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灰吟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学习于谦的 石灰吟 学会诗中 谦 锤 凿 焚 4 个生字 知道 千锤万凿 若等闲 浑不怕 清白 等词的意思 2 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 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 3 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不畏艰难 不怕牺牲 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1 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 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 2 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不畏艰难 不怕牺牲 坚守高洁情操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CAI 课件 教学课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一 激情导入 1 板书 吟 字 用 吟 字组词 2 板书课题 解题 看着这个诗题 你会有怎样的疑惑 2 教师过渡 是啊 司空见惯的石灰有什么值得赞颂的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试着从 诗中找寻答案 二 自由练读 初步感知二 自由练读 初步感知 1 自由朗读 提出要求 读准字音 注意诗歌的停顿 2 指名读 实时评价 3 齐读 三 读懂石灰 理解大意三 读懂石灰 理解大意 1 找出本诗的关键句及其中的关键词 2 释词 清白 简述词典中的两种解释 让学生选正确解释 3 石灰为了把清白留在人间 经受了哪些磨难 板书 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4 平常普通的石灰为什么要经受这样的煎熬呢 出示 CAI 石灰制作过程的自述 想 一想于谦的描写和这份材料中的哪些地方是一一对应的 石灰自述 大家好 我的名字叫石灰 我的前身叫石灰石 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 经过人们的锤打 凿击 我被开采出来 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 就变 成了生石灰 经过烈火的焚烧 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 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 但浑身雪白 十分耀眼 如果把我放进水中 水立即沸腾起来 像烧开的水一样 经过这 次沸腾后 我又变成了熟石灰 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 这时 把我和水 混合就成了石灰水 你们看 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5 根据诗歌内容 你想象一下 当石灰经受这些磨难 煎熬时 会有怎样的表现 小组讨论再交流 CAI 当石灰被人们千锤万凿时 它 当石灰经受熊熊烈火的焚烧时 它 当石灰粉骨碎身时 它 6 你根据诗中哪些词语展开了合理的想象 结合诗歌 相机释词 若等闲 CAI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 长征 7 石灰经受了如此多的磨难 到底有没有成功地把自己清白的身影留在人间 石 灰水刷的白墙 8 石灰在制作过程中外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是什么没变 颜色 板书 外在 它的颜色为什么始终如一不改变呢 板书 内心清白 9 小结 石灰要留下的不仅仅是自己外在的纯洁 没有污点 更想留下的是自己清 白 高洁的情操 10 此时 你对石灰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11 再次齐读全诗 要求 眼中有石灰之形 心中有石灰之情 四 联系作者 体验情感四 联系作者 体验情感 1 你觉得作者通过这首诗仅仅是在赞扬石灰吗 不是 那你觉得他同时是在写谁呢 自己 2 诗歌表面写石灰 其实在字里行间隐藏着诗人于谦自己的影子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 这 28 字 猜测一下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 3 组织交流 1 一定高尚 善良的人 2 一定是个打不倒 压不垮的人 3 一定是个为人正直的人 4 于谦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出示于谦的简介 CAI 于谦 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 浙江钱塘人 中进士 任地方官十几年 在任期 间 于谦严格执法 廉洁奉公 救济灾荒 关心百姓 具有很高的威望 公元 年 明英宗贸然率大军出征 与北方的瓦剌军作战 土木堡一战明军大败 万人马全军覆 没 明英宗被俘 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 扶英宗之弟为景帝 并亲自督战五昼夜打败 了瓦剌军 赢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 英宗也得以归国 可是于谦不仅没有受到嘉奖 反 而遭到朝中恶势力的迫害 以叛逆罪被杀害 曾有人劝其逃离 但于谦一生正气 断然拒 绝 英勇就义 5 刚才发言的同学 你从这段资料中 找到了印证了吗 6 石灰如人 人如石灰 这首诗正是于谦自比为石灰 借此来表达自己要经受住外界 考验 坚守高洁情操的志向 这种通过描写客观事物 寄托 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 抱负 和志趣的写作手法 叫做 托物言志 7 赞颂石灰 体会诗人的无限情怀 1 一诵 少年抒怀 十二岁的于谦就写下了 石灰吟 这样慷慨激扬的诗 想想当时的少年于谦为什么要 写下这首诗 学生交流 假如你就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于谦 你会怎么高声诵读这首 诗 1 2 3 组学生诵读 2 二诵 为官感悟 为官后的于谦依然不忘自己年轻时写下的 石灰吟 当他回首自己十几年的为官生涯 时 一定会感慨万千 他会有什么深刻的体会呢 学生交流 假如你是为官后的于谦 你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再次吟诵这首诗 4 5 6 组学生诵读 1 2 3 组学生评价 3 三诵 临刑陈词 本该受到重奖的于谦 却惨遭陷害 试想 戴着脚镣走上刑场的于谦 在人生的最后 时刻会怎样吟诵这首少年的诗作 指名两名学生朗读 评价后再全班齐读 视死如 归 大义凛然 这是于谦最后的深情呐喊 铮铮铁骨 浩气长存 这是于谦一生秉性的再 次体现 五 总结学习方法五 总结学习方法 1 回顾这首诗的学法 先读懂诗中物的形象 再联系诗人生平 体会诗人的情怀志 向 2 我们可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另一首借物喻人的诗歌 郑燮的 竹石 板书 石灰吟 托物言志 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清白 外在 内心 粉骨碎身 学习方法 读懂形象 联系生平 体会志向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首诗歌的教学我秉承抓住关键词 清白 由此深入分析诗歌 体会情感的主线 实 施教学 课堂中我的教学目标和意图基本得以实现 通过学生的多次朗读可以看出他们对 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的认识在一步步加深 并转化为了自己的体验表达 但是我教学之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