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酶、ATP、细胞呼吸(含答案).doc_第1页
范围:酶、ATP、细胞呼吸(含答案).doc_第2页
范围:酶、ATP、细胞呼吸(含答案).doc_第3页
范围:酶、ATP、细胞呼吸(含答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生物周练试卷(一)范围:酶、ATP、细胞呼吸一:单选题1.图中a,b,c曲线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催化某反应过程中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A.b曲线的处理条件是此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条件B.三条曲线的差异不可能是由于pH不同造成的C.三条曲线的差异可能是反应底物的量不同造成的D.三条曲线的差异可能是处理温度的不同造成的2.如图为不同因素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图,AB代表酶促反应速率坐标(0100%),AC代表温度坐标(070),CB代表溶液酸碱度坐标(pH=0.1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各线段含义提示:例如EH线段表示温度为E时,该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为H)( )AGH线段所代表的酶其最适温度在DE范围内BFI线段可用来体现胃蛋白酶的作用特点C据图可说明影响某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有其他因素DGH、GI线段所代表的某酶酶促反应速率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温度3、鱼被宰杀后,鱼体内的ATP会生成具有鲜味的肌苷酸,但酸性磷酸酶(ACP)会催化肌苷酸分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为了研究鱼类的保鲜方法,研究者从草鱼、鮰鱼和鳝鱼中分离得到ACP,并对该酶活性进行了系列研究,相关实验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金属离子浓度(mmol/L)相对活性()草鱼鮰鱼鳝鱼Na30100.83101.4796.03Zn+1112.38116.06158.13Ca2+565.2196.1888.18 ACP在不同浓度金属离子中的相对酶活性A不同鱼类的ACP活性都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B将宰杀后的鮰鱼放到37左右的环境中一段时间能保持其鲜味C将宰杀后的草鱼放到适宜浓度的Ca2+溶液中鲜味下降的速度会减慢D Zn+能使这三种鱼的鲜味下降速度都减慢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B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CATP的水解一般与放能反应联系在一起,ATP的合成一般与吸能反应联系在一起D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5、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氧气的消耗量B. 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C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D. 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6、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下面的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6:5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和第3小时内无氧呼吸速率最快C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7、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的如右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还应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B若30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C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 D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8. 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实验设计及结果。试管编号2 mL 3%淀粉溶液2 mL 3%蔗糖溶液1 mL 2%淀粉酶溶液反应温度()4060804060802 mL斐林试剂砖红色深浅*注:“”表示有;“”表示无;*此行“”的多少表示颜色的深浅。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B.上述反应的自变量为温度C.淀粉酶活性在40比60高 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二原文填空9.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 有生物催化功能。10.1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可以使 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三、综合题11、下图是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O2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清水的温度为37,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纸片若干。实验过程如下:第一次实验: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室上侧的内壁上(如图A);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mL3%H2O2溶液(如图A); 将反应小室旋转180度,成图B所示状态;每隔30秒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进行5分钟。第二次实验:除了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量改成2片,其它均与实验一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 _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2)如果上述两实验的结果无明显差异,则需如何改进实验? _ _。(3)如果根据上述实验一得到的数据绘制出了下列曲线图。那么实验二的大致曲线应该是怎样的?请在曲线图中用虚线添画该曲线。(4)如果要利用上图的试剂、材料、装置等研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本题上述的研究相比,在实验操作上应注意:在各次实验中,H2O2溶液的pH值不同。可使用PH为5.0 6.0 7.0 8.0的缓冲液;在各次实验中,圆形滤纸片的数量 _ _;在各次实验的反应小室旋转180度前,先要把10mL3%H2O2溶液与 _。(5)能否利用上图的试剂、材料、装置等研究不同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理由。_ _ 。12、细胞有氧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与吸收的O2量之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熵表示:呼吸熵(RQ)=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呼吸作用吸收的O2量,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熵,现准备了3只锥形瓶(容积充分大,不考虑瓶内氧气的耗尽)、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小麦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并组装成下面的三套装置。其中甲实验装置设计如下:锥形瓶内放入一盛有10%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瓶底放入一些蒸馏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经消毒并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若干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整个装置密封,并放置到20恒温环境中培养。(1)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 (2)由于发芽小麦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甲装置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右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 (3)甲装置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小麦的呼吸熵,由此还要利用乙装置来测定发芽小麦呼吸作用过程中的另一种气体的变化,从而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请将下面主要的方法步骤补充完整:乙装置锥形瓶的小烧杯内放入 用同质量的小麦种子在相同环境下进行与上述实验相同的操作;测出 再计算出CO2释放量。(4)若甲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向右移动量)为X,乙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向右移动量)为Y,则呼吸熵计算式为: 如果呼吸熵小于1,说明 。据此可判断出干重相同的油菜和小麦种子在萌发时有氧呼吸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为油菜种子 (大、等、小)于小麦种子。(5)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必须另设丙装置进行校正。则应对丙装置作相应处理:锥形瓶中 ,小烧杯内 ,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同时记录相同时间内的读数变化。如果丙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左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D 3.C 4.B 5D 6B 7C 8B二原文填空9.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