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期末复习八年级下期末复习 中考题集粹中考题集粹 压强压强 1 为了便于盲人行走 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 李刚在盲人道上行走 感觉到脚有些不舒服 从物理学 的角度分析 这是因为 走在盲道上 脚与地面的 减小了 从而增大了地对脚的 2 如右图所示为一种纸盒包装的饮料 饮用时先将吸管插入饮料盒 吸管插入饮料盒的一端做成尖形 其 作用是 吸 进饮料利用了 的作用 3 如右图 上 所示 是空中加油机正在为受油机加油的情景 如果以受油机为参照物 加 油机是 的 飞机的机翼做成如右图 下 的形状 是利用了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 压强越 的原理 使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 为飞机的升空提供升力 4 化学实验室里常用的水流抽气机的结构如右图所示 使用时让自来水流入具有内置喷 口的 T 型玻璃管内 由于水流的作用 喷口 A 处气流的速度将 选填 减小 增大 或 不变 A 处气体的压强将 选填 减小 增大 或 不变 从而使喷口 A 处的气体和抽气容器内的气体之间产 生压力差 以达到抽气的目的 5 如图所示是利用水银气压计测量不同高度的大气压数值 认真分析可知 大气压的变化规律 由于不同高度的大气 压是不同的 这就给人们一个启发 那就是可以将水银气压计 改装成为一个 如果我们在武当山的金顶上测 得的大气压是 83 6KPa 则金顶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米 如果在金顶上烧开水 则水沸腾时的温度将 100 填 高子 等于 或 低于 6 以下实例中 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规律使物体向上运动的是 A 气球的升空 B 潜水艇上浮 C 大型客机的升空 D 火箭的升空 7 一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有橡皮膜 当注入某种液体时 橡皮膜向下凸出 如图将其放入一盛水容器中 当管内外液 面相平时 橡皮膜凹进管内 则管内所装液体可能是 A 盐水 B 煤油 C 水 D 三种均可能 8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量筒盛有浓盐水 如果慢慢地向量筒里加水 液体没有溢出 则液体对量筒底的压强将 A 增大 B 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9 乒乓球 保龄球等表面都是光滑的 为什么高尔夫球的表面上布满小坑呢 经有关科学家研究发现 两个等大的球 一个 表面布满小坑 另一个光滑 在空中高速飞行时 表面布满小坑的球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小 现将质量与体积均相等的两个小球 A 表面布满小坑 与 B 表面光滑 分别利用细绳悬挂在等臂杠杆的两端 使杠杆水平平衡 如图所示 当从两球正下方同时 以相同速度 足够大 的风对准它们竖直向上吹时 则以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杠杆左端下降 B 杠杆右端下降 C 杠杆仍然在水平方向处于平衡状态 D 无法判断杠杆的转动情况 10 某小组同学研究圆柱体上 或下 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大小与液体的深度 密度的关系 实验时 该小组同学把一个高为 0 1 米的实心圆柱体先后浸没在甲 乙两种液体中 液体 甲的密度大于液体乙的密度 如图 14 所示 并不断改变它所处的深度 他们利用仪器测得液面到圆柱 体上表面的距离及圆柱体上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 并利用公式求得上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记录 数据如表一 表二所示 表一 液体甲 液面到上表面的距离 h 米 00 020 040 060 080 10 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牛 00 200 400 600 801 00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牛 1 001 201 401 601 802 00 表二液体乙 液面到上表面的距离 h 米 00 020 040 060 080 10 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牛 00 160 320 480 640 80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牛 0 800 961 121 281 441 60 1 分关条件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同种液体中 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与深度成正比 2 分析比较表 和表二中的第三列 或第四列 或第五列 数据及相关条件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 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 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并归纳得出结论 a 分析比较表一 或表二 中的第二行与第三行数据及相关条件 可初步得出 b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二行与第三行数据及相关条件 可初步得出 11 小王同学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4 10 2米 2 请根据下图中某些情况下的压强数值估算 1 小王同学的重力 2 小 王同学平躺时与床面的接触面积 3 小王同学背着重力为 40 牛的书包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12 小明要估测自己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测出自己的质量为 50kg 测量鞋底的支撑面积时在方格纸上描下自己一只鞋底接触地面那部分的轮廓如图 图中的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 6 25cm2 测量时 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 小于半格的都不算 小明对地面的压力是 对地面的压强是 g 取 10N kg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3 如下图所示 边长为 10cm 的正方体金属块恰有一半放在面积为 1m2的水平桌面上 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0N 时 金属 块对桌面的压强为 4 103Pa 求此金属块的密度 浮力浮力 如右图所示 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 分别放入相同的甲 乙两杯水中 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 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 选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 于 杯中水面升高得多 将体积相同的三个实心小球 分别放入盛有水的A B C三个容器中 静止后的位置如 图所示 若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FA FB FC 选填 或 容器中的小球密度最小 如右图所示 某同学利用浮力知识测量物体 A 的密度 他把物体 A 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 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当把 A 浸没在水中静止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6F 此时物体 A 排开水 的重力为 物体 A 的密度为 kg m3 个边长为 a 的立方体铁块从图 甲 所示的实线位置 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 下 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 则图 乙 中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 F 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 h 关系的图像是 如图所示 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 它能漂浮于水面 把它放人另一种液体中 它却沉入底部 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 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 A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在液体中受到的浮较大 C 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 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在弹簧下端挂一个塑料筒 筒下面吊一个金属块 记下弹簧伸长后到达的位置O 如图 10 甲所示 取一个溢水杯 杯内的水装到溢水管口 把金属块全部没入水中 水被排到溢水口旁的小杯中 金属块受到浮力 弹簧的伸长量变小 如图 10 乙所示 然后把小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弹簧下的小 筒中 弹簧又伸长到原来的位置O 如图丙所示 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说出 从 这个实验能得到什么结论 小芳要探究金属圆柱受到水的浮力与浸在水中深度的关系 实验装置如下 图所示 将高为 9cm 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 水足够深 在金属圆柱体接 触容器底之前 记下金属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 h 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拉力 示数 F 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12345678 h cm02468101214 F N6 756 255 755 254 54 54 54 5 第 3 次实验时 金属圆柱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据实验数据 分析金属圆柱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是 小明在大海里游泳时 发现身子比在淡水里游泳更轻 在大海里游泳更容易 他猜想 这种感觉可能与还海水中的盐有关 他设计了一个实验 实验的主要器材有 一个装有水的烧杯 一块比水的密度稍大的小塑料块 一包食盐 一根玻璃棒等 实 验过程 把小塑料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 小塑料块沉入水底 完全浸没 然后慢慢向水中加入食盐并搅拌 直到小塑料块 悬浮且静止在水中 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物体 填 质量 或 重力 或 排开液体的体积 一定时 越大 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 由此证明他的这种感觉确实与海水中的盐有关 某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 对比分析 两次实验 得出的结论是 对比分析 两次实验 得出的结论是 对比分析 两次实验 得出的结论是 2 综合分析和归纳上述实验 得到的较为完整的结论是 小明同学在过生日时收到了一个内有 生日快乐 的小水晶球 如图所示为他用量筒 小玻璃杯来测量水晶球密度的实 验示意图 实验记录表格尚未填写完整 请你帮他完成表格 中的内容 空玻璃杯漂浮在水面 上时量筒的示数 ml 水晶球从玻璃杯中取出放 入水中时量筒的示数 ml 水晶球的 密度 g cm3 60 力与运动力与运动 如图 所示 在装满水的杯子上盖一张纸片 将杯子倒 置过来 纸片不下落 说明纸片受到向上的 力的作用 2 图 迅速击打硬纸板 板上的鸡蛋落入杯中 说明 3 为什么要严禁超载 某课题组利用斜面 小球和木块进行研 究 让质量不同的小球分别从同一高度 静止开始滑下 如图所 示 小球经过 A 点时 速度相等 请根据实验现象 用学过的 科学知识 解释超载存在的安全隐患 4 为了解释严禁超速的原因 他们利用小球和斜面进行研究 让同一小球从 A B 两点静止开始滑下 如图所示 请根据实 验现象 用学过的科学知识 解释超速存在的安全隐患 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 在研究和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 还要注意运用科学方法 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伽利略设想了一 个理想实验 如图所示 以下为他的设想步骤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 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两个对接的斜面 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 小球将 滚上另一个斜面 如果没有摩擦 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 最后使它成水平面 小球 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 在上述的设想实验步骤中 有一个是实验事实 其余是推论 属于可靠实验事实的是 填序号 属于理想化推论的是 填序号 把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是 填序号 综合综合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由静止开始加速 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请你参照下面的示例 根据整个过程中的现象 说 出用到的三个相应的物理知识 示例 汽车匀速运动时 牵引力等于阻力 2003 年 10 月 15 日上午 9 时 神舟五号 飞船顺利升空 在绕地球飞行 14 圈后 返回舱于 10 月 16 日上午 6 时左右安全 着陆 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一次载人航 天飞行 航天员杨利伟回忆飞行感觉说 船箭分离时 我忽然感到有一种腾空的感觉 以 后 我多次在舱内飘浮起来 返航时 飞船降落伞打开后 我看到舱外烧得红红的 但舱内温度没有什么变化 图 图 图 图 请你根据上述文字 提出两个物理问题 并尝试解答 1 问题 1 解答 2 问题 2 解答 对日常现象与它们所包含的物理原理的连线情况如下 堤坝修成梯形 惯性 高压锅的使用 气压与沸点的关系 刹车时人向前倾倒 液体压强规律 向后划水 船向前行驶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 重力的方向 如图在一个底面积为 200cm2的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 当放人一个体积为10cm3的金属块后 弹簧秤的 示数为 5N 试根据这些数据 计算出与金属块有关的物理量 探究小球在液体中下沉的快慢与小球的哪些因素有关 在空气中下落的物体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因此 我们看到的石子下落要比羽毛快得多 同样 小球在液体中下沉时 除了 受到重力和液体的浮力作用外 还会受到液体的阻力作用 因此 不同的小球下沉的快慢也会不同 如图 13 所示 将能下沉的小球从同种液体的液面处由静止开始下沉 下沉的快慢 用下沉的时间 衡量 跟小球的哪些因素 有关呢 请你提出自己的两个猜想 示例 猜想一 小球下沉的时间可能与小球的体积有关 猜想二 猜想三 现给你提供天平 量筒 秒表 装有食用油的有一定深度的玻璃圆筒和所需的其他器材 要验证猜想一 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 表格 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要求 利用三个不同的小球做实验 仅考虑以上三个猜想的因素 实验中小球应保持不变的物理量 阅读下面的短文 流体的阻力 可以流动的气体或液体统称为流体 一般情况下 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往往会受到流体阻力的作用 例如 人们行走时感觉不 到风 但如果骑自行车时 运动的越快 就会感觉到有很大的阻力作用 又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