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整体森林景观规划.docx_第1页
村镇整体森林景观规划.docx_第2页
村镇整体森林景观规划.docx_第3页
村镇整体森林景观规划.docx_第4页
村镇整体森林景观规划.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林业规划与设计课程结业论文村镇整体森林景观规划专业 风景园林 班级 2015级硕士三班 指导教师 王成 姓名 刘秀萍 学号 822010000151170 日期 2016年1月 目录摘要:11村镇森林景观11.1村镇11.2森林景观12国内外村镇景观现状12.1欧美国家村镇景观现状12.2我国村森林镇景观的发展现状及前景33村镇整体森林景观规划原则33.1尊重自然原则33.2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43.3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43.4注重地方特色与人文原则43.5统一规划原则43.6借鉴与结合城市规划44村镇森林景观规划的整体布局与内容44.1集中式布局44.2条带状布局54.3分散式布局55案例分析65.1坚持规划建设65.2坚持“条块”结合65.3坚持龙头带动75.4坚持长效管护75.5总结76总结7参考文献:8摘要:本文讨论了新时代下农村建设,通过分析国外人居林的建设模式以及国内乡村绿化的发展状况,预测我国乡村未来的发展模式,总结了村镇整体森林景观规划的原则、布局和建设内容,打造一种“村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乡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以地处平原区域的余姚市泗门镇小路下村的绿化建设对本文进行论证,为以后村镇整体森林景观规划提供理论、实践基础。关键字:农村建设、村镇、森林景观、规划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s r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habitat forest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green in China, forecast the countrys future development model in China, summarized the principle of overall Forest Landscape planning of villages and towns, layout and content - building, to forge a beautiful country that is villages in the forest, rooms in the garden, people in the landscape , achieving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the end, the greening of Xiaoluxia village, Simen town, Yuyao City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plain area in the case of an argument for this article,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overall Forest Landscape planning of villages and town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rural construction, villages and towns, Forest Landscape, planning1村镇森林景观1.1村镇村镇的概念、范畴与居民点的概念密切相关1金兆森,张晖等.村镇规划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村镇体系是县域以下一定地域内相互联系和协调发展的乡村聚居点群。本文研究的镇为县之下,与乡为同级。1.2森林景观森林景观是建立在森林的基础之上,结合了森林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集参观、游览、娱乐、科教于一身,融人文与自然于一体的自然景观。森林景观是将森林景素按美学观点完美结合而构成的画面,通过人的感官给人以美的感受2廖石水,江小元,汪圣礼.千岛湖森林景观建设规划布局与构想J.西南林学院报,2008,06(3):51-54.2。2国内外村镇景观现状2.1欧美国家村镇景观现状欧美国家乡村景观很有特色,虽然各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但是总体趋势是一样的,即传统农居与现代化设施相结合,优美的自然景观和舒适的人居环境融为一体。这对我国探索村镇森林景观建设很有启示,应根据我国农村的特点,借鉴欧美国家的乡村人居林的建设模式,探索具有我国农村特色的森林景观,以促进我国乡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根据掌握的资料,将欧美乡村人居林分为四种类型3本刊编辑部.欧美国家乡村人居林采萃J.中国城市林业,2008(5):76-81.3:一是外朴内净型:农舍外表保持古朴、传统风格,而室内洁净、舒适,现代设施一应俱全,充满了现代气息。左图大不列颠群岛:典型的茅草屋顶、木制小屋,建筑风格保留古朴、原始状态;里面的装饰却完全现代化,非常舒适,周围种满了乔灌、花卉,生态环境既优美,又惬意。右图英格兰:科茨沃尔德小屋:建筑维持原始状态,里面是现代化的装饰,非常舒适,有一古村落的感觉。二是因地制宜型:在恶劣自然条件下,巧妙利用地形地物建造农舍,并在其周围营造人居林。左图西班牙山地岩层间的农舍和周边橄榄树;右图以色列石山悬崖下的农居及人居林。三是自然或规则型:农、林、牧全面规划,森林、草场、农田、房舍合理布局,景观优美、生态良好,集生产、旅游、休闲与一体。规则式荷兰:多种经营模式,农地、牧场、花卉苗圃、树林、房舍,有规则地排列组合。自然式从左到右依次为加拿大格拉斯哥附近的爱德华王子岛农地和林地;瑞士阿彭策尔乡村;德国石勒苏益格一小城镇人居林。四是淳朴民俗民风型:民俗建筑及其人居林所透出的民俗民风最能反映不同国家和民族特点,仅选取罗马尼亚、波兰农村人居林中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农舍及农民服饰,作为淳朴民俗民风型景观的代表。左图罗马尼亚一生态旅游村庄,在建筑物的墙壁上充分展示了这里的民族民风;右图波兰农家小院,勤劳工作,展示风土人情。2.2我国村森林镇景观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乡村规划长期以来被忽视,先天不足,比较薄弱。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规划法的推动下,乡村规划得到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乡村规划照搬城市规划模式的问题,忽视农村实际,盲目规划和拆建,出现“千村一面”的状况。除此之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着实带动了农村的发展,但盲目发展旅游业,造成了盈利极高的局面,且有些地区失去了本土的特色。我国乡村森林景观规划的重点是保护集中连片的农田、自然植被斑块以及加大对森林景观的建设,以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景观格局,提升乡村的聚居环境为中心,目的在于合理保护、配置乡村景观资源,实现人与景观环境和谐相处4秦源泽,邹志荣,管丽娟,陈虹.区域乡村景观规划体系研究初探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5):207-211,219.4,打造一种“村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乡村。森林是人类的摇篮,是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着力加快林业发展,森林资源稳定增加,林业产业持续发展,城乡绿化面貌改观,促进生态省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优化布局,提高质量,实现森林乡村,村在林中,白天不见村,晚上不见灯的森林生态民居。乡村未来的发展应控制高盈利的旅游模式,以休闲、体验为主,使村镇居民的人居环境得到极大的提高,带给城市居民一些真正放松、舒心的机会,回归农居、享受农乐。3村镇整体森林景观规划原则3.1尊重自然原则村镇森林景观设计尊重乡村现状,设计结合自然,遵循自然式、地域性、保护性、补偿性的生态理念。在景观改造中尊重地区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利用乡土植物,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本,尊重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尊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5徐新洲,卢建国.节约型园林景观的营造马鞍山花果山公园景观规划思考J.林业科技开发,2010,24(2):130-133.5。3.2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任何景观规划都是以服务人的需求为目标,在尊重民众意愿的前提下,不仅要满足乡村绿化美化的需求,更要充分发挥净化空气、改善生态、调节气候和防灾减灾等生态效应6 徐元元,沈敏东,余杏生,陆华兵,徐康.新农村绿化需注意的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2008,(5):60-61.6,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为乡村居民提供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生产环境。3.3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树种选择时以抗性强、姿态美、生长快的树种为主。注重植物的水平、垂直搭配,同时注意季相、色彩上的变化。在注重树种选择的同时,应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自然山水、森林植被和历史遗迹,分类指导,因村因地而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地形地貌资源,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绿化布局和灵活多样的绿化形式,将山、水、树、路、房融为一体,形成给人以自由活泼、富有自然气息、风韵独特的乡村绿化风貌。3.4注重地方特色与人文原则乡村在发展过程冲,都有着自然和人文积淀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地方性的特色自然和人文资源以及景观7 史翠莲.新农村绿化系统规划探析J.中州建设,2007,(7):50.7。在规划时,要注重体现地方特色文化,善于运用历史传统、文化底蕴,同时也要尊重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通过对观赏植物、山石水景、村庄道路、景观小品等的塑造,建成独特的植物景观、山水景观、田园景观、人文景观3.5统一规划原则农村村庄往往带有聚落形态的特征。村镇森林景观规划必须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统一布局,制订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农村森林景观规划。3.6借鉴与结合城市规划乡村规划一定要与城市规划对接,相互借鉴,有机结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长期以来乡村规划一直被忽视,以致理论和应用都十分薄弱。因此,乡村规划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借鉴城市规划多年积累的理论和技术,逐步完善自己,形成适合乡村实际的规划理论体系。我们要防止乡村规划与城市规划各自为政,也要防止乡村规划完全照抄城市规划,乡村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城市的影响8 郭艳军,伍世代.乡村规划要走出城市规划的阴影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31-33.8。4村镇森林景观规划的整体布局与内容村镇整体森林景观规划的布局形式应与村镇的布局形态相一致。由于我国领土广阔、地形复杂,我国的镇村不但数目多、类型多,而且在空间布局上也是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主要布局形式:4.1集中式布局集中式布局的镇村在我国平原地区较为常见,镇村以优势地域为核心发展而成,镇村体系的优势地域多为集市、政府、学校、医院等公建中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镇村规模不断地在这些增长极的基础上向外扩展。集中式布局形态的优点是:用地集中紧凑,利于管理,并节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产生活。在镇村体系中,这种布局形式既经济又高效。但是此种布局形式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由于镇村规模不断向外扩展,导致整个镇村内各类用地相互穿插,一些有污染的乡镇企业被包围在镇村内,对镇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9 王鹏飞.镇村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9。在森林景观布局上,应充分利用地区面积大,地势平坦的优势发展林果类、苗木、经济林等易形成乡村田园面貌的大尺度的农田种植。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平原地区的农村,其景观基底为大面积的农田,而纵横交错的道路、农田林网等形成穿插于基底上的景观廊道,乡村聚落则为农田基地和绿色景观廊道上的异质斑块,所以平原地区农村绿化建设的重点应在其廊道建设上,即农田林网、道路绿化、聚落内部四旁绿化。此外,平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农村绿化应注重防护林带的建设,保障农村人居环境的安全性,防止强风影响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10 张泉.村庄规划北京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4.2条带状布局条带状布局的镇村大多是由于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和交通条件的影响而发展形成的,这种镇村用地形态纵向长度可达到89公里,而横向只有一公里左右。用地组织上,一般按照生产生活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用地布局。将纵向狭长用地分成若干段(片),建立一定规模的综合区。条带状镇村的侧向开放,加大了镇村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为镇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这种形态的镇村布局纵伸过长,集中于两个方向,建设投资大,不便于行政管理。规划时应充分结合水系这一自然条件,着重营造滨水植物景观与水这一软性介质形成亲水空间,并注重水体保护,形成水网地区特色的“水绿房”的景观格局。利用水系的凹凸岸坡、弯曲河堤构成开合有致的农村生活空间,形成网、带、片、点相结合的多功能、多层次、多效益的自然驳岸景观11 晏丹萍. 冷水江新农村人居环境绿化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论文.11。4.3分散式布局分散式布局的镇村一般分布在地形较复杂的丘陵、山区地带,这种布局形态是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在有限的、建设条件适宜的用地上进行局部建设。这种布局形态的镇村用地分散,联系不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相对较高。在当今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分散式布局形式的镇村已经逐渐被其它布局形式所取代。此布局特点为地势复杂、道路弯转起伏、植被资源丰富,生态系统相对稳定,能形成“山林宅田”富有丘陵特色的景观格局,根据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坡顶是自然群落景观,坡面多为林地景观,坡脚多为庭院、农田、和果树园地景观。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乡村聚落是镶嵌在其农村绿地基底上的异质斑块,且因丘陵山区相应的景观基底是山地森林,大多绿化基底良好,所以其人居环境绿化的重点应突出在庭院绿化,道路绿化12 马存琛.江苏省苏南地区新农村绿化模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12。不论是哪种布局形式,其规划思路、建设内容主要归纳有护村林带、村庄内绿化、利用原有的古树以及群落、村旁水域的改造利用、村旁山体的改造利用和道路的绿化几个方面从生态学原理和景观学原理出发,充分利用乡村现有的植被资源,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乔灌草相结合,在不同地段形成各具特色的植物群落13 徐玉燕,吴道圣. 森林乡村节约型景观的营造J.农林论坛2010(15):811-812.13。5案例分析余姚市泗门镇小路下村北临杭州湾,南靠329国道,全村总面积2.56平方公里,总人口3431人。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呈现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事业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一座花园式村庄已成雏形。2008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38.7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19478元,村级可用资金达507.9万元。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绿化千佳村,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绿化示范村、卫生村,宁波市“花园式村庄”、“宁波市生态村”14 余泗路.小路下村:打造花园式村庄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0,(7):51.14。5.1坚持规划建设全村建设规划为农业园区、住宅园区、工业园区、文教园区四大区域,并把绿化工程和建设花园式村庄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突出道路硬化、河道净化、灯光亮化、住宅别墅化、村庄花园化。通过十多年来大量种植乔木、灌木、花卉、藤本以及经济类树木等观赏性、艺术性绿化树种,逐步形成了村在树中、人在花中、四季有花、常年长绿、错落有致的村庄绿化美化新面貌。目前,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村内建筑整齐整洁、道路通畅通达。5.2坚持“条块”结合“条”就是对道路、河道两侧进行亮化、绿化、美化和净化。在村内道路的兴建修建设、拓宽改造以及河道整治一条,美化一条、净化一条。目前,村内路、河配套绿化率达100%。“块”就是连片绿化和住宅绿化。先后兴建了3座绿色公园,绿化面积平方米达5万多平方米,其中位于村中心位置的文化公园,占地面积3.3万多平方米,成为村民和广大外来员工休闲、娱乐、健身的高雅场所。同时,发动村民,以户为单位,推进以绿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庭园整治,使90%以上的家庭至少拥有了“一棵树、一盆花”。5.3坚持龙头带动由于村内存在150多家工业企业,规模不一,保护环境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