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 脏 检 查,泸州医学院附院心内科 黄 维 义,教学目的与要求,1. 比较准确地叩出心界2. 掌握第1、2心音产生机理、鉴别。 了 解其增强、减弱的意义3. 熟悉杂音的产生机理、临床意义。掌 握听 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与舒张期杂音。4. 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听诊特点5. 正确测量血压,了解其变化的临床意义。,心脏检查的意义,*心脏检查是心血管疾病诊断的基本功 *与仪器检查相互补充,心脏检查的要求,需有一个安静、光线充足的环境患者多取卧位,门诊条件下也有取坐位必要时仍需取多个体位进行检查医生多位于患者右侧采取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依次进行,以全面地了解心脏情况需要反复地临床实践,视 诊(Inspection),心前区外形 正常:心前区左右侧相应部位对称, 无异常隆起及凹陷。 异常: 隆起:先天性心脏病 后天性心脏病 饱满: 大量心包积液 扁平: 扁平胸 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形,心尖搏动(apical impules),概念: 心脏收缩时,心尖冲击心前区 胸 壁对应部位,使局部肋间组 织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位置: 在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 0.51.0cm处范围: 直径为2.0 -2.5cm,心尖搏动改变,1、 位置改变 A 、生理因素 体位 仰卧时,心尖搏动略上移 左侧卧位,心尖搏动可左移2-3cm 右侧卧位向右移1.0-2.5cm,体型 矮胖型-心脏横位心尖搏动可达 第4肋间 瘦长型-心脏呈垂位心尖搏动下移达 第6肋间,B、病理因素,1) 心 脏 疾 病 左 室 增 大: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右 室 增 大: 心尖搏动向左移位 但不向下移位 左右室增大: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伴有心界向两侧扩大 右 位 心: 心尖搏动在胸骨右缘第5肋间,2) 胸腹部疾病,向健侧移位: 一侧胸腔积液或积气, 心尖搏动向健侧移位向患侧移位: 一侧肺不张或胸膜粘连 心尖搏动向患侧移位。腹 部 疾 病: 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 瘤等,心尖搏动位置上移。,2、心尖搏动强度及范围变化,A、生理情况 胸壁增厚或肋间变窄时,心尖搏动 减弱,范围也减小 胸壁薄或肋间增宽时,心尖搏动强 范围也较大 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心尖搏动 可增强。,B、病理情况,心尖搏动增强:见于左室肥大,甲亢、 发热、贫血心尖搏动减弱: 心肌病变,心包、胸腔 积液或积气负性心尖搏动:(inward impulse) 心脏收缩心尖搏动内陷,见于粘 连性心包炎、重度右室肥大等,三、心前区异常搏动,1、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 见于 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扩张 2、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 见于右室 肥大 3、胸骨右缘第2肋间搏动:见于升主动 脉瘤或主动脉弓瘤 4、剑突下搏动:可见于右室肥大或腹 主动脉搏动(如何区别?),触 诊(Palpation),触诊的意义:进一步确定视诊检查的心尖 搏动和心前区异常搏动;发现心脏病特有的震颤及心包摩擦感。与视诊起互补效果 心脏触诊方法: 检查者常用右手,以全手掌、手掌尺侧 (小鱼际)或示指、中指触诊 查震颤常用手掌尺侧 查心尖搏动常用2-4指指腹,心脏触诊内容,一、心尖搏动 触诊可进一步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 查抬举性搏动 心尖区徐缓、有力的搏动,同时心尖搏动范围也增大,示左心室肥厚;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抬举性搏动示右心室肥厚 对复杂心律失常者,触诊结合听诊可帮助确定第一、第二心音,二、震颤(thrill),概念:用手触诊感觉到的一种细小振动,又称猫喘 产生机制: 瓣膜口狭窄、关闭不全、异常通道使血 流产生漩 涡,振动心壁或血管壁传至胸壁所致 震颤强弱 与病变狭窄程度、血流速度和压力阶差 呈正比对震颤 应首先确定部位及来源(瓣膜、大血管或 间隔缺损)及其所处的时相(收缩期、舒张期或连 续性),最后分析其临床意义,震颤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病及狭窄性瓣膜病变,而瓣膜关闭不全时,则较少有震颤 触及震颤均可认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有震颤者多数也可听到响亮的杂音 震颤分类:收缩期震颤 ;舒张期震颤 ;连续性震颤,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时 期 部 位 常 见 疾 病 收缩期 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2肋间 肺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室间隔缺损 心尖区 二尖瓣关闭不全 舒张期 心尖区 二尖瓣狭窄 连续性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动脉导管未闭,三 、心包摩擦感,产生:是由于急性心包炎时心包膜纤维素渗出致表面粗糙,心脏收缩时脏层与壁层心包摩擦产生的振动传至胸壁所致触诊特点:部位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更明显收缩期和舒张期皆可触知,收缩期更明显坐位前倾、呼气末更明显,叩 诊(Percusion),叩诊目的 确定心界大小及形状。心浊 音界包括相对浊音界及绝对浊音界,叩诊要领1 手法 病人坐位时,检查者板指与心缘平行,病人仰卧时,检查者板指与心缘垂直 (与肋间平行); 采用间接叩诊法 ,以左手中指作为叩诊板指,以右手中指藉右腕关节活动均匀叩击板指,并且从外向内逐渐移动板指,以听到声音由清变浊来确定心浊音界 2 顺序 先左后右,自下而上,由外向内,正常人心脏相对浊音界,右界(cm) 肋 间 左界(cm) 2-3 2-3 2-3 3.5-4.5 3-4 5-6 7-9,心界改变及其意义,1 心脏因素 (1) 左心室增大心界左下扩大,呈靴形 见于 AI、高心病 又称主动脉型心,(2) 左房及肺动脉扩大 心界向左扩大呈梨形 常见于二尖瓣狭 窄,又称二尖瓣 型心,(3) 右心室增大 轻度-绝对浊音界增大, 重度-相对浊音界向左右扩大. 常见于肺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等,(3) 双心室增大 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且左界向下扩 大,呈球形,称普大型心 常见于扩张型心肌病、 克山病、重症心肌炎、 全心衰竭,(5) 主动脉扩张及升主动脉瘤 第l、2肋间浊音区增宽。,(6) 心包积液 呈烧瓶形,心浊音界随体位改变而变化,2、 胸腹病变(1) 胸腔占位性病变:患侧叩不出心界 健侧心界向外移 (2) 肺部实质性病变:如与心浊音界重 叠,心界叩不出 (3) 肺气肿时,心浊音界变小,甚至叩 不出 (4) 腹腔占位性病变:使膈升高,叩诊 时心界扩大,听 诊(Auscultation),是心脏物理诊断中最重要和难掌握的方法 患者多取卧位或坐位。疑有二尖瓣狭窄者宜左侧卧位;疑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宜取坐位且上半身前倾高质量的听诊器有利于获得更多和更可靠的信息,其中,钟型体件适合于听低音调声音,膜型体件适用于听高音调声音,心脏瓣膜听诊区 1、 二尖瓣区: 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 2、 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 3、主动脉瓣区 :胸骨右缘第2肋间 4、主动脉瓣副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 又称Erb区 5、三尖瓣区: 胸骨体下端左缘 6、其他: 如颈部、肩胛间区等,听诊顺序,心尖部 肺动脉瓣区 主动脉瓣区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三尖瓣区,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1.心率,正常:成人心率 60l00次min 多数心率 70一80次min 儿童多在 100 次min以上 异常: 心动过速 成人心率超过100次min 婴儿心率超过150次min 心动过缓 心率低于60次min,正常心律 正常成人心律规整 也可有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 一般无临床意义。,2心律 (cardiac rhythm),心律失常,过早搏动(premature beat)听诊特点:在规则心跳基础上提前出现一次心 跳,其后有较长间歇代偿间歇,如 果期前收缩规律出现,可形成联律分 类:房性、室性、交界性临床意义:可见于正常人与器质性心脏病,听诊特点 1、心跳节律不一 2、心音强弱不一 3、心率脉率不一(脉搏短绌 pulse deficit),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临床意义 常见于二尖瓣狭窄、 冠心病、甲亢等也有特发性心房颤动,3、心音 (Heart Sound),正常心音有4个 第1心音(S1) 第2心音(S2) 第3心音(S3) 第4心音(S4)通常情况下只能听到第一、第二心音。第三心音可在部分青少年中闻及。第四心音一般听不到,如听到第四心音多数属病理性,S1 S1产生机制,出现在心室等容收缩期 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由4个成分组成 心室收缩,二、三尖 瓣突然关闭(主要) 室壁和大血管壁的振动 半月瓣的开放 心室肌收缩,S1听诊特点,心尖部听诊最清楚音调较低(5558Hz),性质较钝但较响历时较长(持续约0.1s)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S2S2产生机制,出现在心室等容舒张期,标志心室舒张开始 由4个成分组成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突然关闭(主要) 大血管壁振动 房室瓣的开放 心室肌的舒张和乳头肌、腱索振动,S2听诊特点,心底部听诊最清楚 音调较高(62Hz),性质较S1清脆 历时较短(0.08s) 在心尖搏动之后出现 S2有两个主要成分:即A2和P2 青年人 P2 A2;中年人 P2 = A2; 老年人 P2 0.3sec),导致听诊闻及其分裂为两个声音即称心音分裂 S1分裂 见于少数儿童和青年;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心衰竭,S2分裂,听诊特点: 心底部清楚 出现在S2后 平卧时明显,原因及特点,生理分裂(physiologic splitting) 特点:A2在前P2在后,深吸气更清楚 见于: 正常青少年,通常分裂特点: A2在前P2在后, 深 吸气更清楚见于肺动脉瓣关闭明 显延迟,如RBBB 、PS 主动脉瓣关闭提前,如 MI、VSD,反常分裂(逆分裂 paradoxical splitting) 特点: P2在前A2在后,呼气时分裂加宽 见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AS等固定分裂(fixed splitting) 特点:S2分裂几乎不 受呼吸气影响 见于: 房间隔缺损,5额外心音,指在正常S1、S2之外听到的病理性附加心音,与心脏杂音不同。多数为病理性,舒张期额外心音 舒张期奔马律(gallop rhythm) 概念:由出现在S2之后的病理性S3或S4 与原有的S1、S2组成的节律,在心率 100次min时,极似马奔跑时的蹄 声故称奔马律 种类:按出现时间的早晚,可分为舒张早期、 晚期、中期三种奔马律,舒张早期奔马律 (protodiastolic gallop),产生机制 舒张期心室负荷 过重,在舒张早期心房血液快速注入心室,引起已过度充盈的心室壁 产生振动所致,也称室性奔马律(ventricula gallop) 由病理性S3与S1、S2所构成的节律,又称S3奔马律,听诊特点 心尖部最清晰 出现在S2后音调较低、强度较弱依来源不同又可分为左室奔马律与右室奔马律。左室奔马律占多,听诊部位为左室奔马律在心尖区,呼气时响亮;右室奔马律则在剑突部,吸气时响亮,S3与舒张早期奔马律的鉴别,生理性 S3 舒张早期奔马律背景: 健康人 器质性心脏病 心率:100次min特点:距S2较近, 距S2较远 声音较低 声音较响,临床意义,反映左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心肌功能严重障碍 见于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二尖瓣关闭不全等,晚期奔马律(Late diastolic gallop),发生在S1前0.1s,故称为收缩期前奔马 律(presystolic gallop)由病理性S4与S1、S2所构成的节律, 也称为第四心音奔马律 产生机制:左室压力增高,左房加强收缩, 也称房性奔马律(atrial gallop),听诊特点 在心尖区稍内侧最清晰 音调较低,强度较弱 额外心音距S2较远,距 S1近 呼气末最响临床意义 反映心室收缩期负荷过重,心肌顺应性 下降,见于高血压病,肥厚性心肌病等,中期奔马律,又称重叠奔马律(summation gallop)系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奔马律重叠存在当心率减慢而不重叠时,听诊为4个心音,呈“kelenda1a”四个音响,称为四音律临床意义:常见于心肌病、心力衰竭,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opening snap),概念及机制 在MS时,舒张早期血液自左房快速 经过狭窄的二尖瓣口流入左室,弹性 尚好的二尖瓣迅速开放到一定程度突 然停止,引起瓣叶张帆式振动,产 生拍击样声音,听诊特点 听诊部位在心尖部及其内侧 第二心音后(0.07s) 清脆、短促,呈拍击样 呼气时增强,临床意义:提示瓣膜弹性和活动性较好。 常作为二尖瓣分离术适应证的 参考条件,心包叩击音(pericardial knock) 在S2后约0.1s,较响的短促声音,在胸骨左缘最易闻及 见于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增厚粘连 为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时,由于心包增厚,阻碍心室舒张以致心室在舒张过程中被迫骤然停止,导致室壁振动而产生的声音,肿瘤扑落音(tumor plop),产生机制 带蒂的心房粘液瘤在左室舒张时随血流进入左室,冲击二尖瓣叶,由于瘤蒂突然紧张而产生振动,称为肿瘤扑落音,见于心房粘液瘤患者 听诊特点 在心尖部及胸骨左缘3、4肋间,在S2后,与OS相似但稍晚 ,常随体位改变而变化,收缩期额外心音,收缩早期喷射音(early systolic ejection sounds)可分为肺动脉喷射音和主动脉喷射音产生机制 由于主动脉、肺动脉扩张或压力增高,在左、右心室喷血时引起突然紧张发生振动,听诊特点 出现在S1之后约0.05一0.07s 音调高而清脆、时间短促 肺动脉喷射音在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最响 主动脉喷射音在胸骨右缘第2-3肋间最响 临床意义 肺动脉喷射音常见于PS、ASD、PDA等 主动脉喷射音常见于AS、主动脉缩窄等,收缩中、晚期喀喇音(middle and late systolic clicks),产生机制 喀喇音多为二尖瓣在收缩中、晚期脱入左房,瓣叶突然紧张或其健索的突然拉紧产生震动所致 常见于二尖瓣脱垂 喀喇音出现在S1后0.08s者称收缩中期喀喇音,0.08s以上者为收缩晚期喀喇音,听诊特点 . 在心尖区及其稍内侧最响 . 出现于Sl后 . 高调短促,如关门落锁之Ka Ta声,医源性额外音,人工瓣膜音:在置换人工金属瓣后均可产生瓣膜开关时撞击金属支架所致的金属乐音,音调高、响亮、短促。人工起搏音起搏音:发生于S1前约0.080.12s处,高频、短促、带喀喇音性质。在心尖内侧或胸骨左下缘最清楚。隔肌音:发生在S1之前,为起搏电极发放的脉冲电流刺激膈肌或膈神经引起膈肌收缩所产生。,6心脏杂音 (cardiac murmurs),概 念 是指心音之外的持续时间较长,性质特异 的声音产生机制 各种原因使血流由层流变为湍流(骚动 血流),进而形成旋涡(vortices),撞击 心壁、瓣膜、腱索或大血管壁使之产生 振动而发出声音,杂音产生的具体机制 1)血流速度加快( 72cm/s时)2) 瓣膜口狭窄 器质性狭窄 如MS、AS、PS等 相对性狭窄 见于心室腔或主、肺动脉根部扩 大引起的瓣膜口相对狭窄3) 瓣膜口关闭不全 器质性关闭不全 如MI、AI等 相对性关闭不全 如左室大引起的MI、右室 大引起的TI等,4) 异常通道 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 未闭、动静脉瘘等5) 心腔内飘浮物 由于乳头肌或腱索 裂,断端在心腔内摆动干扰血流,产 旋涡而引起杂音6) 血管腔扩大或狭窄 血液流入扩张 狭窄部位时发生漩涡,产生杂音,杂音产生机制示意图,(二) 听诊要点,1)最响部位:通常杂音在某瓣膜听诊区最响,提示病变在该区相应的瓣膜。许多杂音有传导性 ,一般杂音传导得越远,则其声音将变得越弱,但性质仍保持不变 2) 时期:按心动周期的变化一般分为四种,收缩期杂音(systolic murmur SM):在收缩期出现舒张期杂音(diastolic murmur DM) :在舒张期出现,连续性杂音(continuous murmur CM):从收缩持续到舒张期双期杂音为收缩期和舒张期分别出现杂音,按杂音的早晚和持续时间长短分为 早期、中期、晚期、全期杂音AI 杂 音: 出现在舒张早期AS PS杂音:常为收缩中期杂音。MS 杂 音: 出现在舒张中、晚期,MI 杂 音:可占据整个收缩期称全收 缩期杂音(holosystolic murmur),3)性质 吹风样:如MI在心尖区出现的吹风样杂音 隆隆样:如MS在心尖区出现的杂音,是 MS的特征 叹气样:见于主动脉瓣区,为AI的特点 机器样:主要见于动脉导管未闭,杂音如 机器声样粗糙 乐音样: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梅毒性心 脏病等 鸟鸣样:(鸥鸣、鸽鸣、雁鸣) :可见于风湿 性心脏瓣膜病,4) 传导 MI(收缩期)杂音:向左 腋下、左肩 胛下区传导 MS(舒张期)杂音:较局限 AS (收缩期)杂音:颈部、胸骨上窝 AI (舒张期)杂音:沿胸骨左缘向心尖传导 TI (收缩期)杂音: 向心尖部传导,5) 强度 杂音的强度取决于: 狭窄程度: 一般来说狭窄越重杂音越强;但极 度狭窄时,则杂音反而减弱或消失 血流速度: 速度越快,杂音越强 压力阶差: 狭窄口两侧压力差越大,杂音越强 心肌收缩力:心力衰竭时,杂音减弱;心衰纠正 后杂音增强,形态递增型(crescendo)杂音:MS时舒张期隆隆样杂音递减型(decrescendo)杂音:如AI时舒张期叹气样杂音 递增递减型(crescendo-decrescendo)杂音: 如AI时收缩期杂音连续型(continuous)杂音:常见于PDA一贯型(regular)杂音:如MI的收缩期杂音,心脏杂音形态,6)分级:(Levine 6级分法) 1 级: 极轻,需仔细听诊才能发现. 2 级: 较轻,不太响亮. 3 级: 中度, 较响亮且粗糙 4 级: 响亮, 粗糙传导 5 级: 很响, 粗糙传导广泛. 6 级: 极响, 震耳听诊器离开胸壁仍 能听到. 舒张期杂音仍参考上述6级分级法,6) 体位、呼吸对杂音的影响 体 位 左侧卧位:可使MS的舒张期杂音更明显 坐位前倾:可使的舒张期杂音更明显 仰 卧 位:可使和PI的杂音更明显 迅速改变体位,由于血流分布和回心血量的改变也可影响杂音的强度,如从卧位或下蹲位迅速站立,使瞬间回心血量减少,从而使MI 、TI、 AI、 PS、PI的杂音均减轻,而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杂音则增强,呼 吸,来自右心病变的杂音在深吸气时增强(胸腔负压增加,回右心血量增多 ) 。如TS、TI、PI、PS增强来自左心病变的杂音在深呼气时增强(胸腔压力增高,回左心血量增多) 。如MS、M、AI、AS及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杂音增强 运 动 使心率增快,心搏增强,常使杂音增强,临床意义,生理性 器质性 相 对性年龄 青少年多见 不定 不定部位 心尖区 不定 不定性质 柔和 粗糙 不定时间 短促 常为全收缩期 多短促强度 多3/6级以下 多3/6级以上 多2-3/6级传导 无 广泛 不定震颤 无 3/6级以上者有 无 心脏大 无 可有 有,二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功能性:常见。可见于发热、轻中度 贫血、甲亢等 相对性:见于扩张型心肌病、贫血性 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器质性: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 瓣脱垂、乳头肌功能失调等,舒张期杂音,器质性:见于风心病MS。相对性: 见于AI引起的相对性MS。 又称Austin Flint杂音,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 器质性:主要见于主动脉瓣狭窄 相对性:见于主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扩张、高血压病等 舒张期杂音 器质性: 如风湿性AI、梅心病,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 功能性:多见,尤以健康儿童或 青少年常见 相对性:见于肺动脉高压,肺动 脉扩张 器质性:见于先天性PS,舒张期杂音 相对性: 常见于二尖瓣狭窄、肺原性心脏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引起的肺动脉扩张,此杂音称为Graham- Steell杂音 器质性: 偶见于肺动脉瓣器质性关闭不全,连续性杂音 见于 动脉导管未闭 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 动静脉瘘及主动脉窦瘤破裂,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相对性:多见,大多数是由于右室扩 大引起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 产生杂音器质性:少见 舒张期杂音 偶见于三尖瓣狭窄,其他部位,胸骨左缘第3、4肋间收缩期杂音 (36级以上 伴有震颤) 见于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穿孔,7心包摩擦音(pericardial friction sound),听诊特点 1) 整个心前区均可听到,胸骨左缘3、4肋 间最响 2) 性质粗糙,呈搔抓样 3) 与心跳一致,声音呈三相,即心房收缩 心室收缩心室舒张均出现摩擦音。 4) 与胸膜摩擦音的区别:屏住呼吸时胸膜 摩擦音消失,心包摩擦音仍然存在,临床意义常见于心包炎(结核性、非特异性、风湿 性、化脓性)也可见于急性心肌梗塞、尿毒症和系统 性红斑狼疮等,血 管 检 查,泸州医学院附院心内科 黄 维 义,脉搏,检查方法:触诊、脉搏计描记波形部位选择: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及足背动脉等,检查时需两侧脉搏情况检查内容:脉率、节律、紧张度和动脉壁弹性、强弱和波形变化,注意脉搏减弱或消失的情况,脉率,正常为60-100次分 运动员、老年人偏慢,女性、儿童稍快,3岁的儿童多在100次分以上脉率影响因素 类似于心率,各种生理、病理情况或药物影响均可使脉率增快或减慢脉率与心率是否一致 心房颤动或频发期前收缩时,脉率可少于心率,脉律,脉律可反映心律:正常人脉律规则,也可随呼吸改变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影响脉律:心房颤动者脉律绝对不规则,脉搏强弱不等,有脉搏短绌期前收缩呈二联律或三联律者可形成二联脉、三联脉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可有脉搏脱漏,称脱落脉(dropped pulse),(三) 动脉壁的状态,正常人动脉壁光滑、柔软、有弹性 动脉硬化早期可能触知动脉壁弹性消失 呈索条状;严重时动脉壁有钙质沉着, 动脉壁硬、迂曲,呈结节状,脉搏强弱,脉搏的强弱:与心搏出量、脉压和外周血管阻力相关脉搏增强:系心搏量大、脉压宽和外周阻力低所致。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脉搏减弱:系心搏量少、脉压小和外周阻力增高所致,见于心力衰竭、主动脉瓣狭窄与休克等,脉搏波形,用无创性脉搏示波描记可了解脉波变化通过仔细地触诊大动脉也可发现各种脉波异常的脉搏,正常脉波,由升支、波峰和降支(重搏波)三部分构成升支 出现在左室收缩早期,由左室射血冲击主动脉壁所致波峰 出现在收缩中、晚期。系血液向动脉远端运行的同时,部分逆返,冲击动脉壁引起降支 发生于心室舒张期。在降支上有一切迹称重搏波,源于主动脉瓣关闭,血液由外周向近端折回后又向前,以及主动脉壁弹性回缩所致,水冲脉(water hammer pulse),概念: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水涨落,故名水冲脉机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或存在分流、AI所致,反映脉压意义: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脚气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等检查方法:握紧患者手腕掌面,将其前臂高举过头部,可明显感知犹如水冲的急促而有力的脉搏冲击,迟脉(pulse tardus),特点:脉波升、降支均缓慢,波幅低,波顶平宽意义:系脉压所致,主要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肌梗死、缩窄性心包炎、严重的心力衰竭等,重搏脉(dicrotc pulse),指一次心搏引起的脉波似二次,即收缩期与舒张期各触及一次见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长期发热使外周血管紧张度降低患者,亦可见于心脏压塞、严重心力衰竭和低血容量休克等,交替脉(pulsus alternaris),系节律规则而强弱交替的脉搏(如测量血压可发现强弱脉搏间有10一30mmHg的压力差,当气袖慢慢放气至脉搏声刚出现时,即代表强搏的声音,此时的频率是心率的一半) 系左室收缩力强弱交替所致 为左室心力衰竭的重要体征之一,奇脉(paradoxical pulse),指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系左室搏血量减少所致,又称“吸停脉” 见于心脏压塞或心包缩窄时 明显的奇脉触诊可检知,不明显的可用血压计检测,吸气时收缩压较呼气时低l 0mmHg以上,无脉(pulseless),即脉搏消失,可见于严重休克及多发性大动脉炎,后者系由于某一部位动脉闭塞而致相应部位脉搏消失,二、血 压 (blood pressure,BP),测量方法 直接测量法:穿刺周围动脉,将特制导管送入主动脉,经换能器显示血压数值。 间接测量法:目前广泛采用袖带加压 法,此法采用血压计测量。血压计有汞柱 式、电子血压计,以汞柱式最为常用,具体测血压方法 1) 病人休息510min,被测的上肢(一 般 为右上肢)肘部应与心脏同一水平, 上臂伸直并轻度外展。 2)袖带气囊部分对准肱动脉,缚于上臂, 袖带下缘应距肘弯横纹上23cm。,3) 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上,轻压听诊器胸件与皮肤密接,不可压得太重,不得与袖带接触,更不可塞在袖带下4) 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 动脉搏动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0一30 mm Hg后,开始缓慢放气,5)按Korotkoff法分为5期第1期:听到第一次声响时的汞柱值为收缩压第2期:随着汞柱下降,声音逐渐加强第3期:继而出现吹风样杂音第4期:然后声音突然变小而低沉第5期:最终声音消失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pulse pressure),血压判定标准,1999年WHO标准 理 想 血 压: 120/80 mmHg 正 常 血 压: 130/85 mmHg 正 常 高 限 : 130-139/85-89 mmHg 高血压级: 140-159/90-99 mmHg 高血压级: 160-179/100-109 mmHg 高血压级: 180/110 mmHg 脉 压 差: 30-40mmHg,三) 血压变动的意义,1. 高血压 140/90mmHg 多见于原发性高血压 亦可见于继发性高血压2. 低血压 10mmHg ,主要见于多发性大动脉炎、先天性动脉畸形等 4. 上下肢血压差异常 下肢血压应较上肢血压高2040 mmHg,如果下肢血压上肢血压,提示相应部位动脉狭窄或闭塞。见于主动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践案例2025年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关键知识点 2024年高级审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初级审计师考试综合评估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入团考试高质量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火灾安全常识试题及答案
- 无人机电池维护常识试题及答案
- 中级会计辅导资料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启发思考2025年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硕士外语考试的试题类型及解析试题及答案
- 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的关联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思想品德面试试题及解答
- 【《长虹美菱基于EVA的业绩评价的案例分析》9800字】
- 2024年03月安徽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招考聘用工作人员79人笔试近年2018-2023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带详解
- 【N600MW发电机组改供热探析17000字(论文)】
- 【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完善策略:以S建工集团公司为例9800字(论文)】
- 2024绿色工业园区评价通则
- DL-T5372-2017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
- 人教版数学《认识钟表》公开课课件1
- Pep 新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一般过去时复习课教案
- 产科10个临床路径
- 古埃及圣书手册古代语言文字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