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复习学长经验_第1页
管理学复习学长经验_第2页
管理学复习学长经验_第3页
管理学复习学长经验_第4页
管理学复习学长经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是 09 年四月份买的两本书 一本尤建新的 一本周三多的 我先略读了一遍尤建新的 知道了里面的脉络 在此基础上我又精读了一遍这本很薄 的书 读完之后觉得内容都了解了但是不知道考试的重点 于是我在网上钱买了同济大学 管理学概论的全套复习资料 资料虽多但旧很旧 和周三多书上有关的资料基本没有 所 以不建议在淘宝上面买 买到资料后我首先看的是真题 我把历年考的简答题和论述题都 写在尤建新那本书的相对章节处 这样我就知道了考研的重点是什么了 之后我又读了一 遍尤建新的这本书 然后这本书在考研之前我就再也没有看过它了 因为我听说尤建新院 长出国了 天高皇帝远 重点自然而然的转到了比较权威的周三多这本书上 周三多这本书比较厚 看的时候要有重点的看 有些章节基本不考 2010 年考研中 决 策 这一章竟然没有出大题 白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复习这一章 对于这本书我是花大量时间 去看的 从 6 月份就开始 每天晚上 6 点到 9 点半我都会看这本书 到了 7 月份我精读完 了这本书 我把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张纸上贴在书上利于背诵 然后我在同济大学同学那里 要来了一个视频 是同济大学老师开设的网络课堂 老师讲的正好是周三多这本书的重点 老师讲的非常好 用了很多生动恰当的例子来传授知识 我在考研考场上也用到了很多他 举得例子 之后我基本上是半个月看一遍这本书 一直坚持到 11 月份 到这个时候我基本 上记住了书上所有的知识点 除了第一章和创新那章 然后我报同达考研冲刺班 580 块 只上两天课 心疼啊 拿到了冲刺班的 10 套全真模拟题 也向上过强化班的同学借来 了暑期强化班的讲义拿来复印 觉得比较有价值 尤其是周三多书上的重点在强化班的讲 义上都有 不过我觉得报班的用处不是很大 因为虽然同达说是同济内部老师讲课 的确 是内部老师 那又怎样呢 最后连题型变了都不知道 所以我劝学弟学妹不要报班 浪费钱不要紧 主要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需要讲义的我可以给你们复印 到了 11 月我就开始做模拟试题 案例分析不做 做了一个月的模拟试题后觉得选择题 非常简单 简答题都是书上的 2010 年考研的时候简答题也都是书上的 论述题要结合 书上的内容自由发挥 切记书上有的内容不要自由发挥 需要你死记硬背的东西你答题的 时候要是和书上不一致批卷老师会给你扣很多分 到了 12 月初我已经做了一个月的模拟试 题了 总体上觉得书上的内容掌握的还是不够牢固 于是我用 7 天的时间又看完了一遍这 本书 然后又用了 7 天的时间再次看完了一遍 这回才觉得心里有底了 觉得书上的东西 都在我的脑子里 到了 12 月 15 日我开始看案例 我有 20 套典型案例题 上面有答案例的 方法和怎么答案例才能得高分的指导 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把方法掌握后再去答案例分析觉 得得心应手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从计划 组织 领到 控制这几方面去考虑问题 这样答 题就不会漏掉知识点 到了 1 月 7 号考研的前一天我只是随便的翻翻书 主要看我以前总 结过的东西 1 月 8 号考管理学前一天的晚上我就一直背书 从 9 点一直背到 12 点半 因 为实在睡不着 早上起来又开始背 中午吃晚饭拿出来继续背 临进考场前我还是不放心 拿出书来看了遍 管理的定义及四个职能 考研管理学简答题第一题 当时非常激动 就这样 我的管理学考试结束了 在考试中一共 12 面纸 我写了 11 张 不是我写 不满 12 张 而是我实在太累了 不想再写了 总的来说 我的管理学概论的复习经验就是认真和仔细 第一次过一遍应该要一个月 左右 我说的过书就是一边看一边背那种 然后第二遍差不多也要半个多月 其次是看 管理学概论的复习资料还有那个给我影响很大的视频 学弟学妹们要想管理学概论考高分 周三多的这本书至少要看 8 变 报班根本就是没有必要的 我虽然本科非管理学 可是经 过自己的总结和认真复习 最后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因此只要大家掌握复习的正确方 法 一定可以成功的 祝 11 年考研学子考研成功 同济管理学考研经验同济管理学考研经验 我考了两年的同济管理学 第二年以初试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复试 其中管理学概论 117 分 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最终被同济录取 两年的 管理学概论 复习使我积累了些 许经验和教训 给大家分享一下 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一点帮助 一 管理学概论 的复习 1 关于考试的一点经验 2010 年管概的考纲改动之处就是它将周三多的 管理学 原理与方法 以下简 称周书 第四版列为了参考书目 大纲内容直接就是周书的目录 而之前只把尤建新的 管理学概论 以下简称尤书 列为参考书 虽然之前也一直考到了周书 但考试重点如 此调整还未有过 同济管概一向喜欢考基础 考新的有变化的内容 所以去年我复习的时候就特别关 注了周书与尤书的不同之处 如对管理职能的划分等两书就有所差别 如果考到了两种都 答上 且以周书为主 在新内容方面 由于周书出了第五版 所以第五版上新增的内容就 成了关注的重点 例如 三鹿毒奶粉 事件使得企业道德成了第五版的一个重点 第四版 上一笔带过 如此也就成了同济的考试热点 我就特地看了一下 果然 2010 年考卷上 企业道德问题作为一道大题出现了 管概的大部分题目都是基础题 但要求比较高 它要求对问题的回答要全面 要系 统 开放性的题目还要求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所以考管概的同学一般都会多答 争取 在量上有保证 名词解释当简答做 简答当论述做 论述就当写作来答 管概的答案卷是 一份 12 页的白纸 做完这套试卷估计至少能写八 九页 有同学甚至写满了 12 页 可见 大家都很理解同济对答案全面性的要求 比如 如果要解释 管理 这个名词 不仅要答 上管理的定义 还要答上管理的职能 如果问 法约尔的 14 条管理原则是什么 首先 要对法约尔及其 14 条的背景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然后再分类逐一列出 14 条原则 并对其 中的一些条款进行一些简单的描述 当然 没必要很刻意的去追求量 那样做没多大意义 把你认为该答的都答上 该详的详该略的略 不要遗漏 字体大小适中 排版整洁美观就 行了 我当时就是这样做的 一直在忙着答题 到考试结束时手指头都伸不直了 关节疼 的厉害 最后数了数写了大概有 10 页 2 基础知识的复习 考纲上的周三多的和尤建新的两本书都要看 重点是周书 尤书要看两遍 周书要 看三遍以上 如果之前学过管理学 你可以晚一点到 9 月份开始 如果之前没接触过可以 早点开始 我是在 9 月中旬才开始准备的 先看的尤书 尤书广而不深 泛而不精 要看 两遍才能对它的知识有个系统的把握 它的章末小节做的很好 第二遍要着重的看 周书 很详细 要有重点的看 比如前面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可以略看 最后的技术性很 强的章节也可以略看 属于了解性的内容 其他大部分内容都是必须要好好看的 不仅要 理解它 还要真正看懂 分清楚它与其他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 对容易混淆的地方要专门 列出来对比的看 周书起码要看到这种程度 合上书能想起全书的知识结构 看着目录能 想起各章节的主要内容 这起码要两三遍以后 同达和求进辅导班资料里都有对本书重点 内容的罗列 对整本书的知识框架的描述等 非常有用 把课本知识熟悉了之后就可以通过题目对知识进行巩固 我认为求进每年 11 月底推 出的冲刺班资料 最后 25 套题 还是很好的 历年考生对它的评价都挺高 它就像题库一 样 几乎涵盖了所有考点 每年至少能命中一半的题目 缺点就是题量比较大 少量题目 答案还前后矛盾 要自己去找资料查证 如果你对课本知识掌握的不好看这个可能还会有 点凌乱 还有就是求进的服务态度不怎么样 到货速度也比较慢 不过这都无所谓了 只 买辅导班的资料就行了 他们的班就不用报了 我把周书看了两三遍之后就开始进行 25 套题 把它边做边背的过了一遍之后 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仍不牢固 又快速的将周书看了一遍 这样思路果然清晰了一些 然 后又把 25 套题 背了两遍 PS 其中的案例题不要急于背诵答案 一定要自己先思考怎 么作答 列出一个提纲 然后再对照答案 学习答案的答题角度 答题思路 语言及技巧 除 25 套题 上的案例分析外可以自己再找一些案例分析来看 及时总结效果会更好 到这时基本上快考试了 我在考前的几天里又抽空把课本熟悉了一遍 以巩固自己的知识 框架 在专业课考试的前一晚我还在看 25 套题 上容易混淆的重点内容 以使自己始终 保持良好的状态 这样复习下来专业课也算是准备的很充分了 但其实心里还是会有一点担心 这时 要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 不要再想自己哪里是不是又混淆了 也不要想有没有什么管理学 新理论又出现了等等 没有人能把整本书和整套资料都背下来 你的对手也不是神 你复 习到这个程度已经超过他们很多人了 你该做的都做了 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就没什么好 遗憾的了 放平心态去考试就行了 二 复试 同济的企业管理复试线基本上每年都与国家线相当 335 分左右 但我觉得要考到 350 分以上才算稳妥 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笔试包括专业课笔试和专业英语笔试 一共 两个小时 专业课指定参考书为尤建新老师的 企业管理概论 题目难度不大 但涉及面 广 题量大 专业英语没有指定参考书 题型包括汉译英 英译汉 英语书信 写作等 内容都是与管理有关的 这个有些难度 当时我和很多同学一样都没做完 面试是安排在云通楼的一个教室里 最前面是一张六边形桌子和五张凳子 对面坐 着一排面试老师 我记得当时在场的有彭正龙 主面试官 陈守明 英语面试官 罗瑾 琏 吴泗宗 孙遇春 闫淑敏等 面试分为小组面试和单独面试 50 个人按排名顺序被分 成 10 个小组 小组成员先一起进去 给一个话题让小组进行讨论 然后派一名代表总结 老师在旁边观察每个人的言行进行打分 然后小组成员再一个一个进行单独面试 单独面 试时先进行英文面试 由陈守明老师提问 每人只问一个问题 他给人的印象是严肃 挑 剔 他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不少人都被他难住 包括用英语介绍家乡 推销家 乡的一种特产 介绍家庭情况 介绍自己的母校 为什么考研 为什么考同济 说说大学 的课程 说说管理的定义等等 而他问我的问题更加离谱 他居然让我用英语解释自己的 名字 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名字不好解释 何况是用英语 还好 我有充分的准备 我在复试之前预测了十几个他可能问到的问题 都把它们写了下来 其中在自我介绍里就 包括了用英语解释名字 我假装思考了一下 然后很流利的答了出来 陈老师看着我点了 点头 然后说了声 Okay 就打分了 接下来是汉语问题 主要涉及刚才在小组讨论中 你的表现 个人规划 母校情况 学习成绩 为什么选某个导师 管理学的专业问题等等 如果你的导师在场 就主要由你的导师来问 否则由主考官来问 主考官彭老师看起来是 一个比较严厉的人 他的问题比较难答 我的导师在场 他的问题不是很难 事后对我说 他对我面试时的表现还算满意 得分挺高 至于复试之前要不要联系导师的问题 我觉得如果能联系到最好还是跟导师联系一 下 在复试的前几天把自己的资料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导师 导师看到之后一般都会回复的 还要跟师兄师姐联系一下 了解一下导师的基本情况 性格 课题方向等 跟导师提前联 系 复试时他自然就会多关注你一下 复试是跟与你报同一个导师的同学竞争 而不是跟所有人竞争 三 对同济管理学的看法 同济的管理学跟复旦交大比不算很强 竞争难度也弱了一些 但毕竟是上海的名校 想考进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我们专业 2010 年报考了 555 人 进入复试 50 人 最终录取 25 人 一说是 20 人 报录比超过了 20 1 几乎每年都是这个水平 最多时候达到 600 多 人 困难是有的 但只要你全力以赴 成功还是很有希望的 如果你看到考后成绩列表 你就会发现很多人连 300 分都没考到 他们要么是一边上班一边考 根本没时间看书 要 么只是考一次试试 再加上总分高但单科杯具的同学 真正能进入复试的就不多了 关于 这一点有个学长说的很好 别看报考的有五六百人 只要你认真去复习了 真正能与你竞 争的只有前 100 个 甚至只有前 50 个 其他人都是陪衬 所以 立志要考同济管理学的同学们一定要给自己树立足够的信心 要拿出十二分 的努力去拼搏 不要被报考人数所吓到 也不要轻信一些人散布的同济有多黑多黑之类的 谣言 一路走来 我觉得同济还是很公平透明的 把考研当成你今年的最终极目标 稳扎 稳打 你一定能成功 08 年同济大学管概年同济大学管概 130 分经验谈分经验谈 有些研友让我写写如何复习管理学的经验 一直比较偷懒没写 我的公共课考得很一 般 只有专业课 管理学概论 130 分 救了我一把 这个分数应该说是比较理想的 考研的整个过程还算轻松 虽说时间比较长 准备得比较早 但夏天天气炎热 我真正 好好复习是从 9 月份开始的 关于同济的难度 在 34 所自主招生的高校里 同济的管理分数历年都不是很高 从来没有突破 340 分 英语 分还是很高的 有很多谣传说同济的复试分很低 实际录取分数很高 这是一些人的阴谋 如果吓退一些胆小的 那么与他竞争的人就少了 其实 只有企业管理复试的时候刷 的人比较多 一般来说 同济大学管理类的 350 分 企业管理要高出这个 只要复试不出低级错误 比如基本概念混淆 就能上的 但前提是英语要好 同济因为地处上海 对英语要求高 考 60 多分是保险的 关于课本 同济在 9 月出的考试大纲里给的教材是 管理学概论 第三版 尤建新 陈守明编 同济 大学出版社 2007 这本书才 300 多页 还是 32 开的小本 知识点很全面 但很多都没有 阐述清楚 只是蜻蜓点水一下 所以光看这本书是不够的 还需要看看其他的教材 我推 荐以下几本 1 罗宾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的 管理学 2 周三多 陈传明 复旦大学出的 管理学 原理与方法 3 芮明杰 管理学 现代的观点 这三本书就够了 要重点看同济的教材中没有的知识点 或者同济没有讲清楚的 反正以 同济的为主 3 关于辅导班 因为我不是上海的考生 来来回回不方便 而且也考研成本大 我想在平时的考试前 老 师会有些点题 但考试中把数据改改 很多人还是不会做 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理解 所 以你去上辅导班也一样 如果自己没理解 即使遇到原题还是不会 关键还是看自己 有的辅导班鼓吹自己押中了多少多少分的题 那都是炒作 只有那些不想下功夫 不辨真 伪 想不劳而获的学生才会报班 当然 报班只是一个心理安慰的作用 在复试的时候我问了问他们 上辅导班的人很少 说辅导班也就是拿着同济的课件讲一讲 4 关于辅导资料管理学概论最权威资料 我有些辅导资料 将知识点总结出来 形成一个体系 比如将名词解释 简答题 案 例分析都整理出来 为我们复习节省了很多时间 这点上来看是很好的 同时 将有些考 点的出现次数都找出来了 从这上面也可以发现些小规律 比如隔几年出现一次什么的 不一定有效 复习资料 是一本课件 这个课件内容比较适合答题 对一些概念 特征 相互关系 作用等都阐述得很清楚 而且有条理 复习资料 前半部分是考点的罗列 知识点的框架 后半部分是名词解释 有 120 条 左右 然后我在复习的时候又增加了一些新的 复习资料 是简答题和案例分析的汇总 都是课后的或者历年考题 这个只要掌握答 题思路和技巧就行了 复习资料 是学校 10 月份出的考试大纲 这个没什么指导性 才 1 页而已 后面还有 一份是经济与管理学院教研室出的考试大纲 针对性较强 有 10 多页 知识点也列得很详 细 还有复习资料 模拟试题 什么什么的 就不一一介绍了 09 年的辅导班模拟试题也是有的 由同济大学的彭俊老师主讲 上课地点是赤峰路的上海 商贸学校 5 关于复习计划 我在复习过程中 专业课看了 4 5 遍吧 复习资料就看了几遍 象名词解释就看了很有几 遍 有的就只是走马观花的看看 主要是时间很紧的 9 月份之前 看 2 遍吧 第一遍粗略的看 了解教材的结构 大致内容 形成一个框架 要求看完后 对照目录能回想器知识点 第二遍则要详细地看 仔细的理解各个知识点 并条理性的回答课后习题 有计划的看 比如 2 天看一章 一定要注意做好笔记 这之后我则看了看人大的教材 复旦周三多的教材 这是主要找出其中同济教材中没有的 对其中没有的部分要做笔记 08 年的简答题中的 直觉决策 就是教材之外的 应该是人大 教材上的 最后又回到同济的教材上 认真的看 发现很多都能与其他教材融会贯通 这时才发现对 管理学有了理解 这个过程持续到了 11 月份 再看历年真题的时候 发现还能答 虽然答 不全 但自己组织语言还是可以的 然后 11 月后期就是记忆名词解释 这个一天记几个 前后的循环进行 不要记了后面的忘 了前面的 简答题你只要了解怎么答 答什么就行了 当然要答全 比如问到两者的相互 关系 首先要阐述概念 说说各自特征 相互关系 最后作用什么的 不能单纯的答一点 相互关系 当然要有个人观点 最后加点我认为 体现思维的宽广性或者创新性 中间有必要的话要举举例子 如 08 年问到了 民族四维度还得分析中国传统文化 说中国 人很重视职位 权威 我就举例说中国人称某某副院长的时候 绝对是说某院长 除非他 姓付 呵呵 12 月开始做做模拟题 找找感觉 形成答题思路和技巧 要作到即使不会答的也要能忽悠 几个点 几百字句来 要系统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从领导的角度 从员工的角度 从公司 长远的发展来答 就不会显得你不会答 对管理学很生疏了 同时最好能答成几点几点的 那种 我还建议大家要多做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考前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动手 简答题的也 要列提纲式的写写 我想强调几点 信心 坚持 勤奋 最后希望大家能顺利考上同济大学 在 09 年在嘉定校区见 如果有什么能够帮助大家的可以联系我 考研 考研 20102010 年同济大学企业管理专业考试总结 含试题和我的解答年同济大学企业管理专业考试总结 含试题和我的解答 今天下午考完的管理学概论 应该说 狠狠地解了我上午做数学的窝囊气 感觉管 理学应该考的比较高的 先说下题型 今年和往年的都不一样 和南大的比较像 而且和去年参加过考试的学 长们预测的一样 逐渐向 MBA 考试类型靠拢了 首先是改错 10 1 很基础的 有一道我不是很确定 第二个是单选 20 1 也不是很难 干扰项不多 如果熟悉基础知识 基本上没有问题 第三个是多选 10 2 这个还是第一次做 感觉像政治题的类型了 不过也很基础 大多 联系实际来考 第四个是简答题 是简答题 不是名词解释哦 看过前面几届考企业管理的学长学姐都说同济专业课卡的紧 我想大多是个人原因 或者不熟悉这门课的答题方式吧 这么说吧 名词解释要当简答题 写 简答当论述题写 论述要当小论文写 案例题得联系实际 更要有体系 简答题 5 8 四十分其实不多 但也不少了 考试纸一页纸上 我大概写一道多的题 最多两道 如果 一页纸上超过两道答了 说明你写少了 当然 写的必须有逻辑性 紧扣题目和知识点 而且很反感政治型的答题方式 重复过多 不好 要有自己的观点 最好有著名管理学家的论据 并把著作名和作者写出来 管理知 识是多 但是基本的体系在 管理活动是艺术性的 但更是科学 不能瞎写 1 什么是管理 管理活动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先写尤建新对管理的理解 然后写了亨利法约尔的五大职能 再到最被认可的计划 组织 领导和控制职能 当然 得要稍展开 2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 想画张表 最后没话 因为没自己内容不太好 先写了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然后写正式组 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含义 再写两者区别 主要集中在组织形式基础 内部人际关系 领导 者角色 信息的传播差别等等 3 控制的过程 这个不多说了 4 组织设计工作 重点和内容 这个也不说了 组织活动中组织设计工作的主要任务 过程内容 首先是部门化 部门化 的依据 然后是主要的集中重要组织形式 包括直线型 直线参谋 矩阵制 网络状等 5 管理者所需的有用信息具有什么特征 按照巴纳德关于组织中领导者主要任务的认识 以及 KAST 对于管理者角色的定义 信息对 管理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信息的特征 我觉得用新闻传播学的知识也能理解的了 计算题 1 15 和数学题一样 三个小题 这次让算的是设备选择问题 以前学生产管理的时候也学过 1 2 3 三种设备 购置的固定成本都告诉了 各个设备生产每件产品的成本也告知了 生产能力好像都是 7W 件每年 1 问如果销售出 4W 6W 选择哪个设备 言下之意让你算 成本啦 最好能画个图 但是我算的时候发现 他给的数据不太好画 只好把每个的区间 都算了 最后设备 2 的成本最少 2 用上题选的设备生产 如果单价是 P 那么保本点是 多少 也就是让算盈亏平衡点了 这个容易 R P X C0 cx 0 算出 X 就是了 3 还是用上 题的设别 后来三年 本地市场情况发生变化 只有 3W 的需求 算出是低于平衡点的 就 是说亏损的 但价格还是 P 有一个外地客户发来订单 1W 但要 P0 比 P 低 问你接 不接 单纯从数学角度解 这 1W 并不会占掉 3W 的本地需求 所以算不上机会成本的损失 但生产产品有成本 c x0 所以收益减成本 P0 X c X 0 所以会接下来 但 R 总的来说还是 低于 0 也就是说还是亏损的 这时候作为管理者就应该考虑组织的长远发展 对市场进 行预测 如果短期内市场需求会涨到平衡点以上 那么接下来是有益的 一来减少亏损 二来获得新顾客 但如果市场将长期低迷 那么即使接下来 管理者也应该考虑更换设备 或者转移业务重点 寻求其他机会 论述题 1 20 组织伦理行为如何体现 单纯从伦理上讲 是社会学的问题 我真没有很好的研究 但是学习管理学一开始边学习 了管理的社会责任及其伦理道德 从社会责任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伦理道德 也是一个很好 的手段 企业的社会责任总的来讲就是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包括顾客 员工 供应 商 政府 竞争对手 大的方面还包括社会公众和环境要素 首先还要阐述组织伦理的概念 这个我这没故意记 只好用自己的理解 按照管理学的基 本理念来解构了 然后写伦理行为的重要性和在组织活动中的意义 再歇伦理行为的体现 可以分成几个小点写 按照对不同对象的伦理行为写好了 最后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 当然 题目还要求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解释 这个很关键 我写了 HP 公司 沙钢 可口可 乐 苹果公司的例子 案例分析 1 25 讲的杭州小天鹅的 末日管理 包含了小天鹅公司采取的一系列经营战略措施 1 用管理的创新职能理论分析 小天鹅体现了哪些创新 创新职能 国内写得比较具体还是周三多的书 技术创新 体制创新 组织创新 管理创 新等等 2 末日管理具有什么特征 鼓励创新 是一种强文化 危机意识 还让我想到青岛海尔的日新日清法 是组织活动更为灵活 适应变化 3 谈谈你对网络经济环境下创新的认识 变化是创新的主要来源 当今时代 企业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网络经济环境的变 化 彼得德鲁克在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中谈到了创新的各类来源 创新的本质是价值的创造 网络知识环境下创新的重点在于发现并利用新的变化 创造企业新的利润来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网络应用与企业组织架构的创新 只要上是指扁平化组织的建设 2 网络应用与电子商务的发展 对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的影响 3 网络发展与企业内部学习型组织建设 4 网络经济发展与管理者工作的创新 5 网络经济发展与在此环境下资源配置的创新 6 网络经济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 专业课 管理原理 战略 以指定课本为主 理解记忆 发散思考 重视培养答题的逻辑性 辅导班 没报 不过买了录音和一些资料 用书 除了指定的两本 还有 管理学 原理与方法 周三多 复旦大学出版社 管 理学历年考研试题 金圣才 及一些通过各种途径弄到的资料 后面会列出 复习进程 8 8 8 26 管理原理 第一遍 并做笔记 把自己认为是重要的知识点抄下来 笔记要记的有逻辑 突出重点 重点的内容多记 非重点的内容少写 8 27 9 15 看 管理学 原理与方法 此书实际上是 管理原理 的扩展 多出 了一些决策阿 创新阿之类的章节 其他内容基本一样 看这本书时 依然以理解为主 并且把 管理原理 上没有的内容做笔记补充到 管理原理 的笔记上去 我用的是活页 本 所以笔记可以随时补充 9 16 9 28 把这本笔记背了一遍 因为笔记比较简略 背得时候有不理解的地方随时 翻书察看 9 29 10 20 看罗宾斯的 管理学 这本书是英文翻译过来的 所以有点晦涩难懂 我的进度基本上是每天只看一章 看两到三遍 仍然以理解为主 把重点的内容或是一些 真理性的总结性的话画出来 10 21 10 31 仍然看罗的 管理学 这一遍的任务是做笔记 有了第一遍的理解 做起笔记来比较顺利 最后总结了 60 个理论知识点 11 1 11 20 我开始自己总结这三本管理学课本上的所有知识点 自己做了一个知 识点框架图 我把管理学所有内容分成 18 大块 对于每一块 把三本书上的内容有条理有 逻辑的整理出来 列成一个框架图 比如说管理学历史沿革这一块 可分为五部分 工厂 制度早期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 现代管理理论 及展望思考 每一部分后又罗列 出三本书上有的管理学家及其理论 这样 所有的知识点就在这张框架图上了 我在 每个知识点后面又标出了出处和页数 方便查找 经过这样一个总结的过程 在我的脑海 中已经形成了管理学的框架体系 我每天总结一大块内容 列出知识点框架图 然后开始 翻笔记和书理解记忆每个知识点 记完之后合上书开始回忆这个图 以及图上的每个知识 点 虽然有时候会想得非常痛苦 但事实证明这是个极好的方法 11 21 12 13 我看了一遍 管理学历年考研试题 这本书总结了一些名校的管理学 考研试题 并列出了答案 它的答案内容很多 而且很有逻辑 条理清楚 最重要的一点 它对书上很多理论作了很好的补充 比如它介绍了很多理论的背景 优缺点等 这些都是 课本上没有的 如果在考场上你可以答出这些内容或是自己的一些好的思考 都会为你的 卷面增色不少 我把这本书上课本没有而又和课本有关联的内容和题目进行了补充记忆 并在这些地方作了记号 12 14 12 31 又把自己总结的那个框架图记忆了一遍 结合着看了一遍课本 这样 基本上 所有的知识点都已经在你的脑海里了 1 1 1 19 看了一下自己的资料 如陈传明老师的论文 真题的答案 以及考研班的 笔记 最后自己研究了下历年的试题 把没出过或反复出的知识点总结出来 重点复习 技巧 1 一定要以指定课本为中心进行复习 要重视基础 其实每年的考题超纲的 内容并不多 主要考的还是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 所以要反复的看课本 不仅要看 还要 善于总结 理清管理学个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搞清楚课本写作的逻辑 看目录是个有效 的方法 它能让你从整体上把握课本的内容 要自己试着总结知识点 自己画框架图 如 果把框架图看成一颗树 那么记忆的顺序应该是从树干到大树枝再到小树枝 再到树叶 2 不要死记硬背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学会将管理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可 以有空时看看 中国经营报 等经济管理类报纸 3 一定要自己记笔记 有一些同学要求购买我的笔记 我很愿意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