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切除术后临床路径临床路径_第1页
肠息肉切除术后临床路径临床路径_第2页
肠息肉切除术后临床路径临床路径_第3页
肠息肉切除术后临床路径临床路径_第4页
肠息肉切除术后临床路径临床路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肠息肉切除术后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肠息肉切除术后(ICD-10:K63.582/287.121/K63.501/K63.58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消化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2015版)。1临床表现:肠镜下息肉切除后(可出现腹痛、排便性状改变、大便带血)2电子结肠镜:已进行肠镜下息肉切除术(三)进入路径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消化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2015版)。1.内科治疗结肠息肉切除后禁食水6小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药物治疗:给予抗感染、调节肠道菌群治疗(必要时)2.内镜治疗:如有术后出血,内镜下电凝、喷洒止血药物或APC止血,或鈦夹止血。(四)标准住院日:3天(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凝血肝功能、肾功能、离子、血糖、心电图、腹部彩超、胸片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肿瘤标记物筛查(CEA、AFP、CA199)息肉切除病理(六)治疗方案的选择。抗感染治疗(乳酸左氧氟沙星及奥硝唑)(必要时)调节肠道菌群治疗(整肠生、双歧杆菌)(必要时)补液:补液维持水电解平衡。(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无(八)手术日。无(九)术后恢复。无(十)出院标准。可进食,无腹痛、腹胀、无发热便常规+潜血正常。(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患者继发感染,退出本路径息肉切除后出现穿孔,则退出本路径,联系外科必要时予以转科手术治疗。二、临床路径执行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肠息肉切除术后(ICD-10:K63.582/287.121/K63.501/K63.58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3 天时间住院第天住院第天住院第天(出院日)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观察患者腹部症状与体征 明确结肠息肉切除诊断 完善常规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 明确下一步诊疗计划 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及体征 观察有无发热,腹痛,大便潜血情况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 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和体征 上级医师查房及诊疗评估是否可以出院 完成查房记录 对患者进行坚持治疗和预防复发的宣教 注意患者排便情况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禁食水6小时 生命体征监测 补液抗感染治疗 快速血糖病房侧 测血压临时医嘱: 血、尿、便常规+潜血、凝血 离子、肾功能、电解质、血糖、CRP、肝功能 心电图、腹部彩超、 可选择肿瘤组合1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清流食 生命体征监测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抗感染治疗临时医嘱: 根据病情复查:血常规、便常规+潜血 腹痛症状加重进一步完善立位腹平片长期医嘱:出院医嘱(包括出院带药和注意事项)告知随访时间临时医嘱: 根据病情变化及监测异常结果复查护理工作 协助患者即家属办理入院手续 进行入院宣教和健康宣教(疾病相关知识) 基本生活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