的时候,我忽然来了灵感,何不让学生回家自己也用这些神奇的音符去创编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对话呢,哪怕一句也可以啊,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音符的认识,而且还可以消除他们对歌谱认知教学的枯燥乏味感呢! 几天后,音乐室的讲台上堆满了许许多多学生的作品,我惊讶于孩子们神奇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许多幼稚的音乐小作品让我看了也不禁哑然失笑,什么1 6 7 (倒垃圾),3 7 ,3 7 (吃,吃),还有2 1 1 3 (来淘大米),6 3 1 2 (拉面拿来),1 4 1 2(头花拿来)等等,可爱的孩子们居然还把这些音符创遍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我乘机让他们上来边唱歌谱边进行情境表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完全没有了对音符的陌生感和厌倦心理。我还把学生按照教室的座位编排成“哆”高音“哆”八个小组,并时常进行小组表演赛,这样更增强了学生对音符的亲切感。现在在我学生的眼里,那些枯燥的音符更象是一个个神秘又可爱的音乐娃娃。这时我深感到平时扼杀他们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正是我自己,也庆幸自己进行了这样一次具有地方特色的大胆尝试,使自己的识谱教学有了新的转机,并且富有了生命力。当然,我的这种教学方法和学生幼稚滑稽的作品也许上不了大雅之堂,但是我却能深切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成功的自豪感带给我的快乐,他们能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认识和掌握音符,消除了传统意义上机械性的歌谱教学,这不就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吗?爱因斯坦不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因此我认为自己的这一教学片段和设想也不是一败笔之作。反思: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肢体语言所表现出来。那种把课堂看做惟一受教育的场所,把书本看做惟一的知识来源,把教师看做惟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强调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学习共同体、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凸显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作为教师应细心地呵护和挖掘孩子们的艺术嫩芽,精心耕耘和栽培,让他们幼小心灵中播下的创作种子得以生根、开花、结果。在我亲身经历的这一音符教学的片段中,虽然一开始也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但由于过分注重技能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把音符看成是枯燥乏味的学习符号而已,结果导致了部分学生的厌倦心理,后一教学片段的设计,受热播中的来发讲啥西栏目的启发,既轻松的对音符进行了综合性的认识和复习,加强了学生对音符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不自觉的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他们的想象力开辟了一崭新的领域和空间。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作为音乐教学工作者,虽然我们都知道应该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我们也深知应该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