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第四章 资本循环与周转资本循环与周转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实现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A 购买阶段 B 销售阶段 C 萧条阶段 D 生产阶段 2 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目的在于揭示 A 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B 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C 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D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3 产业资本循环顺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 B 货币资本 商品资本 生产资本 C 生产资本 货币资本 商品资本 D 商品资本 生产资本 货币资本 4 资本集中 A 是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 B 是通过合并中小资本实现的 C 会导致社会资本总额的增加 D 会受到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5 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其依据是 A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 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物质存在形态 C 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D 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6 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A 生产各种使用价值 B 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 C 生产剩余价值 D 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7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对 的构成的划分 A 货币资本 B 商品资本 C 产业资本 D 生产资本 8 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以 为依据 A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B 资本的不同部分的物质要素不同 C 资本的不同部分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 D 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旧价值的方式不同 9 商品资本的职能本质上是 A 完成 惊险的跳跃 把商品卖出去 B 进行物质补偿 C 收回商品中包含的价值 D 实现剩余价值 10 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是 A 购买阶段 B 生产阶段 C 售卖阶段 D 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 11 商品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是 A W B G C W D G 12 能带来剩余价值的资本运动是指 的运动 A 商业资本 B 产业资本 C 借贷资本 D 固定资本 13 货币资本循环形式产生的假象是 A 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生产而生产 B 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 C 生产是为了剩余价值 D 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 14 购买阶段是资本循环的特定阶段 因为 A 购买了商品 B 使劳动过程得以开始 C 购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要素 D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按一定的比例购买 15 商品资本循环从 W 作为起点和终点而不以 W 作为起点和终点 是因为 A W 中的使用价值是新创造的 B W 包含了剩余价值 体现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 C 商品资本循环是服务于剩余价值生产的一种形态 D 商品资本循环是资本循环的一种形态 16 产业资本是指 A 商业部门的资本 B 银行部门的资本 C 一切生产物质资料的部门的货币 D 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的一切生产部门的资本 17 在考察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中 火力发电厂里的煤炭是 A 固定资本 B 流动资本 C 不变资本 D 可变资本 18 资本生产的各个部分 按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划分为 A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B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C 职能资本和生息资本 D 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 19 年剩余价值率 A 表示了工人阶级受剥削的程度 B 表示了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C 表示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D 表示了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20 提高机器设备利用率 A 会使机器设备的损耗加快 因而增加了资本家的损失 B 加快固定资本的周转 使资本周转额增加 因此要增加投资额 但同时也使资本家 得到更多的好处 C 使折旧率提高 从而增加了产品成本 D 可以尽快把固定资本的价值收回来 同事也使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加快 21 年剩余价值率是 A 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B 一年生产的全部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C 一年生产的全部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D 剩余价值量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22 当预付总资本量一定时 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快慢取决于 A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各自的周转速度 B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平均周转速度 C 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 D 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23 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取决于 A 一次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C 流动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D 剩余价值率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24 资本循环是指 A 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 变换三种职能状态 使价值增殖 最后又回到原来的运动 B 资本不间断的运动 C 从货币资本出发 经过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 又回到货币资本 D 资本作为周期性的运动过程 25 资本的生产时间中 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是 A 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 B 劳动时间 C 劳动对象受自然力独立作用的时间 D 劳动时间和劳动对象受自然力独立作用的时间 二 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1 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是指 A 货币资本的循环 B 借贷资本的循环 C 商品资本的循环 D 商业资本的循环 E 生产资本的循环 2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A 生产时间的长短 B 流通时间的长短 C 生产资本的构成 D 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E 固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周转速度 3 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 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 不变资本 B 可变资本 C 固定资本 D 流动资本 E 生产资本 4 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的好处有 A 提高剩余价值率 B 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C 节省预付资本 D 减少固定资本有形损耗 E 减少固定资本无形损耗 5 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 对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体现在缩短 A 资本有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 B 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 C 原材料储备时间 D 劳动者加工劳动对象的时间 E 生产过程中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 6 年剩余价值率 A 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B 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 C 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D 与预付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 E 一般来说大于剩余价值率 7 资本的生产时间包括 A 劳动时间 B 自然力独立发挥作用的时间 C 停工维修时间 D 生产资料储备时间 E 生产资料供应时间 三 辨析题三 辨析题 1 流动资本就是处在流通领域中的资本 2 生产时间就是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劳动制造产品的时间 3 固定资本就是不变资本 流动资本就是可变资本 4 资本周转越快 表明资本家预付的可变资本越多 因此获得的年剩余价值量越多 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5 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 但这并不表明流通过程可以产生剩余价值 6 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目的是完全一样 的 7 固定资本的损耗就是有形损耗 四 计算题四 计算题 1 某企业预付总资本为 1500 万元 其中厂房 800 万元 平均使用 40 年 机器设备 350 万元 折旧率为 10 其他生产工具 50 万元 平均使用 10 年 预付工人工资 100 万 元 流动资本每年周转 5 次 年剩余价值率 800 试计算 1 该企业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是多少 2 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3 该企业年产 品价值总额是多少 4 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是多少 2 某企业有流动资本 400 万元 其中工资 100 万元 每 3 个月周转一次 该企业资本有 机构成 9 1 固定资本平均每 10 年周转一次 企业全年产品总值 2860 万元 请计算该企 业的资本周转速度 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率 3 某企业预付资本 1000 万元 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为 8 2 预付不变资本中用于购买 劳动资料部分为 600 万元 固定资本平均 10 年周转一次 流动资本每年周转 4 次 剩余价 值率为 150 试计算该企业的资本总周转速度 年产品总值 年剩余价值率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1 试述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实意义 2 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3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划分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划分有什么不同 第四章参考答案第四章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1 5 DCABA 6 10 BDCDB 11 15 CBBCB 16 20 DBBBD 21 25 CADAB 二 多项选择题二 多项选择题 1 ACE 2 ABCDE 3 ACE 4 BCE 5 ABC 6 ABDE 7 ABCD 三 辨析题三 辨析题 1 错误 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 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及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 产资本 它是生产资本的一部分 是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 的不同为划分依据 流通资本是指处于流通领域中的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 它是与生产资 本相对立的资本形式 而不是与固定资本相对立的流动资本 因此 两者不能混淆 2 错误 生产时间是资本处在生产领域的时间 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 自然力对劳 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 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 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劳动制造产品的时 间是劳动时间 它是生产时间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时间 只有劳动时间才创造商品的价值和 剩余价值 但它不是生产时间的全部 不能把生产时间等同于劳动时间 3 错误 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又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 本 这两种划分的依据 内容和意义是不同的 略 4 错误 因为在全部预付资本中 只有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全部预付资本的 周转速度快 不是表明资本家预付的可变资本多 而是表明其中的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快 一定数量的可变资本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大 剥削的劳动力数量也就越多 一年内生产的剩 余价值也就越多 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快 年剩余价值量就多 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高 5 正确 加快资本周转 资本经过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次数增加 导致实际发挥作 用的可变资本数量增加 因而能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 实现更多的剩余价值 但这并不 表明流通中可以生产剩余价值 但说明资本主义流通对资本主义生产有反作用 6 错误 两种划分的目的是不同的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 的真正来源 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考察资本周转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 生产的影响 7 错误 固定资本的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 1 有形损耗 又叫物质损耗 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 而造成的损耗 2 无形损耗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限内 由于技术的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 失 3 无形损耗有两种原因 一是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 生产同样的机器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减少 制造该机器设备或者该固定资本的行业平均成本降低 因而使原有的固定资本 的价值相应降低 二是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出现了更高效率的机器设备 因而使原 有的固定资本贬值 四 计算题四 计算题 1 答 1 固定资本 800 350 50 1200 万元 流动资本 总资本 固定资本 1500 1200 300 万元 2 n 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预付总资本 800 1 40 350 10 50 1 10 300 5 1500 1 04 次 3 总产值 800 1 40 400 10 50 1 10 300 5 800 100 1560 800 2360 万元 4 c v 1400 100 14 1 2 答 V 100 万元 C V 9 1 所以 C 900 万元 总资本 100 900 1000 万元 固定资本 总资本 流动资本 1000 400 600 万元 故 资本周转速度 600 10 400 4 1000 1 66 次 m M v n 1200 100 4 300 M m n 300 4 1200 3 答 c 800 万元 v 200 万元 可知 固定资本 600 万元 流动资本 400 万元 资本周转速度 600 10 400 4 1000 1 66 次 M m n 150 4 600 年产品总值 1660 M 1660 m v n 1660 150 200 4 2860 万元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1 答 资本循环原理 产业资本循环经历三个阶段 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循 环是三种循环的统一 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基本条件 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 马克思关于产业资本循环的理论反映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生产者 经营者资本运动 的一般规律和要求 它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企业资本的运动 社会主义企业为了实现价值 的增殖 也必须不断地运动 完成资本的循环 在运动中也必须按照产业资本循环的必要 条件的要求来保证资本运动的正常进行 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为此 社会主义 企业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 合理配置生产 要素 同时也必须完成资本形态的变换 马克思关于资本周转的理论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周转时间和生产资本的构成 资本周转的快慢与周转时间成反比关系 周转时间的构成 资本周转快慢与生产资本的构 成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公式 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 的影响 马克思关于资本周转的理论对社会主义企业资本的运动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 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它们生产和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 的生产目的 但是 这一目的的实现同样要求企业必须实现赢利 必须实现商品的价值 同时 社会主义企业也必须要加快资本的周转 为了加快企业资本的运动 企业资本的运 动必须满足资本循环的必要条件 必须减少流通时间和缩短生产时间 尤其是流通时间中 的产品销售时间 要作到这一点 企业就必须研究所生产的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 素 研究生产的技术进步和科学组织与管理 2 答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第一 加速固定资本的周转 既可以减少或避免固定资本无形磨损所引起的损失 又 可以提高固定资本价值的利润率 加速固定资本的更新 第二 加速流动资本的周转 可以节约预付资本中流动资本的数量 在生产规模相同 的情况下 流动资本周转速度越快 需要预付的流动资本就越少 反之则越多 第三 加速资本周转 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因为 随着流动 资本周转速度加快 其中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必然加快 而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直接 来源 因此 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情况下 加速可变资本的周转 就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 量 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3 答 1 划分的根据不同 第一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是根据资本在创造剩余价值过程中作用的不同进行划分的 第二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根据资本的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进行划分的 2 划分的意义不同 第一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 第二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揭示了它们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3 划分的内容不同 第一 不变资本包括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 可变资本是全部用于劳动力的资本 第二 固定资本只包括不变资本中用于全部劳动资料的资本 流动资本包括用于劳动 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 绪论部分答案绪论部分答案 B B D D C C D D A C 第一章参考答案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1 5 B D B A A 6 10 DA B D A 11 15 CDCB A 16 20 C D BDC 21 25 ABAAC 二 多项选择题二 多项选择题 1 CD 2 CD 3 CD 4 BD 5 ABC 6 AB 7 ABCD 8 AB 9 BCD 三 辨析题三 辨析题 1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 相同的商品只能卖相同的价钱 1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 的观点是对的 但笼统地认为相同的商品卖同样的价钱 是片面的 2 不同商品生产者生产同类商品所用的劳动时间不同 个别劳动时间较低的商品 生产者可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商品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不同的时间和地点 市场 供求关系各有不同 因此 商品的价格也不尽相同 3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 间决定的 商品交换应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因此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 2 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命题错误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格是 价值的货币表现 但是 商品经济条件下 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 却取得了 商品的形式 可以买卖 从而具有价格 尽管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但有价格的 东西并不一定具有价值 3 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 即自然物质和人的劳动 因此 商品的价值也有 两个源泉 即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创造价值 商品的价值也有两个源泉 即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创造价值 这个说法错误 劳 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但却不是社会财富 使用价值 的唯一源泉 这是因为 劳 动并不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唯一要素 创造社会财富的不但有劳动这一要素 而且土 地 设备 原材料等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对社会财富创造做贡献 因此 劳动和各种 非劳动生产要素共同构成社会财富 使用价值 的源泉 马克思指出 劳动并不 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4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1 此观点正确 2 金和银是自然界早已存在的 而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商 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但由于金银具有体积小 价 值大 便于携带 质地均匀 易于分割 耐磨蚀 抗腐蚀 容易保存等自然属性 使它们天然适合充当货币材料 所以货币天然是金银 5 尽管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但是 无论劳动生产率发生怎样 的变化 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 这种说法符合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变动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单位商 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但是 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的生产效率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不创造价值 所以 不论劳动生产率怎么变化 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和掌握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明确劳动生产率是指具 体劳动的生产效率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不创造价值 6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命题错误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因为 价格升降的幅度不会与商品价值相差太远 从个别商品交换过程来看 虽然有些商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 有些商品高于其价 值 但从长期交换过程或从全社会来看 高于或低于价值的价格是可以互相抵消的 商品的总价格和总价值是相等的 7 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 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 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 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 四 计算题四 计算题 1 解 根据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反比的原理 劳动生产率 1 单位商品价值 量 去年劳动生产率 1 1 1 今年劳动生产率 1 1 25 125 今年大米的单位商品价值量 1 125 0 80 元 2 答案 货币需要量 M PQ V 42000 10 4200 亿 货币流通速度 PQ M 42000 5250 8 次 3 答案 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 流通市场货币需求量 纸币流通总量 30000 1 20 50000 0 72 则纸币贬值了 1 0 72 100 28 4 答案 X 1500 元 200 元 600 元 5 次 220 元 流通中需要货币总额的数 量为 220 元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1 为什么说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是什么 劳动二重性理论即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是马克思对经济学 的重大贡献 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马克思才第一次把生产商 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提出了劳动的二重性理论 从而才把劳动价值 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2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 m 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3 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其他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是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 定的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生产商品所消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镍电池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济南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 集安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电解池原理课件
- 电表费控开关课件
- 电表箱用电知识培训课件
- 高血压发病机理课件
- 电脑培训知识课件
-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oraclesql考试题及答案
- 医院培训课件:《护理人文关怀的践行-仁心仁护彰显大爱》
- PETS5词汇表总结大全
- 应届生培养方案
- 保险代位求偿权答辩状
- 《英语句子成分及基本结构》课件
- 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全册讲课课件
- 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教学
- 《腹腔镜操作方法》课件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与治疗
- 《高等数学》说课文档
- JJF 2069-2023静态热机械分析仪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