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刚地弓形虫和弓形虫病_第1页
寄生虫学刚地弓形虫和弓形虫病_第2页
寄生虫学刚地弓形虫和弓形虫病_第3页
寄生虫学刚地弓形虫和弓形虫病_第4页
寄生虫学刚地弓形虫和弓形虫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刚地弓形虫和弓形虫病,Toxoplasma Gondii and Toxoplasmosis,1908年法国学者Nicolle 和 Manceaux在北非突尼斯刚地梳齿鼠的体内发现该虫1923年捷克眼科医师Janku发现第一例人体病历1937年Wolf等发现新生儿弓形虫感染病例1957年我国第一次从弓形虫病患者体内查到弓形虫弓形虫是重要的机会致病寄生虫,已成为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弓形虫是胎儿畸型常见的感染源之一,1.形态,1)速殖子(假包囊) 2)缓殖子(包囊) 3)子孢子(卵囊) 4)裂殖子(裂殖体) 5)配子 (配子体) 或,假包囊(速殖子),中间宿主体内各期形态,包囊(缓殖子),2.2.在终宿主体内的形态,卵囊(子孢子),2个孢子囊,终宿主为猫科动物,在猫肠绒上皮毛细胞内完成无性的裂体增殖和有性的配子生殖 人及多种动物为其中间宿主,在中间宿主有核细胞内进行无性的内二芽殖增殖 弓形虫生活史有中间宿主多、感染阶段多(卵囊、假包囊、包囊)、侵犯组织多(有核细胞)、传播途径多(经口感染、经伤口感染、经胎盘垂直传播、经器官移植传播、经输血传播等)、感染后发病者少即“四多一少” 的特点。,2.生活史,中间宿主食入卵囊,食入急性感染期的动物肉类,(急性期),食入隐性感染期的动物肉类,弓形虫进入中间宿主小肠后侵入血流播散,侵入有核细胞内,卵囊 假包囊 包囊,中间宿主有核细胞内以内二芽殖增殖,假包囊,被寄生细胞破裂 释放出速殖子,速殖子,速殖子再次侵入细胞内以内二芽殖增殖,宿主产生特异性免疫,缓殖子,包囊,宿主免疫缺陷,包囊破裂缓殖子侵入邻近细胞(主要在眼、脑、肌肉等部位),(慢性期),2.1.弓形虫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内二芽殖增殖,速殖子,子孢子,速殖子,缓殖子,猫食入卵囊,猫食入急性感染期的动物肉类,猫食入隐性感染期的动物肉类,弓形虫进入小肠并侵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卵囊 假包囊 包囊,裂殖子,配子母细胞,雌配子体,雄配子体,裂殖体,雌配子,合子,雄配子,卵囊,随猫粪便排至外界,成熟卵囊,2.2.弓形虫在终宿主体内的发育,子孢子,速殖子,缓殖子,感染细胞破裂,侵入肠上皮细胞内裂体增殖,3.致病,3.1致病机理3.2临床表现3.2.1.先天性弓形虫病3.2.2.获得性弓形虫病免疫力正常者获染免疫缺陷病人获染或复燃,3.致病,3.1.致病机理虫体毒力:可分为强毒株和弱毒株。前者以RH株为代 表株;后者以Beverley株为代表株。虫株毒力与虫体棒状体分泌的磷脂酶A2有关。已发现的弓形虫毒素有:弓形虫毒素、弓形虫素、弓形虫因子等宿主免疫状态:免疫功能正常时,呈隐性感染。以包囊的形式存在于人体的脑、眼、肌肉等组织细胞内。各种原因出现免疫缺陷时,虫体大量增生,呈急性发作。,速殖子为主要致病阶段,其在宿主细胞内寄生和迅速增殖,导致组织器官的破坏;缓殖子的死亡有时可引起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形成肉芽肿,引起慢性脑炎、脉络膜视网膜炎等。当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时,包囊活化,转化为速殖子。,致病机理,3.2.1.先天性弓形虫病孕早期感染往往出现各种先天性畸形:包括小脑畸形、脑积水、脊柱裂、无眼、腭裂等各种畸形。以脑部和眼部病变最多。孕晚期感染往往最初为隐性感染,出生后数月或数年甚至成年后才出现症状,主要有:脉络膜视网膜炎、精神运动障碍(智力障碍、痉挛、肌强直、麻痹)、 脑钙化灶、脑积水,3.2.临床表现,先天性弓形虫病,隐性感染:免疫力正常者感染弓形虫常无明显临床表现,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弓形虫病:轻型病例主要为淋巴结肿大(头颈部最常见),伴有长期低热、疲倦、肌肉不适等。重型患者常累及脑部和眼部,可出现灶性坏死性脑炎、脑脓肿、脑膜炎、癫痫和精神异常等。脉络膜视网膜炎在获得性弓形虫感染也可发生。此外,可出现心肌炎、肺炎、肝脾损害等,可有显著全身症状,3.2.2.获得性弓形虫病免疫力正常者获染,免疫缺陷病人获染或复燃 艾滋病患者、癌症患者、器官移植者等由于疾病的原因或治疗需要而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造成抵抗力低下时,处于隐性感染的弓形虫虫体可大量繁殖,引起急性弓形虫病。艾滋病病人常表现为脑弓形虫病,病人可出现脑膜脑炎、精神运动障碍、头痛、记忆力下降等,也可伴随有全身性弓形虫病。其他类型的免疫缺陷患者常表现为严重的全身性弓形虫病。,获得性弓形虫病,4.诊断,4.1.症状和体征,本病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新生儿及婴幼儿出现各种类型畸形,精神运动障碍、色素膜炎等应注意先天性弓形虫病的可能对于患有爱滋病、恶性肿瘤等能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者出现的不明原因的发热、淋巴结肿大、脑膜脑炎、肺炎、心肌炎等症状和体症者,抗菌素治疗无效时,要考虑获得性弓形虫病的可能性。 免疫力正常人群出现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或脉络膜视网膜炎等,应注意有无弓形虫的感染,4.2.病原诊断直接涂片组织切片动物接种4.4.基因诊断,4.3.免疫学诊断染色试验:间接血凝试验( IHA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补体结合试验(C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5.流行,流行环节传染源:主要为患病动物;人在孕期或作为供器官者时感染者可作为传染源。感染途径:经口为主要途径,经皮肤粘膜伤口也可感染;经胎盘感染;经输血或器官移植感染等。易感人群:血清抗体阴性者为易感者。胎儿和婴幼儿易感性高;肿瘤或免疫缺陷者比正常人易感。动物饲养员、屠宰工、兽医等感染率相对较高,6.防治,6.1.治疗6.1.1.成人弓形虫病的治疗为磺胺嘧啶每日4 g(首次加倍),加用乙胺嘧啶每日2550 mg。7 d为一疗程。连用4疗程。每疗程之间可停药10 d。治疗期间注意补充叶酸。6.1.2.孕妇初次感染应立即服用螺旋霉素,每日24 g,分4次服用,孕妇应在整个孕期服用, 3周为1疗程,间隔1周再重复1疗程,如此反复,直至分娩。婴幼儿患者螺旋霉素用量为50 mg/kg100 mg/kg,分4次服用。也可使用磺胺嘧啶加乙胺嘧啶。,6.2.预防,注意个人卫生,不生食乳、蛋、肉等,加强肉类检疫。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的预防:孕妇应进行血清学检测,若为弓形虫急性感染期(检出特异性IgM抗体或循环抗原CAg阳性)以中止妊娠为宜。艾滋病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