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高 频频 实实 验验 报报 告告 班级班级 学号学号 姓名姓名 预习成绩预习成绩 实验成绩实验成绩 实验报告成绩实验报告成绩 总成绩总成绩 2017年 5 月 2 实验实验 1 调幅发射系统实验调幅发射系统实验 1 实验目的与内容 实验目的与内容 通过实验了解与掌握调幅发射系统 了解与掌握 LC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三 极管幅度调制电路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2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1 1 LCLC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工作原理 观察 LC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可知 该电路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 部分是由 5BG1 为组成的电容三点式 LC 振荡电路 第二部分别是由 5BG2 组成的 放大电路 图中 5R5 5R6 5W2 和 5R8 为分压式偏置电阻 为晶体三极管 5BG1 提供直流偏置 电容 5C7 或 5C8 或 5C9 或 5C10 或 5C11 进行反馈的控制 5R3 5W1 5L2 以及 5C4 构成的回路调节该电路的振荡频率 通过以晶体三极 管 5BG1 为中心的 LC 振荡电路产生所需的 30MHz 高频信号 再经下一级晶体三 极管 5BG2 进行放大处理后 在 V5 1 处输出频率为 30MHZ 正弦振荡信号送至下 一级电路 2 2 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 工作原理 观察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可知 图中 7R1 7R4 7W1 和 7R3 为分 压式偏置电阻 为晶体管 7BG1 提供直流偏置 输入 30MHz 的高频信号和 1KHz 3 的调制信号 分别经过隔直电容 7C9 7C8 加于晶体三极管的基极 三极管利用 三极管的非线性特性 对输入信号进行变换而产生新的信号 再利用电路中由 电感 7L1 和电容 7C2 7C10 组成的 LC 谐振回路选出所需的信号成分 从而完成 调幅过程 调幅后得到所需 30MHz 的已调幅信号 并输出至下一级 3 3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工作原理 观察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可知 高频功放由两级放大电路组 成 在第一级电路中 6R2 和 6R3 分压式偏置电阻 为晶体管 6BG1 提供直流偏置 输入的 30MHz 的调幅信号经 6BG1 第一次放大 晶体管 6BG1 输出采用 6C5 6C6 6L1 构成的 T 型滤波匹配网络 在第二级电路中 基极采用由 6R4 产生偏置电压供给晶体管 6BG2 直流偏置 由上一级的放大信号再经第二次放大 晶体管 6BG2 输出采用 6C13 6C13 6L3 和 6L4 构成的 T 型滤波匹配网络 经两 级放大后得到所需的放大信号 4 4 调幅发射系统 调幅发射系统 本振 功率 放大 调幅信源 图 1 调幅发射系统结构图 工作原理 首先 LC 振荡电路产生一个频率为 30MHZ 幅度为 100mV 的信号 源 然后加入频率为 1KHZ 幅度为 100mV 的本振信号 通过三极管幅度调制 再经过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出稳定的最大不失真的正弦波 3 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一 LC LC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4 第一步 调节晶体管 5BG1 的静态工作点 1 闭合开关 K5A 向电路接入 12V 的直流稳压电源 使得 5BG1 处于直流 工作状态 2 将万用表调至电压档 接于电阻 5R8 两端 调节电阻 5W2 测量 5R8 两 端的电压 使得万用表示数为 3V 左右 第二步 调节 LC 三点式振荡电路的交流通路 1 将 5K1 拨到 5C 11 处 调节变容 5C4 和电阻 5W1 在观测点 V5 1 连接 示波器 通过示波器观测并记录输出波形 直到输出频率为 30MHZ 的稳定的最 大不失真正弦波 二二 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 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 第一步 调节晶体管 7BG1 的静态工作点 1 闭合开关 K7 向电路接入 12V 的直流稳压电源 使得 7BG1 直流工作状 态 2 将万用表调至电压档 接于电阻 7R3 两端 调节电阻 7W1 测量 7R3 两 端的电压 使得万用表示数为 0 3V 左右 第二步 调节三极管调幅电路的交流通路 1 将开关 7K1 打到高频输入端 用函数信号发生器向高频输入端输入频率 为 30MHZ 幅度为 100mVpp 的载波信号 用示波器连接到 V7 2 处 观察输出波 形 调节 7C10 使输出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 2 接着闭合开关 7K3 用另一函数信号发生器向 1KHZ 调制信号处输入频率 为 1KHZ 幅度为 100mV 的调制信号 调节 7C10 直到示波器上的波形达到最大 不失真 三三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1 向电路接入 12V 的直流稳压电源 闭合开关 K6A 打开 K6B 用函数发 生器在信源输入端输入频率为 30MHZ 幅度为 300mVpp 的正弦信号 并将万用 表调到电流档接入电路 调节 6C5 用示波器观察 V6 2 端输出的波形 保证 输出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 且输出信号有增益 2 打开 K6A 输入发射极电源 闭合 K6B 接入电流表 开关 K6C 打到左 端 开关将 6K1 打到 50 档 在 V6 3 处连接示波器 调节变容 6C13 使得 V6 3 端输出的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 在此期间应注意先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再看示波器的变化 保证电流表的示数应在 60mA 以下 四 调幅发射系统 四 调幅发射系统 1 将实验相应的三部分电路进行正确连接 电路板 5 输出 V5 1 接电路板 7 的高频载波输入端 7K1 电路板 7 的输出端 7W2 接电路板 1 的信号输入端 6K2 2 接入 12V 直流稳压电源 用示波器接于输出端口 V6 3 处 测量并分析记 录整个调幅发射系统输出波形 5 4 测试指标与测试波形 测试指标与测试波形 1 1 LCLC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1 1 振荡器反馈系数 kfu对振荡器幅值 U L的影响关系 表 1 1 测试条件 V1 12V Ic1 3mA f0 28MHz kfu 0 1 0 5 振荡器的反馈系数 kfu U L特性结论 振荡器幅值 UL 随振荡器的反馈系数 Kfu 增大而增大 且随 Kfu 的增大 UL 的变化率 减小 1 2 振荡管工作电流和振荡幅度的关系 Ic UL 表 1 2 测试条件 V1 12V kfu 0 4 fo 30MHz Ic1 0 5 6 mA 5BG1 电流 Ic mA 数据值 项 目 0 512345 ULV P P 0 30 61 11 61 81 5 foMHz 30 1330 1130 0430 0129 8329 32 振荡器的 Ic UL特性结论 起始位置振荡器幅值随着振荡管工作电流增大 后又随着工作电流增大而减小 说明有一最佳工作电流位置 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振荡器幅值 工作电流从最佳工作 电流处减小 振荡频率会增大 工作电流从最佳工作电流处增大 振荡频率会减小 1 3 LC 三点式振荡输出波形 测试条件 V1 12V kfu 0 4 fo 28MHz Ic1 3mA 名称单位12345 kfu5C6 CN 5C6 0 10 20 30 40 5 U LV P P 0 560 821 301 481 50 6 LC 三点式振荡输出波形 波形特点与测量值分析结论 波形幅度 频率特性较稳定 形状并不是标准的正弦波 从峰值处还可以看到较 明显的电容充放电过程 最小值过于尖锐 由波形上下不对称 可知静态工作点选择 的不是最最佳的工作点 通过调节工作点可以得到更好的波形 IC值变化对调制系数 m 的影响的结论 基极调幅电路中 调制器的调制系数 m 值随晶体管工作电压 Ic 的增大而减小 2 2 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 基极 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 基极 2 1 IC值变化对调制系数 m 的影响关系 IC m 表 1 3 测试条件 V1 12V U 1kHz 0 1 Vp p Ui 30MHz 0 1 Vp p 名称单位 U 1KHz 0 1VP P Ui 30MHz 0 1VP P Ic mA12345 Usm A VP P 0 730 961 211 371 48 Usm B VP P 0 150 520 861 101 29 m 65 9129 7316 9110 916 86 IC值变化对调制系数 m 的影响的结论 基极调幅电路中 调制器的调制系数 m 值随晶体管工作电压 Ic 的增大而减小 2 2 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 基极 输出波形 测试条件 V1 12V U 1kHz 0 1 Vp p Ui 30MHz 0 1 Vp pIc 3mA 7 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 基极 输出波形 波形特点与测量值分析结论 输出波形为包络为 1KHz 调制信号 载波频率为 30MHz 的调幅波形 通过三极管基 极调幅之后 载波信号被调制信号调制为调制信号 3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3 1 输入激励信号与输出信号电流 电压之间的关系 输出功率与工作效率 表 1 4 测试条件 V1 V2 12V fo 30MHz 0 5 0 8 Vp p RL 50 Ic 不得超过 60mA 级别激励放大级器 6BG1 末级谐振功率放大器 6BG2 测量项目 注入信号 Ui V6 1 激励信号 Ubm V6 2 输出信号 U0 V6 3 未级电流 IC mA 峰峰值V P P2 418 32 727 20 有效值 V 0 866 540 9529 735 电源输入功率 PD Ic 45 2 mA PD 541 5 mW 高频输出功率 P0 Uo 12 0 Vp p RL 49 P0 366 mW 电路工作效率 66 32 3 2 3 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 RL Uo 表 1 5 测试条件 V1 V2 12V fo 30MHz Ubm 3 4Vp p RL 50 150 RL 50 75 100 125 150 Uo Vp p V6 3 9 4011 613 214 815 9 Ic mA V2 53 5456 6857 5859 6360 98 结论 只增大 Vbm 时 使集电极电流脉冲的宽度和高度增加 Vbm 增加一定程度后放大器工 作状态由欠压进入过压 在即将达到临界电压时集电极电流急剧增加 进入过压状态后 集电极电流变化缓慢 4 4 调幅发射系统调幅发射系统 8 调幅发射系统各单元模块接口信号参数 LC 振荡电路 产生 30MHZ 正弦信号 调幅电路 频率 1KHZ 幅度 0 1Vpp 本振信号 功率放大 9 实验二 调幅接收系统实验实验二 调幅接收系统实验 1 实验目的与内容 实验目的与内容 通过实验了解与掌握调幅接收系统 了解与掌握三极管混频器电路 中频 放大 AGC 电路 检波电路 2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1 1 晶体管混频电路 晶体管混频电路 混频是将输入的高频信号 经滤波 放大 变换为频率固定的中频信号 工作原理 观察晶体管混频电路可知 图中 2R2 2R3 和 2W1 为分压式偏置 电阻 为晶体管 2BG1 提供直流偏置 2C3 2B1 和 2R5 为输出中频回路 输入 30MHZ 的载波信号经隔直电容 2C5 加于晶体管 2BG1 的基极 30 455MHZ 的本振 信号经隔直电容 2C6 加于晶体管发射极 载波信号和本振信号经三极管 2C6 混 频得到固定频率 455KHz 的中频信号 再经选频网络得到所需的 455KHz 不失 真混频信号 2 2 中频放大中频放大 AGC AGC 和检波电路 和检波电路 AGC 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用来比较电压 从而压缩有用信号强度的变化 范围 但不影响调制在载波上的包络变化 保证信息的不失真传输 检波电路 是将调幅信号通过检波二极管 由于检波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 使得输出为 基带低频信号 实现检波功能 工作原理 输入上一级混频后的 455KHz 的中频电压 利用晶体三极管 3BG1 和选频网络 3B1 组成的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 输出放大信号输入 AGC 反馈 10 控制电路 利用 AGC 控制前级中频放大器的输出增益 使系统总增益随规律变 化 再经最后一段二极管检波电路实现解调 将中频调幅信号变换为反应传送 信息的调制信号 3 3 调幅接收系统 调幅接收系统 中放 AGC 混频 低噪放 本振 检波 图 2 调幅接收系统结构图 工作原理 首先输入频率 30MHz 幅度为 50mV 的载波信号 然后再输入频 率为 30 455MHz 幅度为 250mV 的本振信号 通过三极管混频电路进行混频 接着将信号输入中放 AGC 和检波电路 最终输出频率为 1KHZ 的稳定的最大不 失真的正弦波 3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一 晶体管管混频电路一 晶体管管混频电路 第一步 调节 2BG1 的静态工作点 1 闭合开关 K2 接入 12V 的直流电压 使 2BG1 处于直流工作状态 2 将万用表调至电压档 接于电阻 2R4 两端 调节店主 2W1 测量 2R4 两 端电压 使万用表的测量值为 1V 第二步 调节混频电路的交流通路 1 用一函数发生器从信源输入端向 V2 1 处送入频率为 5MHz 5mVpp 的单载 波 2 用另一函数发生器从本振输入端向 V2 5 处送入频率为 5 455MHz 250mVpp 的本振信号 3 将开关 2K2 打至混频端 示波器接于 V2 3 处 观察波形的振幅和频率 然后调节可调电容 2C3 使得输出频率为 455KHz 的最大不失真的波形 二 中频放大二 中频放大 AGC AGC 和检波电路和检波电路 第一步 调节 3BG1 和 3BG2 的静态工作点 1 闭合开关 K3 接入 12V 的直流电压 使 3BG1 和 3BG2 均处于直流工作 状 态 2 同样将万用表调至电压档 先接于电阻 3R7 两端 调节可变电阻 3W1 测量 3R7 两端电压 使得测量值为 1 5V 左右 3 然后再将万用表接于电阻 3 人 3 两端 测量 3R13 两端 测量 3R13 两端 电压 调节可变电阻 3W2 使万用表读数为 1V 左右 第二步 调节电路的交流工作 中频放大 11 1 用函数发生器从信号输入端向 V3 1 处送入频率为 455KHz 250mVpp 的 单载波 2 将示波器接入 V3 2 处 调节可变电阻 3C4 使 V3 2 处输出波形最大不 失真且有增益 3 将示波器接于 V3 4 处 调节可变电阻 3C7 使 V3 4 处输出波形最大 不失真且有增益 注意 中频信号经两级放大后 应满足输出信号 V 0 7V 第三步 测试 AGC 电路的动态范围 1 闭合开关 3K3 断开开关 3K2 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值 使其分别取不同 的值 然后用示波器分别接于 V3 2 处 V3 4 处和 V3 5 处 记录不同的输入幅 值对应的 AGC 输入 输出和控制电压的幅值 2 将示波器接于 V3 4 调节选频网络中电容 3C7 使得输出信号最大不 失真 第四步 检波失真观测 大信号包括检波 1 用函数发生器向信号输入端输入调制频率 1KHz 载波频率 455KHz 幅 度为 50mVpp 调制度为 50 的调幅信号 2 先断开 3K4 调节 3W4 用示波器观察检波输出信号为最大不失真 观 察且记录波形 3 观察检波电路的对角线失真 调节电阻 3W4 用示波器接于检波输出 端 观察波形 4 观察负峰切割失真 先将波形调回不失真波形 再闭合开关 3K4 再调 节电阻 3W4 观察输出波形 三 调幅接收系统 三 调幅接收系统 1 晶体管混频电路中 向 V2 1 处送入频率为 5MHz 5mVpp 的单载波信 号 向 V2 5 处送入频率为 5 455MHz 250mVpp 的本振 信号 2 中频放大电路 3K1 打至中频输入端 闭合 3K3 断开 3K2 和 3K4 调节 3W4 观察检波输出波形至最大不失真 3 测试系统灵敏度 将两电路板连接在一起 将单载波从 50mVpp 不断减 小 同时观察检波输出波形 直到使示波器输出波形出现明显失真 记录此时 的输入幅值 4 测试指标与测试波形 测试指标与测试波形 3 1 3 1 晶体管混频电路 晶体管混频电路 混频管静态电流 Ic 变化对混频器中频输出信号 U2 的影响关系 表 2 1 测试条件 EC1 12V 载波信号 Us 5mv UL 250 mVp p Ic 0 1 3mA 电流 Ic mA 0 00 51 01 52 02 53 0 中频 U2 mVp p 192523531470425354306 混频增益 Kuc dB 31 640 440 539 538 637 0 12 3 2 3 2 中频放大中频放大 AGC AGC 和检波电路 和检波电路 2 1 AGC 动态范围测试 表 2 2 V1 12V Uin 1mVp p 1Vp p 455kHz 输入信号 Uin mVp p 102050 802005001V 中放 Vo1 AGC 输入 V p p 0 550 851 722 413 744 053 74 AGC 输出 Vo2 V p p 3 483 563 974 104 124 164 18 AGC 控制电压 Vc V 0 160 160 240 260 270 270 27 由表上表数据得出 AGC 动态范围测试曲线图如下所示 AGC 动态范围结论 从图中可以看出 AGC 控制电压并不随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总是保持一 条直线 而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输入信号的增加 输出信号也随之增加 且在 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但是当输入信号达到某一值后 输出信号将不再随输 入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分析 AGC 为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当高频端接收到弱信号时 它会自动控 13 制放大管增加放大倍数 反之减小放大倍数 使放大电路的增益自动的随信号 强度而调整的自动控制 减小了原中频放大器的输出动态范围 从而降低了系 统波形的失真 2 2 AGC 输入信号峰峰值与 AGC 检波输出电压关系曲线图 2 3 检波失真观测 测试条件 输入信号 Vin 455KHz 50mVp p 调制 1kHz 信号 调制度 50 调幅信 号 检波无失真输出波形实测波形选贴 检波无失真输出波形实测波形 对角线失真输出波形实测波形选贴 14 对角线失真输出波形 对角线失真的原因是 当输入为调幅波时 过分增大和 C 值 致使极管 L R 截止期间 C 通过的放电速度过慢 在某 t1 时刻跟不上输入调幅包络的下降 L R 速度 输出平均电压就会产生失真 负峰切割失真输出波形实测波形选贴 3 3 调幅接收系统 给出各单元模块接口信号参数并分析调幅接收系统性能 调幅接收系统 给出各单元模块接口信号参数并分析调幅接收系统性能 频率 5MHZ 幅度 50mV 正弦信号 频率 5 455MHZ 幅度 250mV 本振信号 混频电路 455KHZ 中频信号 解调检波 1KHZ 正弦信 号 中放 AGC 15 实验三 调频接收系统实验实验三 调频接收系统实验 1 实验目的与内容 实验目的与内容 通过实验了解与掌握调频接收系统 了解与掌握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 晶 体振荡器电路 集成混频鉴相电路 2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2 32 3 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 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 工作原理 该电路是对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前级小信号放大的电路 其中 1R1 1R2 为晶体三极管提供直流偏置 信号经隔直电容 1C7 输入三极管基极 从集电极输出 并可经过 1C5 和 1L1 组成的选频网络输出单频谐振信号 也可 经过 1C5 和 1L1 组成的选频网络与 1C9 1C10 和 1L2 组成的选频网络 输出双 谐振信号 而本实验采用双谐振输出 2 42 4 晶体振荡电路 晶体振荡电路 16 工作原理 晶体振荡电路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控制与稳定频率 其中 7805 三端 集成稳定器为晶体振荡电路提供稳定的 5V 电压 主体为并联型晶体振荡器 其 中晶体可作高 Q 值得电感与电容构成 LC 谐振回路选频网络 输出频率固定的振 荡信号经晶体三极管放大和选频网络输出理想振荡信号 2 52 5 集成混频鉴相电路 集成混频鉴相电路 工作原理 天线接收载波信号 经前级低噪放进行初步放大后 被送入 MC3362P 集成混频鉴相电路 经过两次混频和一次鉴相操作 完成频率调制 最终输出所需的已调频信号 2 62 6 调频接收系统 调频接收系统 鉴频 本振 1 混频放大 混频 本振 2 MC3362P 图 3 调频接收系统结构图 工作原理 由天线接收到信号后 送入低噪声放大器进行放大 然后与本振信 号进行混频 混频后进行滤波 然后进入中放 AGC 经过中放后再进行一次滤 17 波 然后进行鉴相器 经过鉴相器后放大输出信号 混频和鉴相均在集成混 频鉴相电路 MC3362p 中完成 3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一 小信号放大电路小信号放大电路 第一步 调节晶体管 1BG1 的静态工作点 1 向电路正确接入 12V 的直流工作电压 闭合开关 K1 使晶体管工作于 直流状态下 2 将万用表调至电压档 测量电阻 1R3 两端的电压 并调节可变电阻 1W1 使万用表示数为 1 5V 左右 第二步 调节双谐振回路并输出最大不失真双谐振波形 1 从天线输入端用函数发生器送入一个 30MHz 50mVpp 的单载波 2 先将开关 1K1 打到单谐振端 将示波器接于 V1 2 处 然后调节变容 1C4 和将开关 1K2 打到不同的阻值 观察示波器输出波形 使得使得波形稳定 且最大不失真 3 再将开关 1K2 打到双谐振端 将示波器接于 V1 3 处 然后调节变容 1C10 和 1C9 使得示波器输出波形稳定且最大不失真 第三步 逐点测试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 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 使其值在中心频率 30MHz 左右变化 逐步改变 频率的值 然后在 V1 3 处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的幅度变化 二 晶体振荡电路晶体振荡电路 由于实验设备有限我们并没有进行该电路的操作 三 集成混频鉴相电路集成混频鉴相电路 第一步 连接小信号放大电路与集成混频电路 1 向电路正确接入 12V 的直流工作电压 闭合开关 K2B 向 7805 三端稳 压器和 MC3362P 供电 2 将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中 开关 1K1 打至双谐振端 开关 1K3 打至高 放输出 2 端 使信号能输入到集成混频电路 第二步 产生混频信号 1 在小号放大电路天线输入端接入天线使载频输入端输入 30MHz 50mVpp 的单载波 用函数发生器在本振输入端输入 40 7MHz 3Vpp 的 单载波 由 V2 5 接入 开关 2K3 向下打 2K2 向上打 2 将载频输入信号与本振输入信号进行混频 调节可变电容 2C20 或是选 频网络 2B2 使 V2 4 处用示波器观察得到 10 7MHz 的稳定且最大不失真的正弦 波 3 产生的 10 7MHz 的混频信号与 10 245MHz 的单载波将将进行二次混频 同样调节 2C20 和 2B2 使 V2 7 处用示波器观察得到 455kHz 的稳定的最大不失 真正弦波 第三步 进行鉴相操作 18 调整选频网络 2B2 将示波器接于 V2 8 处 调节电容 2C20 的值 观察示 波器波形 使输出频率为 1KHz 的稳定的最大不失真正弦波 4 4 调频接收系统调频接收系统 由于实验仪器有限在第三步的集成混频鉴相电路中直接就进行了 4 测试指标与测试波形 测试指标与测试波形 1 1 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 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 放大器直流工作点对 Uo 的影响关系 表 1 1 测试条件 V1 12V Ic1 0 5 4 5mA Ui 50mVP P f0 30MHz 输入信号 Ui mVP P 50mVP P 放大管电流 Ic1 0 5mA1mA2mA3mA4mA4 5mA 输出信号 Uo VP P 0 450 781 211 640 950 17 结论与分析 在一定范围内 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会随着直流工作点的升高而增大 当超过一定 范围后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随着直流工作点的升高而减小 逐点法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表 1 3 测试条件 V1 12V Ic1 2mA f0 27 33MHz Ui 50mVP P 输入信号幅度 mVP P 50 mVP P 输入信号 MHz 2727 52828 52929 530 输出幅值 VP P 0 120 150 190 300 561 231 75 输入信号 MHz 30 53131 53232 533 输出幅值 VP P 1 461 331 120 910 620 43 且用扫描进行频率扫描得到幅频特性曲线如下 19 观察可得用逐点法测得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与扫描仪扫描得到的幅频特 性曲线相差不大 放大器幅频特性测试结论 由幅频特性曲线可看出 输出信号幅值和输入信号频率呈抛物线关系 当 输入信号频率为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承包修建协议8篇
- 标准版个人劳动合同8篇
- 合作承包水库合同范本
- 订制灯具订购合同范本
- 铁托盘购买合同范本
- 电梯改造工程合同范本
- 公司纸巾采购合同范本
- 五金汽配合同4篇
- 群众工作心得体会感悟(汇编10篇)
- (2025年)村干部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医院防控试题及答案
- 2025江苏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期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秋季学期幼儿园园务工作计划
- 2025-2026学年浙教版(2024)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校园“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
- 2025-2026学年译林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4年合肥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4人笔试备考试题带答案详解
- 厨房用火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N1叉车司机模拟考试1000题及答案
- 微循环障碍与健康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