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第 1 页 共 28 页1欢迎下载 立体几何立体几何 建坐标系建坐标系 1 如图 四棱锥 S ABCD 中 AB CD BC CD 侧面 SAB 为等边三角形 AB BC 2 CD SD 1 证明 SD 平面 SAB 求 AB 与平面 SBC 所成的角的大小 2 如图 在四面体 ABOC 中 OC OA OC OB AOB 120 且 OA OB OC 1 设 P 为 AC 的中点 Q 在 AB 上且 AB 3AQ 证明 PQ OA 求二面角 O AC 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3 如图 在正三棱柱 ABC A1B1C1中 AB 4 AA1 点 D 是 BC 的中点 点 E 在 AC7 上 且 DE A1E 证明 平面 A1DE 平面 ACC1A1 求直线 AD 和平面 A1DE 所成角的正弦值 精品文档 第 2 页 共 28 页2欢迎下载 4 如图 在直三棱柱 ABC A1B1C1中 AB 1 AC AA1 ABC 60 3 证明 AB A1C 求二面角 A A1C B 的大小 5 四棱锥 A BCDE 中 底面 BCDE 为矩形 侧面 ABC 底面 BCDE BC 2 CD 2 AB AC 证明 AD CE 设侧面 ABC 为等边三角形 求二面角 C AD E 的大小 精品文档 第 3 页 共 28 页3欢迎下载 6 如图 正三棱柱 ABC A1B1C1的所有棱长都为 2 D 为 CC1中点 求证 AB1 平面 A1BD 求二面角 A A1D B 的大小 7 如图 在三棱锥 V ABC 中 VC 底面 ABC AC BC D 是 AB 的中点 且 AC BC VDC a 2 0 求证 平面 VAB 平面 VCD 试确定 的值 使得直线 BC 与平面 VAB 所成的角为 6 8 如图 BCD 与 MCD 都是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 平面 MCD 平面 BCD AB 平 面 BCD AB 2 求直线 AM 与平面 BCD 所成角的大小 求平面 ACM 与平面 BC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 精品文档 第 4 页 共 28 页4欢迎下载 9 如图 在四棱锥 P ABCD 中 PD 平面 ABCD PD DC BC 1 AB 2 AB DC BCD 90 求证 PC BC 求点 A 到平面 PBC 的距离 10 如图 直三棱柱 ABC A1B1C1中 AC BC AA1 AB D 为 BB1的中点 E 为 AB1上 的一点 AE 3EB1 证明 DE 为异面直线 AB1与 CD 的公垂线 设异面直线 AB1与 CD 的夹角为 45 求二面角 A1 AC1 B1的大小 精品文档 第 5 页 共 28 页5欢迎下载 11 如图 四棱锥 S ABCD 中 底面 ABCD 为矩形 SD 底面 ABCD AD 2 DC SD 2 点 M 在侧棱 SC 上 ABM 60 证明 M 是侧棱 SC 的中点 求二面角 S AM B 的大小 12 如图 直三棱柱 ABC A1B1C1中 AB AC D E 分别为 AA1 B1C 的中点 DE 平面 BCC1 证明 AB AC 设二面角 A BD C 为 60 求 B1C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的大小 13 如图 四棱锥 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 PD 底面 ABCD 点 E 在棱 PB 上 求证 平面 AEC 平面 PDB 当 PD AB 且 E 为 PB 的中点时 求 AE 与平面 PDB 所成的角的大小 2 精品文档 第 6 页 共 28 页6欢迎下载 14 如图 在四棱锥 P ABCD 中 底面 ABCD 是矩形 PA 平面 ABCD PA AD 4 AB 2 以 BD 的中点 O 为球心 BD 为直径的球面交 PD 于点 M 求证 平面 ABM 平面 PCD 求直线 PC 与平面 ABM 所成的角 求点 O 到平面 ABM 的距离 15 如图 四棱锥 S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 SD 平面 ABCD SD 2a AD a2 点 E 是 SD 上的点 且 DE 00 y 0 z 0 x 2 y 2 z x y 2 z x 1 y z 由 得 精品文档 第 10 页 共 28 页10欢迎下载 故 x 1 由 1 得 y2 z2 1 又由 2 得 x2 y 2 2 z2 4 即 y2 z2 4y 1 0 故 y z 3 分 于是 S 0 0 故 DS AS DS BS 又 AS BS S 所以 SD 平面 SAB 6 分 设平面 SBC 的法向量 a m n p 则 a a a 0 a 0 又 0 2 0 故 9 分 取 p 2 得 a 0 2 又 2 0 0 cos 故 AB 与平面 SBC 所成的 角为 arcsin 12 分 2 解法一 在平面 OAB 内作 ON OA 交 AB 于 N 连结 CN 在 AOB 中 AOB 120 且 OA OB OAB OBA 30 在 Rt AON 中 OAN 30 ON AN 在 ONB 中 NOB 120 90 30 OBN NB ON AN 又 AB 3AQ Q 为 AN 的中点 在 CAN 中 P Q 分别为 AC AN 的中点 PQ CN 由 OA OC OA ON 知 OA 平面 CON 又 NC 平面 CON OA CN 由 PQ CN 知 OA PQ 连结 PN PO 由 OC OA OC OB 知 OC 平面 OAB 又 ON 平面 OAB OC ON 又由 ON OA 知 ON 平面 AOC OP 是 NP 在平面 AOC 内的射影 在等腰 Rt COA 中 P 为 AC 的中点 AC OP 根据三垂线定理 知 AC NP OPN 为二面角 O AC B 的平面角 在等腰 Rt COA 中 OC OA 1 OP 在 精品文档 第 11 页 共 28 页11欢迎下载 Rt AON 中 ON OAtan 30 在 Rt PON 中 PN cos OPN 解法二 取 O 为坐标原点 以 OA OC 所在的直线为 x 轴 z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 xyz 如 图所示 则 A 1 0 0 C 0 0 1 B P 为 AC 的中点 P 又由 已知 可得 又 1 0 0 0 故 记平面 ABC 的法向量 n n1 n2 n3 则由 n n 且 1 0 1 得故可取 n 1 1 又平面 OAC 的法向量为 e 0 1 0 cos 二面角 O AC B 的平面角是锐角 记为 则 cos 3 如图所示 由正三棱柱 ABC A1B1C1的性质知 AA1 平面 ABC 又 DE 平面 ABC 所以 DE AA1 而 DE A1E AA1 A1E A1 所以 DE 平面 ACC1A1 又 DE 平面 A1DE 故平面 A1DE 平面 ACC1A1 解法一 过点 A 作 AF 垂直 A1E 于点 F 连结 DF 由 知 平面 A1DE 平面 ACC1A1 所以 AF 平面 A1DE 故 ADF 是直线 AD 和 平面 A1DE 所成的角 精品文档 第 12 页 共 28 页12欢迎下载 因为 DE 平面 ACC1A1 所以 DE AC 而 ABC 是边长为 4 的正三角形 于是 AD 2 AE 4 CE 4 CD 3 又因为 AA1 所以 A1E 4 AF sin ADF 即直线 AD 和平面 A1D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解法二 如图所示 设 O 是 AC 的中点 以 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相关各点的坐标分别是 A 2 0 0 A1 2 0 D 1 0 E 1 0 0 易知 3 0 0 3 0 设 n x y z 是平面 A1DE 的一 个法向量 则解得 x z y 0 故可取 n 0 3 于是 cos 由此即知 直线 AD 和平面 A1D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4 解法一 证明 三棱柱 ABC A1B1C1为直三棱柱 AB AA1 在 ABC 中 AB 1 AC ABC 60 由正弦定理得 ACB 30 BAC 90 即 AB AC AB 平面 ACC1A1 又 A1C 平面 ACC1A1 AB A1C 如图 作 AD A1C 交 A1C 于 D 点 连结 BD 由三垂线定理知 BD A1C ADB 为二面角 A A1C B 的平面角 在 Rt AA1C 中 AD 在 Rt BAD 中 tan ADB ADB arctan 即二面角 A A1C B 的大小为 arctan 精品文档 第 13 页 共 28 页13欢迎下载 解法二 证明 三棱柱 ABC A1B1C1为直三棱柱 AA1 AB AA1 AC 在 ABC 中 AB 1 AC ABC 60 由正弦定理得 ACB 30 BAC 90 即 AB AC 如图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A 0 0 0 B 1 0 0 C 0 0 A1 0 0 1 0 0 0 1 0 0 0 0 AB A1C 如图 可取 m 1 0 0 为平面 AA1C 的法向量 设平面 A1BC 的法向量为 n l m n 则 n 0 n 0 又 1 0 l m n m 不妨取 m 1 则 n 1 1 cos 二面角 A A1C B 的大小为 arccos 5 解法一 作 AO BC 垂足为 O 连结 OD 由题设知 AO 底面 BCDE 且 O 为 BC 中点 由 知 Rt OCD Rt CDE 从而 ODC CED 于是 CE OD 由三垂线定理知 AD CE 作 CG AD 垂足为 G 连结 GE 由 知 CE AD 又 CE CG C 故 AD 平面 CGE AD GE 所以 CGE 是二面角 C AD E 的平面角 GE CE cos CGE 所以二面角 C AD E 为 arccos 解法二 作 AO BC 垂足为 O 由题设知 AO 底面 BCDE 且 O 为 BC 的中点 以 O 为坐标原点 精品文档 第 14 页 共 28 页14欢迎下载 射线 OC 为 x 轴正向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O xyz 设 A 0 0 t 由已知条件有 C 1 0 0 D 1 0 E 1 0 2 0 1 t 所以 0 知 AD CE ABC 为等边三角形 因此 A 0 0 作 CG AD 垂足为 G 连结 CE 在 Rt ACD 中 求得 AG AD 故 G 又 1 0 0 所以与的夹角等于二面角 C AD E 的平面角 由 cos 知二面角 C AD E 为 arccos 6 解法一 取 BC 中点 O 连结 AO ABC 为正三角形 AO BC 正三棱柱 ABC A1B1C1中 平面 ABC 平面 BCC1B1 AO 平面 BCC1B1 连结 B1O 在正方形 BB1C1C 中 O D 分别为 BC CC1的中点 B1O BD AB1 BD 在正方形 ABB1A1中 AB1 A1B AB1 平面 A1BD 设 AB1与 A1B 交于点 G 在平面 A1BD 中 作 GF A1D 于 F 连结 AF 由 得 AB1 平面 A1BD AF A1D AFG 为二面角 A A1D B 的平面角 在 AA1D 中 由等面积法可求得 AF 又 AG AB1 sin AFG 所以二面角 A A1D B 的大小为 arcsin 精品文档 第 15 页 共 28 页15欢迎下载 解法二 取 BC 中点 O 连结 AO ABC 为正三角形 AO BC 在正三棱柱 ABC A1B1C1中 平面 ABC 平面 BCC1B1 AO 平面 BCC1B1 取 B1C1中点 O1 以 O 为原点 的方向为 x y 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B 1 0 0 D 1 1 0 A1 0 2 A 0 0 B1 1 2 0 1 2 2 1 0 1 2 2 2 0 0 1 4 3 0 AB1 平面 A1BD 设平面 A1AD 的法向量为 n x y z 1 1 0 2 0 n n 令 z 1 得 n 0 1 为平面 A1AD 的 一个法向量 由 知 AB1 平面 A1BD 为平面 A1BD 的法向量 cos 二面角 A A1D B 的大小为 arccos 7 解法一 AC BC a ACB 是等腰三角形 又 D 是 AB 的中点 CD AB 又 VC 底面 ABC VC AB 于是 AB 平面 VCD 又 AB 平面 VAB 平面 VAB 平面 VCD 过点 C 在平面 VCD 内作 CH VD 于 H 则由 知 CH 平面 VAB 连结 BH 于是 CBH 就是直 线 BC 与平面 VAB 所成的角 依题意 CBH 所以在 Rt CHD 中 CH asin 在 Rt BHC 中 CH asin sin 0 故当 时 直线 BC 与平面 VAB 所成的角为 解法二 以 CA CB CV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 x 轴 y 轴 z 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C 0 0 0 A a 0 0 B 0 a 0 D V 于是 a a 0 从而 a a 0 a2 a2 0 0 精品文档 第 16 页 共 28 页16欢迎下载 即 AB CD 同理 a a 0 a2 a2 0 0 即 AB VD 又 CD VD D AB 平面 VCD 又 AB 平面 VAB 平面 VAB 平面 VCD 设平面 VAB 的一个法向量为 n x y z 则由得 可取 n 1 1 cot 又 0 a 0 于是 sin sin 即 sin 0 故当 时 直线 BC 与平面 VAB 所成的角为 解法三 以点 D 为原点 以 DC DB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 x 轴 y 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 标系 则 D 0 0 0 A B C V 于是 0 a 0 从而 0 a 0 0 即 AB DC 同理 0 a 0 0 即 AB DV 又 DC DV D AB 平面 VCD 又 AB 平面 VAB 平面 VAB 平面 VCD 设平面 VAB 的一个法向量为 n x y z 则由得 精品文档 第 17 页 共 28 页17欢迎下载 取 n tan 0 1 又 于是 sin sin 即 sin 0 故当 时 直线 BC 与平面 VAB 所成的角为 8 解法一 取 CD 中点 O 连 OB OM 则 OB CD OM CD 又平面 MCD 平面 BCD 则 MO 平面 BCD 所以 MO AB A B O M 共面 延长 AM BO 相交于 E 则 AEB 就是 AM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 OB MO MO AB 则 EO OB 所以 EB 2 AB 故 AEB 45 直线 AM 与平面 BCD 所成角的大小为 45 CE 是平面 ACM 与平面 BCD 的交线 由 知 O 是 BE 的中点 则 BCED 是菱形 作 BF EC 于 F 连 AF 则 AF EC AFB 就是二面角 A EC B 的平面角 设为 因为 BCE 120 所以 BCF 60 BF BC sin 60 tan 2 sin 所以 所求二面角的正弦值是 解法二 取 CD 中点 O 连 OB OM 则 OB CD OM CD 又平面 MCD 平面 BCD 则 MO 平面 BCD 以 O 为原点 直线 OC BO OM 为 x 轴 y 轴 z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OB OM 则各 点坐标分别为 O 0 0 0 C 1 0 0 M 0 0 B 0 0 A 0 2 设直线 AM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为 因 0 平面 BCD 的法 向量为 n 0 0 1 则有 sin cos 所以 45 直线 AM 与平面 BCD 所成角的大小为 45 精品文档 第 18 页 共 28 页18欢迎下载 1 0 1 2 设平面 ACM 的法向量为 n1 x y z 由得解得 x z y z 取 n1 1 1 平面 BCD 的法向量为 n 0 0 1 则 cos 设所求二面角为 则 sin 所以 所求二面角的正弦值是 9 解法一 因为 PD 平面 ABCD BC 平面 ABCD 所以 PD BC 由 BCD 90 得 BC DC 又 PD DC D PD 平面 PCD DC 平面 PCD 所以 BC 平 面 PCD 因为 PC 平面 PCD 所以 PC BC 连结 AC 设点 A 到平面 PBC 的距离为 h 因为 AB DC BCD 90 所以 ABC 90 从而 由 AB 2 BC 1 得 ABC 的面积 S ABC 1 由 PD 平面 ABCD 及 PD 1 得三棱锥 P ABC 的体积 V S ABC PD 因为 PD 平面 ABCD DC 平面 ABCD 所以 PD DC 又 PD DC 1 所以 PC 由 PC BC BC 1 得 PBC 的面积 S PBC 由 V S PBCh h 得 h 因此 点 A 到平面 PBC 的距离为 解法二 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D xyz 则 P 0 0 1 C 0 1 0 B 1 1 0 0 1 1 1 0 0 0 1 1 0 1 0 0 PC BC 设平面 PBC 的法向量 n x y z 则有即令 y 1 得 n 0 1 1 又因为 A 1 1 0 0 2 0 所以点 A 到平面 PBC 的距离 d 精品文档 第 19 页 共 28 页19欢迎下载 解法三 取 AB 中点 E 连 DE 则 DE BC DE 面 PBC 则 A 点到面 PBC 的距离等于 E 点到面 PBC 距离的 2 倍 即等于点到面 PBC 距离的 2 倍 过 D 作 DH PC 则 DH 面 PBC 在 Rt PCD 中 DH A 到面 PBC 的距离为 10 解法一 连结 A1B 记 A1B 与 AB1的交点为 F 因为面 AA1B1B 为正方形 故 A1B AB1 且 AF FB1 又 AE 3EB1 所以 FE EB1 又 D 为 BB1的中点 故 DE BF DE AB1 作 CG AB G 为垂足 由 AC BC 知 G 为 AB 中 点 又由底面 ABC 面 AA1B1B 得 CG 面 AA1B1B 连结 DG 则 DG AB1 故 DE DG 由三垂线定理 得 DE CD 所以 DE 为异面直线 AB1与 CD 的公垂线 因为 DG AB1 故 CDG 为异面直线 AB1与 CD 的夹角 CDG 45 设 AB 2 则 AB1 2 DG CG AC 作 B1H A1C1 H 为垂足 因为底面 A1B1C1 面 AA1C1C 故 B1H 面 AA1C1C 又作 HK AC1 K 为垂足 连结 B1K 由三垂线定理 得 B1K AC1 因此 B1KH 为二面角 A1 AC1 B1 的平面角 B1H HC1 AC1 HK tan B1KH 所以二面角 A1 AC1 B1的大小为 arctan 解法二 以 B 为坐标原点 射线 BA 为 x 轴正半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B xyz 设 AB 2 则 A 2 0 0 B1 0 2 0 D 0 1 0 E 又设 C 1 0 c 则 2 2 0 1 1 c 于是 0 0 精品文档 第 20 页 共 28 页20欢迎下载 故 DE B1A DE DC 所以 DE 为异面直线 AB1与 CD 的公垂线 因为等于异面直线 AB1与 CD 的夹角 故 cos 45 即 2 4 解得 c 故 1 0 又 0 2 0 所以 1 2 设平面 AA1C1的法向量为 m x y z 则 m 0 m 0 即 x 2y z 0 且 2y 0 令 x 则 z 1 y 0 故 m 0 1 设平 面 AB1C1的法向量为 n p q r 则 n 0 n 0 即 p 2q r 0 2p 2q 0 令 p 则 q r 1 故 n 1 所以 cos 由于等于二面角 A1 AC1 B1的平面角 所以二面角 A1 AC1 B1的 大小为 arccos 11 2009 全国 19 12 分 如图 四棱锥 S ABCD 中 底面 ABCD 为矩形 SD 底面 ABCD AD DC SD 2 点 M 在侧棱 SC 上 ABM 60 11 解法一 作 ME CD 交 SD 于点 E 则 ME AB ME 平面 SAD 连结 AE 则四边形 ABME 为直角梯形 作 MF AB 垂足为 F 则 AFME 为矩形 设 ME x 则 SE x AE MF AE FB 2 x 由 MF FB tan 60 得 2 x 解得 x 1 即 ME 1 从而 ME DC 所以 M 为侧棱 SC 的中点 MB 2 又 ABM 60 AB 2 所以 ABM 为等边三角形 又由 知 M 为 SC 中点 SM SA AM 2 故 SA2 SM2 AM2 SMA 90 取 AM 中点 G 连 结 BG 取 SA 中点 H 连结 GH 则 BG AM GH AM 由此知 BGH 为二面角 S AM B 的平面角 连 结 BH 在 BGH 中 BG AM GH SM BH 所以 cos BGH 二面角 S AM B 的大小为 arccos 精品文档 第 21 页 共 28 页21欢迎下载 解法二 以 D 为坐标原点 射线 DA 为 x 轴正半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D xyz 设 A 0 0 则 B 2 0 C 0 2 0 S 0 0 2 设 0 则 M 又 0 2 0 60 故 cos 60 即 解得 1 即 所以 M 为侧棱 SC 的中点 由 M 0 1 1 A 0 0 得 AM 的中点 G 又 0 1 1 1 1 0 0 所以 所以等于二面角 S AM B 的平面角 因为 cos 所以二面角 S AM B 的大小为 arccos 12 解法一 取 BC 中点 F 连结 EF 则 EF B1B 从而 EFDA 连结 AF 则 ADEF 为平行四边形 从而 AF DE 2 分 又 DE 平面 BCC1 故 AF 平面 BCC1 从而 AF BC 即 AF 为 BC 的垂直平分线 所以 AB AC 5 分 作 AG BD 垂足为 G 连结 CG 由三垂线定理知 CG BD 故 AGC 为二面角 A BD C 的平面角 由题设知 AGC 60 设 AC 2 则 AG 又 AB 2 BC 2 故 AF 由 AB AD AG BD 得 2AD 解得 AD 故 AD AF 又 AD AF 所以四边形 ADEF 为正方形 8 分 因为 精品文档 第 22 页 共 28 页22欢迎下载 BC AF BC AD AF AD A 故 BC 平面 DEF 因此平面 BCD 平面 DEF 连结 AE DF 设 AE DF H 则 EH DF EH 平面 BCD 连结 CH 则 ECH 为 B1C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 因 ADEF 为 正方形 AD 故 EH 1 又 EC B1C 2 所以 sin ECH 所以 ECH 30 即 B1C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为 30 12 分 解法二 以 A 为坐标原点 射线 AB 为 x 轴的正半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A xyz 设 B 1 0 0 C 0 b 0 D 0 0 c 则 B1 1 0 2c E 2 分 于是 1 b 0 由 DE 平面 BCC1知 DE BC 0 求得 b 1 所以 AB AC 5 分 设平面 BCD 的法向量 x y z 则 0 0 又 1 1 0 1 0 c 故 8 分 令 x 1 则 y 1 z 又平面 ABD 的法向量 0 1 0 由二面角 A BD C 为 60 知 60 故 cos 60 求得 c 于 是 1 1 1 1 cos 60 所以 B1C 与 平面 BCD 所成的角为 30 12 分 13 解法一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AC BD PD 底面 ABCD PD AC AC 平面 PDB 平面 AEC 平面 PDB 设 AC BD O 连结 OE 由 知 AC 平面 PDB 于 O AEO 为 AE 与平面 PDB 所成的角 O E 分别为 DB PB 的中点 OE PD OE PD 又 PD 底面 ABCD OE 底面 ABCD OE AO 在 Rt AOE 中 OE PD AB AO AEO 45 即 AE 与平面 PDB 所成的角为 45 精品文档 第 23 页 共 28 页23欢迎下载 解法二 如图 以 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D xyz 设 AB a PD h 则 A a 0 0 B a a 0 C 0 a 0 D 0 0 0 P 0 0 h a a 0 0 0 h a a 0 0 0 AC DP AC BD AC 平面 PDB 平面 AEC 平面 PDB 当 PD AB 且 E 为 PB 的中点时 P 0 0 a E 设 AC BD O 则 O 连结 OE 由 知 AC 平面 PDB 于 O AEO 为 AE 与平面 PDB 所成的角 cos AEO AEO 45 即 AE 与平面 PDB 所成的角为 45 14 解法一 证明 依题设 M 在以 BD 为直径的球面上 则 BM PD 因为 PA 平面 ABCD 则 PA AB 又 AB AD 所以 AB 平面 PAD 则 AB PD 因此有 PD 平面 ABM 所以平面 ABM 平面 PCD 设平面 ABM 与 PC 交于点 N 因为 AB CD 所以 AB 平面 PCD 则 AB MN CD 由 知 PD 平面 ABM 则 MN 是 PN 在平面 ABM 上的射影 所以 PNM 就是 PC 与平面 ABM 所成的角 且 PNM PCD tan PNM tan PCD 2 所求角为 arctan 2 因为 O 是 BD 的中点 则 O 点到平面 ABM 的距离等于 D 点到平面 ABM 距离的一半 由 知 PD 平面 ABM 于 M 则 DM 就是 D 点到平面 ABM 的距离 因为在 Rt PAD 中 PA AD 4 PD AM 所以 M 为 PD 中点 DM 2 则 O 点到平面 ABM 的距离等于 解法二 同解法一 如图所示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A 0 0 0 P 0 0 4 B 2 0 0 C 2 4 0 D 0 4 0 M 0 2 2 精品文档 第 24 页 共 28 页24欢迎下载 设平面 ABM 的一个法向量 n x y z 由 n n 可得令 z 1 则 y 1 即 n 0 1 1 设所求角为 则 sin 所求角的大小为 arcsin 设所求距离为 h 由 O 1 2 0 1 2 0 得 h 15 1 如图 连接 BE BD 由底面 ABCD 是正方形可得 AC BD SD 平面 ABCD BD 是 BE 在平面 ABCD 上的射影 AC BE 2 如图 由 SD 平面 ABCD 知 DBE SD 平面 ABCD CD平面 ABCD SD CD 又底面 ABCD 是正方形 CD AD 而 SD AD D CD 平面 SAD 连接 AE CE 过点 D 在平面 SAD 内作 DE AE 于 F 连接 CF 则 CF AE 故 CDF 是二面角 C AE D 的平面角 即 CDF 在 Rt BDE 中 BD 2a DE 在 Rt ADE 中 从而 在中 由 得 由 解得 即为所求 16 解法一 因为 AB DC DC 平面 EFCD 所以直线 AB 到平面 EFCD 的距离等于点 A 到平面 EFCD 的距离 如图 1 过点 A 作 AG FD 于 G 因 BAD AB DC 故 CD AD 又 FA 平面 ABCD 由三垂线定理知 CD FD 故 CD 平面 FAD 知 CD AG 图 1 故 AG 为所求的直线 AB 到平面 EFCD 的距离 在 Rt FDC 中 FD 由 FA 平面 ABCD 得 FA AD 从而在 Rt FAD 中 FA 1 所以 AG 由已知 FA 平面 ABCD 得 FA AD 又由 BAD 知 AD AB 故 AD 平面 ABFE 从而 AD FE 所以 FAE 为二面角 F AD E 的平面角 记为 在 Rt EAD 中 AE 精品文档 第 25 页 共 28 页25欢迎下载 由四边形 ABFE 为平行四边形 得 FE BA 从而 EFA 在 Rt EFA 中 EF 故 tan 解法二 图 2 如图 2 以 A 点为坐标原点 的方向为 x y z 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A 0 0 0 C 2 2 0 D 0 2 0 设 F 0 0 z0 z0 0 可得 2 2 z0 由 3 即 3 解得 z0 1 即 F 0 0 1 因为 AB DC DC 平面 EFCD 所以直线 AB 到平面 EFCD 的距离等于点 A 到平面 EFCD 的距离 设 A 点在平面 EFCD 上的射影点为 G x1 y1 z1 则 x1 y1 z1 因 0 且 0 而 0 2 1 2 0 0 此即 解得 G 点的横坐标 x1 0 知 G 点在 yOz 面上 故 G 点在 FD 上 又 x1 y1 z1 1 故有 z1 1 联立 解得 G 因 为 AB 到平面 E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深圳市服装行业发展监测及市场发展潜力预测报告
- 护士企业编制面试题库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押题宝典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模考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度汽车金融贷款授信合同借款
- 2025年体育场馆汽车停车位租赁与赛事服务合同
- 2025版私家车买卖合同及车辆上牌服务协议
- 2025大闸蟹加盟店产品研发合同范本大全
- 2025版电商品牌授权代理销售合同书
- 2025版水电站工程监理合同书
- 2025年智慧社区房产代理销售服务合同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职责
- 医疗责任险产品介绍
- 中职班主任管理培训
- 高三冲刺毕业家长会课件2024-2025学年
- 运维或技术支持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央企)2024年
- 2023年《安徽大学学生手册》在线考试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安全评估合同
-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全面质量管理》习题集(含答案)
- DB21T 3947-2024 普通公路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下部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1 教材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