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安防爆技术及其在化工现场的应用_第1页
本安防爆技术及其在化工现场的应用_第2页
本安防爆技术及其在化工现场的应用_第3页
本安防爆技术及其在化工现场的应用_第4页
本安防爆技术及其在化工现场的应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安防爆技术及其在化工现场的应本安防爆技术及其在化工现场的应 用用 1 引言 在许多化工工业过程中 需要处理一些易燃易爆的工艺介 质 为确保人员生命和生产装置的财产安全 防爆技术已经应 用于各个行业及相关专业 形成一系列的行业 国家和国际标 准 并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发展 对于自动化仪表 最常用的防 爆形式是本安型 隔爆型和增安型 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和低功耗电子器件的不断诞生 本安防爆技术的得到了更为广 阔的推广和应用 特别是由于本质安全型 简称本安型 防爆形式 与其他防爆形式相比 不仅具有结构简单 适用范围广 而且 还具有易操作和维护方便等特点 因此这种通过抑制点火源能 量为防爆手段的本安型防爆仪表已被制造商和用户接受 2 本质安全防爆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2 1 本质安全防爆技术的原理本安防爆技术实际上是一种 低功率设计技术 例如对于氢气 c 环境 必须将电路功率限 制在 1 3w 左右 由此可见 本安技术能很好的适用于工业自动 化仪表 针对电火花和热效应是引起爆炸性危险气体爆炸的主 要引爆源 本质安全技术通过限制电火花和热效应这两个可能 的引爆源来实现防爆 在正常工作和故障状态下 当仪表产生 的电火花或热效应的能量小于一定程度时 低度表不可能点燃 爆炸性危险气体而产生爆炸 它实际上是一种低功率设计技术 原理是从限制能量入手 可靠地将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限制在 一个允许的范围内 以保证仪表在正常工作或发生短接和元器 件损坏等故障情况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不致于引起其周围 可能存在的危险气体的爆炸 通常对于氢气环境 也就是危险 程度最高 最易爆的环境 必须将功率限制在 1 3w 以下 国际 电工委员会 iec 规定 在危险程度最高的危险场所 0 区 只能 采用 exia 等级的本安防爆技术 因此 本质安全防爆技术是一 种最安全 最可靠 适用范围最广的防爆技术 本质安全型仪 表设备按安全程度和使用场所不同 可分为 exia 和 exib exia 的防爆级别高于 exib exia 级本质安全仪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以及电路中存在两起故障时 电路元件不会发生燃爆 在 ia 型 电路中 工作电流被限制在 100ma 以下 适用于 0 区 1 区和 2 区 exib 级本质安全仪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以及电路中存在 一起故障时 电路元件不发生燃爆炸 在 ib 型电路中 工作电 流被限制在 150ma 以下 适用于 1 区和 2 区 2 2 本质安全防爆技术的特点 1 不需要设计制造工艺复杂 体积庞大且又笨重的隔爆外壳 因此 本安仪表具有结构简单 体积校重量轻和造价低等特点 据资料 建立一个本安型和隔 爆型开关传输回路的费用之比约为 1 4 2 可在带电情况下进 行维护 标定和更换仪表的部分零件等 3 安全可靠性高 本 安仪表不会因为紧固螺栓的丢失或外壳结合面锈蚀 划伤等人 为原因而降低仪表的安全可靠性 4 由于本安防爆技术是一种 弱电 技术 因此 本安仪表的使用可以避免现场工程技术人 员的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 5 适用范围广 本安技术是唯一可 适用于 0 区危险场所的防爆系统 6 对于像热电偶等简单设备 不需特别认证即可接入本安防爆系统 可见 与其他任何防爆 型式相比 采用本安防爆技术可给工业自动化仪表带来技术上 的突出特点 3 本安防爆技术在过程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本质安全防爆 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现场本质安全仪表 本质安全电缆及本质 安全关联设备 现场仪表包括各种安装在危险场所的一次检测 仪表 以两线制变送器为代表的本质安全点电缆带有专用接地 线 以耐久性的纯蓝色与其它电缆相区别 关联设备包括齐纳 式安全栅 隔离式安全栅 其他形式的具有限流 限压功能的 保护装置 能将窜入到现场本安设备的能量限制在安全值内 从而确保现场设备 人员和生产的安全 系统回路以安全栅为 界分为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 从安全栅通过本质安 全电缆连接到现场仪表所构成的电路为本质安全电路 从安全 栅到 dcs 以及到供电电源的电路为非本质安全电路 4 本质安全的防爆认证 4 1 本安防爆是整体防爆的概念对构成系统的现场设备 安全栅必须经过国家授权认证机构防爆认证 同时需要认证机 构签发的本安仪表和安全栅的联合取证确认该本安回路的安全 性 现场设备为简单设备时无需本安认证 即可与已取得本安 认证的安全栅配合构成本安防爆回路 简单设备是指触点开关 热电偶 热电阻 发光二极管以及桥路等 设备中不含储能元 件 4 2 本质安全回路防爆认证的原则现场本安设备 安全栅 认证参数要匹配 匹配参数如表 1 所示 表 1 安全栅认证匹配 参数安全栅参数安全栅参数匹配条件本安仪表参数 电缆参数 uoc ui isc ii ca ci cc la li lc 其中 uoc 最高开路电压在最高 允许电压范围内本安端开路时电压最大值 isc 最大短路电流 在最高允许电压范围内本安端短路时电流最大值 ca 允许分 布电容保证本质安全性能情况下本安端最大允许外接电容 la 允许分布电感保证本质安全性能情况下本安端最大允许外接电 感 ui 最高输入电压施加到本质安全现场仪表上 不会使本质 安全性能失效的最高电压 ii 最高输入电流施加到本质安全现 场仪表上 不会使本质安全性能失效的最大电流 c 最大内部 电容现场本安仪表内总等效电容 li 最大内部电感现场本安仪 表内总等效电感 cc 本安电缆的分布电容 lc 本安电缆的分 布电感 5 本质安全仪表及回路的特殊要求 5 1 对接地的要求本质安全型仪表系统必须具有可靠的独 立接地 整个自动化仪表系统有四种类型的接地 本质安全型 仪表系统接地 信号回路接地 屏蔽接地和保护接地 信号回 路接地与屏蔽接地可共用一个单独的接地极 本质安全仪表系 统需独立设置接地系统 与其它接地网相距 5m 以上 一般要 求本质安全地的接地电阻小于 1q 其它两种接地电阻按设计或 规范要求一般在 4q 以下 保护接地可接到电气工程低压电气设 备的保护接地网上 5 2 对连接电缆的要求从系统布线工程角度考虑 由于连 接电缆存在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 使连接电缆成为储能元件 它们在信号传输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储能量 一旦当线路出现开 路或短路时 这些储能就会以电火花或热效应的形式释放出来 影响系统的本安性能 因此既要保证连接传输电缆不会受到外 界电磁场干扰影响及与其他回路混触 又要限制布线长度和感 应电动势所带来的附加非本安能量 依此来确定电缆的允许分 布电容和允许分布电感 世界各防爆检验机构主要采取以集中 参数的方式考虑电缆分布参数的方法 连接电缆本安性能的基 本参数如下 电缆最大允许分布电容 ci cc ck l 电缆最大允 许分布电感 lc lc lk l 式中 ck 电缆单位长度分布电容 lk 电缆单位长度分布电感 l 实际配线长度 本质安全电缆是 一种低电容 低电感的电缆 与其它电缆相比具有优异的屏蔽 性能和抗干扰性能 适用于爆炸危险场所及其它防爆安全要求 较高的场合 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本安线路内的接地 线与屏蔽连接线要可靠绝缘 2 信号回路的接地点应在控制室 侧 当采用接地型热电偶和检测部分已接地的仪表时 控制室 侧不再接地 3 屏蔽电缆的备用芯线与电缆的屏蔽层 应在同 一侧接信号回路地 5 3 设备温度等级设备温度等级规定了设备表面的最高允 许温度值 见表 2 这主要基于技术和经济上的考虑 在绝大 部分情况下 有较低温度等级的设备购买和安全方面费用较高 通过比较 选用本安设备将更加有效和经济 直接安装在危险 场所的本安设备需要考虑设备温度等级 而关联设备不需要进 行设备温度等级的部分 设备温度等级一定要小于使用在该危 险场所环境中可燃物质的点燃温度 否则会引起燃烧爆炸 表 2 温度组别对照表电气设备表面最高温度 45030020013510085 温度组别 t1t2t3t4t5t6 5 4 本安电气设备的选用原则 1 简单设 备 按照 gb3836 4 2000 防爆标准规定 对于电压不超过 1 2v 电流不超过 0 1a 其功率不超过 25mw 的电器设备可视为简单设 备 他们的典型特点是仪表设备的内部等效电感 li 0 内部等效 电容 ci 0 此类设备可直接应用在现常 2 本安电气设备 安装 于危险场所的现场设备 必须明确以下问题 是否已按照 db3836 1 2000 和 gb3836 4 2000 要求设计并已被国家防爆检验 机构认可的本安电气设备 防爆标志规定的等级是否适用于使 用的危险场所的安全要求 本安电路是否接地或接地部分的本 按电路是否与安全栅接口部分的有电路加以有效隔离 信号传 输的方式及本安电气设备的最低工作电压和回路正常工作电流 在明确以上问题的基础上 选择相对应的安全栅 3 安全栅的 选用原则 安全栅的防爆标志等级必须不低于本安现场设备的防 爆标志等级 确定安全栅的端电阻及回路电阻可以满足本安现 场设备的最低工作电压 安全栅的本安端安全参数能够满足 uoc ui isc ii ca ci cc la li lc 的要求 安全栅要与本安现场 仪表的安全极性及信号传输方式相匹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