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1 地球上的水(第2课时) 同步练习A卷.doc_第1页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1 地球上的水(第2课时) 同步练习A卷.doc_第2页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1 地球上的水(第2课时) 同步练习A卷.doc_第3页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1 地球上的水(第2课时) 同步练习A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1 地球上的水(第2课时) 同步练习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达标 (共6题;共6分)1. (1分)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对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调查报告中下述观点错误的是( ) A . 水的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B .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水汽输送C . 可以将海水进行淡化来解决淡水危机D . 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2. (1分)天气一暖和,同学们就喜欢吃雪糕,一天,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她又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B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3. (1分)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分生区B . 植物通过茎中的筛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C . 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D . 水分散失的“门户”是气孔,主要通过蒸腾作用实现4. (1分)物态变化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春天的早晨空气中经常会出现大雾,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 . 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出“白气”,“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经常会出现露珠,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D . 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霜,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5. (1分)一株植物的不同部分含水量差异很大,植物体的下列部位中,含水量最多的是( ) A . 茎B . 嫩梢C . 叶D . 老根6. (1分)人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 ) A . 50%B . 60%C . 70%D . 40%二、 综合提升 (共2题;共5分)7. (4分)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在讨论“水”的话题,大家积极参与,话题如下: (1)如图,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降水、渗透、地表径流等环节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 其中“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工程改变水循环中的环节是_(填序号) (2)能确认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 A . 水的蒸发B . 水的电解C . 水的净化D . 水的蒸馏(3)某同学发现最近家里的自来水有点浑浊,就想着自制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该净化过程中,用到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_等(填一个即可)。通过这个简易装置净化后的水还是不能直接饮用,原因是_。 8. (1分)怎样证明植物和动物体内有水? 第 4 页 共 4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达标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