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交底_第1页
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交底_第2页
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交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交底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交底 记录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津辉 半山府邸施工单位重庆康诺建筑工程公司 一 梁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工程经验 除了要遵守 扣件架规范 的相关要求外 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1 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 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b 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 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c 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 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 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 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2 立杆步距的设计 a 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 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 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 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 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 距设置 但变化不要过多 c 高支撑架步距以 0 9 1 5m 为宜 不宜超过 1 5m 3 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 当支撑架高度 20m 或横向高宽比 6 时 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 b 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 4 6 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 且须与立杆连 接 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 1 3 c 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 10 15m 设置 四周和中部每 10 15m 设竖向斜杆 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 在任何情况下 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 扫地杆的设置层 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4 剪刀撑的设计 a 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 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 每隔 10 15m 设置 5 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 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 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 400mm b 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 应靠近立杆 且不宜大于 200mm c 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 当设计荷载 N 12kN 时 可用双扣 件 大于 12kN 时应用顶托方式 6 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 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 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b 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 扣件架规范 的要求 c 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 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 45 60N m 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 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7 施工使用的要求 a 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 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 最好采用由中部 向两边扩 展的浇筑方式 b 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 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 措施 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 浇筑过程中 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 发现下沉 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二 支撑结构地基要求二 支撑结构地基要求 1 搭设场地应坚实 平整 并应有排水措施 2 在地基土上应设置具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的垫板 3 混凝土结构层上宜设可调底座或垫板 4 对承载力不足的地基土或楼板 应采取适当方法进行加固处理 5 当立杆基础为土层时 立杆底部与基础顶面之间应设置木垫板 木垫板厚度应不小于 50mm 宽度应不小于 200mm 长度应不小于 2 跨 三 支撑架立杆布置要求 1 1 支撑架纵向和横向立杆应排列规则 应确保横向成排 纵向成列 2 2 立杆的布置位置和间距应当满足支撑架承载力计算要求 同一支撑架的立杆受力宜均匀 梁体下部宜沿梁纵向应设置主承立杆 梁侧设置辅助立杆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梁截面面积不超过 0 5m2时 梁下可不设置主承立杆 2 2 当梁截面面积在 0 5m2 0 8m2之间时 梁下宜设置 1 排主承立杆 3 3 当梁截面面积超过 0 8m2时 宜在梁下设置多排加密立杆 4 4 当遇柱时 宜采用抱柱连接措施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抱柱钢管应向相邻支撑架延伸至少 1 跨并与相邻支撑架利用扣件扣紧 B 抱柱钢管与相邻支撑架竖向框架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 300mm 四 安全作业要求 1 从事架体施工的工人以健壮男性青年为宜 并需经健康检查合格后方能从事架体施工作业 2 所有操作人员及辅助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 正确佩带相应劳动保护用品 特 别是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拴好安全带和系好保险钩 在使用前对所使用的一切设施 设备 工具 配件 材料和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检查 确保安全 使用 施工前要做好书面和口头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提出要求和措施 并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