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范文样例_第1页
开题报告范文样例_第2页
开题报告范文样例_第3页
开题报告范文样例_第4页
开题报告范文样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题报告范文样例开题报告范文样例 4 6年级小学师生关系的比较研究 一 选题背景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 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要求下 正实现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走向现代的深刻变革 处理好师生关系 是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 小学儿童与教师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 是师生之间在教育 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 是教师和学生通过相互影响和作 用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 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情 感 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 12岁 15岁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处于 心理断乳期 他们会经常 表现为自尊心增强而自觉性差 人格上完全独立而经济上完全依赖 之间的诸多矛盾 对成人有或多或少具有抗拒心理 人生观 价值 观 世界观开始形成 伴随着生理的变化发生了心理的变化 对人 生的各种问题时常感到困惑 少年儿童的这一关键时期 特别需要教师担当起传道 授业 解惑 的天职 帮助学生健康 快乐地成长 对于小学生来讲其师生关系与同伴及亲子关系有很大区别 其中的 一个重要区别是师生关系带有明显的强制性 即学生与老师之间的 关系是他自己无法选择的 不管他们对所安排的老师是喜欢还是讨厌 还是他们之间的关系表 现为冲突还是和谐 这种关系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都将继续下 去 而己有的研究发现 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以及自我 概念等方面 同时还对学生的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从这方面来讲 儿童与教师的关系对他们的影响还是很巨大的 师 生关系的研究意义也是很重要的 小学 4 5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面临升学压力 但是也有其他方面的烦恼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改变学生被迫学习 机械学习的现状 激 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和学习 而小学6年级的学生不仅会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扰 还会面临升 学的压力 因此 对于6年级的学生我们更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来帮助他们 减轻压力 研究 4 5 6年级三个的师生关系 通过比较和观察三个年级的师生关系 促使更多的人思考师生关系在不同对象身上将如何建立 才能更好 地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需要 为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提供新的 思路 二 研究综述师生关系问题是一个贴近实际 充满个性化 而且极 为具体 多变的现实问题 教育现实中的师生关系内容十分丰富 概括来说 师生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关系 即以教学内容为媒介的 教 与 学 的工作关系 2 社会伦理关系 即以社会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师生共同遵守和学习 的道德经验以及各自履行的道德义务 3 人际关系 是以心理交往为基础的 包括因情感的交往和交流而 形成的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教师和学生个体之间由于情趣相投而 形成的非正式个人关系 2 有许多国内外学者从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对师生关系得出了不 同的研究成果 一 国外学者的研究师生关系是在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 作 为交往的主体 教师和学生都对师生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 社会心理学家Kelley认为 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一定的心理组织或结 构 由于知觉者本身已有的心理结构不同 因而对同一社会刺激会发 生不同的知觉结果 人际互动方面的研究发现 互动双方以及观察者在对同一客体进行报 告时 存在显著的差异 方晓义等于xx年研究发现青少年对父母冲突的知觉明显比母亲消极 在对教师课堂行为以及教师教育行为的研究也表明 教师的知觉要比 学生的知觉更为积极 3 但这些研究大多都是在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借鉴 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从教师知觉的角度来探讨师 生关系 也有一些师生关系的研究大多从教师的行为特点出发 如根据教师的 领导行为 课堂教育行为等角度来研究师生关系 Lippitt陈枚 1992 所提出的 三侧面三层面的三棱柱体 的师生交往模型对师 生交往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6 因而 我们可以看出guo内师生关系调查研究呈现出了以下几点 1 研究视角的多学科化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 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不断地凸现 师生关系研 究的圈子也不断地拓宽 多学科交叉研究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突破单一的教育学领域 将师生关系放到心理学 社会学 法学 哲学阐释学甚至文化生态学的视域中考察 对师 生关系的解释更加丰富 深刻 2 从静态描述走向对动态过程的研究 研究更倾向于用具有动态性质的 师生互动 师生交往 来代 替静态描述的 师生关系 并开始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师生关系 模式 3 师生关系研究的人本主义价值趋向 这体现在文献中 研究者强调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地位 并致力于 构建 民主 平等 对话 的新型师生关系 7 当前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证研究上 都 远远不如对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的探讨 在幼儿和小学低年级阶段 许多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都是相对静态的 没有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深入分析师生关系的发展趋势 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和年级的增长 师生关系会不断的发生变 化 因此小学的师生关系就会不同于幼儿阶段的师生关系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思路先收集大量有关小学生师生关系的资 料 再以某一个学校4 6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让学生填写 从学生的 回答中得出有效的信息 还要观察师生在课内课外的互动情况 或 主动和某个教师或学生交谈 从这几个方面取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再通过归纳分析得出本课题的研究结论 研究方法 1 调查问卷设计小学师生关系学生问卷 教师问卷 2 观察法观察4 6年级学生的行为 3 谈话法主动与教师和学生谈话 四 创新点本课题通过比较不同年级 不同性别学生的师生关系 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实证性 不是对师生关系进行概念分析和理论构 建 而是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还可以观察情境中的师生关系 观察师生在情境中的互动方式和存 在的问题 因而对具体的教学实践缺乏实践指导意义 六 主要参考文献 2 杨继平 3 6年级小学生师生关系调查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 xx年第5期 3 王晓华 王耘 3 6年级学生及其教师对师生关系知觉的比较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期 刊 xx年第3期 4 王耘 王晓华 张红川 3 6年级小学生师生关系结构 类型及其发展 心理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