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县老龄工作发言材料.doc_第1页
广饶县老龄工作发言材料.doc_第2页
广饶县老龄工作发言材料.doc_第3页
广饶县老龄工作发言材料.doc_第4页
广饶县老龄工作发言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申报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自荐材料广饶县地处东营市的南部,全县辖6镇4乡3个办事处,553个村,47.66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5.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12.5%,百岁以上老人12人。我县历来十分重视老龄工作,以全面落实“六个老有”为目标,深入贯彻老年法规政策,大力加强基层老年组织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县老龄事业的发展。曾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敬老模范县、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做好老龄工作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两次以上老龄工作会议和涉老部门主要领导调度会,定期听取老龄工作情况汇报,主要领导亲自过问老龄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987年12月,我县成立了县老龄委员会,2002年10月更名为广饶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担任名誉主任,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有31个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任成员,下设独立的办公室,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全体成员会议。为了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的敬老意识,我县出台了以“四不一考核”(不尊敬老人的不能入党、不能提干、不能被评为先进、不能被评为文明户和新风户)为主要内容的尊老敬老工作考核意见,作为年终考核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领导政绩的一项内容。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县老龄办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6人,设主任1名,副主任3名,工作人员2名。开展了基层老年组织建设年活动,加强了乡镇、村两级老龄组织建设。全县10个乡镇、3个办事处都建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由政工书记担任主任,57名同志为成员,下设工作办公室,配备12名专职工作人员。全县553个村都成立了老年人工作委员会,由村委会主任兼任主任,副主任由本村德高望众、影响力强的老年人担任。村老工委下设学习组、维权组、社会治安组、文体活动组、红白理事会等老年组织。目前,全县县、乡、村三级老龄组织都达到了组织健全、活动正常、作用发挥好,老龄工作的制度、职责、成员名单统一制作版面上墙,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县、乡、村三级老龄组织网络。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县政府为县老龄办配备了办公车辆和电脑等办公自动化设备。自1999年起每年拨付7万元的老年工作基金,累计解决老年教育专项经费60万元。2003年投资515.3万元实施了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全县 名“五保”老人全部入住敬老院,集中供养率达到100%。二、坚持法德结合,全面落实各项老年法规政策。一是认真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县政府对落实山东省和东营市的老年人优待政策提出了明确要求。优待证的颁发和政策落实实行了“四统一”的做法,每年35月份以乡镇为单位对新进入60岁的老年人统一时间、统一照像、统一填表盖章办证,70以上的老年人统一办理免征新增农业税及附加。目前,全县已为40000名老年人换发了新版老年优待证,老年优待证发放率达到了67.7%;2003年为70岁以上老年人免除新增农业税及附加209万元,已连续8年实现了7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零负担”。认真落实60岁以上老年人享受有线电视安装、收视费半价优惠和老年人就医免除门诊费、病历手册费等规定,免费为老年人开放公园、风景区、博物馆、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医疗、金融、商业网点等服务窗口全部设立了老年人优先的标志。二是广泛开展老年维权活动。1997年,我县就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老年执法领导小组,每年组织人大、法院、公安等有关部门开展执法检查,确保了“一法一条例”的贯彻落实。成立了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各乡镇成立了法律援助站,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县法院建立了对涉老案件“四优先”制度,设立了老年法庭,聘请了5名同志为涉老案件陪审员,凡涉老案件全部做到了及时处理,有力地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共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16次,减免诉讼费用4000余元。三是广泛开展敬老活动。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三百”评选、助老1+1、明星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多种形式的敬老活动。县老龄办和县妇联每年评选出500名好媳妇、好婆婆和幸福老人进行表彰奖励、走访慰问;团县委组织开展了助老1+1送温暖活动;县教育局开展了帮扶助老活动;县直35个部门开展了与乡镇敬老院结对子活动;60%的村建立起为高龄老人过生日、发放节日慰问金、慰问品制度。三、多措并举,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一是坚持以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为重点,强化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从1990年开始试点,1996年在全县范围内推开。目前,全县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49860人,占应签人数的92.7%,并在每年的35月份为新进入60周岁的老年人进行续签。有的村在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的同时,实行了子女同时签订承诺书制度。二是完善农村老年人社会救助制度。为使农村税费改革后五保供养制度落实不受影响,我县采取县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保证五保老人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全县人均居民生活水平,年人均供养经费3660元。县委、县政府领导每年在“九九”老人节、春节都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和“百岁”老人,并为每位“百岁”老人发放1200元长寿补助金。三是积极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贫困老年人的救助结合起来,将城乡贫困老年人全部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2003年又进一步提高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每年500元钱、500斤小麦,目前全县132名贫困老人全部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应保尽保。同时,我县有172个村实行了不同形式的老年人养老补贴制度,每人每月发放3060元不等的养老补贴金,占全县村总数的31%。四是大力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我县从1992年开始就积极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全县城镇参保人数达到23000人,覆盖率达到96%,其中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4099人,全年发放离退休费3540万元,做到了足额发放;有22.85(23.51)万农民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投保额达2400(6700)万元,有1155(2966)名农民已经开始领取养老金。五是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为确保城镇职工和广大农民的医疗保障,我县加快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全县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22489人,覆盖率达到95%。我县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始于1996年,200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之一。我县按照农民个人最低10元/人(五保老人、残疾人、特困老人由乡财政代缴)、县乡财政补贴5元/人、市财政补贴10元/人、省财政补贴10元/人的标准筹集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截至2004年3月底,全县受益农民达27.24万人次,其中老年人占70%以上。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室将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全部纳入健康管理,每年春秋查体两次,并全部建立了健康档案,随时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和检查。四、加强老年设施建设,为老年人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环境。我县十分注重加强老年设施建设,1991年县委、县政府将建设老年活动中心作为全县十件实事之一,投资260万元建成了占地60亩,集娱乐、教学、游览于一体的老年人乐园。1994年创办了老年大学,目前学校已从建校之初的42名学员、1个教学班发展到现在的230名学员、6个教学班,开设了政治教育、书法、保健、绘画等课程。今年我县计划采取股份制的形式投资1300万元建设的占地40亩、260张床位、集居住、娱乐、医疗、保健为一体的老年公寓和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等医疗机构建设老年心血管病医院或老年疗养院等项目也正在运作之中。乡镇老年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县10个乡镇都建有敬老院或老年公寓,全部实行了公寓化管理。乡镇老年活动室达到了“两室一场(阅览室、活动室、门球场)”的要求,农村达到了村村有老年活动室的要求。全县已建成老年活动(中心)室573处,门球场40个,露天健身场8个,建老年活动室的村占全县村总数的90%以上。村居老年活动室也配有相应的活动器械,城乡老年活动室利用率均在95%以上。乡镇老年教育逐步普及,有6个乡镇相继建立了老年大学或老年学校,占乡镇总数的60%,为广大农村老年人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五、广泛开展老年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一是健全老年活动组织。1995年成立了县老年体育协会,下设老年门球、舞蹈、京剧、太极拳协会和乡村(居)老年体育协会等活动组织573个,具体由分管的政工书记、工会主席、乡镇老龄办主任、村老年人工作委员会成员负责。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每年定期举办老年健身舞、门球、太极剑培训班,培训骨干学员。县里每年都举办老年人文艺汇演、老年人书画展、庆七一老年人专场演出,县直、乡镇、村居之间经常开展门球邀请赛等比赛交流,乡镇、村(居)重大节日都广泛开展老年秧歌、门球、相棋比赛。目前,全县老年门球队伍已发展到34支600余人。舞蹈、秧歌、京剧、太极拳、太极剑、老年人文艺演唱队等遍布城乡各地,常年坚持活动的老年人已达2.6万人,城镇老年人参与活动率达95(70)%以上,农村老年人参与活动率达22%以上。在2002年全省组织的老年人文艺汇演中,我县“夕阳红”老年京剧演唱队代表东营市参加,荣获全省老年人文艺汇演一等奖。六、积极开展敬老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尊老敬老氛围。全县10个乡镇、3个办事处配备了15名老龄宣传工作通讯员和信息员,每年在各级报纸、电视、广播发表老龄方面的宣传报道30篇左右。把尊老敬老纳入各级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内容,纳入市民守则、村规民约中,作为评选“十星级文明户”标准之一。在各乡镇政府驻地制作了12块大型老龄工作固定宣传牌,每个乡镇都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创建了老龄工作宣传一条街,刷写宣传标语5-10幅。除在重大节日开展老龄工作宣传活动外,我县还把每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