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kjdtkjdt 1 21 2 型单体液压支柱密封质量型单体液压支柱密封质量 检测系统在蒋庄煤矿的应用检测系统在蒋庄煤矿的应用 1 概述 蒋庄煤矿于 1989 年 6 月 24 日正式投产 矿井生产能力核 定为 280 万 t a 目前开采 320 水平第 3 层煤 现有两个生产 采区和两个准备采区 矿井平均每月有 1000 棵单体支柱需要上 井进行维修检测 经检测合格后再投入生产使用 为适应标准 化管理的要求 我矿于 2005 年 5 月新购置一台 kjdt 1 2 型单 体支柱密封质量检测仪用于单体支柱质量检测 2kjdt 1 2 型检测仪简介 kjdt 1 2 型检测仪在单体支柱检测试验中能自动识别初压 在计算机控制下每棵柱子进行单独计时检测 且具有就地动态 压力显示和检测不合格声光报警功能 该检测系统完全克服了 原 dk 系列检测仪以固定的 15 只传感器为一套仪器 且 15 只传 感器必须在同一时刻开始保压检测 等待所有被测支柱均被注 完液后 通过计算机键盘按键后检测仪才开始检测 检测过程 中不提示每棵柱子的当前压力等缺陷 kjdt 1 2 型检测仪是 dk 系列检测仪的更新换代产品 3kjdt 1 2 型检测仪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 kjdt 1 2 型检测器存在着一些问 题 如 智能控制器内没有时钟显示 不能脱离计算机计时 只有压力显示 没有降压百分比和检测时间显示 鉴于此我们 与山东科技大学仪器仪表研究所共同研究并加以改进 改进后 的产品经过投入生产试用 完全克服了上述不足 4kjdt 1 2 型检测仪的性能评价 kjdt 1 2 型检测仪作为一种单体支柱检测试验设备的最新 换代产品 其试验效率和检测质量大大提高 以前使用 dk 系列 检测仪进行检测试验 平均每班最多试验单体支柱 100 棵 高 低压密封试验需要 4h 而现在使用的 kjdt 1 2 型检测仪对每 棵单体支柱只需 6min 就可得出检测试验结果 平均每班可试验 单体支柱 250 棵 较以前提高工效 2 5 倍 kjdt 1 2 型检测仪 以棵为单位进行检测试验 而 dk 系列检测仪以批为单位进行试 验 第一棵柱子与最后一棵柱子同时检测存在较大时间差 两 者相比 kjdt 1 2 型检测仪检测试验更精确 质量更高 而且 整个检测过程是通过计算机将循环采集的有关数据通过智能控 制器进一步处理 显示 存盘 打印等整套程序完全自动运行 无须人员操作 自动化程度高 5 结论 蒋庄煤矿自 2005 年 5 月使用 kjdt 1 2 型检测仪以来 共 检测试验单体支柱 9500 棵 支柱合格率达 100 实践证明 kjdt 1 2 检测仪性能稳定 检测精度高 分辩能力强 自动化 程度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051-2025节流压井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 内部管理培训课件
- 汽车账号营销方案范文(3篇)
- 中餐营销方案及案例(3篇)
- 数字营销策划方案(3篇)
- 化学老师安全培训课件
- 内训师课件改进措施
- 化学岗班组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化学实验室安全培训会课件
- 内蒙古安全生产培训题库课件
-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课件
- 2025年华能上海电力检修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保洁日常标准培训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项目)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一 人教A版 数学 第三章《幂函数》课件
- 氩气瓶的安全使用要求
- 《大模型原理与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糖尿病足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 象棋入门课件教学
-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精细木工项目技术文件(初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