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和板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和板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和板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和板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4 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 3 3 课课 现代现代 诗二首诗二首 教案和板书设计教案和板书设计 3 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 巢 苇 正确 流利 有感 情地朗读诗歌 2 边读边想象画面 感受自然之美 3 通过抓关键词语 体会诗歌的内涵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发挥想象 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 通过抓关键词语 体会诗歌的内涵 教学准备 课件 课前查阅有关秋天景色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 出示秋天景色的图片 同学们 谁能吟几句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词 2 除了刚才同学们吟诵的这些古诗 老师今天还 第 2 页 共 4 页 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现代诗 让我们跟着作者刘大白一 起去看看秋天的美景吧 板书课题 秋晚的江上 读课题 二 作者简介 刘大白 1880 1932 中国诗人 原名金庆棪 后改姓刘 名靖裔 字大白 别号白屋 浙江绍兴人 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 现代著名诗人 文学史家 曾东渡日本 南下印尼 接受先进思想 先后在 省立诸暨中学 浙江第一师范 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 十余年 1919 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 夏丏尊 李次九一起改革国语教育 被称为 四大金 刚 他的诗以描写民众疾苦之作影响最大 感情浓 烈 语言明快有力 通俗易懂 并以触及重大的社会 问题和具有鲜明的乡土色彩 三 感知内容 1 自由朗读 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词 2 听录音 解决生字词 注意语速 语气 语调 3 学生齐读 读准字音 感受诗歌内涵 4 诗歌介绍了哪些景物 用横线画出来 生 鸟儿 斜阳 芦苇 5 这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是什么时候 什么地点 第 3 页 共 4 页 可以通过哪些词语看出来 生 秋晚 斜阳 秋天的晚上 江上 江面上 6 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感受到的画面 夕阳西下 照红了江面 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 上 四 品味探究 1 指名学生朗读 2 鸟儿要干什么 怎么样的状态 鸟儿归巢 倦了 3 那鸟儿 尽管是倦了 但在归巢的时候 为什 么还要尽力 驮着斜阳回去 呢 生发挥想象 各抒己见 是不忍将太阳孤单地 留在夜色中 是渴望与太阳日夜厮守 不肯有须臾的 离别 是害怕黑暗的夜色 而向往永远与光明为 伴 4 驮 字突出了什么 突出鸟倦的程度 另一方面也渲染了绮丽的想象 5 鸟翻双翅 抖落斜阳 是什么修辞手法 这 样写有何好处 夸张 体现了鸟摆脱重负 追求自由的精神 第 4 页 共 4 页 6 妆 红颜 是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好处 拟人 妆 红颜 把芦苇人格化 给诗文平 添一丝情趣 一丝生气 7 头白 和 红颜 矛盾吗 不矛盾 这 红颜 尽管只不过是 一瞬 但因 头白 与 红颜 的强烈对比 这 一瞬 又是辉映天地的 波澜壮阔的 激动人心的 是增加 了世界之美丽的 但可惜的是 对于芦苇而言 这 一瞬 不过是得益于 阳光 之 妆 啊 更不 过是得益于把斜阳抖落在江上的 归鸟 啊 故而在 这 红颜 中 似乎又让人隐约感到了芦苇的几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