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西客运专线现场闪光焊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_第1页
郑西客运专线现场闪光焊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_第2页
郑西客运专线现场闪光焊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_第3页
郑西客运专线现场闪光焊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_第4页
郑西客运专线现场闪光焊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郑西客运专线现场闪光焊接质量控 制措施 摘要 时速 350 km 客运专线对钢轨质量尤其是焊头质量的要求非常高 钢轨 焊头的安全是列车运行安全的最基本的保障 文章介绍了郑西高铁采用移动闪 光焊接的实践 对今后高铁及客运专线钢轨焊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客运专线 质量控制 验收方法 质量跟踪 1 前言 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的通车总里程约有3000多千米 到2020年新建 的约1 2到1 8万千米 客运专线是时速350km h 或大于 的快速铁路 他实 现客货分线运输 能够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能力 它的特点是运量大 效能高 客运专线列车最小行车间隔可达3分钟 如此快速度 高密度的列车运行 对线 路动的安全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本文对郑西客运专线的钢轨焊接进行总结 以便和同行进行探讨 一 郑西客运专线现场闪光焊接施工组织方案 一 人员组织及工作内容 按照每个车组一个班进行组织 人员构成人数工作内容 施工负责人1人施工安排 人员调度 工作协调 工艺设备技术 员 1人监控焊接质量 记录焊接数据 检查焊接参数执行情 况 主焊手1人操作焊机及起重机 钢轨对位 焊接 副焊手1人监控焊机控制柜 协助主焊手进行钢轨对位 焊接 电工1人 焊轨车电气部分的维修和保养 小型设备的维修和保 养 对焊轨车的支腿进行操作 钳工1人 焊轨车的液压部分的维修和保养 小型设备的维修和 保养 对焊轨车的支腿进行操作 正火打磨员2人指导焊后热处理 粗打磨和精打磨 焊前打磨施工 员 1人焊前检查钢轨 指导劳务工锯轨 除锈 打磨 焊前撞轨施工 员 1人指导劳务工对轨缝进行调整 垫托辊 2 探伤工3人施工方 承包方 业主方各1人 司机4人 操作移动焊轨车配合焊接 操作工务维修综合作业车 配合正火 打磨 焊前打磨劳务 工 6人焊前锯轨 除锈 打磨 松紧扣件劳务 工 12人焊前松扣件 焊后紧扣件 托辊放置转运 劳务工 18人焊前托辊安放 焊后托辊撤除 转运 协助焊机劳务 工 4人配合主焊手 正火劳务工4人转运正火设备 配合正火操作 打磨劳务工4人焊头的粗打磨和精打磨 撞轨劳务工18人调整钢轨轨缝 放散锁定劳务 工 30人低温时拉伸 高温时淋水 锁定扣件 二 主要工机具配置及作用 设备名称规格数量作用 内燃发电机 5KW 3台焊前打磨1台 对轨1台 正火1台 锯轨机K1250 2台锯轨1台 备用1台 角磨机 100 3台焊前打磨2台 焊后打磨1台 手提直柄砂轮机 150 3台焊前打磨2台 焊后打磨1台 双头内燃扳手 10台松扣件6台 锁定线路4台 十字手动扳手 4把小部分松卸扣件使用 内燃仿形打磨机FGM 2 22台粗打磨1台 精打磨1台 备用1台 毫米牙机8台垫托辊 对轨 液压拉轨器LS 10001套调整轨缝 撞轨器 1台应力放散 调整轨缝 托辊300个减小钢轨纵向移动阻力 强力夹具P60 2套焊接失败时应急使用 光电测温仪 800 1 300 2个检测正火温度 备用1台 撬棍30把 一米平尺2把对轨 小工具车3台运工机具 气体正火设备 1套正火 3 电子平直仪 SEC RC 1台检测平直度 探伤仪CTS 90031台探伤 端面打磨机 GDM 1 1 1台打磨钢轨端面 三 车辆编组及作用 1轨道车 2平板 1收轨小车 1客车 1焊轨车 1工务维修综合作业车 名称数量作用 焊轨车 1 焊轨 平板 2 搭载机具 配件 收轨小车 1 运输短轨 收短轨 工务维修综合作业车 1 正火 打磨 做为焊轨车备用动力 轨道车 1 牵引 作为焊轨车备用动力 客车 1 职工和劳务工乘坐 4 四 焊接流程示意图 1 焊轨作业前焊轨车组准备工作 1 1 检查燃油 润滑油 冷却水的位置 检查各部件是否有异常 及时紧固 各连接紧固件 1 2 检查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 空气滤清器应保持干净 1 3 油温预热 油温必须加热到 35 以上时 才可操作焊机作业 1 4 做三次空载试验 焊接一个试验接头检查焊机状态 1 5 检查应急装备是否工作正常 到位 2 焊轨作业前线路准备工作 2 1 拆除扣件 卸掉从轨端开始 10m 内的钢轨扣件及另一待焊钢轨的所有扣 件 2 2 直线地段每10m安放一个托辊 曲线地段每8m安放一个 2 3 焊缝位置调整 将焊缝位置调整到轨枕中间处 以方便放置推瘤刀及接头 的正火 2 4 除锈打磨 钢轨打磨部分包括 钢轨端面和与焊机电极接触的轨腰部分 3 焊机对位 3 1 操纵焊轨车以不大于3km h的速度进行对位 使焊机钳口中心位置正对焊 缝 对位后立即加装铁鞋防溜 利用起伸支腿顶升焊轨车 使在起升端的车轮 离轨 5 10mm 利用毫米牙机调整对轨 4 焊接 4 1 安装推瘤刀 安放在推瘤油缸一侧的钢轨上 推瘤刀的刃口面距钢轨焊 缝 30 35mm 将推瘤刀的非工作面推至与推瘤机构的侧板完全接触 检查推瘤 刀的刃口与钢轨轨腰的间隙是否一致 如果不一致 就要进行调整 4 2 夹持钢轨 4 3 检查钢轨的焊缝间隙是否合适 距离为 0 5mm 如果钢轨缝隙的间隙 大 运行前进和后退开关减小钢轨的缝隙 4 4 焊缝不均匀度超过 1mm 操作焊机对钢轨进行预闪 消除间隙 间隙消除 后迅速风冷至 100 以下 4 5 选择脉动闪光保压推瘤模式 按下焊接开关 焊接完成后 当焊接系统的 压力降到 21Mpa 后方可进行后续的操作 4 6 松开焊机 取下推瘤刀 清除焊瘤 4 7 移动焊机退出焊接位置 钢轨落位 焊头冷却至300 后操纵焊机到下一 工位 5 焊后热处理 采用火焰正火 使用光电测温仪测量温度 正火前必须清除焊缝上残渣 空冷 6 焊头粗打磨 5 焊头打磨在焊缝温度低于 200 以后进行 7 焊头精磨 精磨之前保证接头温度低于50 8 检测焊头 外观不合格的焊头应锯掉重新焊接 9 探伤检查 钢轨温度达到常温时进行探伤检查 对同一个焊接接头进行3次探伤检查并做好 记录 10 线路初锁 直线段扣件隔7锁1 曲线段和大坡度地段扣件隔5锁 1 方便焊机通过和后期锁 定焊接施工 11 主要焊接方法说明 11 1 连入法焊接 以500m为基准连续对钢轨接头进行焊接 焊接方法示意图 11 2 补偿法焊接 需要插入短轨的区段 短轨要求不小于12 5米 或者按照 设计文件 前端应该拨弯50m 80m 以达到对焊接消耗量的补偿 11 2 1 锯轨预留量计算 2X 焊接烧化量 顶煅量 焊接方法示意图 二 郑西客运专线现场闪光焊接的工艺规程 松开全部扣件 临时紧锁 10 米 焊 接时拆除 安装拉伸机拉 待焊钢轨 已锁定的长轨 松 10 米 扣件完成焊接 准备接头 松开全部扣件 已锁定的长轨 不小于 12 5 米 或按设计要求 拨弯 80 米 下垫枕木头完成焊 接的接 头 待焊接 头 不小于 10 米 直线 锁紧全部扣件 锯轨时预 留消耗量 6 1 焊接模式采用带保压推瘤模式的脉动闪光焊接 采用连入法和补偿法 锁定 焊接 2 焊接接头平直度要求 3 待焊钢轨检查技术要求 3 1 检查钢轨的型号 牌号 产地 炉罐号 3 2 检查待焊钢轨外观有无硬弯 扭曲 裂纹 折叠 划痕 硬伤等缺陷 3 2 1 轨表面不应有裂纹 3 2 2 热状态下形成的缺陷的深度 轨头踏面大于 0 35mm 其他部位不大于 0 5mm 3 2 3 冷状态下形成的缺陷的深度 轨头踏面及轨底下表面不大于 0 30mm 其他部位不大于 0 5mm 3 3 待焊钢轨轨端 200mm 内平直度不大于 0 5mm 垂直度不大于 0 3mm 如果不 能校直则应进行锯轨 焊接端面的垂直度不大于 0 25mm 超过时应用端磨机进 行处理 关键点 有无外伤 有无变形 有无制造性伤损和机械性损伤 4 钢轨除锈技术要求 4 1 清除轨腰和轨端氧化层 露出金属光泽 母材打磨量不应大于 0 2mm 必 须将钢轨的标记 突起打磨掉 打磨长度为距钢轨焊接端面 750mm 打磨后用 棉纱或毛巾将打磨面擦拭干净 4 2 轨端打磨要求彻底清除端面的氧化物 铁锈 污垢 同时应保证端面与轨 顶工作面及轨侧的工作面的垂直度在 0 25mm 以内 4 3 钢轨打磨后 24 小时内不进行焊接或钢轨打磨面出现油 水 污垢或生锈 应重新进行打磨 4 4 轨端打磨采用钢轨端磨机 打磨时应注意 进给应均匀 不得停留在一处 打磨 防止钢轨灼伤 打磨后用角尺和塞尺检查 将角尺紧贴钢轨上平面 然 后用塞尺检查钢轨与钢轨端面的间隙 要求间隙不大于 0 25mm 4 5 除锈时如果引起灼伤或机械损伤则必须切掉损伤部位 重新打磨 关键点 除锈部位的尺寸范围 钢轨表面的凸起 打磨深度 热灼伤和机械性 损伤的处理 油污处理 5 钢轨对位技术要求 5 1 操作焊机以钢轨的工作边为基准进行对轨 轨头的工作面错位偏差不应大 于0 1mm 轨底边缘偏差不应大于0 5mm 5 2 对位的预拱度量为1 5mm 2mm 以消除因为焊机自重引起的低接头现象 5 3 钢轨对位确保焊机能够无障碍的夹持钢轨 检查钢轨与轨枕垫板有无干涉 7 在外力的作用下钢轨能在托辊上自由滑动 关键点 对轨必须满足工作边 必须预留足够的起拱量 6 焊接技术要求 6 1 焊接接头的推凸余量不大于1mm 6 2 焊接后检查钢轨有无电极灼伤 如果接头存在灼伤 错位 推瘤推亏 裂 纹等缺陷都应定为不合格 锯掉重新焊接 锯轨范围为热影响区 长度为每侧 不小于100mm 6 3 焊接完成后必须在系统压力已经下降21Mpa 焊头温度低于400 以后 才 能松开焊机 6 4 焊接后的焊头不得接触液体物质 6 5 焊头冷却至300 以下方可放行车辆 关键点 检查有无外观缺陷 检查有无电极灼伤 检查焊接曲线 注意环境变 化 注意焊接完成后焊头的保护 注意焊接结果的记录 7 正火技术要求 7 1 加热器与钢轨表面的间隙均匀 对称之后锁定 调整加热器的位置 使焊 头处于火焰架摆动中心 7 2 启动冷却水泵 调整乙炔输出压力为0 15MP 调整氧气的输出压力为 0 6MP 调整控制箱乙炔流量为 3 8立方米 小时 氧气流量为 4 2立方米 小时 7 3 将氧气流量调小 爆鸣点火 点火后氧气流量恢复至规定数值 摇火要求 初始阶段焊缝两侧各 20mm 内 摆动频率为 40 次 分 当焊缝温度达到 850 时 摆动幅度加到焊缝两侧各 50mm 内 摆动频率为 60 次 分 7 4 达到正火温度时应立即关闭控制箱开关阀 注意乙炔比氧气先关3 5秒 7 5 正火起始阶段 轨头表面中心线温度应在 500 以下 加热结束时温度应 在 920 10 轨底角表面中心线温度应在 820 10 光电测温仪探头 应垂直于钢轨表面 每次测量时间 3S 记录好起始温度和终了温度 关键点 正火的温度针对钢轨的不同有区别 摆动频率 氧气乙炔的压力 8 焊头粗磨技术要求 8 1 粗磨部位 焊头的非工作边 距轨脚边缘35mm范围内的上下表面 轨脚边 缘 8 2 粗磨后表面应平整 光洁 与母材的过度应该圆顺 轨脚边缘上下棱角倒 圆 8 3 打磨时应纵向打磨 不允许横向打磨 8 4 打磨过程中 不应使砂轮在钢轨上跳动 冲击钢轨母材 不应出现打磨灼 伤 不应使钢轨表面 发蓝 焊头非工作边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错边应进 行纵向打磨过渡 8 5 不允许打磨母材 不允许磨亏 关键点 不允许横向打磨 伤母材 打亏 为精磨留出足够的余量 不允许出 现打磨灼伤和机械性损伤 9 焊头精磨技术要求 9 1 精磨前焊头的温度低于50 9 2 精磨后应保持轨头轮廓形状 不应使焊头和钢轨产生任何机械损伤或热损 伤 9 3 精磨长度不应超过焊缝中心线两侧各450mm 9 4 精磨后接头表面的不平度应满足焊缝中心线两侧各 100mm 范围内不大于 8 0 2mm 轨底面及轨头侧面工作边母材打磨深度不应超过 0 2mm 9 5 精磨后钢轨表面应无机械性损伤 无灼伤 关键点 精磨前焊头的温度低于 50 不应出现机械性损伤和灼伤 中心线两 侧不超过 450mm 10 探伤技术要求 10 1 必须由施工方 承包方 业主方进行联合探伤 对每个接头探伤次数不 应少于3次 10 2 探伤工必须持有2级以上的探伤工证书 10 3 每班作业前必须用校准试块校准探伤仪 10 4 探伤作业按照铁道行业标准 钢轨焊接 TB T1632 2005 执行 10 5 可能是棱角或者推瘤残留物反射时 应对棱角或残留物打磨后再探 打 磨不能对钢轨造成损伤 对轨底不易观察到的问题应用镜子观察 10 6 每个接头应填写超声波探伤记录 由二级以上探伤工签字确认 关键点 要进行3次探伤 必须用校准试块校准探伤仪 摊上人员必须持有2级 以上的探伤工证书 11 钢轨焊接接头质量评定技术要求 11 1 几何尺寸的评定 打磨后轨头踏面不允许出现凹陷 用电子平直仪测量 应高于踏面 范围在0 0 2mm 轨头工作边应直顺 左右错牙不大于0 3mm 不 允许出现亏欠 轨底平顺 不允许出现亏欠 11 2 超声波探伤质量评定 11 3 焊接程序记录质量评定 关键点 外观质量必须满足要求 探伤满足要求 焊接程序判定满足要求 三 郑西客运专线现场闪光焊接质量控制方法 1 源头控制 1 1 焊接参数选择对质量的保证 1 1 1 严格按照 TB T1632 2005 钢轨焊接 的标准行焊接型式检验 1 1 2 在焊接途中不能更改参数 1 1 3 如果因为设备状态改变需进行参数微调时 必须进行5个焊头的生产检 验 1 2 设备保养对质量的保证 1 2 1 移动焊轨车各系统及主要部件工作性能良好 1 2 2 移动焊轨车的燃油 润滑油 液压油等满足要求 1 2 3 移动焊轨车的液压油必须清洁无变质 1 2 4 移动焊轨车的各种滤清器必须清洁 作用可靠 1 2 5 作业后必须对移动焊轨车进行保养 1 2 6 设备状态不良时不能进行焊轨作业 1 3 焊机准备工作对质量的保证 1 3 1 每次焊接前必须检查液压油温 油温在35 以上才能启动焊机进行三次 空载试验 然后焊接一个试验轨头 观察焊线曲线是否正常 确认设备状态良 好时才能进行焊轨作业 1 4 环境因素对质量的保证 1 4 1 刮风 下雨时应采取防风 防雨措施 中雨以上 风力大于3级不能进 9 行焊接作业 1 4 2 气温在10 以下时 焊前应该预热钢轨两端各300mm的范围 钢轨表面 温升应该在30 以上 方可进行焊接 1 4 3 气温在0 以下不能焊轨 2 作业过程对质量的保证 2 1 严格按照待焊钢轨检查技术要求对钢轨进行检查 确保不出现因钢轨本身 质量问题而造成焊接质量不良 2 2 严格按照钢轨除锈技术要求对钢轨进行除锈 确保不出现因除锈不彻底或 灼伤而造成焊接质量不良 2 3 严格按照焊接技术要求对钢轨进行焊接 确保不出现因对轨偏差而导致焊 接质量不良的现象 2 4 严格执行焊接程序判断标准 确保焊接质量 2 5 严格执行正火技术要求 确保达到强化接头的目的 做到不欠火 不过烧 2 6 严格执行焊头打磨技术要求 确保打磨时不打亏 不打伤 3 检验中对质量的控制 3 1 严格执行探伤技术要求 严把质量关 对所有焊头进行3次以上的复核 对疑似焊头 要锯掉重焊 四 郑西客运专线现场闪光焊接的验收方法 1 焊接的内在质量的验收标准 1 1 探伤不合格 结果判断为不合格 1 2 焊接程序不合格 结果判断为不合格 1 3 只有程序判断和探伤均合格正常才能判断为合格 2 焊接外观质量的验收标准 2 1 焊头工作面平直度要求 2 1 1 对现场闪光焊接的接头平直度进行验收 应在焊接 包括热处理 以后 两天内进行 测量长度为焊缝左右各 500mm 2 1 2 精磨作业完成后立即测量并记录焊接接头的平直度偏差 2 1 3 平直度偏差测量的位置分别在 轨顶面纵向中心线 轨头侧面工作边距 轨顶面 16mm 处的纵向线 测量应以焊缝中心线左右各 500mm 为基点 2 1 3 应使用电子平直仪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2 1 4 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应该满足 10 2 2 焊头非工作面的要求 2 2 1 轨头部分非工作面 距轨脚尖端 35mm 范围内的上下表面和轨脚尖端的 焊渣应该打磨干净 轨脚尖端的上 下棱角应该圆顺 轨头的非工作面和两个 轨脚尖端的接头错边经过打磨过渡 打磨后的质量符合超声波探伤要求 2 3 轨底的验收标准 2 3 1 距轨底脚尖端35mm范围以外 轨底部的推瘤余量应该满足不大于1mm的 标准 2 4 焊头表面质量验收标准 2 4 1 在焊缝中心两侧各100mm范围内 表面不平度应满足 无宽度大于3mm 凹凸大于2mm的不平顺 轨顶面及轨头侧面工作边母材打磨深度不应超过 0 2mm 2 4 2 焊头及其附近钢轨表面不应有裂纹 气孔 夹渣 明显机械性损伤 电 极灼伤和打磨灼伤 五 郑西客运专线现场闪光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