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争端的种类国际争端的种类 法律争端法律争端 法律性较强而关涉利益较小 适合于利用仲裁或国际司法组织依现行国际法规法律性较强而关涉利益较小 适合于利用仲裁或国际司法组织依现行国际法规 则加以裁判解决则加以裁判解决 政治争端政治争端 涉及重大利益而其法律性较弱或者有关的法律规则不甚明确涉及重大利益而其法律性较弱或者有关的法律规则不甚明确 混合型争端混合型争端 事实争端事实争端 国际争端的解决方法国际争端的解决方法 和平方法当中又可分为非强制的和平方法和强制的和平方法和平方法当中又可分为非强制的和平方法和强制的和平方法 非强制的和平方法又可分为外交的解决方法 法律的解决方法和利用国际组织的解决方法非强制的和平方法又可分为外交的解决方法 法律的解决方法和利用国际组织的解决方法 外交解决包括谈判 斡旋 调停 和解和国际调查外交解决包括谈判 斡旋 调停 和解和国际调查 法律解决包括仲裁和司法裁判法律解决包括仲裁和司法裁判 强制性方法 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争端的政治解决方式国际争端的政治解决方式 谈判和协商谈判和协商 斡旋和调停斡旋和调停 调查与和解调查与和解 第三节第三节 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 仲裁 司法机关具有相对完善的组织机构和比较固定的程序规则仲裁 司法机关具有相对完善的组织机构和比较固定的程序规则 仲裁 司法机关适用法律作出的裁决和判决对争端当事国具有拘束力仲裁 司法机关适用法律作出的裁决和判决对争端当事国具有拘束力 法律方法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最后手段法律方法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最后手段 国际仲裁国际仲裁 国际仲裁的概念 在争端发生后 经各当事国同意 将争端交付它们自行选任的仲裁人处国际仲裁的概念 在争端发生后 经各当事国同意 将争端交付它们自行选任的仲裁人处 理 并相互约定服从仲裁裁决的争端解决方法 理 并相互约定服从仲裁裁决的争端解决方法 仲裁解决争端的特点仲裁解决争端的特点 国际仲裁与国际法院的区别国际仲裁与国际法院的区别 docdoc 仲裁制度的主要内容 常设国际仲裁法院常设国际仲裁法院 常设国际法院 国际法院 国际法院国际法院 国际法院的管辖权 国际法院的法律适用 判决执行国际法院的法律适用 判决执行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从从 19841984 年年 2 2 月开始 在美国的资助和直接参与下 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组月开始 在美国的资助和直接参与下 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组 织在尼加拉瓜几个重要港口布设水雷 在短短两个月里就造成织在尼加拉瓜几个重要港口布设水雷 在短短两个月里就造成 8 8 艘外国船舶和艘外国船舶和 5 5 艘尼加拉艘尼加拉 瓜船舶触雷 美国还支持尼反政府武装攻击尼加拉瓜港口 石油设施等 为此 尼加拉瓜瓜船舶触雷 美国还支持尼反政府武装攻击尼加拉瓜港口 石油设施等 为此 尼加拉瓜 于于 19841984 年年 4 4 月月 9 9 日向国际法院提出申请 控告美国在其港口布雷 出动飞机袭击尼加拉瓜日向国际法院提出申请 控告美国在其港口布雷 出动飞机袭击尼加拉瓜 石油设施和港口以及进行其他军事和准军事活动石油设施和港口以及进行其他军事和准军事活动 可适用于本案的国际法原则可适用于本案的国际法原则 禁止使用武力原则 不干涉原则涉及每一主权国家不受外来干预而处理其事务的权利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简称为五项原则简称为五项原则 是中国和印度是中国和印度 中国和缅甸三个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和缅甸三个发展中国家在 2020 世纪世纪 5050 年代首先年代首先 共同倡导的一组系统的国际法原则体系共同倡导的一组系统的国际法原则体系 互相尊重主权及领土完整互相尊重主权及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的意义五项原则的意义 它们与它们与 所规定的原则是一致的所规定的原则是一致的 但有其特色但有其特色 它们是国际法基本原则中的一些核心原则它们是国际法基本原则中的一些核心原则 也是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强化和发展也是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强化和发展 它们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它们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的承认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的承认 五项原则的内容五项原则的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 主权主权 sovereignty sovereignty 即国家主权 是国家的最重要属性 是国家在国际法上所固有即国家主权 是国家的最重要属性 是国家在国际法上所固有 的独立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 主权不可分割 不可让予 主权是国家最主要 最基本的独立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 主权不可分割 不可让予 主权是国家最主要 最基本 的权利 是国家所固有的 并非由国际法所赋予的 国际法中的国家主权原则只是对这一的权利 是国家所固有的 并非由国际法所赋予的 国际法中的国家主权原则只是对这一 权利予以确认和保护 权利予以确认和保护 主权作为国家的固有权利 表现为三个方面 主权作为国家的固有权利 表现为三个方面 对内的最高权对内的最高权 territorial territorial supremacy supremacy personalpersonal supremacy supremacy 对外的独立权对外的独立权 external external sovereignty sovereignty 自卫权自卫权 self defence self defence 主权原则十分重要主权原则十分重要 但主权不是绝对的但主权不是绝对的 互相尊重领土完整互相尊重领土完整 领土是一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领土是一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也是一个国家行使其属地优越权的地域范围也是一个国家行使其属地优越权的地域范围 领土是国家存在的要素之一领土是国家存在的要素之一 国家在其领土上行使主权国家在其领土上行使主权 领土的完整性对主权的行使领土的完整性对主权的行使 至关重要至关重要 互不侵犯原则 互不侵犯原则 是指各国在其相互关系中不得以任何借口进行侵略 不得以违反国互不侵犯原则 是指各国在其相互关系中不得以任何借口进行侵略 不得以违反国 际法的任何其他方法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侵犯另一国的主权 独立或领土完整 不得以际法的任何其他方法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侵犯另一国的主权 独立或领土完整 不得以 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互不侵犯原则 首先必须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首先必须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 其次必须和平解决国家相互之间的争端其次必须和平解决国家相互之间的争端 侵略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 互不侵犯并不是一般地反对战争 而是反对侵略战争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 互不侵犯并不是一般地反对战争 而是反对侵略战争 侵略是指一个国家使用武力侵犯另一个国家的主权 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或以本侵略是指一个国家使用武力侵犯另一个国家的主权 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或以本 定义定义 所宣示的与联合国宪章不符的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武力 所宣示的与联合国宪章不符的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武力 1974 1974 关于侵略定义的决关于侵略定义的决 议议 互不侵犯原则不仅反对大小规模的武装进攻 也禁止进行武力威胁 禁止武装进攻互不侵犯原则不仅反对大小规模的武装进攻 也禁止进行武力威胁 禁止武装进攻 的准备和进行战争的宣传 的准备和进行战争的宣传 下列两类战争不在禁止之列 联合国按照宪章规定合法使用武力联合国按照宪章规定合法使用武力 在外国统治下的民族和人民为行使自决权 为取得被剥夺的权利 自由和独立而进在外国统治下的民族和人民为行使自决权 为取得被剥夺的权利 自由和独立而进 行的民族独立解放战争 包括民族武装斗争和反对侵略的自卫战争行的民族独立解放战争 包括民族武装斗争和反对侵略的自卫战争 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无权以任何理由直接或间接地对别国进行干涉 不得以任何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无权以任何理由直接或间接地对别国进行干涉 不得以任何 借口干涉他国的内政和外交事务 不得以任何手段强迫他国接受别国的意志 社会政治制借口干涉他国的内政和外交事务 不得以任何手段强迫他国接受别国的意志 社会政治制 度和意识形态 度和意识形态 内政的实质和范围 内政就实质而言是国家在其管辖的领土上行使最高权力的表现 内政不是一个单纯的地域上的概念 一个国家在本国境内的某些行为 也可能是违反 国际法的 别国对此违法行为的干扰并不构成对内政的干涉 干涉的含义及形式 干涉是指一国或数国为实现自己的意图 使用政治 经济甚至军事的手段 以直接 或间接的 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干涉另一国的内外事务 使被干涉国按照干涉国的意图行事 以改变被干涉国所执行的某种方针 政策或存在的情势 干涉有多种形式 有采用武力的干涉 也有采取其他形式的干涉 干涉包括积极的干涉和消极的干涉 行为的干涉 属积极干涉 是最常见 最直接 的干涉 不行为的干涉即消极干涉 是指打着不干涉的旗号而纵容别国侵略的情况 这是 干涉的特殊形式 平等互利原则平等互利原则 平等互利原则包括平等和互利两项内容 所谓平等 就是国家不分大小强弱 人口平等互利原则包括平等和互利两项内容 所谓平等 就是国家不分大小强弱 人口 多寡 政策制度和经济制度如何 都具有平等地位 因而都应该互相尊重 平等相处 任多寡 政策制度和经济制度如何 都具有平等地位 因而都应该互相尊重 平等相处 任 何国家不应谋求任何特权 何国家不应谋求任何特权 所谓互利 就是各国在其相互关系中 不能谋取片面的利益 更不能以损害 剥削所谓互利 就是各国在其相互关系中 不能谋取片面的利益 更不能以损害 剥削 或榨取别国为目的 而应该对双方都有利 或榨取别国为目的 而应该对双方都有利 平等互利原则不仅对国家政治关系有重要意义 而且在国际经济关系和提供对外援平等互利原则不仅对国家政治关系有重要意义 而且在国际经济关系和提供对外援 助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助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一贯认为 援助国与受援国是相互援助的 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我国一贯认为 援助国与受援国是相互援助的 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19831983 年我国提年我国提 出了对外援助四原则 即出了对外援助四原则 即 平等互利 讲求实效 形式多样 共同发展平等互利 讲求实效 形式多样 共同发展 和平共处原则和平共处原则 和平共处是指国家在其相互关系上 应彼此尊重对方现存的社会经济制度 不得使和平共处是指国家在其相互关系上 应彼此尊重对方现存的社会经济制度 不得使 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以及其他任何方法改变或企图改变对方的社会经济制度 根据国际法的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以及其他任何方法改变或企图改变对方的社会经济制度 根据国际法的 要求 实行广泛的合作 发展友好关系 和睦相处 要求 实行广泛的合作 发展友好关系 和睦相处 和平共处的主要内容 各国应和平地同时存在 不应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在国际人格上有所区别 各国应和平地同时存在 不应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在国际人格上有所区别 更不应因此而互相攻击 干涉和颠覆更不应因此而互相攻击 干涉和颠覆 各国应和平地相互来往 和平地处理相互间的关系 以促进彼此的了解与合作各国应和平地相互来往 和平地处理相互间的关系 以促进彼此的了解与合作 如遇争端应以和平方法解决 而不应诉诸武力或武力威胁 如遇争端应以和平方法解决 而不应诉诸武力或武力威胁 民族自决原则民族自决原则 民族自决原则 是指被殖民主义奴役和压迫的民族 有采取国际法确认的一切合法民族自决原则 是指被殖民主义奴役和压迫的民族 有采取国际法确认的一切合法 手段 摆脱殖民统治 建立民族独立的主权国家 并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社会政治制度发展手段 摆脱殖民统治 建立民族独立的主权国家 并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社会政治制度发展 民族经济的权利 民族经济的权利 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 是第一个确认民族自决原则的国际文件 是第一个确认民族自决原则的国际文件 宪章的第宪章的第 1 1 条第条第 2 2 款规定款规定 发发 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的友好关系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的友好关系 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 以增进以增进 普遍和平普遍和平 民族自决原则民族自决原则 不得将民族自决原则解释为授权或鼓励采取任何行动不得将民族自决原则解释为授权或鼓励采取任何行动 局部或全部地破坏或损害独立局部或全部地破坏或损害独立 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统一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统一 每一国均不得采取目的在于局部或全部破坏另一国国内统一及每一国均不得采取目的在于局部或全部破坏另一国国内统一及 领土完整的行动领土完整的行动 任何外国不得假借民族自决名义对独立国家进行煽动任何外国不得假借民族自决名义对独立国家进行煽动 挑拨或策动民族分裂活动挑拨或策动民族分裂活动 破破 坏该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坏该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是指国家之间在发生纠纷或争端时 应通过和平方法予以解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是指国家之间在发生纠纷或争端时 应通过和平方法予以解 决 任何使用或企图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的办法来解决争端 都是违反国际法的 决 任何使用或企图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的办法来解决争端 都是违反国际法的 忠诚履行国际义务原则忠诚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忠诚履行国际义务原则是指一个国家应善意履行联合国宪章规定的 由公认的国际是指一个国家应善意履行联合国宪章规定的 由公认的国际 法原则和规则产生的其作为缔约国参加的国际条约所承担的各项义务 法原则和规则产生的其作为缔约国参加的国际条约所承担的各项义务 凡是符合国际法的 由有效条约产生的国际义务 而非奴役性的 侵略性的或由非凡是符合国际法的 由有效条约产生的国际义务 而非奴役性的 侵略性的或由非 法条约所产生的国际义务 国家都应善意地履行 不得违背 法条约所产生的国际义务 国家都应善意地履行 不得违背 联合国的主要机关 大会大会 安全理事会安全理事会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托管理事会托管理事会 秘书处秘书处 国际法院国际法院 联合国大会 大会是联合国最具代表性和职能及权限最为广泛的机关 大会是联合国最具代表性和职能及权限最为广泛的机关 大会主要是一个审议和建议机关 是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世界议会性质的国际论坛 大会主要是一个审议和建议机关 是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世界议会性质的国际论坛 它无权迫使任何一国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而只能以建议方式表达国际舆论 发挥重要影响 它无权迫使任何一国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而只能以建议方式表达国际舆论 发挥重要影响 大会与安理会一道在联合国各机关中居于中心地位 大会与安理会一道在联合国各机关中居于中心地位 大会的组成 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 同时也是由政府代表组成的政府间机关 每个国家出席大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 同时也是由政府代表组成的政府间机关 每个国家出席大 会的代表不超过会的代表不超过 5 5 人 但只有一个投票权 人 但只有一个投票权 大会每年举行一次常会 从每年大会每年举行一次常会 从每年 9 9 月的第三个星期二开始 一般在月的第三个星期二开始 一般在 l2l2 月月 2525 日前闭日前闭 幕 如果议程尚未讨论完毕 则在第二年春天继续开会 在休会期间有必要时 秘书长经幕 如果议程尚未讨论完毕 则在第二年春天继续开会 在休会期间有必要时 秘书长经 安全理事会或过半数会员国的请求可临时召集特别会议 大会每届会期选举主席团 设主安全理事会或过半数会员国的请求可临时召集特别会议 大会每届会期选举主席团 设主 席席 1 1 人 副主席人 副主席 2l2l 人 按亚洲 非洲 拉美 东欧 西欧等地区分配产生 由会员国轮流人 按亚洲 非洲 拉美 东欧 西欧等地区分配产生 由会员国轮流 选任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担任主席 但每届大会都可当选为副主席 选任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担任主席 但每届大会都可当选为副主席 非会员国经联大批准 且至少是一个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成员 可以观察员资格出席非会员国经联大批准 且至少是一个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成员 可以观察员资格出席 联合国大会 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民族解放组织可以应邀参加联大会议 观察员在联大联合国大会 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民族解放组织可以应邀参加联大会议 观察员在联大 没有投票权 但经大会主席允许 可就与其有关问题发言 没有投票权 但经大会主席允许 可就与其有关问题发言 大会下设的委员会 政治与安全委员会 特别政治委员会 1993 年第 47 233 号决议 经济与财政委员会 社会人道与文化委员会 非殖民化委员会 行政与预算委员会 法律委员会 总务委员会和全权证书委员会 大会的职权 审议为维持和平与安全进行合作的一般原则 并提出建议审议为维持和平与安全进行合作的一般原则 并提出建议 讨论会员国 安理会或非会员国提出的有关和平安全的任何问题 并可提出建议讨论会员国 安理会或非会员国提出的有关和平安全的任何问题 并可提出建议 提请安理会注意足以危机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情势 并建议和平解决的措施提请安理会注意足以危机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情势 并建议和平解决的措施 发动研究并提出建议 促进政治 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合作 协助实现全人类的人发动研究并提出建议 促进政治 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合作 协助实现全人类的人 权和基本自由权和基本自由 鼓励国际法的逐渐发展与编纂鼓励国际法的逐渐发展与编纂 接受和审议联合国和其他机构的报告接受和审议联合国和其他机构的报告 选举安理会 经社理事会和托管理事会须经选举的理事国选举安理会 经社理事会和托管理事会须经选举的理事国 根据安理会的建议中止会员国的权利和开除会员国根据安理会的建议中止会员国的权利和开除会员国 审议和批准联合国的预算 分配会员国的经费负担 审查各专门机构的行政预算等审议和批准联合国的预算 分配会员国的经费负担 审查各专门机构的行政预算等 大会的表决程序 大会实行一国一票制 每个会员国在大会享有一个投票权 对于重要问题的决议 大会实行一国一票制 每个会员国在大会享有一个投票权 对于重要问题的决议 需由出席并参加投票的会员国需由出席并参加投票的会员国 2 32 3 多数通过 程序性问题则以简单多数表决 对于其他问多数通过 程序性问题则以简单多数表决 对于其他问 题的决议 以到会及投票国的过半数决定 题的决议 以到会及投票国的过半数决定 在实践中在实践中 大会常以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大会常以协商一致通过决议 安理会 securitysecurity councilcouncil 安理会由安理会由 1515 个理事国组成 其中 中 法 俄 英 美五国是常任理事国 其余个理事国组成 其中 中 法 俄 英 美五国是常任理事国 其余 1010 国是非常任理事国 非常任理事国由联合国大会按地区分配名额以国是非常任理事国 非常任理事国由联合国大会按地区分配名额以 2 32 3 多数票选出 任期多数票选出 任期 两年每年改选五名 交替进行 不得连选连任 并且 必须由同一地区的国家接替 每一两年每年改选五名 交替进行 不得连选连任 并且 必须由同一地区的国家接替 每一 理事国有代表一人 各理事国应有代表常驻会所 理事国有代表一人 各理事国应有代表常驻会所 安理会主席的职位由各理事国按其国名的英文字首的排列次序按月轮流担任 即轮安理会主席的职位由各理事国按其国名的英文字首的排列次序按月轮流担任 即轮 值国 值国 安理会每年举行两次定期会议 由理事国认为合宜的时候派政府人员或特别指定的 安理会每年举行两次定期会议 由理事国认为合宜的时候派政府人员或特别指定的 代表出席 此外 由主席认为必要时可随时召集各常驻代表举行常会 代表出席 此外 由主席认为必要时可随时召集各常驻代表举行常会 安理会的职权 在和平解决会员国争端方面在和平解决会员国争端方面 它可以促请争端各当事国用和平方法解决争端它可以促请争端各当事国用和平方法解决争端 可以调可以调 查任何争端或情势查任何争端或情势 以断定其继续存在是否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以断定其继续存在是否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 在维持和平与制止侵略方面在维持和平与制止侵略方面 它应断定任何对和平的威胁它应断定任何对和平的威胁 破坏或侵略行为是否存在破坏或侵略行为是否存在 为防止情势恶化为防止情势恶化 可促请有关当事国遵行安理会认为必要或适当的临时措施可促请有关当事国遵行安理会认为必要或适当的临时措施 可以建议或决可以建议或决 定采取不涉及使用武力的强制措施定采取不涉及使用武力的强制措施 并促请联合国会员国执行并促请联合国会员国执行 如不足以解决问题如不足以解决问题 可采取武可采取武 力行动力行动 派遣军事观察团和采取维和行动派遣军事观察团和采取维和行动 安理会负责拟订军备管制方案安理会负责拟订军备管制方案 在战略性地区行使联合国的托管职能及其他在战略性地区行使联合国的托管职能及其他 维持和平行动 联合国的维持和平行动被认为是一种临时措施联合国的维持和平行动被认为是一种临时措施 维持和平行动有联合国建立的在冲突维持和平行动有联合国建立的在冲突 地区帮助维持或恢复和平的地区帮助维持或恢复和平的 有军事人员参加的有军事人员参加的 无强制力的一种行动无强制力的一种行动 包括派遣军事观察团包括派遣军事观察团 和维持和平部队两种形式和维持和平部队两种形式 维和部队的主要任务是观察 调查 报告被派驻地区的局势维和部队的主要任务是观察 调查 报告被派驻地区的局势 监督该地区的停火休战监督该地区的停火休战 或停战或停战 维护中立的非军事区域维护中立的非军事区域 执行脱离接触的决议执行脱离接触的决议 督促有关方面撤军督促有关方面撤军 防止外来干涉组防止外来干涉组 织非法越界和渗透织非法越界和渗透 维护当地法律和秩序等维护当地法律和秩序等 安理会的表决程序 安理会每个理事国有一个投票权 安理会的表决区分程序问题和实质问题 安理会每个理事国有一个投票权 安理会的表决区分程序问题和实质问题 表决时 程序性事项以任何表决时 程序性事项以任何 9 9 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决定 宪章第六章或第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决定 宪章第六章或第 5252 条第条第 3 3 项项 有关和平解决争端的事项 如果理事国为争端当事者 则不参加投票 有关和平解决争端的事项 如果理事国为争端当事者 则不参加投票 实质性事项以包括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在内的实质性事项以包括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在内的 9 9 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决定 即任一常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决定 即任一常 任理事国的反对票都可否决决议任理事国的反对票都可否决决议 但常任理事国不参加投票或弃权但常任理事国不参加投票或弃权 不构成否决不构成否决 这就是安理这就是安理 会表决制度上适用的会表决制度上适用的 大国一致原则大国一致原则 程序性事项 通过或修改安理会的议事规则通过或修改安理会的议事规则 确定推选安理会主席的方法确定推选安理会主席的方法 组织安理会本身使其能持续行使职能组织安理会本身使其能持续行使职能 选定安理会会议的时间和地点选定安理会会议的时间和地点 设立执行其职能所必需的机构设立执行其职能所必需的机构 邀请在安理会中没有代表的会员国在对该国利益有特别关系时参加讨论邀请在安理会中没有代表的会员国在对该国利益有特别关系时参加讨论 邀请在安理会正在审议的争端的当事国参加讨论邀请在安理会正在审议的争端的当事国参加讨论 非程序性事项 解决争端解决争端 调整足以引起争端的情势调整足以引起争端的情势 消除对和平的威胁及制止对和平的破坏消除对和平的威胁及制止对和平的破坏 建议大会接纳新会员国建议大会接纳新会员国 中止会员国的权利中止会员国的权利 开除会员国和向大会推荐秘书长人选等开除会员国和向大会推荐秘书长人选等 双重否决权 如果对某一事项是程序性的还是实质性的发生争执如果对某一事项是程序性的还是实质性的发生争执 须先决定该事项是否属于程序性须先决定该事项是否属于程序性 时时 常任理事国可行使否决权常任理事国可行使否决权 否决其为程序性问题否决其为程序性问题 在对作为实质问题的该事项表决时在对作为实质问题的该事项表决时 五五 大国还可以行使否决权大国还可以行使否决权 这就是所谓的这就是所谓的 双重否决权双重否决权 四 外交保护的概念四 外交保护的概念 外交保护是指国家通过外交途径对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所进行的保护 目外交保护是指国家通过外交途径对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所进行的保护 目 的是补偿本国国民所受的损害或纠正本国国民因别国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所受到的不公正待的是补偿本国国民所受的损害或纠正本国国民因别国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所受到的不公正待 遇 遇 实行外交保护既是行使国家固有的权利 也是为了维护本国国民的利益 二者密切实行外交保护既是行使国家固有的权利 也是为了维护本国国民的利益 二者密切 相连 具有互补性 如果一国行使外交保护权 就把受侵害的本国人与东道国的争端转变相连 具有互补性 如果一国行使外交保护权 就把受侵害的本国人与东道国的争端转变 成了国与国的争端 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 成了国与国的争端 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 行使外交保护权的条件行使外交保护权的条件 1 1 被保护的人持续具有保护国的实际国籍 外交保护权源于属人管辖权 保护的对 被保护的人持续具有保护国的实际国籍 外交保护权源于属人管辖权 保护的对 象应当是本国国民 即本国的自然人和法人 象应当是本国国民 即本国的自然人和法人 2 2 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的非法侵害 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的非法侵害 3 3 用尽当地救济用尽当地救济 exhaustion exhaustion ofof locallocal remedies remedies 外国人受到不法侵害后 外国人受到不法侵害后 在利用所在国司法或行政机关的救济过程中 仍然属于所在国国内管辖事项 在用尽所有在利用所在国司法或行政机关的救济过程中 仍然属于所在国国内管辖事项 在用尽所有 可能的救济手段前 不发生国际责任 可能的救济手段前 不发生国际责任 外交保护主要针对的情况外交保护主要针对的情况 侨民被逮捕或拘禁侨民被逮捕或拘禁 侨民受到司法拒绝侨民受到司法拒绝 侨民的财产被没收或其他权利及利益被剥夺侨民的财产被没收或其他权利及利益被剥夺 居留国不给予侨民足够的保护以防范私人暴力行为居留国不给予侨民足够的保护以防范私人暴力行为 侨民无故受到居留国的歧视性待遇侨民无故受到居留国的歧视性待遇 驱逐或迫害驱逐或迫害 卡尔沃主义卡尔沃主义 阿根廷法学家卡尔沃针对西方列强常常以外交保护为借口侵略或干涉弱小国家的行阿根廷法学家卡尔沃针对西方列强常常以外交保护为借口侵略或干涉弱小国家的行 为 提出外国人在南美国家不应享受比本地人更多的保护 外国人在私法上的权利争议应为 提出外国人在南美国家不应享受比本地人更多的保护 外国人在私法上的权利争议应 属当地普通法院的管辖 任何外来干涉即使是外交干涉也会造成强国欺凌弱国的结果 会属当地普通法院的管辖 任何外来干涉即使是外交干涉也会造成强国欺凌弱国的结果 会 形成本国人与外国人的不平等 这一理论通称为形成本国人与外国人的不平等 这一理论通称为 卡尔沃主义卡尔沃主义 Carlavo Carlavo doctrine doctrine 是 是 卡尔沃条款卡尔沃条款 的理论基础 的理论基础 卡尔沃条款卡尔沃条款 南美国家涉外契约中的条款 要求外国人在契约的执行问题上 声明放弃其本国政南美国家涉外契约中的条款 要求外国人在契约的执行问题上 声明放弃其本国政 府的外交保护权 府的外交保护权 南美国家的宪法或法律中的条款 内容是否定或限制外国人要求东道国进行赔偿的南美国家的宪法或法律中的条款 内容是否定或限制外国人要求东道国进行赔偿的 权利 规定在这方面外国人应当与本国人同样看待 权利 规定在这方面外国人应当与本国人同样看待 南美国家相互间及其与欧洲国家间订立条约中的条款 其内容是国家对于个人因内南美国家相互间及其与欧洲国家间订立条约中的条款 其内容是国家对于个人因内 战造成的损失 不承担责任 除非政府有疏于防范的过失 战造成的损失 不承担责任 除非政府有疏于防范的过失 若干仲裁裁决承认了卡尔沃条款 在南美洲国家范围内 卡尔沃主义成为美洲国际若干仲裁裁决承认了卡尔沃条款 在南美洲国家范围内 卡尔沃主义成为美洲国际 法的一项原则 西方国际法学家大都否认卡尔沃条款效力 法的一项原则 西方国际法学家大都否认卡尔沃条款效力 第三节 引渡与庇护引渡与庇护 波兰海员案波兰海员案 19551955 年 年 7 7 名波兰海员在航行途中拘禁了自己的船长和部分海员 并将船驶进英国名波兰海员在航行途中拘禁了自己的船长和部分海员 并将船驶进英国 港口 同时要求政治避难 波兰政府以港口 同时要求政治避难 波兰政府以 故意伤害故意伤害 非法拘禁非法拘禁 等罪名向英国提出引渡等罪名向英国提出引渡 的请求 而英国法院却认为这的请求 而英国法院却认为这 7 7 名海员的行为构成政治犯罪 因为根据当时波兰的法律 名海员的行为构成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