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支睾吸虫_第1页
中华支睾吸虫_第2页
中华支睾吸虫_第3页
中华支睾吸虫_第4页
中华支睾吸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lonorchis sinensis中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引起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即肝吸虫病。,一、形 态,3,2.虫卵,成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童虫,成虫,螺体内,入水,粪,赤豆螺吞食,逸出螺体,(肝胆管),侵入淡水鱼虾,终宿主食入,经胆总管,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内,成虫寿命:2030年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常见的有:纹沼螺长角涵螺赤豆螺,赤豆螺,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和淡水虾,终宿主:人或一些哺乳动物(猫、狗),肝吸虫毛蚴,肝吸虫雷蚴,肝吸虫尾蚴肝吸虫囊蚴,感染期:囊蚴(encysted metacercaria),感染途径:经口吃入活囊蚴感染方式:吃鱼生、鱼片粥、烤鱼、火锅等,在鱼肉中的囊蚴(0.138-0.15mm),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方式,华支睾吸虫生活史特点,1.具吸虫生活史的特点2.需要两个中间宿主和一个终宿主3.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4.感染期为囊蚴5.经口感染6.虫卵经粪便离开人体7.有保虫宿主:猪、狗、猫以及野生动物,三、致病(pathogenesis),(一) 致病机制机械刺激、代谢产物和分泌物等 胆管内膜及胆管周围的超敏反应、炎性反应胆管局限性的扩张及胆管上皮增生,病变的主要部位 肝的次级胆管主要危害 肝受损,肝吸虫病变的兔肝,(二)临床表现,1.轻度感染者 肝脏组织在显微镜下已有明显病理性变化,临床症状不明显。2.急性期 以过敏反应及消化系统的症状为主:发热、胃痛、腹胀、四肢无力、肝区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慢性期 肝炎型:肝脏肿大、肝区痛、乏力、食欲减退等,部分患者血清ALT升高。 消化不良型:腹痛、腹胀、间歇腹泻。 胆囊、胆管炎型:肝肿大,黄疸和发热肝硬化型:肝脾肿大、腹水、脾功能亢进等。 类侏儒型:生长发育障碍。 慢性感染者会出现胆囊炎、胆结石、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肝吸虫成虫病理切片,四、诊 断,首先了解病史: 肝肿大, 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加;,1.病原诊断:检获虫卵是确诊依据 粪检查虫卵:直接涂片或集卵法 十二指肠引流液查虫卵、成虫2.免疫学诊断: 皮内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3.影像检查: B超、CT,五、流行(epidemiology) 1.分布 亚洲 人体感染较高的国家:中国、日本、朝鲜、 越南和东南亚国家 中国:25个省市、自治区,病人1249万 人群感染率:130(平均2.4%),流行因素传染源:人及保虫宿主,虫卵下水机会感染方式:饮食习惯(生食鱼虾)华支睾吸虫的囊蚴存活力强,食后极易感染:1mm后的鱼片后肉片,90热水中1秒钟后死亡;75热水中3秒钟后死亡;60热水中15秒钟后死亡;在食醋中可存活2小时,在酱油中可存活5小时。,六、防治原则 (control and treatment),1.治疗病人、感染者、患病宠物宣传教育: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预防本病的最有效措施)。管理好家养的猫、狗等动物。.加强粪便管理;杀灭淡水螺;. 药物吡喹酮(praziquantel)(首选药),患者,男,14岁,湖北人,因上腹部不适,钠差,倦怠无力月余入院。当地盛产鱼虾,有吃烧烤小鱼史。检查心肺正常,巩膜轻度黄染,肝大肋下2.5cm,质软,有轻度触痛,脾未触及。血常规:中性粒细胞48,淋巴细胞15,嗜酸性粒细胞27,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肝功能正常。粪便直接涂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