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 教案 作 数应 3 班向世威 对数与对数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所用教材 数学必修 一 目次 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1 月 第 2 版第 4 次印刷 1 教材分析 1 1 内容与内容解析 对数函数 是普通高中数学人教 A 版必修 1 第二章对数函数内容的第一课时 本 节讲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性质主要是为后面学习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作准备 对数概念是在 指数概念的基础上定义的 是继研究指数函数之后的另一种重要基本函数 它是在指数函 数的基础上 对函数类型的拓广 同时在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及科研中起十分重要的作 用 1 2 地位与作用解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理解对数的概念 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对数模型的认 识与理解 为学习对数函数作好准备 同时 通过对数概念的学习 对培养学生对立统一 相互联系 相互转化的思想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课程中已学习了函数的基本概念 图像及其基本性质 在第二章又进一 步学习了指数函数及其运算 图像和性质 特别是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的学习 学生已多 次体会了对立统一 相互联系 相互转化的思想 并且探究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一 定的锻炼 因此 学生已具备了探索发现研究对数定义的认识基础 本节课我利用多媒 体辅助教学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 从中认识对数的模型 体会引入对 数的必要性 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大胆探索和灵活运用类比 转化 归纳等数学思想的 学习方法 3 教学目标 1 能初步判别具体函数是否为对数函数 了解对数的概念并能用语言刻画 以及对数与指 数的关系 通过观察 分析掌握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2 经历观察 分析 猜想 验证 证明 概括等数学活动 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对数的 模型 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 通过探究理解对数的性质 领悟从 的思想方法 3 感知对数的重要性 从 发现 中体验成功 进一步提高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同时培养 严谨的思维品质和探究意识 4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对数函数概念的形成和初步应用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难点 对数概念的理解 对数性质的理解 5 教法学法 以引导发现法为主 结合直观教学法和讲授法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 思考探究 合作交流 提高学生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数的教学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 中 采用讲讲练练的教学程序 运用指数式与对数式的转化策略 通过教师的讲 数学家 对对数的痴迷激发学生好奇 从实际问题导入对数概念 对数符号 理解对数的意义 通 过典型例题的讲授 充分揭示对数式与指数式间的关系 掌握求对数值的方法 通过学生 典型习题的练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数式与指数式间的关系 掌握求对数的一些方法 在 讲练结合中实现教学目标 6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件 黑板 7 教学过程 环节 一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活动活动 1 1 教师 引例 3 分钟 1 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 1 取 5 次 还有多长 2 取多少次 还有 0 125 尺 问题组 1 1 这个模型跟我们前面学过的哪个模型相似 指数函数 2 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这道题 其中最好的方式是 3 倘若我们还剩下 0 1 0 01 0 0001 呢 可设取 x 次 则有 0 125 抽象出 x 3 x 2 1 3 2 1 学生 让学生根据题意 设未知数 列出方程 设计说明 这两个例子都出现指数是未知数 x 的情况 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 x 激 发其对对数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也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对数问题 于是板 书课题 环节二 回顾旧知 活动活动 2 2 教师 从上节课学习的指数函数的应用入手 结合指数所表示的含义 进一步了解 指数和 对数之间的联系 对数的导入 P72 思考 根据上一节的例 8 我们能从中 算出任意一个年头 x 的 13 1 01xy 人口总数 那么哪一年的人口达到 18 亿 20 亿 30 亿 停顿让学生思考 即 在这个式子中 分别等于多少 182030 1 01 1 01 1 01 131313 xxx x 问题组 2 1 在上节课的内容后 你们是否能立马说出代表的含义是 13 1 01xy 2 本题中我们如何用关于 x 的数学式子来表示人口分别达到 18 亿 20 亿 30 亿 3 在列出表达式后 在这些式子中 分别等于多少 x 学生 回忆旧知 思考实例 设计说明 这是已知底数和幂的值 求指数的问题 自然地将问题由指数过渡到对 数 也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对数问题 环节三 围绕猜想 形成概念 活动活动 3 3 教师 点出在这三个式子中 都是已知 停顿 底数和幂 求指数 x 引导学生思 考如何求指数 x 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组 3 1 如何求指数 x 2 x x01aNaNaa 若 已知和如何求指数 其中 且 3 数学家欧拉用对数来表示 x 如何表示 学生 思考如何来用对数来表示 x 求指数 x 环节四 讲授新课 1 1 对数的概念 对数的概念 一般地 如果那么数叫做以为底 N 的对数 记 1 0 aaNa x 且 xa 作 且 0 1 0 log NaaNx a 其中叫做对数的底数 N 叫做真数 称为指数式 称为对数式 a x aN logaxN 注意 底数的限制 a 0 且 a 1 真数的限制 0 对数的书写格式 对数的相关描述 2 2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通过以上直观图示可以看出 指数式与对数式虽然表示的是两种不同的运算 但都表 示三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的条件下 这两种运算可以相互 Nxa 1 0 aa且 转化 它们互为逆运算 我们可以由指数式得到对数式 也可以由对数式得到指数式 log a N log x a aNNx 不难得到 的 x 用对数表示就是 18 1 01 13 x 1 01 18 log 13 x 同时 我们还会注意到 利用对数可以将很大很 4 1010000 10 log 100004 大的数变为较小的数 减少计算量 以后还会发现 乘除运算便会加减运算 简化运算 3 3 两种常用对数两种常用对数 常用对数 我们通常将以 10 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 为了简便 N 的常用对 数简记作 lgN N 10 log 例如 简记作 lg5 简记作 lg3 5 5log105 3log10 自然对数 在科学技术中常常使用以无理数 e 2 71828 为底的对数 以 e 为底的对数叫自然对数 为了简便 N 的自然对数简记作 lnN N e log 例如 简记作 ln3 简记作 ln10 3loge10loge 环节五环节五 探究思考 与环节三相辅相成 探究思考 与环节三相辅相成 探究 活动活动 4 4 探究中的 N 可以取哪些值 1 log 0log 52 bN a log 教师 结合指数的底数和指数 引导学生分析分别以 0 1 为指数的指数的情况 进而得出底数的取值范围 a 问题组 4 1 式子中的底数有什么特点 真数有什么特点 你们能从这两个式子想到些什么吗 2 当这个式子的底数大于 0 且不等于 1 时 对于真数来说有什么要求 是否任意的真 数都能使对数有意义呢 是不是所有的实数都有对数 学生 分析指数和真数的限制 分析 当底数大于 0 且不等于 1 时 真数大于 0 结论 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活动活动 5 5 探究 log 1log 1 0 aaa aa 且当 教师 组织学生讨论 形成猜想 引导学生证明猜想 学生根据对指数和对数互化的了解以及对指数和真数的限制的分析进行小组讨论 完成证明过程 问题组 5 你能否猜想一下两个式子的结果呢 当是一个常数时 这两个式子的结果会发生改 a 变吗 如果这两个式子的结果不发生改变 我们能得到怎样的结论 学生 猜想 讨论得到怎样的结论 分析 1 log 01log1 10 aaaa aa 结论 1 的对数为 0 底的对数为 1 活动活动 6 6 学生动手建立指数和对数的关系 教师 引导学生利用底数 真数 幂及前面的例题建立指数和对数的关系 并适时 指导 进一步提出问题 问题组 6 问题 的值各为多少 和yx yx 62 82 422 分析 1 382 x x 6 log62 2 y y 1 将 的值求出来后 等式左右两边有什么特点 yx和 2 我们在二式中能看出怎样的对应关系 我们可以如何进一步刻画它 学生 形成对数指数对应关系的猜想 思考问题 环节六 初步应用 加深理解 活动活动 7 7 例 1 判断下列式子是否为对数式 并说明理由 0 0001 16 2 1 log625log3 4 5 3 log 81 1 2 logalg 2 lne a 2 1 log 0 a 例 2 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 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1 2 3 4 62554 64 1 2 6 273 a 73 5 3 1 m 5 6 7 8 416log 2 1 7128log2 201 0 lg 303 2 10ln 例 3 求下列各式中的的值 x 1 2 2 3 3 4 4 3 2 log64 x68log x x 100lgxe 2 ln 问题组 7 1 通过例 1 我们发现对数式的底数和真数有什么特征 2 通过例 2 我们发现对数式和指数式互化的关键在于什么 3 通过例 3 我们发现求解对数等式中的未知量 x 的思路是 设计说明 对对数知识进行初步运用 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进一 步突破教学难点 环节七 归纳小结 深化理解 活动活动 8 8 教师 引领学生归纳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 问题组 8 1 对数具有怎样的基本形式和条件 2 对数和指数之间互换时有什么重要点 3 如何求对数式的值 4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种思想方法 设计说明 突出对数的定义及考察点 以及对数和指数互化的关键点 将新知纳入自己 的认知结构 环节八 布置作业 课后延伸 活动活动 9 9 教师 布置作业课本习题 2 2A 组第 1 2 题 提出问题 74 P 问题组 9 1 在求解含未知量的对数或指数时又有怎样的思维方式和奥秘呢 设计说明 提出思考问题 进行课后延伸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8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程序设计 铺垫引入 展示目标启发诱导 探求新知变式练习 反馈校正形 成测试 评价回授归纳小结 深化目标 设计线索 实际问题形成对数概念 了解对数符号对数式与指数 导入 典型例题 式间的关系理解运用 对应关系 整个设计体现以下理念 重过程 展现定义得出的来龙去脉 让学生经历观察 分析 猜想 验证 证明 概括 理解应用等数学学习过程 重思想 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导入对数概念 对数符号 理解对数的意义 从指数 过渡到对数 在从指数入手 让学生大胆探索和灵活运用类比 转化 归纳等数学思想的 学习方法 重探究 让学生立足于实际问题进行探究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分析与解 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转化归纳转化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道德与法制考题及答案
-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题库及答案
- 中考英语满分初中生能否骑电动自行车12篇范文
- 时间与管理课件讲解
- 农村信息技术应用与智能化改造合作合同
- 春节的作文600字14篇
- 实践中创新话题的作文高三(7篇)
- 员工培训需求分析与评估工具
- 早期阅读虫虫飞课件
- 早教培训知识点总结课件
- 慢阻肺随访记录表格模板
- SF∕T 0124-2021 录像过程分析技术规范
- 四讲业主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PPT课件
- 益美高引风式冷却塔特点介绍
- 永磁涡流传动器的应用示范及产业化20150706
- 1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
- 相亲相爱 简谱
- 手工焊接(电烙铁)课件
- 被执行人财产申报表
- 部编版汉语拼音复习(课堂PPT)
- 复合活性羟基磷灰石陶瓷的研制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